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为何变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
近日,笔者在南京六朝博物馆看到了这样一幕场景:早晨九点,已有不少身着校服的小学生们等候在博物馆门口,一旁有数十名家长陪同,可能是某校要进行参观博物馆的活动。
但是,当学生们走进博物馆后,原本安静的大厅一下子炸开了锅,瞬间变成了游乐场。孩子们仿佛撒豆成兵,来势汹汹,散落在博物馆的各个角落,释放着自己充沛的精力。
不少学生在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追逐打闹,几名学生还肆无忌惮地躺在了大厅的地面上。
二楼展厅内,几名学生正在玩捉迷藏,展陈用的竹林成为他们躲藏的场所,随意在其中穿梭。
聆听讲解的过程中,因为人数太多,学生间推来搡去,争着要看文物,秩序混乱,几次撞到了展柜的玻璃……
当然,这其中也能看到家长们的身影。在上面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躺在地上的学生旁边都站着家长,但是他们并没有加以制止,而是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任由孩子撒欢;学生在参观期间,都有家长陪同,但家长只顾给孩子拍照,学生触摸展柜、相互拥挤的举动都没有得到制止和教育。
其实,上述现象不仅发生在六朝博物馆。去年5月,微博认证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国家动物博物馆策划总监张劲硕的一条微博就曾引爆网络:
那么张劲硕所说的“我们的博物馆教育”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
孩子们在博物馆里玩闹、捉迷藏,首先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们还不清楚博物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所,他们并不明白来博物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2007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在维也纳召开的全体大会上通过了经过修改的《国际博物馆章程》,章程对博物馆定义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定义是: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的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
所以,通俗来讲,博物馆收集着人类的记忆、珍藏着民族的灵魂,也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常说,一个不懂得珍惜历史记忆的民族是可悲的,以史为鉴,方可知兴替,不知道自己的过去,何以洞悉将来?所以,博物馆是一座可以寻找今天的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地方。
试问,如果在孩子们进入博物馆之前就能被告知来这里的重要性和意义,带着一份尊重过去的心情走进博物馆,那么上述的局面是否可以避免?
如今,在强调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老师能认识到博物馆作为一种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也在尝试带着学生们走出校园,但是老师们选择把学生带进博物馆之前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孩子们在博物馆里到底应当学习哪些知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利用博物馆,组织学生参观,增强直观的历史感受。”
”教育部从2001年起先后进行了四次规模较大的课改试验区课程实施评估,统计了课改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排在前三位的主要困难分别是缺少课程资源、时间紧和缺乏指导。而作为“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的博物馆无疑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而直观的教学资源。
博物馆里生动的实物,和学校课堂里单一的文字图片资料相比,无疑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在这些前人留下的丰富多彩的遗迹中,孩子们能够亲眼见证古人留下的智慧、寻找到艺术作品中传递的美和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博物馆无疑是对学生进行智育、德育和美育的最佳场所。
试问,如果老师们在带领学生进入博物馆前,就能够明确教学目的,充分利用馆内资源,有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让博物馆真正成为学习的场所,而不是放任学生在场馆内嬉闹,学生们还会错把博物馆当作撒欢的游乐场吗?
青少年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认真听课
不可否认,学生们随意触碰展品、在展厅内大声喧哗、随手乱扔垃圾等行为反映了教师和家长对博物馆参观礼仪教育的缺失;但是仔细想来,不光是孩子,一些成年人也难以做到以身作则。
不知从何时起,在博物馆休息区的长椅上躺倒睡觉、随意触摸展品和展柜、随意使用闪光灯,在展厅里大声喧哗等等行为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这是否也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馆方对于公众进行博物馆参观礼仪普及教育工作的欠缺呢?
虽然大多数博物馆在文物旁都会张贴禁止使用闪光灯的标识,也会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在一旁制止观众不当的行为,但观众是否能够真正理解这么做的原因,是否在深层意识中认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呢?如果成年人都没有这种意识,那他们又何以去教育自己的孩子该如何去做呢?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则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推荐的《青少年博物馆参观礼仪歌》。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殿堂,让我们带着相应的礼仪徜徉其中吧!
(本文为六朝博物馆唐郦薇来稿,在此表示感谢。另外,欢迎广大读者多多投稿哦~)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六朝博物馆 唐郦薇
编辑:Lily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