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弘博名家】首博副馆长黄雪寅:我是如何做博物馆展览的

2015-03-28 弘博网



黄雪寅:
首都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近来以研究中国博物馆临时展览策划与实施的国际化标准等为主。
其所主持和参与的展览曾多次获奖,《白山·黑水·海东青——纪念金中都建都860周年特展》获第十一届(201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精品奖;《回望大明——走近万历朝》获第十届(201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精品奖;《早期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展》获2000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安全组织奖;《大漠春秋——内蒙古历史文物基本陈列》获1998年第一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精品奖。
样的展览才是吸引人的展览,怎样的展览才能展现器物的本真,怎样的展览才是会说故事的展览?展览的美在于它是一次非线性体验,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展览和观众在进行着独特的对话。你一定好奇,怎样才能够成为一个专业的博物馆策展人,而他们又是在怎样的思路下开展自己的策展工作的,他们和馆藏器物之间又是如何对话的?在苦恼于博物馆陈列内容形式大同小异、千篇一律的时候,不如和我们一起走进首博博物馆看一看展览,听一听黄雪寅副馆长给你讲讲关于策展的想法,以及一个专业博物馆策展人的自我修养。
博物馆展览要“见人见物见精神”
.

记者: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以下简称“十大精品”)推介活动已经开始,据我了解,您主持的博物馆展览一共有四次获奖,想请您结合以往获奖经验谈谈您做展览的一些理念和经验。


黄馆长:从国家文物局举办的第一届评选,我就开始参加了。当时我还在内蒙古博物馆工作,我们做了一个展览《大漠春秋——内蒙古基本历史文物陈列》;后来到了首都博物馆,做了《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这是刘延东主持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展示;紧接着是《回望大明——走进万历朝》;最近一次获奖即《白山黑水海东青——纪念金中都860周年特展》。


突出展览的优势和特点

说到理念和想法,其实有一个共性,就是要思考展览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这个很重要。大家都在办基本陈列,但实际上这是很难做好的。比如说我之前做的《大漠春秋——内蒙古基本历史文物陈列》展,当年各馆大都是基本陈列,也都是按编年体做的,即按照历史框架从早到晚。我们当时采取民族史的编法,也就是把整个的内容结构都做了巨大改变。形式设计上,我们突出了北方民族的民族文化特色,突出了北方民族的历史和脉络,尤其是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族进行了突出的设计,这样就抓住了展览的优势和特点。《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是国务院的一个重点项目,这个项目难度很大,因为“早期中国”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而且很多内容还没有研究完,这意味着很多观点都是带问号的。带着许多问号去办一个展览,就会给观众传达很多并不肯定的信息,在学术观点方面办这个展览的难度很大。而且《早期中国》展的文物非常弱,体量很小,只有几件大的青铜器,其余的就是玉器和陶器,这在形式设计上的挑战也很大。做这样的展览就要求我们对内容和形式有一个全方位的、深度的解读,然后才能从这些非常弱的器物中跳出来,从而进行深化设计。


分析观众口味 创新解读方式

后来做了《回望大明——走进万历朝》,这是回望大明系列展之一。前几年明史研究非常热,有很多讲座,大家都在谈“明朝那些事儿”。所以我们在策划展览时就充分考虑了观众的口味。任何一个展览都要有观众定位分析,这在西方国家是非常讲究的。观众定位分析要根据分析报告研究观众对哪些类型的展览感兴趣。那年我们在做《回望大明》展的时候就是切中了当时观众的兴趣点,是借着《明朝那些事儿》的热度和十三陵一起推出的展览。这是系列展之一,我们还会有之二、之三。做这种北京地方特色的展览是非常好的一个突破。而且这个展览不仅仅用了十三陵的文物,也加进来首博许多的馆藏,再加上我们有专门研究明史的研究生,所以在内容的解读上非常有深度。


再就是去年获得的《白山黑水海东青——纪念金中都860周年》展览,这个展览在十大精品奖项中赢得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展览的难度在于很难提出亮点文物,因为北方民族文物特点是小,没有重器使展览很亮眼。最有看点的文物,如青铜座龙,也不过就几十公分大,其他的文物体量都不大。面对这样一个展览,我们考虑着要首先从内容上解读清楚。黑龙江的展览从来没有进过北京,但是金中都恰恰是北京建都的第一个王朝,它对北京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这个展览是把黑龙江的文物和北京的文物联合起来举办的。当时,我们还联合了女真人南下经过的沿线区域的文物都借展过来,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北、山西等所有经过区域。这样就联合了十家博物馆,变成了一个全方位解读金中都历史的展览。这个展览在内容设计上经过了非常严格的推敲,在学术观点上也非常能站得住脚,这都是很重要的。黑龙江博物馆有一个基本陈列也是获得过十大精品奖的,我们在基本陈列基础上要超越同样一个主题再获得十大精品,难度确实非常大。重新解读是一方面,另外一点就是形式设计。在形式设计方面我们下了很大的功夫,突破了原有基本陈列,首先营造了一个白山黑水海东青的氛围,我觉得点睛之笔就是在这个作品中出现了海东青的形象和声音,当你走进这个展厅,就会听到海东青的叫声, 海东青在不停鸣叫,一直到看完这个展览还余音缭绕。所以说这个展览的感染力非常强!同时我们通过白山黑水海东青解读了一个民族的兴亡,这点也很难得。我举个例子,在内容设计和形式布局上一个最大的难点是清朝这部分,清朝是女真人的后裔建立的,那么清朝这部分如何解读,用多大的面积,怎么在总共1400平米的展厅去展现清朝? 不管怎么展都比不过故宫的辉煌,展少了又没办法说明它最辉煌的这段历史。后来我们就跟故宫博物院借了几件重器,这几件重器能反映女真人对全中国的统一,包括对台湾和新疆的统治,用这个来概括满族人作为女真人后裔的辉煌,作为收尾。


通过展览让观众“见人见物见精神”
所以我觉得十大精品展的诞生,从内容到形式都是要让观众进入展厅后有感染力。我做展览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见人见物见精神”,必须要体现这三点。对观众的解读也非常重要,包括现在流行的二维码及对图片、文字的解读。现在我们国家有些展览观众是看不懂的,因为大家也不都是搞历史和文物的。作为一名普通观众,很多人没有接触过该类型的文物和历史,博物馆提供的辅助解读系统,其实对普通观众没有什么帮助,他还是看不懂。本应在展厅里待一个小时,结果可能他十分钟就出去了,因为根本就不知道你博物馆在说什么,你说你的,他看他的,我觉得这种感觉很可惜。所以我做展览时,首先考虑的不是我怎么把这个展览做好,而是说对方,也就是观众怎么能看得懂这个展览,这才是最重要的。根据内容、学术定位确定最后的落脚点,究竟落在哪一个年龄段,落在哪一个学历层次上。比如说,你如果想让小学生看懂,那么你的解读系统必须落在小学生层次上;再比如说,这个展览科研性很强,要让大学生能看得懂,那你就要在解读系统上加大学术含金量。所以说,每个好展览的诞生一定要找准观众定位,而且一定要给观众解读好。如果说在展览中只写文物名称,只写时代,观众会什么都不明白;如果将一件文物解读的很清楚,那么参观者会通过这一件文物了解到古人的许多故事。其实传达知识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一个平台,希望像课堂上那样是不可能的,它是有自己的传播方式的,当然也不能太粗浅,粗浅到让观众不知道在说什么也不行,这个度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十大精品”的评选工作
.

:您不仅多次获得过“十大精品”展的奖项,而且也参与过评选工作,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您所了解的奖项评选工作?据您了解,国外展览的评定情况又如何呢?


“十大精品”的评选标准越来越专业化。比如说,原来对形式设计只是看一个大概情况,不会细分,但是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包括灯光、展柜、玻璃、台座、支架,所有博物馆用到的材料都会按照专业水平打分;不仅如此,还包括观众群体在内的分析,比如观众中小学生多少、中学生多少、观众的留言、观众的满意度调查等等全部是用数字来体现的;博物馆做的图录,也不能只针对学术界,还要针对中小学生做一个解读本、普及本,这都也非常重要;还包括文化产品,一个展览做了几种文化产品,哪一种是卖得最好的、哪一种最受欢迎等等,这些都是评选标准。如何“把博物馆文化带回家”?图录书籍是一种方式,另一种就是文化商品。所以说现在评选“十大精品”的标准和过程都比原来专业,而且程序也比以前复杂多了。至于国外,很多国家都没有官方指定性评定博物馆展览的,一般是民间的活动。


:观众的评定在“十大精品”展评选中能占到多大比重?观众评委又是如何选出来的呢?


:观众的投票是参考系数,但是会抽取一个观众或志愿者作为评委之一。这位观众评委可以从观众的心理和角度反馈回来很多意见,而这个意见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观众评委的产生主要靠海选,经常是各个博物馆的热心观众,有的时候也会通过一些有影响力的志愿者协会推荐选出。

城市博物馆展览要贴近百姓
.

:请您跟我们说说首都博物馆策展、布展的情况吧。


:从2005年新首博大楼建起后,展览一直就不断。我们的定位是首都人民的博物馆,是一个城市博物馆,这和国家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的定位是不一样的,它要更多迎合百姓的口味,更接地气。我们策划的展览是成系列的,比如近年和国外各大博物馆的联合办展,包括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等,一方面首都的百姓不出国门就能看到外国文物的精彩收藏,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合作加强我们博物馆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和国外博物馆的合作不是一件随意的事情,建筑、库房、展厅、人员、工作都要符合他们的要求,才能较好的开展合作。所以这也是对一个新博物馆能力的检验、水平的考验。除了与国外博物馆合作的这个系列,另外一个系列就是与国内各博物馆联合策划一些大型展览,比如今年的《凤舞九天》,前几年的《中华瑰宝》、《考古新发现》这样的展览。还有一类是符合老北京特点的,每年都推出的《馆里过大年》系列展,一般是办当年生肖的展览,观众可以带着老人孩子走进博物馆过大年,营造一种家庭式的氛围,安排丰富多彩的表演和互动活动,增加他们对博物馆的文化体验。还有一种类型是展示北京历史文化的,比如老字号、四合院等类似的展览。


通常策划一个大型展览要三到五年时间。比如我们和档案馆联合办的四合院展览,整整四年时间才推出。因为研究工作要做充分,不能把整个四合院搬进首博,现在四合院消失得这么快,在设计和解读上不能简单化,否则会引起观众的反感。解读四合院的文化,变成我们的研究团队很重要的工作。我们也会推出一些迎合观众口味的有趣的展览。比如今年我们做的年画展览就挺受观众欢迎的;还有一个真假文物对比的展览,王刚用锤子砸假文物,后来北京市委指示要改变节目内容,由北京电视台和首都博物馆联合举办真假文物对比展;还有改革开放三十年变化展,从七十年代、六十年代、五十年代,再到现在,展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的家居、用具生活等各个方面,做类似这样展览和百姓生活是非常贴近的。这些非常符合首都博物馆的定位,它作为一个城市博物馆,是为城市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

博物馆人才培养需从专业实践入手
.

:《博物馆条例》即将开始施行,您是怎样解读的?


:我们也正在学习《条例》,在学习过程中,确实看到很多新鲜的提法:比如说,原来文物是以保护为主,现在保护和使用并用。去年国际博协主题是“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在这个前提下,今年我国出台的《条例》也提出了“博物馆应当发挥藏品优势,开展相关专业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这句话就提的非常有意思。什么叫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指的是不仅仅空谈理论,而是要让藏品发挥优势,要让藏品变成能用的,而不是藏在库房里不动的,文物为科研、展览服务,这就是应用。为什么要加强应用研究?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文物如何在流动中保护它的安全,文物如何点交,不伤害它,这都是应用研究;如何在不同城市的展览中让它的温湿度得到很好控制,也是应用研究;在运输途中用什么包装材料更符合某一类文物?这也是。细分起来是非常细的,这些都是博物馆专业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条例》这一条的后半句也很好,“提高业务水平,促进专业化人才的成长”。什么叫专业人才?博物馆的专业人才跟文物局的专业人才是不一样的,博物馆的专业人才分的非常细,就比如说保管部的专业人才就分两类,一类是对文物进行研究的鉴定专家,另一类是保管本身。保管也是一门学问,如何科学的、合理的对文物进行保管,技术人员如何参与到文物的修复和保养里,在这个过程中又要如何保护文物,这些都是专业人才很重要的工作。在展览中,形式设计师也是专业人才,用什么样的展柜、灯光、台座、支架、台布等,都涉及到专业知识。还有数字博物馆也需要专业人才,以前很多人认为不过是搞程序的,其实这也是新型的博物馆专业人才,如何让博物馆展览转换成数字化的,通过网络点击来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是非常重要的。安保过去被认为就是看好东西,但其实是要对馆里的所有安全体系进行设计的,这个设计和商场、剧院的普通设计是不一样的,必须要分别针对库房、展厅以及从业人员的特点进行全面规划。现在博物馆甚至会引进犯罪心理学的从业人员,也说明博物馆人才的专业化不仅仅只原来的保管、社教、展览,它的外延已经扩展的非常大,涉及到博物馆各个专业领域。


《条例》中有“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的规定,对从业人员的从业要求和门槛设置这一点早都有,但是有一点变化。因为原来从业人员评职称主要是根据你来博物馆以后,在博物馆岗位再教育再培训;现在最大的不同是在很多高校里都开设了博物馆专业,这些人才毕业以后到博物馆工作,对于提升博物馆技术职称的水平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毕竟经过专业训练以后再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就能理论联合实际,将来肯定会在专业技术职称上变得非常有含金量。所以我觉得未来的博物馆行业技术职称应该是行业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而不仅仅是当了科长还是馆长。博物馆必须有绝大部分人从事专业岗位,这样的话,这个职业才能走向专业化。


:您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开设博物馆的课程,也带研究生,想请您谈谈现在高校考古文博专业的培养情况,这些文博人才进入博物馆后的情况又如何呢?


:我在高校带研究生的时候,发现高校的文博人才培养是有问题的。很多高校博物馆学的老师没有实践经验,就像中医从医科大学毕业后直接当老师一样,没接触过真实案例,空对空,理论对理论,所以教给学生的也只是概念,也很空,这种概念的炒作很可怕的。博物馆行业是一个应用型职业,实用性强,操作性强,很像中医学,必须积累很多的经验才能知道这个展览怎么做,否则再多的理论一旦遇到实操也是无用的。目前的人才培养距离把知识储备分解出来,变成实际工作中能用的知识,距离还是很大的。其实在博物馆从业的高级职称的老师们是有很高的理论水平的,应该投放到大学中去教课。就像一个老中医,他积累了很多经验,通过理论和实践交给学生,一方面是教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到一些本领,真正能操作的知识和技能才是最重要的。我在教学中,基本都是通过案例解剖、案例分析,告诉他们展览应该怎么看,到底好在哪儿?缺点在哪儿?这样学生慢慢就能知道标准在哪,会自己去分析说明牌问题、灯光问题,感受整个做展览的过程。所以我觉得高校的博物馆教育一定要吸纳博物馆的优秀人才去从事教学,只有这样,培养出的人才一到岗位就能干活。我会培养学生写大纲、策展的能力,我发现他们策划的小展览都非常好,而且操作性非常强,我相信日后学生到了岗位上,知道该馆的定位和使命,再用上一段时间对文物有个了解,就绝对可以策划出符合该馆的展览。

(本文为弘博网独家专访,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往期【弘博名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