查看原文
其他

坚持了两年之后,小朋友突然不想去打冰球了…

余晟 余晟以为 2023-12-27


我之前写过好几篇关于小朋友打冰球的文章。两年来,眼看着他从在冰上不断摔倒,到趔趄前行,到拿着冰球棍健步如飞,每一点进步都让我们欣慰。教练也说他进步很快,“一定不要跟别人比,重要的是保持兴趣,持续投入,自己感到舒展(feel comfortable with himself)就是最好的状态”,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然后,他忽然就不想去打冰球了,说什么也不去了。
该怎么办呢?
一开始我想,他只是暂时闹脾气,问题应该不大。
这次不去了,休息几天,下周再去可以吗?
不,我以后都不想去了。
为什么呢?你能告诉我理由吗?
我太累了,不想去了。
可是你以前也是这样训练的呀,也没看到你说累。
我就是累了,我不想去了,就是不想去了。
看起来,问题没那么简单。我想起自己小的时候弹琴,如果闹脾气不弹了,家长肯定都会摆事实讲道理。于是,我也跟他摆事实讲道理。

你看爸爸虽然会弹手风琴,但就是小时候没有坚持弹,现在很多难的曲子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学会,经常觉得很可惜。

对啊,你看那个xx曲子,你就不会弹。

是的呀,中断了很可惜,以后再学起来就难了。

是,可是你现在也不是每天都弹,有时候也没有弹呀。

你说得对,我是要多坚持。所以我也希望你能比我做得更好,坚持打冰球,以后就不会后悔。

不,我就是不想打了,我以后不会后悔的。

好吧,绕了一圈,赔上自己的老脸,到临门一脚,还是踢飞了。
再回忆我小时候的经验,如果摆事实讲道理不成,家长还可以板着脸教训一番,甚至动手。小时候跟同学和小伙伴讨论,总觉得挨大人的教训,尤其是挨打,是很恐怖的事情,“等我长大了,绝对不要做这样的家长”。
可是几十年过去,才发现当时大家想的似乎太天真。同学朋友群里时常看到这样的发言,“我有时候简直没法想象,小孩怎么这么不听话,不吼不打,实在是没法管脚他”,而且往往还有很多人附和。
另一方面,我又从育儿的书上读到,父母的吼叫和打骂,或许短期有效果,但是以降低孩子的幸福感,增加孩子的恐惧感为代价的。尤其是,“打孩子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的两种”。有许多次我也有无可奈何甚至气急败坏的冲动,可是一想到越过这条界线,就进入了“无数次”的境界,我内心又犹豫起来。
再加上,德国的教育从小就教孩子保护自己。
去幼儿园报名的时候,园长办公室里贴着海报,“每个人都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孩子也有权利。玩乐就是孩子的权利……” 上了小学,老师一本正经地告诉小孩“你们拥有不被打的权利,爸爸妈妈不能打你,如果他们打你,你应该打电话报警,让警察来保护你……”
本地的华人活动上,经常可以听到华人父母对这种“德国教育”的抱怨:学校老师教的都是什么啊?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小孩还没成年,吃我的穿我的,少跟我谈什么权利,我还不是为了他好吗?……
我经常也很困惑,孩子不配合的时候,不打不骂,到底要如何管教才有效?
不要以为小孩有什么种族之分,哪个种族的孩子就特别乖。有一次遇到楼上德国邻居和她三岁的女儿,我开玩笑说,“英语里有种说法是trouble two,你们总算过了这一关了”。哪知道她白眼一翻、两手一摊:“怎么可能?如果two是trouble two,那么three就是awful three了”。
还有一次,俄罗斯邻居家的小孩在和我家小孩争抢玩具,双方父母都在跟自己的孩子说:“别抢别抢,轮流玩”,但小孩都不听。俄罗斯妈妈本来还跟我们有说有笑,此时大步上前,一巴掌拍在她家小朋友的屁股上,“跟你说了不要抢,怎么不听呢?”小孩子当时眼泪就下来了,“妈妈,好痛啊”。旁边的德国人跟我做了个鬼脸:“乖乖,俄罗斯人管教小孩这么严格,难以想象。”
所以,尽管带小朋友时我经常在挣扎,但始终没有下定决心,越过“零次和无数次”的雷池。我想,大概,总应该还有什么办法。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冰球俱乐部另一个孩子的爸爸,跟他说起目前遇到的困难。他说,“正好,你看到坐在那边的那个人了吗?他是俱乐部的副主席,也许你可以跟他谈谈?”
虽然副主席先生看起来正专注于工作,我仍然走上前去,做了个简单的介绍,问问他能不能给我什么建议。
他把笔记本合上,想了想,告诉我:

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因为孩子的情绪就是会波动的,不肯鞥那么理性。尤其您的孩子,之前在U7,今年升入U9,有新环境要适应。我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建议,但有一条,对孩子来说,朋友是最重要的。他在球队里有好朋友吗?有的话就好办,让他的好朋友叫他一起来训练,可能会有些吸引力……

我想起来,他确实有一些好朋友。
说来也巧,虽然我以前就不擅长记人名,尤其是外国人名,但来了欧洲之后发现记住别人名字实在太重要了,所以经常会下意识去交谈和练习。久而久之,不只是周围的同事和邻居,以及幼儿园和学校的老师,哪怕是幼儿园和学校的小朋友的名字,我也认得相当多,小朋友也很喜欢跟我玩闹两下。
所以,他在冰球队里跟哪些男孩子关系最好,我如数家珍,甚至他最喜欢的教练的排行榜,我也一清二楚。按照俱乐部副主席的启发,我在心里一盘算,大致明白了:最近有个他熟悉的教练没来,好朋友也来得少,其他几个男孩水平都比他高很多……
与地广人稀的北美不同,欧洲的人口密度高,加上就近入学的公立学校占比高,所以邻居、学校同学、俱乐部小伙伴有很高的重合度,基本到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程度。很快,我就在学校里找到了跟他在滑冰俱乐部关系好的几个孩子,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确定去训练。以此为借口,好说歹说,他答应再去训练一次。
在换好全身运动装备,准备入场之前的休息时间,我看到其他孩子在和教练开玩笑。目睹“别人家的孩子”都兴高采烈、跃跃欲试,想到自己家的孩子面无表情,如此“不懂事”甚至“不争气”,内心难免有点沮丧,甚至感觉有几分丢脸。怎么别人那里很正常的事情,我们家里做起来就这么艰难?人家会怎么看我们?……
忽然我又想起俱乐部副主席说的,“这是完全正常的情况,不必过分担心…他的朋友也在这里,对他来说最重要”。我想起之前跟小朋友聊天时,他曾告诉我Martin是他最喜欢的教练。而今天,Martin恰好就在现场。那么或许,Martin也可以帮我一点忙?
于是我走上前去,“Martin你好,我们最近遇到了一点难题……”
出乎我意料的是,Martin没有一丝一毫嫌弃或者是奇怪的表情,反而笑眯眯地告诉我: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今年升入U9,有新的队友要熟悉,新的训练要熟悉,产生这种心理一点不奇怪。
“放心好了,我来找他谈谈”,Martin最后一本正经告诉我,“对了,谢谢你告诉我这些。身为教练,我们要保证孩子健康成长,而不只是单纯的训练。”
Martin是怎么做的呢?
在训练场上,我看到他有意给我们“喂”几个球,又毫不显山露水,让小朋友接连进了好几个球,看得出来,他的劲头慢慢恢复了。在场边休息的时候,他专门低下身子,在小朋友身边跟他聊天……

等到75分钟的训练完毕,走出运动场,小朋友好像换了个人。虽然头盔还没有摘下来,但是隔着面罩,我已经发现他红光满面、喜笑颜开:“爸爸,你看到了吗?今天我进了好几个球……”
这时候,Martin从我们身边走过:“虽然最近几次训练你都没来,但今天表现很不错。下次继续加油哈。”
“嗯,没问题!”他认真点了点头。他没注意到的是,Martin冲我挤了挤眼睛,脸上满是神秘的微笑。
回想起几个礼拜前的这段经历,我总觉得,与其说是“我解决了孩子的问题”,不如说是“我学会了如何解决自己如何面对孩子的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点:
第一,“别人家的孩子”往往是虚幻的美好。大家都只愿意对外呈现出最美好的那一面,而把不那么美好的侧面藏起来。然而家长需要知道,孩子的情绪有波动,孩子不配合,实在都是太正常的事情。只要不去跟“别人家的孩子”比,不把期望值设定那么高,就不会有那么深的挫折感。
第二,打孩子真的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的区别。基于我们曾经的成长记忆,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一定会无数次地经历内心的煎熬,试图越过那条边界。但是家长也可以相信,打并不是唯一的办法,一定还有其他的办法,前提是家长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也愿意动脑筋。
第三,认真与孩子聊天,了解他的处境和感受,是相当重要的。记得有读者问张大春,小孩教育有什么秘诀,他回答说没什么秘诀,他自己觉得最有用的办法就是,每天从吃完饭开始,跟小孩专心聊天两小时,不设明确目的,毫无拘束,重点是要知道孩子经历了什么,感受是什么。不管家长想如何影响孩子,总要基于孩子的状态和感受来,才最省力。
第四,遇到问题,没有必要担心“家丑外扬”,担心这是在向外界“示弱”,因为这许多时候只会徒然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相反,坦诚、勇敢地直面问题、寻求他人的帮助,往往会发现,问题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育儿本来已经很难,没有必要打造自己“育儿能手”的人设,因为那样实在太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