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斯人”还是“是人”?

夏蒙 贝书单 2022-11-05

“斯人”还是“是人”?我本科同学群里有人做了调查,同学中有来自上海、四川、福建、山东、安徽的,好几位同学都说自己当年用的教材上是“斯人”,一位上海同学甚至说,如果现在参加考试,即使因为被扣分导致考不上大学,也要填“斯人”!

有人发了好几张“是人”的照片,也有人发了“斯人”版的照片。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说:“最激烈的争论是关于双方都提不出充分证据的那些问题的争论。”现在看来,双方都能提出充分证据时,争论也很激烈。

《论语》书封

为什么人民教育出版社说他们印的一直是“是人”?这么多人都出现了记忆偏差吗?一位同学说,可能是因为有的地方用的不是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地方编的教材也许用的是“斯”。另外一种解释是,一位语文老师说,好多人记得是“斯人”,是因为“斯人”更为朗朗上口,就有可能产生了记忆偏差。还有可能是因为“斯人”显得更文雅、斯文,“是”这个字太普通。

而且我们背诵的古文中,用“斯”的挺多,“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人”我们会觉得别扭,好像有人怀疑此人不是人似的。

人教社承认,“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王力先生《汉语语法史》中也这么说:在上古时代,最常见的指示代词是“是、斯、此、兹”,它们都是近指(这)。

《汉语语法史》书封

书中提到《论语》中用“斯”的两个例子:

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论语·雍也》)

其实《论语》中还有一处:

伯牛有疾。子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中国上古没有系词“是”字,古代只说“孔子,鲁人”,或“孔子,鲁人也”;不说“孔子是鲁人”。

我们还可以查一下王力先生参与编纂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斯,第二个意思,指示代词,此。《论语·子罕》中“有美玉于斯”。屈原《渔夫》中,“何故至于斯”。第三个意思,连词,那么,就,例如《孟子》中“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 假如知道此事做得不对,就该马上改正)。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书封

是,表示这个,举的是《荀子》中的例子。

古文、名句有不同版本并不罕见。李白的《静夜思》我们都再熟悉不过了: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但如果有人说这首诗应该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你信吗?所以,我们只能选择其中一个版本,然后做一个说明,指出可能存在其他版本。

记忆出现偏差也很正常。去年,《纽约客》一篇文章讲述了美国心理学家Elizabeth Loftus的故事,她是加州大学教授,被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女心理学家,她的研究促成了一场范式转换,改变了过去的记忆模型,这种模型认为我们的记忆存在于我们的大脑图书馆中,反映过去的事件。她却提出,我们的记忆是一种重建,而不是回放。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改变外形、会延伸、缩小、又延伸。1996年,她在《今日心理学》上说:“令人害怕的是,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的东西,我们真心相信的东西,不一定是真的。”社会和文化的力量会影响我们的记忆。她说:“如果你被鼓励去回想起更多,你可能会得出一些猜测或者思考,然后觉得那是记忆。”


排版:苏苏 / 审核:南希


大家都在看

10月值得关注的书(下)
10月值得关注的书(上)
中国艺术为何如此变化无穷?
英语会变得越来越简单吗?


【欢迎扫描二维码,来和贝小戎一起读外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