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我校牵头打造的国际海洋科技“旗舰”顺利“起航”!
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
南海研究院是中山大学校内整合海洋领域各种资源、支撑海洋学科群发展、促进海洋多学科交叉的重大科研平台,是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以下简称南方海洋实验室)的核心。
南方海洋实验室于2018年11月16日启动建设,12月26日举行揭牌仪式暨理事会成立大会。南方海洋实验室坚持“三个面向”,打造突破型、引领型、创新型的大型综合性海洋研究平台,构筑世界一流的海洋人才高地,以成为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海洋战略科技力量为建设目标。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汇聚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海洋科学研究队伍,打造一批国际一流的公共共享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产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海洋科技创新成果,真正实现共建、共享、共赢,解决海洋前沿科技问题,突破海洋领域重大技术难题,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地区建设与发展。
▲南方海洋实验室规划布局
建设进展迅速
No.1
理事会掌舵、学委会指导,全力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南方海洋实验室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陈大可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苏纪兰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第一届南方海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19位院士和12位海洋领域顶尖专家组成。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将助力南方海洋实验室充分发挥“立足广东”的优势与潜力,全力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南方海洋实验室举行揭牌仪式暨理事会成立大会
▲南方海洋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南方海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
No.2
构建聚焦海洋研究关键领域的创新团队,打造我国海洋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
实验室集中力量构建聚焦海洋研究关键领域的核心创新团队。经过多次研讨,在海洋环境与资源、海洋工程与技术、海洋考古与人文三大研究领域,在海-陆-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效应、环南海地质演化与资源、南海海岸带变化与物质迁移、深海远洋动力过程和能量循环、海洋生命过程与生物资源、河口海岸与岛礁工程、海洋信息感知与融合、海洋智能无人装备、海洋工程材料与腐蚀控制、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极地海洋与气候、海洋人文与考古等十多个研究方向上进行团队建设。目前,已出台《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以“成熟一个,启动一个”为原则构建创新团队。
No.3
布局国际先进水平的公共科研平台,全面提升我国海洋科技硬实力
实验室依托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建设超过30万平方米的海洋学科楼群。其中,10万平方米的实验室主楼将于2020年上半年完成装修入驻。实验室正在进一步论证实验室公共平台建设方案。实验室主任陈大可院士、常务副主任孙冬柏多次组织公共平台建设的讨论和论证,以“国际一流、国内领先”为目标,拟定建设海洋元素与同位素、海洋生物资源库、海洋科考、海洋遥感信息中心、南海四基观测系统、实海试验场、海洋数据中心等海洋公共平台。实验室还将携手以“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为代表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及2020年投入使用的6000吨级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全面提升我国海洋科技硬实力。
▲6800吨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
目前,实验室正全力突出原始创新导向,推进地球模拟系统、海洋智能无人装备、南海环境监测系统、极地海洋环境与气候等重大创新任务,将取得重要进展,并在国际上开创先例。
No.4
汇聚顶尖海洋研究力量,打造国际海洋科技“旗舰”
南方海洋实验室成立以来,始终秉持联合省内外、境内外、国内外的优势力量,形成“一核心,多模块”的建设格局,潜心汇聚全球海洋研究力量,集中优势,打造国际海洋科技“旗舰”。
南方海洋实验室已与一批顶尖海洋科研院所、大学及企业达成共识,将以任务为牵引,通过签约共建的形式,加强海洋多学科交叉研究,动态推进大团队建设发展,打造一流的公共科研平台,建设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推进海洋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目前,首批共建单位签约仪式已顺利举行。首批签约的有自然资源部、教育部等部委科研院所和大学、企业等10多家共建单位。目前,第二批共建单位签约仪式正在筹备中。
▲首批共建单位签约仪式现场
No.5
强化机制体制创新,释放海洋研究新动能
实验室出台《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以改变现有科研项目组织方式,组建紧密、稳定、长期实质性合作的创新团队,并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项目实施,拟在科学前沿、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实际应用上取得创新性的成果,服务国家海洋战略重大需求;改变现有的评价考核体系,制定分类考核体系,以“标志性成果”为考核重点;改变科研人员绩效低的现状,大幅度提高人员费比例。研究团队实行双首席科学家制度,两位首席来自不同的单位;在保持团队稳定发展的同时,对团队成员实行动态管理;鼓励团队之间的交叉合作。
结合实验室运行的工作实际和发展形势,正在建立综合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科研管理、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党建工作等7大类制度,32项管理办法。目前完成了17项管理办法的编制工作,已提交实验室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实验室主任陈大可院士要求充分依靠创新、科学、简洁、高效的管理制度管人管事管财,做到“科学决策,依法决策”。
建设成效显著
No.1
地球模拟系统预报水平国际领先
已建设的超高分辨率地球模拟系统模式的优势已在超强台风“山竹”预报中得到充分的验证,比其他机构提前12小时准确报出登陆地,预报误差仅为44公里,准确度最高。依托“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已建立了高分辨率的三维海洋环流数值模型,能够实现从小时、天、季节到年际尺度海洋环流的实时精准模拟。
▲地球模拟系统
No.2
建成国内首个海洋生物天然产物化合物库
海洋生物天然产物化合物库将通过收集和保藏中国南海独特的海洋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质资源,并从海洋生物中获得具有独特结构和活性的海洋新化合物,进行海洋药物研发,实现我国海洋药物I类新药零的突破;开展海洋生物制品学、海洋功能食品学、肥料学、化妆品学、海洋材料学和海域污染生态学等科学前沿研究。
▲海洋生物天然产物化合物库
No.3
正在布局建设海空一体化智能无人观测网,大幅提升海洋探测能力
将打造智能无人母船平台,打通跨平台海空潜无人系统自组网络和协同控制技术,实现无人艇、无人潜器、无人机等系统间的协同作业。目前,合作单位云洲智能在实验室的支持下,已建成我国首个无人船研发测试基地——香山海洋科技港,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持续关注,相关报道在《新闻联播》等多个栏目中播出。
▲无人母船大规模搭载无人系统作业
No.4
打造海洋学术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
南方海洋实验室通过举办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活动,联合港澳优势力量,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海洋学术圈”。2018年12月,牵头成立了粤港澳海洋科技创新联盟,联盟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科学与技术领域快速发展为宗旨,汇聚粤港澳海洋智慧,带动海洋创新发展,培养高水平海洋创新人才,推动三地共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深化三地的海洋领域交流和合作研究,提升区域合作层次和水平、协同创新,携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粤港澳大湾区海洋学术圈”。
2019年,南方海洋实验室主办了南海季风综合科学实验筹备会议、珠海海洋论坛、粤港澳极地与海洋科学青年论坛、“三极环境与气候变化”高峰论坛(珠海),承办了粤港澳高校联盟2019年青年学者论坛、海洋科学与工程——全国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等。
▲南海季风综合科学实验筹备会议现场
▲第二期珠海海洋论坛现场
推荐阅读
--- iSYSU ---
来源:南海研究院
编辑:周宏烨
责任编辑:郭金文
初审:赵现廷
审核:陈诗诗
审定发布:漆小萍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