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写了什么?

贝小戎 贝书单 2021-11-11


昨晚,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得奖者是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获奖理由是“毫不妥协且富有同情心地深入探索殖民主义的影响,和夹杂在文化和大陆裂隙间的难民的命运。”他是第六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作家,也是自托妮·莫里森1993年获奖以来第一个获奖的黑人作家。



据说72岁的古尔纳在收到消息时,正在厨房泡茶,刚开始他以为是有人在耍他。“很荣幸获得这个奖,加入了我之前的作家的行列。我很激动、很自豪。”


古尔纳曾出现在BBC纪录片《100件物品中的世界史》中,他回忆他小时候在老家看到一块中国陶罐的碎片,“后来,你去了博物馆,或者听到中国舰队到访东非的故事,这些物品才变得有价值了,象征了一个重要的东西——联系。然后你看到了那个物品本身,看到它的完整性、它的重量和它的美。”《伦敦杂志》记者说:“跟中国陶器的碎片一样,古尔纳作品中的人物的世界破碎了,但他们努力让它保持完整、有价值、美观。”


古尔纳出生于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Zanzibar),由于阿拉伯裔公民受到迫害,18岁时离开非洲成为难民。他说他之所以去英国是出于偶然,是因为有个哥哥在那里读书。到英国后,他在医院清洁地板,后来有幸上了基督教堂学院。


文学奖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近110万美元。

 

有朋友开玩笑说,诺贝尔文学奖居然还给我们上了一堂地理课,桑给巴尔岛在哪儿?也可以说是历史课、政治课。


据说国内出版社要去抢购他的书的版权了,可谁还记得去年的获奖者是谁吗?露易丝·格丽克。前年的呢?彼得·汉德克。他们的书你买了吗?


美国《新共和》杂志评论说,文学奖今年的选择倒是正常的,近年来的四位获奖者都是诺贝尔文学奖比较传统的选择:严肃、无可指责地文学、在国际上知名度不高。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汉德克了。之前颁给了一个非虚构作家,一个歌手,以及石黑一雄这样一个文学明星,现在回归了它的历史:无法预测,获奖者不为人知,获奖原因不明晰。这正是诺贝尔奖的最佳用途:让人们注意到一些被忽视但有价值的作家。

 

国内只能在译林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非洲短篇小说选集》中读到古尔纳作品《囚笼》,让我们看到他描写的流离失所、受歧视之感,“海水的气息一下子勾起了他对父亲家乡的回忆。那个小镇也是在海边,他曾经和其他孩子一样,在沙滩上、树荫下玩耍嬉戏。但那已经不是他的归属地、他的家乡。”


《非洲短篇小说选集》书封


还有一篇《博西》,“在这里,没人在意你穿的裤子合不合身,没人在意你是白皮肤还是黑皮肤,你不用走过臭气熏人的巷子,也不用跨过湿滑的水沟,更没有女人用他们的身体引诱你,又不让你靠近。”


古尔纳出版了10部长篇小说和若干短篇小说。他21岁开始用英语写作。最出名的作品是1994年的小说《天堂》。这部背景设定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东非殖民地的小说入围了布克小说奖。小说的主人公是12岁的尤素夫,他父亲因为欠债,把他卖为契约劳工,他被送到富商阿齐兹的店里干活,然后跟随商队辗转各地八年,目睹了非洲各地部落的争斗、迷信盛行、疾病肆虐、奴隶贸易猖獗。



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Olsson说,古尔纳早期创作的泉源是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诗歌,尤其是《一千零一夜》。但英语的传统,从莎士比亚到奈保尔,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痕迹。


在他的作品中,古尔纳努力避免对前殖民地更原始的非洲的怀旧情绪,他自己的背景是文化多元的印度洋岛屿,有着奴隶贸易的历史,受到很多殖民者的压迫,如葡萄牙人、印度人、阿拉伯人、德国人和英国人,那里跟全世界都有贸易联系。桑给巴尔岛在全球化以前就是一个世界主义社会。


他书中的人物到处奔波,发现自己处于多种文化、多个大陆之间,处于过去的生活和新生活之间,这是一种永远无法安顿下来的不安全的状态。他带着强烈的同情心和坚定的奉献精神,追踪个人的命运。他的小说拒绝刻板印象式的描写,让我们凝视东非的文化多样性。在古尔纳的文学宇宙中,一切都在变化——记忆、名字、身份。这也许是因为他的计划无法完结。他的书中呈现了知性的激情所推动的无尽的探索。”



大家都在看


触摸比观看在心理上更让人放心

为什么医生写字都很潦草?

读完一部名著最快要几分钟?

胡歌和靳东都读过的一本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