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过星空的人,愿意撒向大海
这是达叔的第887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昨晚文章,张文宏:因为你读的书跟我读的书,都不一样 ,推广了一波达叔书单计划。
上次聊的经济学教授问,你这个玩意,和主流头部的玩家,有什么区别?
达叔说,会有很大区别。
我研究一个细分领域,都能找出特殊的打法,能找到自己的细分赛道,会坚定的打出差异化。
按照盈亏同源的理论,头部玩家的优势是什么?
流量大,品牌强。
缺点是什么?
也是流量大。
只要流量一大,就不能说人话,有很多内容,就不再适合公开分享了,有很多真实而有用的作品,也不能拿出来分享了。
而流量小的家伙,就可以吃这个细分市场。
小说,小声的说。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1
教授问,你怎么想到的?
达叔说,我听过一个段子,不知真假。
罗胖的得到APP,当年在各个细分领域,找专家名师的时候,有人推荐过房产投资的大神,教父级别的。
但罗胖拒绝了,说这个领域,上不了台面,没法在他高大上的平台上播,至少和大方向是不一致的。
先不论这事,是不是真的。
只从这个逻辑,就说明大有大的难处,天天喊着让大家得到、得到,而真正能让大家赚钱的理论,能帮助用户实现财富增长的,又不敢做。
而能拿上台面上,红旗招展、锣鼓震天瞎吹的,基本都是虚头巴脑,不赚钱的货。
然后呢?
慢慢年轻人就厌恶这个平台了,而更新的一波年轻人,都被各种抖音里,接地气、能快速变现,更血腥的大V,抢走了。
为什么懂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你懂的,都是低级道理。
道理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你懂了一堆让你安心做螺丝钉、岁月静好、只拿奖状不拿奖金的道理,怎么能指导你过好这一生?
你要是过好了,操盘手们在关键时刻,找谁来负重前行?
教授问,懂了你的道理之后,就能过的更好了?
达叔说,也不一定。
即使是个医生,也不能保证药到病除,百分百管好,谁要是这么承诺,谁就大概率是骗子。
但是,我写这个自媒体链接、搞知识星球社群、讲这些理论,最后都是有具体项目来链接的。
比如,你手里有钱,就能坚定你去买房子,买好城市的好房子;你是医疗行业的,就能有具体的项目,拿到代理,进行合作赚钱。
还有一些读者,在生病的时候,能链接到具体的目标医生,找医疗物资的人,能通过链接,找到各种药物和口罩等。
2
教授说,也就是你这些项目,在未来,仍然会不断迭代。
达叔说,对。
在我的脑海中,酝酿着很多很多的想法,而且每一年,都在不断迭代,甚至每一年都会推出一点新项目。
我给一些人分享过,每年多做一个亮点,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瞎说的口号。
只是我2020年以前每年做的东西,别人没看到,2020年以后做的东西,都通过文章的形式,展现出来了。
这些一边进步,一边展现的方式,能激励到一些人么?
应该是可以的。
再伟大的人物,在回顾他十几年的职场任期里,都会去总结,就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然后开始罗列一二三。
为什么能罗列出来一二三?
就是因为做事的人,头脑非常清晰,每一年要具体做什么,而不是每天累的要死,其实只是重复同样的工作。
站在这个角度上,很多人在毕业以后3年,在精神层面,就已经挂掉了,后面的生活,只是前面3年的重复而已。
所以才会有诗人写,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而你再看,那些做的事极大,格局极大的人,对世界的理解,可能就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个世界,我来过,我战斗过,我爱过,我不在乎结局,啪,烧了,撒到大海里去了。
上一次,类似的经历是什么时候?
1997年。
一篇课文里,要背诵的那种,有一个句子二十几年过去了,我都还有印象,奔腾不息的浪花把他带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教授问,为什么印象这么深?
达叔说,我背这篇课文的时候,是在牛棚里,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北农村,还没背会,就被带去坟地,给祖先磕头。
对着几个隆起的土堆,咣咣一堆磕,一边磕,一边烧纸,倒酒,撒零食果子。
最后这些东西,据说都被放羊的羊给吃了。
而更离谱的是,在苏北和山东的奇特文化里,春节附近的某个节日,还得给灶台磕头,给拖拉机磕头,给新买的车磕头。
不磕头,就不能保平安似的,心里不踏实。
一边是洒向大海,一边是对着土堆磕头,对一个梦想着星辰大海的少年来说,对比太残酷,太刺激了。
教授问,你之前写,我们这个民族,没有太严重的宗教信仰,华夏大地,不养闲神,“关羽”去世说起 。
对待宗教的态度,都是交易关系,有事才去许愿,办成了,才去还愿,而办不成,就骂对方不灵,不愿意继续去了。
达叔说,对。
但是,唯独对祖先这个问题,不是这样。
也是每年都去给祖先磕头,也向祖先求着保平安,让祖先保佑自己孩子能考上大学,升官发财之类的。
要是第二年,孩子没考上大学,没升官发财,就责怪祖先不灵,就不去继续磕头了么?
不会。
还得继续磕,继续烧钱,没有丝毫责备的意思。
这说明什么?
我们这里和很多神仙都能做交易,但是和自己的祖先不能做交易,不是宗教崇拜,而是祖先崇拜。
而一旦认识到了这一点,利用祖先崇拜,能赚到钱么?
可以。
很多殡葬业的衍生品,能玩出各种花样来,纸钱越来越真,连小汽车、苹果手机都能做出来烧过去。
3
教授问,你聊这些角度,是怎么想到的?
达叔说,看各种奇怪的书,以及见很多有意思的人,经历多了,在脑海中,就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
比如,你在大学里教书,你教的那些学生,整整一个学期,三四个月的时间,学几本书?
教授说,大概10来本。
达叔说,这10来本,为什么他们是教材,而不是其他的书是教材?
教授说,教育局筛选出来的。
达叔说,但是全世界的大学规则,都是这样么?教材都是统一选的么?
教授说,不是。
在美国等一些国家,大学教材是充分竞争的,很多教授的书,都有资格做教材,有人专门写书去做这方面的竞争。
达叔说,你仔细想一下,这就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角度,很多人三四个月,只学了这10本书。
一年两个学期,20本,4年总计80本。
等考试结束,毕业过几年,也基本都忘记了。
而如果一个人,每年真的愿意花时间去读50本书,涉及经济、金融、历史、哲学、传播、心理等领域。
坚持十几年,他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多上了好几个大学?
教授说,这个角度,有意思。
但是另外一个视角是,大家都是实用主义者,看书是一件反人性的事,绝大部分人不喜欢干这个事。
想要直接的答案,不想要这个痛苦的吸收过程。
而一些人之所以能把读书会办成,就在于抓到了这个痛点,相当于搞了一个陪伴,或者提炼。
再或者,你帮着选了几十本所谓的“教材”。
但是即使上了大学,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获得良好收入么?
达叔说,也是不一定。
高考本身是一个比较公平的智力筛选器,本质就是所有年轻人,玩一个12年的通关游戏。
游戏里按照数字高低,把人进行筛选,分流。
再到大学里,无论你本科学什么专业,放到社会里的,绝大部分都是不够用的,知识都是与现实脱节、滞后的。
那为什么还要学?
就是让雇主知道,你这个家伙,能够连续4年,坚持不懈按时按点的完成一个具体任务,没有撂挑子。
高考是一个筛选器,大学再做一次信任背书,公司雇佣了你,基本可以保证你会按时来上班,给你个任务,你一般也不会搞砸。
教授问,为什么确定不会搞砸?
达叔说,因为雇主也有资源约束,找谁都无法百分百保证,不会搞砸,而找这些经过高考筛选、被明牌大学背书过的家伙,靠谱的概念,高一点而已。
大家的认知,就是这个样子,还能要求大家,都去追星空,都去撒向大海么?
也不现实。
关注达叔,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达叔书单计划,优惠价199,下周恢复原价。
达叔星球推出4个项目:微天使投资+达叔编辑部+脱单项目+工作推荐,4400个慢慢变富的人,每多100人,涨价10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