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印象·康乐红楼(一)| 我在中大等你

中山大学 2020-02-08

编者按

又是一年开学季,中山大学即将迎来2019级新生们。为帮助新生熟悉校园环境,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近期,我们开设“我在中大等你”专栏,介绍中大校园文化,提供新生入学指引。欢迎你们,新一届中大人!



在中大校园里

康乐园的红楼建筑是一道独特风景线

中大每栋红楼建筑

都有属于自己的灵魂和故事


她是美轮美奂的建筑风貌

又或是学子们点滴青春记忆

抑或是檐下人生活的痕迹及其背后的历史

这里曾有过中山先生的踪影

曾拥有过陈寅恪、姜立夫、陈序经、许崇清、

冯乃超、容庚、商承祚等名家的足迹……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楼

感悟中大历史上名师们的风采

体会其深厚的人文传统


 马丁堂 


又称东院,与西院陆达理堂相对。东北区334号,原61号建筑,位于孙中山铜像东侧。建于1906年,以马丁堂为开端,红墙绿瓦成为康乐园内建筑风格的基调。


摄影:李明


1912年孙中山先生应钟荣光校长的邀请,在马丁堂为学子们作了《非学问无以建设》的演讲。在演讲中,他勉励青年学生要立志做大事,努力钻研科学,不可荒废学业,这样才能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也就是在这篇演讲中,中山先生提出了“人类进化,非相匡相互,无以自存”的进步道德观。


不知大家每次经过马丁堂时,是否有留意过南门外的石狮,它蹲姿回首,脚踩一头小狮子,口含飘带,生动灵巧。


来源:官微往期推送


1983年,中大人类学复办后,马丁堂成为人类学系所在的大楼。在这座古老的楼宇中,曾有王兴瑞、梁钊韬、戴裔煊等著名教授在此任教,培育出一代代莘莘学子。


麻金墨屋一号


又称陈寅恪故居,东北区309号,原1号住宅,位于格兰堂南面。建于1911年,由美国芝加哥麻金墨夫人捐建。


摄影:李明


中山大学著名学者周寿恺、陈寅恪、王起(王季思)、杨荣国、容庚、商承祚等教授都曾先后在此居住。20世纪50年代以后,麻金墨屋一号一直是陈寅恪教授的住所兼教学课室,《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等名著就在此完成。陈寅恪先生做学问之余常在屋前的小路上散步,由于他的视力严重衰退,学校专门把小路漆成白色,方便辨识,并在房屋东侧路口处装上栅栏,以策安全,现在路上的白漆仍依稀可见。


故居红墙碧瓦,绿树掩映,烘托出百年老屋厚重的历史感。一楼正门呈圆拱形,门的两侧是拱顶大窗。向上仰望,二楼的窗户和窗下的通花瓷雕透着古韵,暗褐色的窗棂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走近故居,一楼正门右侧挂有一块由饶宗颐先生题写的牌匾,“陈寅恪故居”五个金漆大字在岁月流转中仍熠熠生辉。左上方嵌有一块旧门牌,上书“东南区一号”。


来源:官微往期推送


迈步走进一楼的大厅,便闻见空气中弥散着的幽香。大厅正前方是陈寅恪先生的半身塑像,先生神情坚毅,目光深邃。左面墙上挂着先生的名言——“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


沿着木梯,便上了二楼。中央是先生的客厅,面积不大,却在最重要的位置放着一方书架。穿过客厅,便来到走廊。走廊开阔,置有十把有扶手桌板的椅子。向西望去,墙上悬挂着一块小黑板,角落里放置着一把陈旧的藤椅,这便是先生授课的地方。


这栋红楼,历经百年风雨,几代文人大儒成为了它灵魂的摆渡人。岁月流转,砖瓦磨蚀,其心不改。执“史笔”,存“诗心”,缅怀那卓尔不群的身影,大师不常有,但遗泽余芳。


黑石屋


东北区306号,原11号住宅,位于校园中轴线东侧,与怀士堂为邻。黑石屋由美国芝加哥伊莎贝·黑石夫人捐建,落成于1914年。


来源:官微往期推送


黑石屋最初用于岭南学校教工宿舍,后为岭南大学首位华人校长、著名教育家钟荣光寓所。钟荣光1866年生于广东中山,1896年加入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兴中会,后又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革命。1900年起,钟荣光投身岭南教育。1927年岭南大学收归国人自办,钟荣光被推举为第一任校长,至1937年退休,黑石屋与钟荣光校长相伴了10年的光阴。黑石屋现为中山大学贵宾楼,用作学校贵宾接待及会议场所,并提供5间客房住宿。


黑石屋面西而居,呈“L”形,西、北两翼楼高两层,拐角楼高三层,另有地下室。黑石屋外观独特,错落有致,且庭院宽广,环境幽雅。内部设计颇具美式风格,楼内的壁炉、天花、回廊、螺旋铁梯等均保存完好。2002年8月被广东省文化厅批准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摄影:李明


格兰堂


又称大钟楼,东北区333号,原63号建筑,位于校园中轴线以东。


格兰堂于1915年动工,次年6月落成,由美国纽约肯尼迪夫人捐建,楼顶大钟为美国高力士先生捐赠。按捐款人意愿命名为格兰堂,是以铭记为岭南大学作出重大贡献的董事会成员格兰先生。


自落成之日起,格兰堂即为学校行政办公场所。图书馆原设于第二层东面,后因不敷应用,于1928年迁至马丁堂,当时岭南大学藏书仅次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和清华大学图书馆,居全国第三位。


来源:官微往期推送


格兰堂坐北朝南,气势恢弘,外观设计精美独特。首层由石阶跨地下室而上,正中三开间为高两层的门廊,两侧各突出一开间,构成正立面五个大拱券,支撑起中式庑殿大屋顶。屋顶檐角有升起和冲出,屋顶前后各开两个老虎窗。正脊是清式龙吻脊,垂脊尽端立七只走兽跟随仙人;脊中建有两层重檐八角攒顶式钟楼,原置敲钟一口,凭高远眺,声清韵越。晨钟暮鼓,在历史的风中淡去,翠阿红楼,沉淀出师生理想高涨的岁月。


摄影:吴慧焱



赫赫红楼风,拳拳中大情

寒来暑往,百载流转

中大红楼静立于斯

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中大人的似水流年


中大红楼在见证学校发展的同时

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师生的成长

默默地积淀了大学精神与文化

愿与君共睹中大红楼的四季流彩

同观昼夜交替下康乐园的穷通变化

听,动人的故事还在流传不朽

过往已往,未来正来




推荐阅读


--- iSYSU ---

来源:《印象·中大红楼》、《康乐红楼》、中山大学学生会

制图:黄舜珺

摄影:李明、吴慧焱

编辑:刘佳燕

责任编辑:刘秋杏

初审:何方

审核:谢金华

审定发布:晁炎、漆小萍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