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年上半年公共管理学长江学者发文盘点

PA Community 公共管理共同体 2022-08-24


作为国内学术界的重量级荣誉,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的都是各高校主打学科的学术精英和骨干。可以说,长江学者们关注的领域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其所属学科的难点、热点和前沿问题。本期推送小编梳理了上半年公共管理领域(少部分学者学科归属为政治学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发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于中文期刊的论文)情况,如有疏漏,欢迎指正,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所有文章(提取码: u7ij )~


以下内容根据学者姓名音序排名


1

厦门大学 陈振明

2005年被聘为厦门大学公共管理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文章摘要


专业化是智库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数据中心和实验室是智库专业化的技术基础或平台。数据分析、行为实验、模拟仿真和循证检验构成当代公共决策链条的重要环节,也是全球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趋势。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专业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专业化基础还比较薄弱,数据中心和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必须顺应当代公共政策实践发展的新趋势,从推动政府决策流程再造,健全组织管理保障体系,加快数据中心建设和使用,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利用以及推广循证决策新模式等措施入手,夯实新型智库发展的专业化基础,提高我国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2

四川大学 姜晓萍

2016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政治学类)


文章摘要

城市社会治理的三维理论认知:底色、特色与亮色

中国城市化进程在历史时空下的现代化滞后与时代坐标上的爆发式超速,导致了城市社会治理体系缺乏理论沃土,治理能力缺乏理论导航。本文回到城市社会治理的本原,从本质属性、特有属性、时代属性三个维度解析城市社会治理的基本理论认知。其中,"美好生活"是城市社会治理的底色,体现了城市社会治理的本质属性,蕴含着城市社会治理的价值理性;"互动共生"是城市社会治理的特色,彰显了城市社会治理的特有属性,构建了系统性为基础、包容性为基色、公共性为基本、协同性为基调的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脉络;"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城市社会治理的亮色,揭示了城市社会治理的时代属性与内涵转换。


3

南京大学 李满春

2015年被被聘为南京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文章摘要


论文采用引文分析法,对陆大道院士所著《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一文的349篇引文进行分析,从引文数量、引文作者、发文期刊、研究案例地、学科领域、研究主题、引用动机7个方面,探究"点-轴系统"理论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自2002年以来,"点-轴系统"理论的引文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研究主题聚焦于区域经济和旅游发展;研究案例地以省级和市级中观尺度为主,多为单一型研究区,主要集中在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北辽宁经济圈、西南藏滇川渝、东部长三角四大热点区域;引文质量普遍较高,并且具有多学科交叉应用的特点,但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提升相对较少。基于此,论文从拓展研究和实践应用2个角度对"点-轴系统"理论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4

中国人民大学 严金明

2015年被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文章摘要


研究目的:针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理论诠释不清、改革导向不明、自然资源的资产属性尚未充分体现等问题,本文立足新时代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背景,分析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理论逻辑,明确未来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改革方向。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新时代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应当基于"权利—价值—经营—管理"的理论逻辑体系框架,其中自然资源资产权利应当包含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和管理权等对象内涵,以完整、明晰和稳定作为权利实现要求;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显化应当基于生态、经济等价值的全面认知,针对不同资产类型分类采用不同价值评估方法,完善市场培育、价值调节和公平分配机制;自然资源资产经营既要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规避可能风险,又要实现高品质利用,因而应当以底量保安全,以存量、数量、质量、差量和流量保协同,优化完善编制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则应当打破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割裂的现状,实现系统统一管理并建立全平台、全过程、全资源和全空间的综合监督机制。研究结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应以"三维立体多权化"、"生态价值具象化"、"安全品质六量化"和"系统监管综合化"为改革导向,以期全面推进未来多维、绿色、高效、安全、品质、有序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式的切实实现。 


5


浙江大学 郁建兴

2012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政治学类)



文章摘要


以公共服务组织(主要是政府)为基本分析单位的政府中心主义,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普遍特征。政府中心主义的治理逻辑带来了公共服务组织成本高企、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求解上述公共管理的全球性难题提供了可能的中国方案,即"以民众为中心"的公共管理。"以民众为中心"的公共管理是指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公共服务以民众需求作为设计、供给的核心标准,通过民众与公共服务组织的共同生产,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与民众真实需求相匹配。"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实现"以民众为中心"的公共管理提供了六条经验:基于法理权威最大限度统一共识,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全过程民众参与,基于法治原则的主体责任,新技术与传统机制融合的内部协调,内化潜在冲突的主体间协调,多种渠道的实时监督。


6

中国人民大学 张康之

2014年被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文章摘要

论社会运行和社会变化加速化中的管理


社会运行和社会变化的加速化,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对我们既已拥有的社会生活和活动模式构成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一切社会生活和活动赖以展开的管理造成了致命冲击。虽然每一位管理者都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管理困难,意识到了一场根本性的管理革命必然要发生,但关于管理变革的系统性、综合性理论探讨尚付阙如。当然,20世纪80年代以来,管理实践中的积极探索一直在行进中,在学者们的理论思考中也提出了诸多应对社会高速运行的对策性意见。但是,理论与实践中所取得的所有积极进展基本上都属于策略性层面上的成果,并没有为我们提供一种在社会运行和社会变化加速化条件下可以担负起有效行动的管理模式。在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中,我们认为,关键问题是要谋求组织模式的变革,只有当我们根据社会运行和社会变化加速化、社会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客观要求去建构起一种全新的组织模式,才能把管理领进一个新的境界。我们把这种新的组织形式称为合作制组织,而现实中正在孕育着的一场必然会发生的管理革命,也应被理解成从官僚制组织向合作制组织转变的组织模式变革运动。 


往期回顾

收藏 | 公共管理长江学者2018年发文集锦(一)

2017年公共管理学科长江学者建议名单出炉,快来围观~
2005-2016 哪些人成为公共管理学科长江学者?

本期编辑 / 黄雅卓、青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