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bxss.me
3
search
4
/etc/shells
5
@诉说趣闻
6
@纽约时间
7
http:bxss.me/
8
\\bxss.me
9
http:bxss.me
10
search/.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bxss.me
3
search
4
/etc/shells
5
@诉说趣闻
6
@纽约时间
7
http:bxss.me/
8
\\bxss.me
9
http:bxss.me
10
search/.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血压不降、麻药不睡?上海三甲主任质疑集采药质量引热议
全球消费遇冷!法国原瓶进口AOP红酒,只卖几十块!赠电动开瓶器!
年底甩货,超强清仓!华熙生物胶原贵妇精华,99元抢3盒!
清仓捡漏!品质控福利,100支纯棉四件套3折抢!丝绸般质感,享受“五星级睡眠”。
49 元买一赠一!贵妇眼霜同款成分保湿,淡化黑眼圈、眼纹.....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人的消费观与潮流的搏斗
Original
贝小戎
贝书单
2022-11-05
看了一圈“当代青年人的消费观”,大概可以这样总结:该省省,该花花,买化妆品毫不手软,“买2900的皮带,骑共享单车回家”;或者该省也不省,该花肯定花。
青年人是消费的主力,《制造消费者》一书中说,这是因为
“青年人容易冲动消费”
。甚至“青春期”这个概念最初都是商家为了细分市场而创造出来的。
《制造消费者》书封
我们买东西不只考虑使用价值,
“商业利用人们对安全、自尊、权力、抱团的渴望,利用人们对事物的操作欲和为事物赋予意义的欲望。市场让商品成为消费者定义和展示自我的核心工具。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身份既不是继承的,也不是规定的,人们通过消费来发明自己的身份。”
所以你买什么牌子的手机、开什么车、穿什么牌子的衣服,都不只是单纯地喜欢其质地、款式,背后反映了你认同什么,想让别人把你当作怎样的人。
书中分析了商品吸引各种目标群体的各种机制。在同样的商品中,我们选择某些品牌,“
品牌从词源上说,最初指的是人们把一个标志挂在自家的牲畜身上,以免与别家的牲畜弄混。
大型公司通过多元化的一系列品牌覆盖所有细分市场,比如凌仕和多芬,都是联合利华的。”水是一种很简单的东西,而瓶装水的一些品牌赋予自己以价值和力量,宣称它代表着青春、美丽、健康、力量、自然。
品牌效应之所以能唬住人,是因为它们基于我们的神经机制。
《一个购物狂的自白》 剧照
在市场经济中,人们不知道自己买的商品的生产过程,商品被美化了,消费者不了解商品的生产过程,也就无法衡量其成本、构造、所需劳动力以及生产背后的困难,人们只能以一种虚幻的方式去理解它们。
“
当商品被摆上商店货架供人们挑选时,它们显得遗世独立、纯粹得令人愉悦。
广告里的汽车不是一件实际生活中有使用价值的人类劳动产物,而是阳刚、刺激、地位和新潮的载体。消费者要想成为那样的人,无需做出任何自我提升的努力,只需要购买和占有就能让自己拥有这些特质。
”
百货商场的建筑风格都华丽至极,到处是立柱、雕像、烛台、圆顶、大理石、阳台和贵重的木家具,再配备上高端照明设备,带给人一种豪华的感觉,使顾客目眩神迷。豪华的大理石、地毯、家具都是背后的布景,仿佛购买它们就是获得了奢华。
百货商店用感性的方式赋予商品神秘感和力量。
《一个购物狂的自白》 剧照
逛街是在逛的过程中受到周遭商品的吸引,慢慢才产生需求。这样的消费者不是抱有计划性、去完成某个采购任务的人,而是那些爱闲逛又爱娱乐的人。
商场中的商品不按规律摆放,是故意为之,
“天差地别的商品放在一起,达到了相辅相成的功效,让顾客买了一件的同时又看上另一件。”
百货商店里的商品陈列位置还常常改变,让顾客多花一些时间搜寻商品,他们一不小心就会有新的发现,买得更多。商品总在推陈出新,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新商品,店家只是通过打乱货架陈设,表现出常有更新的样子。
资产阶级这种身份决定了这种人要不断地通过商品来证明自己。他们是消费的领头羊,除了商业家、金融家,也包括律师、医生、小商人。在19世纪,资产阶级是大众和贵族之间的阶级,他们来自工人阶级却不喜欢工人阶级,渴望往上爬,又得不到贵族阶级的认可,于是资产阶级努力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来接近贵族文化。资产阶级努力逃避体力劳动,总要去做有创造性、有智慧的职业,而把体力劳动留给大众阶级。资产阶级的房屋内饰和物品主要是为了表现其财富,所以常用织物和丝绸来美化家具和摆件,如地毯、挂毯。同时,织物也用来盖在家具上,不让家具难看地裸露在外,有时候盖在家具上的毯子甚至比家具本身还贵。
《一个购物狂的自白》 剧照
商品的潮流源自资产阶级夺取声望的斗争,一段时间内人们突然追求某些物品,然后很快又突然摒弃某些物品,先是精英阶级认可某些物品,然后人们疯狂购买模仿,传播到整个资产阶级社会和普罗大众,最终精英们开始嫌弃这些物品,转而去追寻新的消费行为以彰显自我。
上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场年轻人的文化革命,但最后反主流文化也变成了一种消费文化,
“因为它基于人们的自恋和展示欲望,展示自己拥有某些符号和特点,展现其玩世不恭和不循规蹈矩,通过让自己与众不同,来抬高自己的身份。所谓的酷,就是随时随地都保持一种假装冷漠的姿态。”
年轻人经常在咖啡馆、爵士酒吧、夜总会等地聚集,而这些社交场所都是商业化的。盛大音乐节上也处处是商业,音乐节上不仅有演出,还有数不清的商店和小商贩。广告促进了反主流文化的诞生与传播。自1960年代以来,许多广告语都在宣言让人们成为自己,如苹果的“非同凡想”、雪碧“为做真实的自己许诺”。
所以年轻人要想摆脱买买买,就要想办法真的埋头做自己,不要想着追求个性、想着别人怎么看自己。
大家都在看
精英的傲慢与大众的反叛
上海、成都和重庆的品格
如何看北大数学天才柳智宇下山还俗?
2022开学季新书推荐
审核:南希 排版:苏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