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代作家施迎合诗歌作品‖洋滔评论

2017-06-30 施迎合 文学沙龙


        作者简介:施迎合,笔名银河,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江津区作协副主席;迄今已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啄木鸟》、《散文选刊》、《中国散文》、《青海湖》、《星星》、《国家人文地理》、《四川文艺》、《重庆文学》、《文学月刊》等海内外百余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500余件,有作品获奖,收入《当代新现实主义诗歌年选2011卷》、《2012中国诗歌年鉴》、《2015世界华文散文诗年选》等年度选本,著有散文集〈秋雨中的追寻〉等两部。


故乡,我拿什么爱你

(组诗)

作者   施迎合



古城墙,一阙残缺的记忆


像一阙阙凝固的深思,不时掠过

金戈铁马的厮杀

和让天空痛得不能再痛的烽火和硝烟


我的美好收起翅膀,静悄悄地

注目于那截残缺的古城墙

记忆不会张口说话,泛青的

条石、方砖

指点我细瞧它们的心壁, 无数堆积的岁月

从沧桑的词语中, 沉重地落下


从一条遗失的词汇中,我

听到了一座城市千锤百炼的声音

沉重而清晰,闪亮

在巴人长矛剑戟碰撞的星子里

照着辅相江渊回归故乡的路

方步踏出的逍遥令哟,婉转悲情

令那位悯农的县太守

愁绪顿生,泪洒长襟


我从来不想长久滞留,至少

像一只白鹭

提着干净的鸣叫, 飞出一条清新的路线


周边的高楼虽然愈长愈高

但它最终还得低下头来,端详

沉默的古城墙

再抬头, 想一想天空的蓝


背倚着黝黑、长满青苔的古城墙

残缺的记忆开始复活

我联想到故乡,联想到黄土

联想到伤口中, 一只长啸的鹰……



在石墙院,我想起


到石墙院,我的心是平的

波澜不惊,沉重让喜悦收回笑容

低垂的头撑不起一声叹息


这里的石头肯定不知道,它们

围住的不仅仅是一座农家院子

还有一段红色历史

和一位陈姓老人生命燃烧的最后时光

石砌的院墙因此站立不倒

站成一道独秀风景


我想,曾经叱咤风云指点江山的新青年

没有预见到自己

会在巴渝江津,一个叫五举沱鹤山坪的地方

与一块块坚硬的石头融为一体


白布缠裹的肉身被吹打乐抬着

盘恒成蜿蜒的山路,山路尽头

是他梦里的“康庄”

是他为之歌咏为之神往的橘林


那盏秉烛长醒的油灯疲惫了

那几朵紫白相间的葫豆花, 再也

再也映不亮他睿智的眼瞳

老式书桌上,一摞泛黄诗稿翻卷的岁月里

清晰记载着一个

轰轰烈烈来, 又静悄悄地走了的人


在修旧如旧的石墙老院,我的视线

同阳光一样的新

唯有天井中那朵朵年年怒放的石榴呵

让我一次次回想起,当年

一位身材矮小的“总司令”

手中高举的那束熊熊燃烧的红……


       注:重庆江津双石石墙院,为中共创始人之一陈独秀晚年寓居并逝世的地方;康庄,为其埋葬地。



到石院子看望一位老乡


我不是去朝拜,我的脚步

云朵般轻盈,飘飞的心绪灿如朝霞

向北,掠过几字形的长江

向着巴渝江津吴滩

一个被称之为石院子的地方

传递我,燃烧已久的浓浓乡情


知道那座院子,是由一册册

红色党史、教课书籍、音像视听……重叠的画面构成

压地的阴霾中

一位姓聂的开国元勋从那里走出来


一条坎坷蜿蜒的泥泞小路开始变红

行走的声音越来越大

我不知道, 我的脚印与他的脚印

是否吻合


其实石院子就是一座普通民居

它不因诞生了一位元帅而成为神庙

我想这里的主人同样没有想到

很多年后

还有无数后来者,来寻当年

那位18岁青年走向山外的足迹


石院子的石头很厚、很硬、很亮

风不愿意风化它们

雨不愿意侵蚀它们, 谁都不想

抹去院墙上的一片红霞

或者, 取走石头上的一声鸟鸣


到石院子看望一位老乡,看望

一个被毛泽东尊称为厚道人的老乡

我期待我一声老乡的深情呼喊

会让端座于院子正中的老帅醒过来

微笑着,慈祥而亲切地与我握手、拉家常……


       注: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郎家村石院子,是聂荣臻元帅故里。



青草碚,我的寻觅


说起青草碚,我的眼里,便生长出一棵棵

翠色的青草,青草指尖遥指的方向

走动的全是泥土、草叶的清香


青草碚不仅仅生长青草

还生长楹联、诗歌,那里的青草为一个名叫

钟云舫的文人苍翠, 绵绵至今


到青草碚寻觅,我想

从青草青青的身子中触摸骨头的硬度

和血脉的温度

一个晚清秀才当年发出的不满呼号

静静挺立在青草的身上

不低头、不折腰

从不打翻头脑中圆润透彻晶莹的露珠


1612字,吟成天下第一长联

每一个汉字都经过

青草碚泥土的包裹、浸润、发酵

自铮铮居士心里长出

葱茏了一方乡土


我仿佛看见了青草睫毛上的雪

青草眼神中的闪电

青草反抗时形成的刀刃, 以及青草

反复说的一句话: 永远属于绿


但我相信,先生肯定没想到, 百年之后

一顶联圣的桂冠

会在他的头顶闪闪发光

那光里凝聚着后来人的景仰

还有青草碚青青土地上,一位豪侠歌者

积蓄一生的绝唱


       注:重庆江津先锋镇青草碚,系重庆历史文化名人、天下第一长联作者钟云舫出生地。



莲花石,不止有爱情

                    

这是我心仪已久的花,当它

一点点从几江中亮出身来、

我的爱便开始闪射光芒


莲花,一朵长年沉睡在江水中的莲花

突然醒来

像一位遮面含羞的女子诱惑着我

千百年了,我望眼欲穿

在梦里,惆怅的诗里、煎熬的时光里


其实,莲花就是一块莲花状的石头

36块礁石紧紧抱在一起

凝成一个坚贞的爱情故事

任浪涛拍打、江水冲刷、岁月浸蚀

坦露出柔软而硬性的笑容


我知道,莲花的本质

不仅仅是洁白、纯净, 还有它难以言说的高雅和美丽

不可背叛的忠贞、专一

让我动心,也让一位姓谢的泸州名妓流泪

千里追寻只为爱,投江殉情

她的幸福,安憩在莲花盛开的怀里


莲花石,不止有爱情

凄婉与风流只是长河中的一滴

“根同海底千寻玉,形比峰头百丈莲……”

古往今来无数骚人墨客的题咏

深深植入莲花根部

生发出文字与诗歌永不凋谢的声音


我爱莲花石上的石莲花

我爱“石现兆丰年”的美好传说

但我不愿我的爱丢失、搁浅

在漫长的等待中、虚渺的梦幻里


       注:莲花石,位于江津城东阜门外江中,通常石不见,见则丰年,莲花石枯水位题记,是川江七大枯水题刻之一。莲花石还记载了江津才子杨生与泸州名妓谢秋芳的一段凄美爱情传奇。



走过江公享堂

               

轻轻、轻轻、再轻轻,此刻,我只想让

疾行的脚步慢下来,让蹦跳的心停下来

让清时的风、明代的雨、民国的烟、今朝的云

聚拢、交织、碰撞、裂变


传奇绝非杜撰,它被矫健威猛的雄狮驮着

从京师一路绝尘狂奔而来

在临江倚山的古巴渝江州驻足、回头

然后矗立成不动的石雕

成为一座城、一条街的代名词

让乡亲们说起石狮子街,就会

自然想起一代名臣,想起辅相江渊


“北极勋臣府、西川相国家”

宪宗皇帝御赐的联语

高高塑立在墨黑方砖暗红门楼上

褒奖来自于一场轰轰烈烈的卫国战争

当瓦刺军的旗幡在如血残阳中无声倒下

浓墨浸润的华夏历史因此舒朗

底色灿烂,云霞开颜铺展锦绣


然而,谁能说清功与过、忠与奸的区别

当贬谛辽东与昭令平反演变为官场玩笑

那条寒月映照的养老归途上

马蹄声声碎,却再踏不响一丝滚动的风云


江渊是幸运的,因为他的功

使他于官宦沉浮间始终保持头脑清醒

江渊是幸福的,因为他的爱

使他能吟咏着坐卧成故乡向晚的风景

让我每一次走过江公享堂,都能听见

他,与一群群好歌的白发老翁们诗意的唱合

只是我不知道,他是否还能听到自己的声音


       注:江渊,重庆府江津九龙铺人,曾先后任明刑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太子太师、工部尚书等职,为重庆地区唯一列入二十四史的历史人物。



爱 的 秘 语


有谁?知晓这爱的秘语

有谁?能预料到迎亲路上

一次意外的邂逅,会让两颗心

碰撞出闪电的火花,相思的云雨


喜色调的唢呐,被颠簸的花轿抬着

晃荡的云彩淡淡地红了

在少年刘国江放光的眸子里

在新娘徐朝清羞涩的小酒窝里

停留下来,从此再不肯走


也许,命中注定要在一起

也许,在一起就没想过分离

也许,抛弃世俗携手私奔

都缘起于心中最初萌动的那丝涟漪


笋溪河摊开水汪汪的身子,任

柔情覆 40 37990 40 15536 0 0 3061 0 0:00:12 0:00:05 0:00:07 3187,山峦、溪流、草叶、芦花

在那一刻全都听到了

风云的喘息,花朵的颤栗

半坡头,为迎接一对情侣

矮下身来,让爱高高站立


钢钎铁锤叮叮当当响了,伴着

小伙子悠扬的山歌,揉进

老妈子十七望郎的长调

还有什么比这更动听呵!一辈子

痴情地爱,哪怕时光老去

即使到了天堂,也要相偎相依

让无数朝拜的情人们,远远地寻声而来

把心儿轻轻搁在天梯之上

慢慢地咀嚼,静静地倾听,默默地追忆



关于老米市街


这是一条烙在我心底深处的街

像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影像模糊

经过岁月过滤,画面依然清晰


老米市街绝不产米,只买卖米

米香穿巷而过

好奇的猜想如瓦片般重重叠叠的记忆


但我还是想把这条街和粮食联系起来

让那些升, 那些斗, 那些秤, 那些砣

在喧嚣地市声中复活

让那些米粒状的往事, 闪闪发光

我来到这里

心不会饥饿,活着,很充实


我喜欢这条以粮食命名的小街

就像热爱故乡那一丘一丘的稻田

我的爱在那里拔节灌浆

我的甜在那里吐穗杨花, 青蛙的叫声

教我记住了祖传的月色


而今, 老米市街还有一位老人在卖米

他忙碌着

微笑着, 并不嫌弃自己, 渺小得

如一粒尘世的大米


睬着老街唯一的青石梯坎

一步步慢行, 我感觉有无数白晶晶的米粒

正在变成我的诗句



几江,我只想成为你浪花中的一朵


花朵,不仅仅开在陆地

当它投身江河从碧水中探出头来

有谁?还会心若止水


我曾经无数次想象的水中花

该有说不出的美丽,它定是

昆仑、唐古拉山脉雪莲中的一朵

端庄、圣洁,长江沱沱河源头的清流

虔诚地捧着它、护佑着它

香透一江水,笑立浪尖上

千里之外,芬芳

便重叠起一路奔腾向东的云彩


云彩舒展长袖,在江津大地扭了一下

一湾江水灵动的线条

便让一座城漾开了所有的美色


1500年呀!似乎太长、太久

长河落日层层光焰绵延起伏的景致

让江水烂漫的红,像一条

铺开的红地毯拒绝走秀

它托着一位陈姓老人最后的岁月

它举着一位聂家男儿光辉的人生

辅相江渊、联圣云舫走过之后

诗歌就凝为水中不凋的莲花

即使常年沉入江底

风韵,依然俏丽在故乡怀里


长江要津,几江半岛

美名全源于一条江转身启程的走势

几江,我只想成为

你翻卷浪花中的一朵,与你

结伴走天涯,我的爱

在波涛之上,始终呈献云水的笑容


       *长江流经江津,形如“几”字,故称几江,为长江八大江段之一。


青草一样清香浓郁的乡情

读施迎合组诗《故乡,我拿什么爱你》

洋 滔


       施迎合是一个很勤奋的文学创作多面手,可我更喜欢他的诗。

       他的诗朴实、真情,不搞什么花里胡哨、故弄玄虚,诗虽然朴实严谨,但很有诗意,很有嚼头,形象准确,并且很干净,一点也不拉杂。

       最近,他把他的组诗《故乡,我拿什么爱你》寄给我,要我看看,提提意见。我仔细看了几遍,对他长江岸边的家乡——江津,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原来,他家乡的吴滩镇郎家村石院子是聂荣臻元帅故里;双石石墙院是中共创始人之一陈独秀晚年寓居并逝世的地方,康庄有陈独秀的墓地;先锋镇青草碚是天下第一长联作者钟云舫出生地;九龙铺的江渊,曾任明刑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太子太师、工部尚书等职,是重庆唯一列入二十四史的历史人物。这里还是宋代抗元将军彭大雅的故乡,现代杰出人物、女将军聂力,革命家与学者李亚农,作家叶咏、夏培卓、黄济人、郑洪、姚非,诗人凌文远、戴安常、梁平、刘滨、杨远宏、萧敏等,电影评论家钟惦棐,画家陈有杰、陈进、万有能等,家乡都在江津。100位重庆历史文化名人中,江津籍就占10位。江津真是人才济济,一代一代层出不穷。

       家乡深厚博大的历史积淀,赋予施迎合驰骋纵横的诗思,有这样美好和值得自豪的家乡,谁人不羡慕!施迎合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中成长起来,当然对家乡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组诗《故乡,我拿什么爱你》喷发出来的那种青草一样清香浓郁的乡情,也就自然而然很能吸引人的眼球。“像一串串凝固的符号,我的美好/收起翅膀,静悄悄地/停留在那截残缺的古城墙上//记忆不会张口说话,泛青的/条石、方砖打着模糊的手势/引领着我走进它的心房/无数堆积的辞典站在那儿/从一条遗落的词汇中,我/听到了一座城市千锤百炼的声音”(《古城墙,一阙残缺的记忆》)这是这组诗的第一首的前几行,施迎合很聪明,很精到,很巧妙地抓住了读者的心理需求,一开始就引人入胜地给我们几个出其不意的优美意象,让我们怀着诗的好奇心不得不继续往下读,有一种不读下去就是一种损失的感觉。这首诗的题目本身就是诗,要叫我写,也许命题就是“古城墙”,这个也不坏,明了,但施迎合再点缀一句“一阙残缺的记忆”,岂不更美,更高雅了吗?开头几行诗的精粹、精辟、经典,不需要我在这里分析、导读、研评,大家一看就明白,它的气势长江般奔腾,它的意象彩虹般闪烁,它的韵律春风般和谐自然,它让我们陌生而熟悉地切切实实地“听到了一座城市千锤百炼的声音”,读到这里,一种震撼感、新奇感油然而生,我们不得不惊叹施迎合坚实厚重的诗的笔力。

       家乡,作为一种载体,时时刻刻魂牵梦绕在施迎合的心里,他对家乡的爱,与我们这些年轻时就远走高飞的人不一样,他一生没有长时间地离开过江津,江津是他刻骨铭心的灵魂栖居地,他那颗感恩戴德的心,像一只船泊入江津的宁静和温馨,像一弯月守护着江津的宽容和大度,像一首诗礼赞着江津的发展和辉煌。因为他爱,才“使他吟咏着坐卧成故乡向晚的风景”(《走过江公享堂》),因为他爱,才把自己的诗情融入到长江与江津的诗意大合唱之中,那条深深烙在他心底的老街才“像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影像模糊/经过岁月过滤,画面依然清晰//竹篾青瓦屋檐下,流走的/岁月风铃摇曳的音符,已远/而我漂泊的灵魂还在,在这里/心不会饥饿,活着,很充实”(《关于老米市街》)他的爱化作简洁洗练的语言,描述故乡古老的美丽与在故乡“心不会饥饿,活着,很充实”的无穷魅力,他的爱深入到诗人和读者的心灵,引起我们的共鸣。朴实的感情中有其深奥的思想蕴含,恰如其分别致准确地或寓情于景,或直抒胸臆,或细腻刻画,或高亢激昂,通过生动的形象描写,把诗人对故乡深厚的挚爱展现得格外真切感人。因为他的爱,“云彩舒展长袖,在巴渝江津扭了一下/一湾江水灵动的线条/便让一座城漾开了所有的美色//让江水烂漫的红,像一条/铺开的红地毯拒绝走秀//几江,我只想成为/你翻卷浪花中的一朵,与你/结伴走天涯,我的爱/在波涛之上,始终呈献云水的笑容”(《几江,我只想成为你浪花中的一朵》)诗人行云流水般的至亲至爱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浓淡相宜,是的,美色荡漾的家乡江水“像一条铺开的红地毯拒绝走秀”,诗人的深爱和家乡“拒绝走秀”的美德像天上的太阳、海上的月亮,有正气,有骨气,有傲气,有豪气。这样的作品蛮有诗意的号召力,我们从中不仅仅只是得到诗的美的享受,更获得爱的高尚和思想境界的升华。

       “这是我心仪已久的花,当它/一点点从几江中亮出身来/我的爱便开始生根、发芽”(《莲花石,不止有爱情》)施迎合这种情深意切的故乡诗,比比皆是,简约朴实,清纯自然,他从我们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中汲取精华,用传统的审美形式酿出诗人的民族情思,这组诗有写聂荣臻、陈独秀、钟云舫、江渊等江津名人的,也有写长江、古街、乡亲甚至古代名妓和故乡花草的,题材广泛,首首真情,他心里长出来笔下流出来的对故乡的爱“葱茏了一方乡土”,他“从青草青青的身子中触摸/骨头的硬度和血脉的温度”(《青草碚,我的寻觅》)诗人与故乡的血骨关系,对故乡的浓浓亲情,让我们感觉到诗人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那么亲切,那么炽烈,那么贴心贴肺感人至深。诗人质朴诚挚的情感把故乡的历史、现实和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字里行间闪烁着智慧、憨厚、纯朴、忠诚、善良的江津人民的光辉形象。这组诗所写对象时间跨度大,空间距离的跳跃,景象的变幻,抒情的新颖,思想的深度,都跟一般的故乡诗有所不同,诗人从厚重的历史和故乡的大自然中汲取灵感,以心灵深处的炽爱感悟故乡,这种故乡情结,作为文化观照中的显像,积淀着诗意优美的恋土意识,使他的故乡诗更富有文化的气宇和深刻。施迎合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许正在于此。希望诗人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把自己的诗写得更美更好一些。



       (洋滔,真名杨从彪。四川达县人。中国作协会员,西藏作协理事,拉萨作协副主席,原《拉萨河》主编,拉萨市文联党组成员兼秘书长,达州诗词协会顾问,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中国通俗文学研究会会员。1965年在《通川日报》(现《达州日报》)发表诗歌处女作《大巴山上开新田》,之后,在《诗刊》《星星》《人民日报》美国《侨报》台湾《中央日报》香港《文汇报》等百余家国内外报刊发表文学作品300多万字。出版诗集7部,编辑(编著)出版16部文学作品集。有作品编入《全国名校高/中考语文阅读模拟密卷》《西藏诗选》《现代朦胧诗》等多种选本。在西藏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工作了32年,参加了创办《拉萨河》《拉萨河之友》报《拉萨晚报》《拉萨宣传》和拉萨市文联等创业性工作。西藏雪野诗发起人之一。)


施迎合往期作品点击欣赏

当代诗人施迎合诗选


       名誉顾问:杨 炼

       总       编:木 子(相思枫叶丹)

       主       编:王跃强

       编       委: 雪 儿   河汉女

       总编微信:tiantian19890902

       作家名录:文学沙龙作家诗人名录

       1、唯一投稿信箱: 241618280@qq.com 作品+简介+照片+微信号,所有投稿均视为“原创独家授权文学沙龙”(不同意原创授权,请勿投稿)。两周未刊发,可自行处理。谢绝抄袭、一稿多投、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与本平台无关。

        2、“赞赏”金额少于10元不结算含10元);超过10元,2/3为作者稿费,1/3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无赞赏则无稿费,发表后第四天结算,后续赞赏不再发放,不同意此规则者请勿投稿。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3、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负责校阅修改文稿、不提供制作预览。发表20篇以上的作者,可申请制作个人微刊文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