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药运用秘传【收藏】

岐伯有道 2020-09-18

1.圣药

  • “呕家圣药”: 生姜

  • “疮家圣药”: 连翘


2.通用药

  • 发表散风通用药:荆芥

  • 治风通用药:防风

  • 治痹证通用药:秦艽


3.经典用药

  • “风病、疮病、血病为要药”:荆芥

  • “夏月麻黄”:香薷

  • “斩关夺门之功”:巴豆

  • “将军”:大黄

  • “焦三仙” :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

  • “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香附

  • “血中之气药”:川芎

  • “头痛不离川芎”(风寒、风热、风湿、血瘀、血虚):川芎

  • “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之要药”:延胡索

  • “祛瘀生新”:桃仁

  • “引血、引火下行”:牛膝

  • “风药中之润剂” :秦艽、荆芥、防风、桑寄生


4.病证选药

安胎: 

  • 紫苏(气滞胎动) 

  • 黄芩(胎热胎动) 

  • 砂仁(气滞胎动)

  •  苎麻根(胎热、胎漏胎动)

  • 竹茹(胎热胎动) 

  • 白术(脾虚气弱胎动) 

  • 杜仲(肝肾虚亏) 

  • 桑寄生(肝肾虚亏)

  • 续断(肝肾虚亏)

  •  菟丝子(肾虚)


  • 鱼蟹中毒: 紫苏,生姜

  • 破伤风:防风、蝉蜕、天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蜈蚣

  • 胃寒呕吐:丁香、生姜、吴茱萸、高良姜、沉香

  • 胃热呕吐:芦根 竹茹 枇杷叶

  • 胃火牙痛:石膏

  • 阴署证: 香薷

  • 风湿寒痹、肩臂疼痛:羌活

  • 项背强痛:葛根

  • 风湿痹痛、四肢拘挛:桑枝

  • 太阳头痛羌活

  • 阳明头痛:白芷

  • 厥阴头痛: 藁本(巅顶头痛)

  • 鼻渊头痛: 辛夷 苍耳子 细辛

  • 无汗骨蒸:牡丹皮

  • 有汗骨蒸:地骨皮

  • 梅毒:土茯苓

  • 胃癌、食管癌、直肠癌:白花蛇舌草

  • 鸡眼赘疣:鸦胆子

  • 回乳:麦芽

  • 诸骨鲠喉:威灵仙

  • 吐泻转筋:木瓜 蚕沙

  • 膏淋:萆薢

  • 血淋:蒲黄

  • 虚寒呃逆:丁香

  • 寒疝腹痛:乌药 荔枝核

  • 泌尿系或肝胆结石症:鸡内金 虎杖

  • 肺胃出血:白芨

  • 手足皲裂:白芨

  • 脱发: 侧柏叶(外用)

  • 阴疽流注: 白芥子

  • 痨嗽及百日咳:百部

  • 噤口痢:石菖蒲

  • 热毒血痢、阿米巴痢:白头翁

  • 口中甜腻:佩兰

  • 排石: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郁金、核桃仁

  • 喉痹:络石藤 灯心草

  • 口疮:吴茱萸

  • 龋齿疼痛:筚拨

  • 失音:诃子 桔梗 胖大海

  • 顽固性头痛及风湿顽痹:全蝎 蜈蚣

  • 毒蛇咬伤:紫花地丁、蚤休、白花蛇舌草、穿心莲、 金钱草、半夏

  • 退虚热:知母、黄柏 、牡丹皮 、青蒿 、白薇 、地骨皮、 银柴胡 、胡黄连 、秦艽 、龟甲、 鳖甲

  • 利咽:薄荷 牛蒡子 板蓝根 射干 山豆根 马勃 玄参 巴豆 牛黄 胖大海 桔梗

  • 透疹:荆芥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升麻 葛根 浮萍 芦根 紫草

  • 升阳举陷:升麻 柴胡 葛根 黄芪

  • 亡阳证: 附子 干姜

  • 引火归元治命门火衰证:肉桂

  • 寒凝肝脉诸痛证:吴茱萸

  • 泻痢里急后重:木香

  • 米面薯芋食滞证:麦芽

  • 风痰证: 天南星

  • 滑脱诸证:龙骨、牡蛎

  • 阴虚火旺的喘咳痰血证:西洋参

  • 乌须黑发:何首乌、女贞子、黑芝麻

  • 肾不纳气之喘:蛤蚧、补骨脂、沉香、磁石、紫河车

  • 烫烧伤:四季青 紫珠 地榆 虎杖 侧柏叶

  • 脱发:侧柏叶

  • 疟疾:柴胡 、青蒿 、草果 、鸦胆子 、槟榔 、何首乌 、常山

  • 胸痹:薤白

  • 通经下乳:路路通、 关木通 、通草、 漏芦 、王不留行、 穿山甲、 冬葵子

  • 梅毒:土茯苓

  • 脾胃虚寒吐泻:砂仁

  • 血淋涩痛:石韦、 蒲黄

  • 乳痈:蒲公英、 漏芦 、丝瓜络 、远志

  • 肺痈:鱼腥草、薏苡仁、 栝楼

  • 肠痈:红藤 败酱草 牡丹皮 络石藤 薏苡仁 栝楼 大黄

  • 梅核气证:绿萼梅 紫草 半夏 紫苏

  • 暑湿吐泻:白扁豆

  • 高血脂症:山楂、 蒲黄 、姜黄 、没药

  • 明目退翳:秦皮 、青葙子、 密蒙花、 谷精草 、蝉蜕 、熊胆、 赤芍、 石决明、 珍珠母 、紫贝齿、 枸杞子、 木贼、

  • 清心利尿: 连翘 、关木通、 瞿麦 、竹叶、淡竹叶

  • 虚火咽痛: 玄参

  • 阴虚外感: 玉竹

  • 安蛔止痛: 乌梅


5.配伍用药


  • 麻黄配桂枝: 风寒表实无汗证。

  • 麻黄配杏仁: 风寒束肺喘咳气逆。

  • 麻黄配石膏: 肺热咳喘。

  • 桂枝配白芍: 风寒表虚有汗证。

  • 柴胡配黄芩: 少阳寒热往来

  • 生葛配黄芩、黄连: 湿热泻痢初起

  • 石膏配知母: 热病气分实热证和肺胃火热伤津证

  • 知母配黄柏: 阴虚火旺

  • 知母配川贝母: 阴虚劳嗽 肺燥咳嗽

  • 栀子配茵陈: 湿热黄疸

  • 黄连配吴茱萸: 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

  • 黄连配木香: 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

  • 黄柏配苍术: 湿热诸证,尤其下焦湿热

  • 白薇配玉竹: 阴虚外感

  • 大黄陪芒硝: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

  • 大黄配巴豆、干姜:寒积便秘

  • 独活配桑寄生:风湿痹痛、腰膝酸软

  • 苍术配厚朴、陈皮: 湿阻中焦或夹食积

  • 滑石配甘草:暑热烦渴

  • 附子配干姜:亡阳欲脱及中虚寒盛

  • 附子配麻黄、细辛:阳虚外感

  • 丁香配柿蒂: 虚寒呕逆

  • 高良姜配香附: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胀痛

  • 橘皮配半夏:痰湿滞中客肺止咳喘

  • 枳实配白术:脾虚气滞夹积夹湿证

  • 川楝子配延胡索:血瘀气滞诸痛

  • 薤白配瓜蒌:痰浊痹阻、胸阳不振之胸痹证

  • 蒲黄配五灵脂:血瘀胸胁心腹诸痛及血瘀出血

  • 郁金配石菖蒲:痰火或湿热蒙蔽清窍之神昏、癫痫、癫狂

  • 旋复花配代赭石:气逆呕恶、喘息

  • 朱砂配磁石:烦躁不安、心悸失眠

  • 人参配附子:亡阳气脱

  • 人参配蛤蚧:肺肾两虚、动辄气喘

  • 人参配麦冬、五味子:气阴两虚之口渴、多汗及消渴

  • 黄芪配柴胡、升麻:中气下陷诸证

  • 甘草配白芍:脘腹或四肢拘急疼痛

  • 当归配黄芪:血虚或气血双亏


艾灸-磁疗艾灸贴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寒

胆胃上逆易上火就用后爱消消火

【健康觉醒】《我不是药神》的诛心七问

他们没服一粒药,战胜了高血压!而她40岁不到被查出高血压...坚持吃药吃出了肾病综合症,又吃肾病药1年吃成了尿毒症!

医院诊为“肺癌晚期”,花费万元不见效,中医几十元中药祛顽疾

七粒中药祛顽疾,高效好省用中医!

(收藏)逍遥丸,归脾丸,桂枝茯苓丸......最熟悉的中成药还有这些不为人知的新作用!

李辛 - 各行各业都在相互喂药吃李辛 - 各行各业都在相互喂药吃

这些药物在香港和国外都禁用了,你还在当常备药!扩散

门纯德: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真正让自己恢复健康的绝对不是药物

看了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中药为什么能治病了

中药 | 生白术胜大黄!治疗脾虚型便秘第一强!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