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未来的堆肥笃农家系列(二)——成都田间学校-沃土堆肥笃农家第三期工作坊精华回顾
为了更好地研究、实践与传播堆肥和生态农业的技术理念,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与全国各地参与沃土堆肥笃农家计划的生态农友,面向社会公众联合发起“沃土堆肥体验日”活动,邀请大家参与体验,互助交流,认识土地与农业。
参与活动的各农场信息详见后文
沃土堆肥笃农家系列工作坊——
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与池田老师一起发起的一个围绕堆肥技术的共学成长工作坊。目的是传播堆肥原理、培育堆肥笃农家种子,目前在全国各地田间学校开课。欢迎大家邀约。
6月,我们在四川进行了一次不一样的共学活动,除了堆肥工作坊,池田老师和月丽老师还和大家一起,去附近几个实践了堆肥的农场进行实地观摩走访。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趟特别的生态农场游学之旅!
6月10日,成都田间学校沃土堆肥笃农家工作坊第三期在鹿溪农场开幕,鹿溪农场也是成都田间学校第一期沃土堆肥笃农家工作坊开始的地方。
作为本期游学工作坊的第一站,我们会有半天的时间在这里共同温习堆肥的原理与技术,并进行学习交流,交流彼此的实践心得。然后一起在这里再次观察这里的堆肥发酵状况,一起实践堆肥翻堆。
上午的理论课,除了温习之前的堆肥原理技术,池田老师和彭月丽老师都分享自己对于堆肥新的研究和实践心得。
学无止境,池田老师说,对于堆肥他已经研究20年,但是还觉得不断有需要研究的内容和课题。
池田老师已经80多岁,还仍然保持开放的态度去学习,他以身作则,告诉我们面对大自然一定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保持学习的态度。
堆肥的原理就是对大自然规律的应用,它来自于森林里的落叶在土壤表面自然分解的现象,那是因为在土壤表面的湿度、空气等条件合适微生物生长。
堆肥的就是要模拟那样的环境,创造一个更大厚度的腐殖质形成的环境,从而更高效地创造更多的腐殖质,以扭转当前不断恶化的土壤环境。
“我们现在面临的土壤环境和几千年前的传统农业的起点是不一样的,我们对土壤有一个60年的欠债,要首先修复土壤,才能扭转正在恶化的趋势,所以我们要做堆肥”,池田老师再一次给大家揭示这背后的自然规律。
大自然会告诉我们该怎么做,这个过程一定要发挥农夫的创造性,主动地实验、观察,找到这片土地被正确照顾的方式。
中午十一点,我们开始去田间观察,观察这里的土壤、堆肥、有机物覆盖。看到不同方式改良后的土壤的区别,然后一起思考这背后的道理,从而找到更好的方案。
有机物覆盖,我们看到在土壤表层和有机物接触的部分在逐渐地有腐殖质形成,翻到土壤下面的覆盖有机物还没有分解,这就是告诉我们覆盖的有机物材料分解较慢,如果做覆盖要考虑到后期土壤耕作的时期有机物的分解状态,选择合适的材料,也要做粉碎才好。
我们看到了分解完成的堆肥,棕黑色、粉末状、有土壤的芳香。
下午,我们首先讨论了堆肥的使用,有机肥的种类等。大家特别讨论到,液体肥和固体有机肥的区别。
液肥,是一种速效肥,主要用于快速的补充植物需要的营养。但是植物生长也是有自的规律的,太多的液体肥会对植物造成太多“被动吸收”,有点像工业化养殖的“催肥”,不能常用。
液肥主要喷洒于植物叶面,对管理不善、营养不足、需要抢救的作物来说,有立竿见影的作用,但那也是对“病人”而言,不能当饭吃。
而堆肥主要目的是改良土壤结构,让土壤更健康,这才是“长身体的主粮”。
“方便的办法都不是好办法。”有意思的是,我们有时候选择某项技术仅仅因为方便,而忘了目标。
池田老师说:“任何技术都不如健康的土壤!”为持续耕作,为后代还能吃到从土里长出的食物,让我们抓紧时间改良土壤吧!
下午大家一起完成了堆肥翻堆。“知行合一”,真正的“学”是在“习”中完成的。大家一边翻堆,一边观察,然后交换观点,老师从旁指导。
鹿溪农场的中药渣堆肥因为材料含水量不均匀,部分材料含水量高,仍然有厌氧发酵,需要增加翻堆次数,保持堆体氧气含量。
晚上大家一起交流一天的学习心得体悟。看到田间学校的伙伴们一起学习交流,一起实践操作,感觉到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也会走得更快。
鹿溪农场加入“沃土堆肥体验日”的活动,邀请对生态农业和堆肥感兴趣的伙伴一起来堆肥,有兴趣的伙伴可以提前预约,具体时间根据农场实际情况确定。
鹿溪农场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合江镇鹿溪村一组鹿溪农场(高德地图导航鹿溪农场可达),交通便利,距三环路仅26公里
联络人:汤举斌 18980896355,微信号 T18980896355
6月11日,我们来到第二站遇见农场。
遇见农场是一个家庭农场,陈英之前是一个公职人员,早退之后回到家乡和家人实践家庭合作养老的乡村生活,女儿大学毕业之后也返乡了,和妈妈一起经营一个三四十亩的小农场。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遇见农场有果树、蔬菜和粮食,随着经验增加,经营逐级稳定,也准备开始做CSA农场,做一些成都的蔬果粮食配送。
遇见农场的大门,精致贴心。
遇见农场派女儿参加了成都田间学校第一期沃土堆肥笃农家工作坊,回来之后就开始堆肥了。我们看到他们的堆肥原料还主要是动物粪便和油枯,这些材料都是营养型堆肥的材料。
对于现在仍然板结的土壤最需要补充土壤改良型堆肥,池田老师建议他们用当地的稻草、稻壳和动物粪便一起做堆肥。
当前仅用酒糟和谷壳做的堆肥碳氮比偏高,池田老师建议他们添加5%--10%的鸡粪。
几天后收到陈英发来的信息,按照老师的指导翻堆改进,堆肥的温度达到了73度。真是很有行动力的伙伴!
下午大家还一起做了土壤测试。这里的土壤比较黏,有些地块营养含量高,可以减少营养型有机肥的用量,增加改良型堆肥。
陈英大姐说,今年要准备多收集些稻草做堆肥。遇见农场有一个豪华的长屋做堆肥,据说是原先准备做养殖的房子。
遇见农场加入“沃土堆肥体验日”的活动,邀请对生态农业和堆肥感兴趣的伙伴一起来堆肥,有兴趣的伙伴可以提前预约,具体时间根据农场实际情况确定。
遇见农场地址:四川眉山市东坡区永寿镇石佛村
联络人:陈英(电话/微信13508071578)
12日,我们到了雪梅的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座落于郫都区唐元镇临石村,离水源地柏条河大概200米左右,是天安生活支持的一个小型的CSA农场,主要种植各种时蔬、大蒜、洋葱、水稻等。
2016年初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简称河研会)在临石村做水源环境保护调研,认识河研会,在他们的宣传和倡导下,对水和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开始关注水、环境、健康。
2016年9月份开始放弃农药、化肥、除草剂、植物生长激素,发展生态农业。2017年在河研会的支持和帮助下,修建了沼气池。
2017年8月在朋友的推荐下,参加了成都田间学校第一期的学习,之后一直持续参加学习交流。2018年在河研会和当地政府以及村两委的支持下,修建了堆肥池。今年年初参加了成都田间学校的堆肥笃农家工作坊,开始不断改进自己的堆肥技术。
雪梅说,希望实现生态家园是一个闭合的循环系统。他们家已经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农作物垃圾又分两种方法处理——沼气池、堆肥,植物秸秆杂草等主要做堆肥,动物粪便和厨余等主要做沼液。
这次我们在雪梅家,主要一起观察学习堆肥的发酵状况,并且一起完成了翻堆。
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现场观察和学习,我们发现这里的堆肥主要问题有:
第一,因为之前的原料里混入了土,造成了堆肥出现厌氧发酵;
第二,因为有新鲜材料混入,出现了厌氧发酵;
第三,因为材料没有分类、切碎,造成了发酵不均匀的情况;
第四,因为翻堆不及时,因为缺少空气与水分出现了厌氧发酵。
在现场,我们一起重新做了材料的分类筛选;把土清理干净,把新鲜材料挑出来晒干,把干燥的、大的有机物粉碎,把木质的材料挑出来(碳氮比差别太大的有机物不宜一起堆肥,因其发酵周期不同)。
理论课学习的时候,大家听到的知识,要到实践中去确认,才能真实地体验到,为什么这样不好,怎么样才能发酵得好。
雪梅农场加入“沃土堆肥体验日”的活动,邀请对生态农业和堆肥感兴趣的伙伴一起来堆肥,有兴趣的伙伴可以提前预约,具体时间根据农场实际情况确定。
雪梅农场地址: 郫都区唐元镇临石村8组
联络人:胡雪梅 18980956058 微信 hxm18980956058
13日,我们到了成都田间学校的第一个东道主农场——亮亮农场。
亮亮农场是一个家庭式农场,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市东北角金堂县福兴镇牛角村,距离成都市区60余公里。
农场创办于2013年,占地面积30余亩,采用环境友善的耕作方式。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种植转基因作物。农场主要种植小黄姜、辣椒等系列农作物。
亮亮农场一个种养循环的家庭农场,也一直有堆肥的部分,会从外部采购稻草、牛粪等制作堆肥。
上午大家一起参观了亮亮农场,然后一起到堆肥区观察,做了堆肥翻堆。亮亮农场的堆肥材料搭配含水量都调节的很好,堆肥进展顺利,只是这次为了等大家游学来一起观察堆肥发酵状况晚翻堆了几天,造成里面有部分的厌氧发酵。
这次大家开始交流翻堆的技巧了,如何能省力地把材料打散,每一个动作里面都有技术
亮亮农场加入“沃土堆肥体验日”的活动,邀请对生态农业和堆肥感兴趣的伙伴一起来堆肥,有兴趣的伙伴可以提前预约,具体时间根据农场实际情况确定。
亮亮农场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福兴镇牛角村四组(导航:唐家亮亮农场)
联络人:唐亮 15388173650
13日下午,我们一起来到了憨豆农场,憨豆农场成立于2015年,座落于龙泉山脉金堂县福兴镇三王庙村,距成都市中心62公里。
农场总共65亩,周围环境优美,植被覆盖率高,紧邻红旗水库,是天然的氧吧。农场地块独立,有天然的森林隔离带。在经营农场之前,大部分地块已荒芜6年以上。
农场主要有三个经营项目,包括果树、家禽、蔬菜。果树有沃柑、冰糖橙、无花果、黄桃等;家禽有土鸡、土黑猪、小麻鸭、鹅;蔬菜都为当季蔬菜,其中“蜜香薯”为农场主打产品,自推出市场以来深受朋友的广泛好评。
农场自建立以来我们一直坚持不施合成化肥不打农药,不用除草剂,不使用转基因种子的生态种植方式耕作;养殖为纯粮食蔬菜杂草喂养,不使用任何抗生素,生长激素等药物,也不使用任何转基因农作物。
坚持人工割草,林下养殖,施用农场自产粪肥,努力营造一个适合农作物、小动物生长的小生态环境,期望能达到相对的生态平衡。
我们一起观察了憨豆农场的果树、蔬菜,还有山上的小黑猪。因为农场在山上,土壤被开发利用的较少,土壤矿质元素含量丰富,这也是这里植物生长健康的原因之一。
老师说,这里有很好的条件,现在土壤还好,不过也要继续改良土壤,否则土壤也会继续恶化。
憨豆农场也在做堆肥,原料主要是猪粪,主要问题是没有及时翻堆,造成了厌氧发酵。要进行堆肥的碳氮比调整,加一些植物秸秆类的有机物材料调整有机物配比,还要继续翻堆。
14上午,我们首先一起参观了妈妈农场,然后一起观察堆肥的发酵状况,完成堆肥的翻堆。然后妈妈农场的伙伴介绍了他们的堆肥历程和观察思考。
妈妈农场的伙伴们非常认真有毅力。妈妈农场主要实践的堆肥内容有中药渣堆肥、杂草堆肥和树叶堆肥。
根据现场情况,池田老师主要对他们的堆肥指出了两点改进建议:
一是堆肥含水量的调整,因为中药渣堆肥原料含水量高。要经常翻堆,否则会进入厌氧发酵。(堆肥的最佳含水量是60%)
二是关于堆积方式,要注意堆肥堆体结构性,不要坡度太大、太散,不能保温保湿。(具体请参照妈妈农场的总结文案:小店第一天开张,欢迎体验!)
参观了妈妈农场的伙伴们的堆肥实践,并听过他们的分享后,池田老师分享了他的观察和思考:所有问题的根源都在于对于原理原则的认识不够,堆肥也是一样,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跳出固有思维,回到堆肥的原理原则下重新思考,这样不断地练习就会加深对堆肥原理原则的认识,自己的技术就能不断发展。
妈妈农场的伙伴们对堆肥的热情高涨,他们觉得堆肥不仅仅是以生产堆肥,还是很重要的教育体验活动,大家在堆肥中观察、思考和大自然交流,也借机观察自己。
妈妈农场已经建好了堆肥棚,还请池田老师给题名了“黑森林蛋糕工坊”,大家一起来堆肥吧!
妈妈农场加入“沃土堆肥体验日”的活动,邀请对生态农业和堆肥感兴趣的伙伴一起来堆肥,有兴趣的伙伴可以提前预约,具体时间根据农场实际情况确定。
妈妈农场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
联络人: 大杨妈妈 13402392526
6月14日沃土堆肥笃农家工作坊成都田间学校第三期农场游学终于到了第七站,也是最后一站,位于德阳的雨浓农场。
雨浓农场的愿景是在山水田园间,保护一片净土,以医道仁心按照自然的规律栽培,做出健康的具有疗愈功能的产品。
老师说,对于这样的面积大近乎野生的环境,栽培作物也宜是不喜肥的,作物健康,品质好。最好的土壤改良方式是绿肥加土壤改良型的堆肥。
这种土壤矿质元素丰富,最容易缺的营养也就是氮了,建议种黄豆或者三叶草。
如果黄豆的根瘤菌数在30以上就是比较缺氮,则连续种植三到四年以上可以缓解。如果根瘤菌数在10以下,基本不缺氮,可以不用施肥或者种植豆科绿肥。
禾本科的黑麦草鼠茅草也是很好的深根系绿肥,且春长夏亡,方便还田,自然覆盖,保湿保肥。
每年修剪的玫瑰枝条是重要的土壤改良型堆肥的原料,可以持续地提升土壤肥力,建议雨浓农场做玫瑰剪枝的堆肥。
康复大地,生态新农夫们在行动!
欢迎更多的伙伴一起参与进来~
更多活动/往期精彩回顾:
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
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是一家民办非营利组织,通过参与到农场或农户生产方式转变过程中,协力农民技术提升,减少外来投入,从理论到技术范畴,引入可达到自然农业或生态上合理的可持续农耕方法。中心主要为生态小农和返乡青年提供pgs认证、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土壤改良和生态种植技术指导、产品规划等方面的服务,并出版《可持续农业》杂志内刊,致力于可持续农业的推广和传播。
目前“中心”的主要工作包括:
1、 技术支持:提供技术咨询、农场探访等,协力新农夫建立适于本土的可持续农业技术体系;
2、技术培训:包括土壤改良、堆肥、种植系统设计、病虫害管理以及农场管理等可持续农业系列技术。
3、技术传播:通过开发工具及丰富传播形式,协助农场整理实践效果较好、具代表性的经验案例,通过微信公众号、杂志内刊、直播、微课以及网站等,向更大范围内生态农耕实践者辐射推广。
4、技术交流:搭建全国返乡青年新农夫互助学习网络、农友导师网络以及区域田间学校,通过组织网络内全国返乡青年交流会、生态农业工作坊,利用多元性的差异,增强更大范围的交流,促进网络内互助学习。
5、技术服务:通过协助生态农户(场)建立农场档案、检测分析农场投入品、农产品农残等,助力新农夫农资、技术选择以及销售渠道推荐等。
如果您认可我们的的工作,可随缘捐赠。(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可捐款。)
透过参与式技术发展,发展可持续农业
微信号:wotukechixunongye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