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億方公益沙龙实录——

億方公益基金会 亿方公益 2019-08-25



时间:2017年4月8日

坐标:北京億方公益基金会

主讲:刘晓雪 [菁莪一期伙伴、墨德瑞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业合伙人、原南都公益基金会资助官员]

参会嘉宾:冯永锋 [自然之友]、冯凌 [华民慈善基金会]、郝南 [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孟维娜 [中国慧灵智障人士服务集团]、牛健 [全球共享社区系统]、杨国琼 [乐平公益基金会]、张铮 [安利公益基金会] 等28家公益伙伴。


沙龙概要


1规模化:社会创新的推广和扩散——刘晓雪

◆  规模化是有效解决社会问题方案的推广和扩散,实现更大范围的、更系统性的社会改变。

◆  规模化在商业和公益领域同样适用,公益规模化难点在于需要由内而外的认同和利他主义所产生的行动。

◆  社会创新规模化分为探索、可持续发展和规模化扩散三个阶段。限制规模化的瓶颈是人的发现、影响与培养。


2圆桌讨论:社会创新规模化

◆  冯永锋 [自然大学]:只要社会需求足够大,机构就有规模化的必要性;规模化过程中可以充分赋权个体,发挥个体创造性。

◆  牛健 [全球共享社区]:任何社会问题均可规模化,成熟规模化经历资金—持续的解决方案—平台—社会影响是个环境,形成闭环。

◆  郝南 [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规模化的模式很多,不仅是传统理解的复制;规模化应避免马太效应;规模化主体不同,资源落地点也有所区别;规模化的作用对象应落脚于社会问题的解决。

◆  张铮 [安利公益基金会]:规模化应避免产生新的社会问题;如果公益项目规模扩大成本没有下降,则需要政府接手实施。

◆  林岳 [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规模化的推动者包括政府和基金会两类主体;实践中,规模化和个性化存在冲突。

◆  杨国琼 [乐平公益基金会]:规模化可以由一组机构或系统完成,通过制定衡量指标或标准推广最佳实践,形成集合影响力。

◆  冯凌 [华民慈善基金会]:个性化、小而美的模式或许是当前情况下公益组织发展的最优解;规模化应可作为公益组织实现社会组织的工具之一而非终极目标;公益发展应避免虹吸效益。


3点评总结

◆  规模化并不等于一致化,作为规模化的主体,在输出模式时要鼓励其他组织自我资源的生长。

◆  在追求规模化过程中,会承受更大压力与挑战,需要组织为员工不断提供成长感。



详细内容,请阅读沙龙实录:


本期沙龙主讲人:刘晓雪


【 一 】

规模化:社会创新的推广和扩散


我们追寻规模化的本意是使社会问题得到大范围的、体系性的解决,使社会发生根本的、彻底的向善的改变。这涉及大规模的需求被满足、社会结构的重塑、社会意识的改变。

 

1、什么是规模化?社会创新的推广与扩散


沙龙前我们调查了大家对规模化感兴趣的内容,规模化是否适用于公益是最为感兴趣的话题,这背后反映的是公益语境下的规模化到底如何界定。


需要说明的是,规模化不等于组织规模的扩大,也不等于项目数量的单一复制。规模化是有效解决社会问题方案的推广和扩散,实现更大范围的、更系统性的社会改变。可以“社会创新的规模化”来代替。

2、社会创新规模化的意义


社会创新的意义有两个维度:


一是公益组织在社会系统中的角色。在社会体系中,政府的责任是满足公共需求以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对于小众的和新产生的社会问题的责任性和反应力会偏弱。商业对于需求响应迅速,能够满足小众群体的需求,但要以商业利润为前提。公益组织则在政府、商业缺位的地方发挥作用,理应是社会创新的最前沿的探索者。通过探索得到的相对有效、稳定,甚至成为有利润的市场,通过与其他社会系统(政府、商业、其他公益组织、社会公众、服务对象)互动,影响各方面的机制和行为,使社会问题得到更广泛的解决,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一个形象的比喻是“蜜蜂和大树”:蜜蜂虽然小,但作为触媒它要唤醒大树,使他们对于某些社会需求和社会问题具有回应的兴趣和行动。


第二个维度是时代演进的历程中,公益组织在塑造国民精神中扮演的角色。公益组织不仅是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积极的社会变革,也在涵养更加具有人文和公共关怀的时代精神。

 

3、公益组织适用规模化推广和扩散社会创新吗?


推广和扩散社会创新并不是适用问题,而是选择问题或能力问题。只要公益组织开展积极的行动都应被肯定和鼓舞。但是否寻求规模化影响,是社会创业家和一般公益领导者的一个重要分界线。


从实践中看,规模化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1)标准化生产:这种类型与流水线上的产品相似,特点是技术含量包含在前端的产品研发和设计中,一旦完成设计生产,只要传递效果就会产生规模化。如希望工程、新一千零一夜农村住校生睡前故事等项目,这种方案非常容易推广复制。


(2)低专业技术的服务:这一类型很注重体验,需要通过人与人的情感和行为来传递。其特点是技术含量较低,对服务人员的行为规范有标准和要求就可以使被服务者有愉快的感受。养老、智障人士服务、医疗社工等项目,服务对象的需求是显性的,服务行为容易习得,一旦需求得到满足即可。这类项目可推广的难度比第一种模式大。


(3)高专业技术的服务:这一类型要依靠人的创造性劳动。一方面服务者需要有经验积淀,包括知识结构、实际经验、生命力和价值观;另一方面需要根据服务的对象的不同,产生创造性的解决办法和服务。如农村素质教育、阅读推广、流浪儿童、网瘾少年。这类项目推广的难度最大,也是多数公益组织所做的事。

 

4、与商业相比,公益规模化难在哪里?


在规模化的类型上,商业与公益是相同的。凡是服务越需要人来推广的,难度就越会增加。但不同于商业组织可以通过诱导性的激励、强制性的措施来促使某些行为发生,公益组织规模化难点在于需要基于由内而外的认同和利他主义所产生的行动。

 

5、社会创新规模化的阶段

社会创新分成几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核心任务和突破是不同的:


(1)探索阶段:包括提出问题、创意、实验和验证。需要不断的沿着社会问题的脉络实验、更新迭代。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找到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是规模化的基础。如校园欺凌事件的两类解决方案,一是通过为孩子授课提供校园欺凌的解决方案,并总结为培训和操作流程。另一类是在地区持续开展活动,探索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及干预措施。这两种方案各有利弊:前者可以快速的实现规模的覆盖和扩展,但有效性是有待验证的;后者优势是经过实践探索的人与人间的关系改变,有深刻的理解和反思,但这种模式复制推广是有难度的。这就需要采取恰当的方法提炼模式、识别关键影响要素、简化模型,最终创造可推广的模式。因此探索阶段,实验、有效性验证、有效模型的提炼是最为关键的,这一过程通常需要长期的投入和积累。


(2)可持续发展阶段:完成实验和验证步骤,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资源从何而来,这也是规模化的推广和扩散的路径。资源的来源与项目所指向的解决问题的责任主体有关的。如保障性或公平性需求项目,服务对象的担当者是政府,则促使政府承担责任和买单就是规模化影响的主要路径;如发展性或互益性需求项目,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代价来获得,则规模化的路径为服务对象的购买,甚至商业模式的引入。


(3)规模化扩散阶段,实现规模化有以下四种模式:


◆  以自我为责任主体扩大规模:在这一过程中,机构是主要责任人,对质量、效果和结果有非常明确和高标准的要求。此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机构内部的管理,代表机构为慧灵、歌路营。


◆  传授理念和技术型:有成熟的产品、课程,师训体系,通过与其他机构合作,传授理念、方法、技术、产品开展培训和技术支持。这类模式对效果有要求和衡量。此类模式的挑战是如何持续保持专业的领先,可以不断的输出营养,达到“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状态。在规模化过程中机构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共享和相互扶持的伙伴关系。如百特的财商、常青藤的小木屋等。


◆  平台化的多中心扩散:这类规模化的模式是对人的激发,使个体成为行动的主体,由个体自身禀赋和资源的不同创造多种形态。个体与新组织都在同一平台共享理念、资源、方法、知识、案例,在议题的推动时形成共同行动和倡议。这类模式的挑战就是如何挖掘和激发这样的个体,使其产生意愿、热情、行动,此类机构如绿色潇湘、自然大学。


◆  以政策影响为主的类型:此类模式的典型案例是REAP(农村教育行动计划)、益友。REAP由经济学者出身,开展行动导向的科学研究提出政策建议,注重实证和科学。益友以较为温和的行为艺术的方式获得媒体的关注,促进政府反馈,通过“弱威胁-强曝光”的方式促使政府回应。

 

6、规模化的瓶颈:人的发现、影响、培养


在实践中即便规模化的模式、路径已经清晰,如果缺乏有内在认同和胜任能力的人,仍无法实现最终目标。如何快速、持续地开展人才培养,是规模化突破的关键。当前公益组织中内部最为关键又常被忽略的,因此公益机构需要与员工沟通机构战略,增强团队的认同与投入。认同和投入是焕发能力和潜力的重要前提,如果缺少战略沟通,有能力的人才也可能在机构碌碌无为,无法贡献于机构发展。


【 二 】圆桌讨论:

社会创新规模化


冯永锋(自然大学发起人):


核心观点:只要社会需求足够大,机构就有规模化的必要性;规模化过程中可以充分赋权个体,发挥个体创造性。


从公益角度看,如果一个行业空白点很大,那就是需要规模化的。NGO行业的不同领域必须做大,如果领域不够大那就要把机构扩大,按照适合当前国情的方式做大机构。NGO最终目标是服务社会,只要目标没有达成就有扩张的必要性,这甚至是一种责任。如果一边责怪行业不景气,一边有沉迷于此不去扩张,这某种程度上也是低效率的。例如环保领域,有效率的环保组织少,各地产生的环保问题并没得到有效解决,此时有想法、有作为的组织就要扩张。在社会需求足够大的前提下,为了满足需求就需要机构不断扩展,这就是规模化的内在逻辑。


机构必须找到最适合发展的方式,而没必要盲目模仿其他行业或参考其他地区的模式。规模化意味着工具的使用和资源调动能力的突破。在规模化过程中,外部资源无法充足供给时机构如何突围是非常重要的。机构需要思考在当前条件下,最合适的解决问题模式是什么?当前很多NGO组织会参考商业组织做法,分为行政部、宣传部、筹资部等不同部门,我认为这并不完全适用。在自然大学每个个体都承担了所有功能,如筹资、与媒体沟通、一线调研、组建机构、财务管理等,每个个体都像特种兵,这样形成的互相支持群落会有更强的战斗力。这种方式可能在当前中国环境下是最优的。

牛健(全球共享社区):


核心观点:任何社会问题均可规模化,成熟规模化经历资金—持续的解决方案—平台—社会影响是个环境,形成闭环。


任何社会问题都可以规模化,也都需要规模化。成熟的规模有四个环节:资金—持续的解决方案—平台—社会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可以从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最有效的起点是从资金(基金会)发生。

规模化要选择聚焦点。成熟的规模化是有固定结构的,但是形成规模化结构的过程是万变的,在规模化的过程中基金会需要持续加强对细分领域的关注。

郝南(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


核心观点:规模化的模式很多,不仅是传统理解的复制;规模化应避免马太效应;规模化主体不同,资源落地点也有所区别;规模化的作用对象应落脚于社会问题的解决。


首先,规模化的根源是什么?从草根角度看,对于规模化的挑战源于概念不同。在《社会创业启示录》中的规模化一章,提到十几种规模化模式及相关案例、二十多种评估方法。可以看出规模化的路径有很多,不仅是做大、做强和复制几种方式。而大家在谈论规模化时,可能按照这几种传统路径理解,就会产生误解和批判,在这些误解的背后,是对公益资源的担心。如果规模化提的过多,可能造成马太效应,会使仍处于创业期的小机构更少获得支持,则他们的生存就更加困难。这是资源稀缺的现实情况造成的。规模化首先到回答怎样的模式可以被称为规模化?有哪些分类?现有的研究并非对此加以梳理和区分,也造成大家讨论的模糊。


其次,规模化的主体是谁?规模化的主体可能有多个:问题解决方案的创始人—规模化的推广者—规模化的实践者。例如在农村发展项目中,创始人最初目的或许仅是家乡建设,而将这一模式规模化的主体是另外的推广者,同时在其他地区落地则需要实践者,完整的规模化是由三个主体共同完成的。这三个主体可能重合,也可能有所区别,资源落地点的考量也会有所不同。


第三,规模化的作用对象是谁?规模化想解决的问题在变革链条中属于哪一段?社会问题本身是复杂的,资金支持者经常关注运作层面问题而非社会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如果忽视了社会问题的解决,规模化仍旧停留在概念层面。


不同组织看待资源和社会问题的视角是不同的,因此对于NGO组织,所做事情的价值不被别人看到也不被支持,这也是正常的。但如果NGO组织得不到基金会的支持,就很难形成规模化,机构本身的服务模式无法得到推广,最后只能复制其他机构的模式。或者在得不到基金会支持时,NGO也可能寻找政府资源,但那又将成为政府功能的延伸


张铮(安利公益基金会)


核心观点:规模化应避免产生新的社会问题;如果公益项目规模扩大成本没有下降,则需要政府接手实施。


公益机构在开展项目时会基于现阶段的资金、能力设计可行的方案,但这并不代表方案就是最好的。在引入更多资本实现规模化后,可能会产生新的社会问题,这就有悖于公益的出发点了。


安利基金会希望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来覆盖更多的人,但我们的春苗营养计划资助学校从1000所扩大到3000所时,成本几乎没有下降,解决社会问题的效率也并没提高。如果成本没有下降,只是不停的用相同模式复制,这并不是我们认同的规模化。


林岳(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核心观点:规模化的推动者包括政府和基金会两类主体;实践中,规模化和个性化存在冲突。


模化的推动者不仅包括基金会,还包括政府。基金会的角色是支持初期建立项目模型、发掘项目的有效性、在各地尝试。政府的角色是支持项目在更大范围内铺开。在规模化的瓶颈之处是需要基金会来承担社会责任的,基金会要有项目资助的眼光,除了资金支持还需要陪伴项目成长,引导项目向创新方向发展,然后实现项目转化,最终由政府接手。


在社会组织中,规模化和个性化存在一定冲突。尤其是业务模式相似的社会组织,在借鉴其他组织的模式时会有自己组织独立性的考量。在商业组织中,并购是常有的事,然而公益机构却很少能出现这种情况。公益圈内部也要思考,如果有做更好模式的社会组织,是否愿意与之合作?

杨国琼(乐平公益基金会)


核心观点:规模化可以由一组机构或系统完成,通过制定衡量指标或标准推广最佳实践,形成集合影响力。


规模化可能不是由一家机构来完成的,而是一组机构或一个系统来完成。我认为不同组织看待社会问题的视角不同而导致资源配置的差异,是源于行业缺乏衡量指标或标准。因此在规模化过程中,并不是推广产品或项目,而是推广Best Practice(最佳实践)。


当一组组织有共同解决社会问题的目标时,就需要平台型机构创立机制让这些组织能够学习到最佳实践,制定社会问题解决的衡量标准,这样就会不存在规模化导致服务质量降低的疑问了。规模化并不是数量的扩大,而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质量提升,形成集合影响力。

冯凌(华民慈善基金会)

核心观点:个性化、小而美的模式或许是当前情况下公益组织发展的最优解;规模化应该作为公益组织实现社会目标的工具之一而非终极目标;公益发展应避免虹吸效益。


说到规模化,我们先讨论下这个词的缘起。2016年底,徐永光老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公益创新不追求规模化,就是花拳绣腿。瞬间引起轩然大波。徐老师在公益圈提出的市场化、规模化六个字,都曾引起业内的讨论。徐老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市场化、规模化?我认为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他看来,公益如果不发生改变将会走入一条崎岖的路。公益组织如果不将自己的规模扩大,不能以更加高效的手段解决问题,公益将会更难得到发展。


但回到现实中,政府希望公益组织规模化,形成集合影响力么?是否个性化、小而美是更安全的解决途径?现在公益所有的瑕疵是不是当前环境下的最优解?我认为这是需要思考的。


在我经历的资助、项目设计、需求研究、评估等公益链条中,我认为规模化不应作为公益组织追求的终点,而应是实现社会目标的工具之一,这是在现行环境下的稳妥发展思路。


公益组织作为第三部门,天然具有开展社会创新的优势。社会对公益组织的社会创新,也要有容错精神,在社会创新所尝试的方法中允许失败,为政府和商业部门提供借鉴。但公益组织绝对不能浪费,不能将所有资源虹吸,将竞争者打败。因为公益存在的价值,就是个性化和网络化分布式的解决社会问题。


【 三 】点评总结

◆  社会创新的规模化是可能的,虽然难度很大
◆  规模化的前提是有效性
◆  规模化的基础是能够提炼出产品或模式(供给有效)
◆  规模化的实现依靠合理的财务资源结构,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推广模式(需求有效)
◆  规模化的核心是对人的影响、培养、共融


----- 本期沙龙内容完 -----

億方公益沙龙往期回顾:

2月期 | “公益咨询从01”   点击查看【上】 、点击查看【下】

3月期 | 公益市场的“两个顾客” 点击查看完整版实录


        关于億方公益沙龙

        億方公益沙龙是億方基金会主办的研究性沙龙活动。秉承億方公益基金会“激发民间智慧行动,创建公平美好社会”的愿景,致力于链接公益研究者与实践者,搭建公益研究输出与落地的畅通渠道。沙龙每月一期,每期由菁莪伙伴主办、公益研究与实践者参与,分享成果,交流沟通,打造公益思想的交流平台、研究的实践阵地。億方公益沙龙希望凝聚更多有识之士,共同推动公益行业与社会发展!

        关于菁莪计划
        
“菁莪计划”是由北京億方公益基金会发起的支持公益青年行动研究人才项目,该项目倡导“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理念,支持具有务实、专业、前瞻的有意愿或正在做行动研究的青年人提高其研究能力,进而提升公益界的研究水平。研究者通过对某一关键社会问题进行行动研究,寻求有效解决途径,最终推动公益行业发展及社会的积极变革。
        菁莪一期伙伴遴选8位成员,分别来自北京、西安、云南、香港及美国等地。在未来的三年中,菁莪一期伙伴将通过专家导师的指导,开展议题研究,进行国内外交流学习。不断开拓视野,积累经验,实现自我提升与突破,成为有积极影响的公益研究者。


了解億方:

億方公益基金会官方网站  www.yifangfoundation.org

☆★ ----------------------------  ☆★

欢迎关注億方公益基金会   微信公众号:亿方公益

 添加小贴士:手指长按上方二维码图片,

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就可以添加关注我们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