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怎样喝茶才养生而不伤身(刘希彦)

岐伯有道 2020-09-18


刘希彦 国学研究者,在古中医、红学、古琴等传统文化领域皆有涉猎。著有《至简古医——道鉴伤寒论》一书。



来源:希言館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一般人心里也许会有疑问,前面六件都可以理解,可为什么要将茶也放在其中呢?茶有那么重要吗?茶是生活的必需品吗?从这句话来看,茶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是生活的必需品。怎么理解呢?这就要先说另一样必需品,就是米。米是一样天天都要吃的东西。大自然很奇妙,创造了米这个东西。任何一样东西吃多了都会出问题,因为都有偏性,偏寒偏热,偏酸偏甜偏辛偏苦,吃多了身体都要出问题,唯有大米的属性是接近于中的,不寒不热不苦不咸,基本没什么味道,略有微甘,入脾胃中土,所以大米成为了主食,顿顿吃都没有问题。大麦也是比较居中的能量。米面菜蔬是做什么的?补养人的,补充营养的。那为什么茶也能久服,每天都喝,茶也能补充什么吗?茶不是补充营养的,茶相反,是清解营养的。茶主要起到的作用就是清解人体里富集的多余的养分和垃圾。


茶的性味一般是香苦寒凉的,香则能散,散气,散能量,不是补能量;苦则寒凉,苦则下火,是往下清解能量的。说明古人的思维不像今天这么僵化,只想着补,不想着清,我们要往家里买东西,也要往外清垃圾,不清垃圾家里怎么还能有空间呢,茶就是负责清垃圾的。


清垃圾的食品有很多,为什么一定要是茶呢?茶很特殊的,香甘苦淡涩都有,并且都适度,不那么强烈。也就是说它在清解的能量里得到了中道,得到了中和,也就不那么容易把人体引向一个偏的方向,那就可以久服了。一样东西得到了“中”就很难得,在大自然里是不那么容易找的,比如粮食里也就大米和大麦而已,别的东西都很难取代,所以古人才这么看重茶。这里面其实还是个合道的问题。这就是古人的思维方式。现在喜欢把茶叶理解为含有什么元素,这其实是局限了茶叶,以偏概全了。如果只是那些元素,茶叶不会这么重要,吃别的也能补充。


茶叶里的香能散,是向上向表疏散邪气的,且升清气;苦能下,是向下降浊火的,所以口臭口腻的人,喝了茶就感觉很清爽。茶还有一个主要的味道就是淡,是向下利水利湿的。淡是什么味道呢,红豆薏米煮水,就是比较典型的淡味,淡就是向下淡渗的力量。所以茶既能上也能下,是天然的平衡,不太会给身体带来偏向性损耗。古人的智慧很高妙,他们找到这样一种比较平衡的东西后,就作为日常服用的清解剂。正因为是清解的,我们推崇饭后喝茶,不赞成空腹喝。空腹喝伤脾胃。


有些茶也有较明显的偏性。有以苦见长的,比如碧螺春,一般都在东南地区产出的多,南方属火,东方属木,东南炎上之气偏胜,适合喝碧螺春,向下苦降,你看,天生地造就安排了这种阴阳平衡。再比如普洱茶,普洱就是以淡味见长,淡渗的力量很强,常说普洱刮油,指的其实就是这个刮淡的力量。普洱主要产自云南,那里是高原地区,高原地区的特征是海拔高气压低,人体的元气容易向上散,所以我们观察高原地区的人脸都比较红润。高原地区喝普洱茶,就是用这种向下淡渗的能量来降来收。这样说来,顺应自己的地域来喝茶,一般来讲不会有什么问题。


喝茶还要注意寒热的选择。常有人问我,如果身体虚寒不适合喝茶,但是又很喜欢喝茶,怎么办,这时候就可以选择喝一些乌龙茶,乌龙茶通过发酵后,制约了其寒凉之性。如果身体很寒的人想喝茶怎么办?可以喝姜茶,古人还有喝椒茶的习惯。把姜和花椒放在茶里一起煮,这都是温热的东西。如果身体淤堵,不爱出汗的人,可以喝点老白茶,老白茶有一种麻涩感,实际上这等同于药物中的疏通孔窍的作用,类似于麻黄。我有一次在朋友那里喝了一壶不错的老白茶,走的时候我说今天在你这里喝的很好,因为入夏以来我还没有让自己很舒服的出一次汗,今晚喝了茶之后,出了汗了,人体排毒了。他问,那挤公交做家务也能出一身汗,叫不叫排毒。我说你那叫耗气血,再加上吸一堆浊气回来,还受污染,跟茶的排毒不是一回事。


说茶寒凉,其实也不用过于担心,无论是普洱还是绿茶,苦降的力量虽然有,都只是茶,比药温和太多,很多脾胃虚寒的人,一般建议他们不要天天喝茶,可是他们大都不听,还是每天喝。虽然也会影响,但还是有限,如果乱吃黄连去火之类的药,多吃几天,他走路可能就要扶墙了。

有人推崇喝申时茶,就是下午三点到五点喝茶。这是有道理的,这个时辰,经气运行膀胱经,膀胱经外连体表,内通膀胱,是向外和向内排毒的通道,正好和茶叶的能量运行途径一致,此时喝茶的确能起到顺势而为的作用。不过,其实也不须死守这个原则,你身体需要疏泄,什么时候喝都有用;如果你是气血虚脾胃寒比较明显的,什么时候喝茶对身体都多少有些妨害。





【延伸阅读】


扩展阅读:刘希彦 - 营养中毒的一代


口述:刘希彦

文字整理:醒尘



食不兼味



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怎么补充营养?问一天要吃够几种谷类蔬菜肉类是好,问牛奶是否对人有益,各色保健品是否需要,虫草灵芝西洋参好不好。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先人很早就给了我们答案。我来讲几个古老的“新观念”,《黄帝内经》提到饮食有节,食不兼味。何为食不兼味呢,就是我们一天吃东西只需要一两样不是多样,这样对身体有好处。我记得小时候,如果一个孩子说自己身体不舒服,生病了,老人看看常会说是孩子吃杂了。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女儿感冒了,当太医来给看病,说不用吃药,饿两顿就好了,贾宝玉生病时也是减食为主。当时贵族大家庭对待疾病的主要观念都是减少饮食,所以我们中国的理念中,无论是医学的权威著作《黄帝内经》还是农村老百姓或者贵族,对于健康生活的态度都是以减为主,做减法,和简单为主,这是为什么呢。

我的观点是这样,其实我们现在很多营养观念来自于商家。说人一天需要很多种蔬菜营养,说身体缺乏蛋白质与微量元素,其实这些宣传大多都源自于商家。商家的宣传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广告语不断进入我们的大脑,间接地形成了一种看似符合科学的理论,事实上,商家做这些广告,也主要是为了卖产品。说大家缺乏,商家反复宣传推广,人们便会担心所谓摄取不足而导致的不良反应,这样顺水推舟拿出产品,大家便理所当然前去购买了。


事实上,我们人类现在处于一个营养极度丰富的时代,如果说我们现如今还缺乏营养的话,那纵观整个历史,人类估计早就生存不下来了。街口随处可见超市,农场也大多数都是自动化生产收割,我们每天都可以都吃肉,可以吃到各色食物,这在以前是不可能想象的,以前人们生长在什么地方,就只能吃当地所产的食材。


营养中毒


当今常见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事实上都可以归类于富养性疾病。

我们讲一个医学上的认识:一切元素,当我们需要的时候他是营养,当超过了便是毒素。比如脂肪肝,多发于喜欢吃肉,饮食不节制的人,很年轻就得了脂肪肝,因为摄入了过多的脂肪、蛋白质、营养,人体吸收不了,也代谢不掉,便囤积在肝;当人体内这种过滤不掉的营养素大量的沉积于血液中,便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比如说我们常提及的重金属,大家现在都很关心重金属问题,经常听到重金属超标重金属中毒这一类说法,但其实我们发现,这些所谓的重金属基本都是人体所需要的,也就是说,当人体需要的时候这些重金属便成了营养素,当总量超过了人体所需便会导致中毒,成了毒素。所以中国传统医学中讲凡物皆有毒,在范畴之内便是营养,超过了的话,人体要代谢排斥出去,这就产生了毒理反应。

这不仅不益于人体的健康,反而伤害人的身体。由此我们明白,一切在人体需求之内的,便是营养,一切超过人体所需的,便是毒素。古人讲清淡饮食七分饱,是告诉我们这是健康范畴,节制是最好的医术,当我们吃得过饱、摄入过多的时候,人体便会发生问题。


人类目前的发展趋势是——身体越来越趋于安逸,饮食越来越趋于丰厚,所以我们这一代人营养中毒的人比较多。



颠倒的饮食观



由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我们人类目前处于获得营养非常便捷的一个时代,目前整个现代社会是营养普遍过剩的。反观一些长寿国家或者地区,比如日本,日本民族的饮食习惯是很清淡的,营养摄入也比较简单,至今还有一些老夫妇,还是每天两个人只煮一个鸡蛋,熟了以后拿出来,切了一人一半,一人一天只吃半个鸡蛋;广西巴马,巴马长寿闻名世界,巴马那个地方有什么特点呢,在山区里,交通不方便。田里如果种的是红薯扁豆茄子,农夫就是吃红薯扁豆茄子,所有人都一样,吃的都是当地产的这几样食物,反而这种地区,长时间维持这种生活习惯重复单一饮食的人们更长寿。包括很多偏远地区,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都不错,这是为什么呢。这就回到了我们最开始说的问题——中国人几千年实践下来的传统,关于食不兼味,关于清淡饮食。

中医究竟是什么,可以这么说,中医是一个几千年的经验学科,现代医学探索的时间还非常短,中医则是几千年的经验实践下来的,这个问题我认为值得我们现代人去思考。

营养中毒的常见反


头晕脑胀,睡醒不解乏,午后犯困,胸闷心烦,肤色晦暗粗糙,面上油光,便粘便不爽,易怒易嗔,欲念丛生心不静。



市面上唯一一款食品级的气血双补的调理品

专门调理脾肾湿寒的食品级药食同源调理品

这些古代养生茶您值得拥有:延年益寿、调摄阴阳

倪海厦:记住灸后忌喝茶,至少一日

中药茶饮有学问,你可不能不知

怕上火还在喝凉茶?!

有眼袋吗?喝这四杯茶帮你去无踪

茶有偏性 乱喝伤命

养颜美容茶疗方

中药泡茶有讲究 药茶不能当补品

【实用】一次性把中国茶讲清楚(建议收藏)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