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呵呵?看书画家的“微信”里都有些啥?

2017-08-08 弘博网



说到书画家,你心里的第一印象是......

严肃正经禁欲系?

高冷不食人间烟火?

还是不修边幅满身颜料墨迹?

No no no


要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了解TA的朋友圈。想要了解这些“仙风道骨”的书画家们,不如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小秘密”吧!


吴门朋友圈——书札中的生活与艺术


在“窥探”大家们的“私生活”之前,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网。

众所周知,著名的“关系六层间隔论”提出者米尔格兰认为,世界上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只隔了六个人。而在吴门交际圈,一条线就足以将两个人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师生、姻亲、朋友、同僚还是父辈世交,两个人之间总有一条关系限将他们相连,并最终织就了吴门关系网。他们关系紧密、愿意抱团、提携后辈,一起奋发向上,不仅在朝中形成一脉,在当时乃至延续后世的书画领域也成为佳话。


1、王宠


王宠1分钟前

哥,我又没钱辣_(:з」∠)_  


(王宠致王守札)


每个人童年时都听过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那么艺术家们当真不需要为生计发愁吗?答案是否定的。


作为和陈淳并称“双璧”的王宠,以其才貌俱佳,素有“清纯”之美誉,其潇洒绝尘的书法至今仍为人称颂。然而,当回到现实世界,生活的坎坷和艰辛却不能给予每个清俊的灵魂以脱俗的机会。从王宠写给哥哥王守的信中,我们惊讶地发现,如此翩翩绝世佳公子,竟要自己种田精打细算来维持生计,在收支不能平衡的时候,还要依靠年复一年的举债来熬过生活。



也许正因如此,笔墨反而成为了逃离繁杂琐碎的最佳方式:因为生活的苦难艰辛,心中的桃花源才更显珍贵,诉诸笔下,便形成就了其特有的绝尘意味。


2、沈周


沈周2分钟前

呵呵,我想你也不是这样的人~ (´^`)


(沈周致祝允明札)


【译文】安溪公走得甚是仓促,小弟我又不喜欢饮酒,所以懒得当陪客,辜负了兄长您的约定。不过,兄长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吧,呵呵。这里有个青镇的法号见心的僧人,来向我售卖秋茶,冒昧推荐给兄长,兄长熟读《茶经》,善于鉴别味道,必定不认为这是件迂腐的事情吧,呵呵。就算不需要很多秋茶,也希望您同他见一面,因为他仰居士您就像见到活佛一样啊。


才子文人也会用呵呵?如你所见,当然。然而,此“呵呵”非彼“呵呵”,当然也只有朋友之间才会用此轻快的词语。无独有偶,同一展柜的另一幅作品中也出现了这个熟悉的词:


(陈元素致青霞札)


【译文】捧读了您的大作,妙句令人惊叹,简直可以称得上超过了唐代的大诗人元稹和白居易啊,真是太羡慕了。谢谢您了,但是丰厚的酬劳恐怕是空话,见到的只有零星的犒劳而已,呵呵。草草回复,其余的等见面再说。


3、文徵明


文徵明1分钟前

开心( • ̀ω•́ )✧今天又收到礼物啦!


(文徵明致体之札)


【译文】频频送来珍贵的礼物,这样殷切地盛情,让我这样浅薄的人怎么领受?拜谢之余,感到非常惭愧。使者要回去了,草草回复。其他的等见面再说吧。


展览中出现了大量类似主题内容的信札,时而书画果品,时而稻米特产,正是这样微小而寻常的礼尚往来,构成了吴门一系温情的人脉网络。


4、祝允明


祝允明1分钟前

天在下雨,我在想你。◕ᴗ◕。陌上花开,你啥时候来?


(祝允明致文贵札)


【译文】登上高处,被风吹落帽子,都被风雨阻挡。虽然我牙齿不好,很少饮酒,但怎么能够在家里一个人孤零零对着风雨呢?驼蹄已经熟了,请您中午前过来,我们一边喝酒一边博戏,一起把它吃掉吧。


在展厅中,类似的信札还有很多,频繁的往来郊游,使得吴中才子们更为亲密,朋友相聚,必有酒有诗,甚至连花开花落,都成了相约聚会时无需刻意的理由。


(蔡羽致王守王宠札)


【原文】臺心芍藥發五花,皆樓子淺紅,錦心繡帶,媚麗不可當。庭下本盛,惟有兩花平頭,紫色千葉,花小,葉中亦吐紫絲,春暮聊有此耳。二弟仿此意賦一詩,明日相見交唱之,何如?牡丹玉樓春本子今歲特盛,根頭出四小條,枝葉俱肥。羽拜上。履約履吉二弟。前日綾子可與去人。


5、黄姬水


黄姬水(书画达人)1分钟前

天可怜见,一看就是假的好伐啦~╮(╯﹏╰)╭


(黄姬水致某人札)


这是一封非常有趣的书札,在信中,黄姬水明确表示:“文徵明和谢时臣的画都是假的,陈淳的是真迹,价格也只是在分数,不能再多了。扇面上的诗也是伪作的,有两个字认不出,难以补笔。”


黄姬水作为“吴门朋友圈”中的一环,其本人精于书画,同时和前辈联系也非常紧密。从这封回信来看,对方拜托黄姬水代为鉴定几副前辈的书画,而面对这样的作品,黄先森显然也毫不客气,甚至还给出了收藏价格上的建议。而此时,距离文徵明的时代也并不遥远,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收藏之盛,不输当下,吴门画坛一派欣欣向荣。


6、文嘉


文嘉1分钟前

不许跑!把我的东西还给我先!ヽ(#`Д´)ノ


(文嘉致胡汝嘉札)


【译文】钱、沈两位的画卷,祝枝山的六体书以及画册十开、牡丹猫图轴这些希望您都找出来归还给我。听说您将远行,而我客居在外,生活非常孤独寂寥,因此需要这些字画以为慰藉,请不要怪罪我催促您归还。


胡汝嘉,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官翰林编修,善书。这样一个有身份有成就的人,也会借画不还吗?而文嘉信中口吻又稍显随意,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这封信的背后又发生了什么故事?正是这样的一个个小情境,纷纷跃然纸上,展现在观众面前,才构成了一个个有血有肉、富有生活气息的人物形象。


小中见大——不为人知的历史与细节


对于历史研究而言,除了正史文献和前人笔记,名人之间的往来书札也是十分重要的参考资料。尤其是对于个别人物命运的解读,史籍很难给予重墨,而书信手札往往可以提供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和“惊喜”。


(吴宽致欧信札)


以明朝著名的“弘治春闱案”为例,对于这场改写了唐伯虎一生命运的科场舞弊案,《明实录》中记载:唐寅“为主梁洗马”,到程敏政处“求文送行”。而涉及此事的梁洗马(梁储)、程敏政,皆为春闱 46 33883 46 15567 0 0 9418 0 0:00:03 0:00:01 0:00:02 9417官,又有“妒其名盛者”暗中作祟,于是,一场阴谋和构陷轻而易举地在暗中埋下了伏笔。事发后,由于双方皆无实证,案件审理乱成一团,没有任何头绪,同时,这场“葫芦案”闹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最终,天子震怒,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程敏政程敏政以“临财苟得,不避嫌疑,有玷文衡,遍招物议”令其致仕,徐经、唐寅以“夤缘求进”士籍除名,黜充吏役。


明初以来,官吏二者泾渭分明,吏者,不得科考,难以为官,而“士籍除名,黜充吏役”则基本上宣告了士子政治生命的终结,不仅如此,“自明中叶以后,士大夫之于胥吏,以奴隶为之、盗贼待之”,这对自视清高的文人而言是何等的折辱!


为此,唐寅的前辈、好友,同为吴门士子的吴宽在写给欧信的信《乞情帖》中万分惋惜:“此事士大夫間皆知其枉,非特鄉里而已”。对于唐寅受到的处分和坎坷的仕途,他提到,“屠老大人惜其遭此,定作通吏名目者”,并拜托同僚“念一京闈解元,平生清雅好學,別無過惡,流落窮途,非仗在上者垂眄,情實難堪。俟好音到日或有出頭之時,諒亦不忘厚恩也”。殷殷之情,尽诸笔墨。


(吴宽致欧信《乞情帖》原文)自使斾到吳中不得一書,聞敕書已先到,亦未審何時赴浙中,極是懸懸。茲有囗今歲科場事,累及鄉友唐寅,渠只是到程處,為坐主梁洗馬求文送行,往來幾次,有妒其名盛者,遂加毀謗。言官聞之,更不訪察,連名疏內,後法司鞠問,亦知其情,參語已輕,因送禮部收查發落。部中又不分別,卻乃援引遠例,俱發充吏。此事士大夫間皆知其枉,非特鄉里而已。渠雖嘗奏訴數次,事成已無及矣。今便道告往浙省,屠老大人惜其遭此,定作通吏名目者。如渠到彼,切望與貴寮長楊、韓二方伯大人及諸寮友一說,念一京闈解元,平生清雅好學,別無過惡,流落窮途,非仗在上者垂眄,情實難堪。俟好音到日或有出頭之時,諒亦不忘厚恩也。冗中具此,不暇他及,惟冀心照不備。眷末吳寬再拜。履庵大參大人親契執事。八月十九日具。


吴宽爱重唐寅之才学,担心他到了地方上境遇尴尬,于是在心中遍托同僚代为关照。然而吴宽的一番好心最终并没有派上用场,唐寅拒绝充当吏役,从此,历史上少了一个解元唐寅,而留下了一段段关于唐伯虎的风流佳话。


(文嘉致钱榖札)


然而,类似讨论科举的书札绝非孤例,吴宽在往来诸多信件中反复提及此事,在文嘉写给钱榖的信中也提到了考试作弊被惩罚的事情,为我们了解相关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印证。


三、置此札,君怀袖


“遗我双鲤鱼——上海博物馆藏明代吴门书画家书札精品展所展示的49通明代吴门文人的往来书信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艺术家的情趣生活,也看到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凡尘苦难,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这些优雅博学的学人才子生活中的可爱与平凡。同时,一个困扰了笔者很久的问题此时呼之欲出:这些信件是如何被收藏、装裱、辗转并流传至今呢?



收藏:书札的保存与流转


书札的收藏自古有之,而且随着人们意识观念的变化,有意识的保存和保护显得越来越重要。至于书札是否在当时就被有意识的收藏,孙丹妍老师表示,首先,信件往来的双方都是当时富有名望的才子名家,出于对对方的重视程度,一部分信件会被有意识地保存下来;其次,很多书画家如钱榖,本人同时也是收藏家或藏书家,他们本身即有收藏的意识和爱好,对往来的信件往往会保存的特别好。


(孙丹妍老师现场讲解)


此外,从写给一个人的信件中,往往还可以看出双方关系的远近亲疏,无论是对前辈、上司的毕恭毕敬,对妻子、家人的中规中矩,还是对朋友的随意亲切,都可以在书札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对书札的解读,于后人而言,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译文】不知道出殡的事情怎么样了?棺椁砌了没有?之前的银子不够用的话,现在再拿二两去。各种事宜都节省一些,再不要与三房四房里的人计较,以前我两次出殡的事,没有让大哥出一文钱,这你也是知道的。千万记得要劝二官不要和跟他们计较,切记切记。


展览:要看得懂,更要有温度


与以往不同的是,上海博物馆在此次展览中,不仅对照书札给出了译文,而且将书信额内容直接翻译成“白话”的语言表达,用用众熟悉的口吻翻译出来,直接打破了观众与展品、甚至与艺术家之间的隔阂。同时,针对本次展览,上海博物馆还特别推出了相关APP和微信导览,扫描说明牌旁的二维码即可获得包括书札释文在内的丰富信息,以更全面有趣的方式向大家诠释展览的内容。



此外,展柜的设计也不可谓不贴心:展柜外围的延伸部分,既可以有效避免观众直接触碰玻璃的尴尬,又给人以亲近的机会,可以贴近延伸部分用以支撑身体额重量,从而在舒适观展的同时可以实现真正静下心来长久驻足欣赏的愿望。而博物馆一直以来所强调的,在细节处体现人文关怀,大约莫过如是罢。


(展览现场 动图!!!)


通过大量精心的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我们在轻松观展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这些从前看来远离尘俗的艺术家,其实并非“只饮醴泉之水”,从信中可以发现,他们也会面临各种繁杂的琐事,为稻米生计烦恼,如平凡人一般喜乐,像普通人一样忧愁。正是这些有血有肉“接地气”的信札,让观众能够更加接近他们的世界,而不再是理想化的遥远形象。而在焦头烂额的生活之外,他们有诗有酒,有乌托邦也有桃花源,成为艺术家们在世俗中的解脱,也构成了我们心中永恒的美好向往。


炎炎夏日中,相较于人头攒动的“爆炸式”展览,一个静心、清凉、可爱又富有诗意的所在,不正是我们此时所需要的么?


展览信息


遗我双鲤鱼——上海博物馆藏明代书画家书札精品展


展览时间:2017年8月3日~2017年10月22日


展览地点:上海博物馆四楼第三展厅





资料及图片均来自上海博物馆

部分内容整理自上海博物馆孙丹妍老师发言

整理:闲凝眄

编辑:叶子


相关连接

书画缺失的部分在修复时该不该接笔补全?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