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络流行语的生命力

贝小戎 贝书单 2022-11-05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摆烂”的意思是“let it rot”(让它烂掉), 中国的年轻人用它表示放弃努力,因为努力没有用。这个词其实源于美国职业篮球赛,预计整个赛季战绩不会太好,干脆不再努力。

近期的网络流行语中,我比较能接受的大概只有“支棱起来”了,什么上头、下头、绝绝子,让人很上头。

网络流行语刚开始让人感觉挺生动,但有的很快就让人生厌,变成了陈词滥调。英语中的“陈词滥调” (cliché)一词本来是个拟声词,是制造凸版时,印刷机的模具碰到金属发出的声音,后来它成了一个名词,表示凸版。到19世纪中期,它被用来表示常用的句子、老套的用法。也许是一个写字的印刷工打开一本小册子,认为里面除了凸版,啥也没有。这个词就这样诞生了。因此这个词可以音译为“磕力晒”。

所有的陈词滥调曾经都是一个聪明的比喻,都源自一个巧妙的洞见或类比,我们反复使用它,导致它变得稀松平常了,如“心路历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凤凰涅槃”。

自古以来,学者就很注重避免陈词滥调。莎士比亚在他第130首十四行诗中写道:“我的情人的眼睛绝不像太阳,她的双颊赛不过玫瑰”,他拒绝用陈词滥调来赞美自己的情人,因为太平常、太不真实。

福楼拜认为使用陈词滥调是精神和社会的退化,他在《庸见词典》中收集了几百条社会趋势、流行的智慧、肤浅的见解,“例外,说它印证规则。祝贺,总是衷心的、热情的、诚挚的。酒窝:对一个漂亮女子总要说,她的酒窝里住着一对小爱神。”

哥伦比亚大学英语教授朱丽叶·斯通说,学术界充斥着陈词滥调,这很不应该,“人文学科的使命是挑战关于世界的预设,消灭传统智慧,攻击思想的现状,守卫文化——记住历史上的灾难,捍卫知识和美,批评过时的思想。学者们联合起来反对陈词滥调。但学者自己也在制造陈词滥调。一周内我看到‘人类世’一词28次,6次在会议议程上,15次在读期刊的时候,7次是学生论文。”

美国作家奥林·哈格雷夫斯《陈词滥调的用途和滥用》解释了何为陈词滥调,很多陈词滥调是成语,很多成语也都是是陈词滥调,但二者不是一回事。通常它们有两个共同要素,一是众所周知,二是语义上的非组合性,即不能根据其构成推断出其含义。成语跟陈词滥调的区别是,有的成语仍然能够一针见血地传达一些观念。

《陈词滥调的用途和滥用》书封


有时我们使用陈词滥调只是为了虚张声势。澳大利亚生物学家梅林·克罗斯利说,有的流行的词语已经失去了意义,只表示强调,如“战略”,过去它的意思是长期计划,如今它主要用来代替那些平淡、乏味的词如宏大。如果你拿掉战略,会发现意思并不会发生改变:战略规划就是规划,战略选择就是选择,战略决策也就是决策。类似的还有“人文关怀”。

“深感关切”不是成语,而是一个陈词滥调,“说关切很深,大概是因为有深度的感情很有画面感,但经常这么说就削弱了它的效果。除了个别庄稼和花草的根可能会比较浅之外,一种东西的根总是很深的,因此提醒这一点没什么必要。”
 
英语中的陈词滥调还有:

do everything (with)in your power 竭尽全力,全力以赴

竭尽全力,通常用来强调将尽一切可能,其实谁也做不到超出其能力以外的事情。有时这么说是表示希望已经不大了,比如“竭尽全力救治病人”。
 
count on the fingers of one hand 屈指可数

人们用这个词表示数量令人遗憾地少,你能不能数清多少次说个具体的数字效果更好?比如三次?把这个词用得比较生动的情况也是屈指可数。

英国作家赫夫齐巴·安德森说,也不能不加区别地抵制所有的陈词滥调,“陈词滥调的灵活性保证了他们能幸存下来,它们还证明,太阳底下无新事。有时候你苦思冥想一些新的表达方式,末了发现最恰当的还是前人用过的某个陈词滥调。”
 



大家都在看


关于跑步的五条冷知识

比尔·盖茨推荐的5本书

董宇辉的浪漫主义带货法

应对疫情的历史教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