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丨要富先修路,两千年前南粤人都已知道
道路作为跨越地理障碍,实现互联互通的纽带,在任何时候、任何国家都有着非凡意义。我们耳熟能详的西方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以及我国古代强调的“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等等,都是关于道路及其功能的共识。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就是道路不断延伸的过程。发现和发掘古代道路的文化价值可以让我们触摸过去,走进历史。
广东地理位置独特,是南北交通的大通道,东西航行的大走廊,“一带一路”的汇集区。早在汉代,华夏文明就通过广东借助广袤的海洋与世界联通。汉代的徐闻港、合浦港,唐代的扶胥港,明清的黄埔港,见证了广东两千多年海上贸易的辉煌历史。
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先发地和始发地,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支撑点。广东自秦代进入国家统治版图以来,域外文明和中原文明在此相遇,域外文明经由广东传入中原,中原文明从广东走向世界。
商贸往来和文明交流的基础是交通,是道路,包括水路和陆路两种交通方式。呈现广东古代“一带一路”的辉煌历史,古驿道是最佳契入途径。散布在广东境内的南粤古驿道,是指古代广东区域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通路,是广东地区与国内国外各区域开展商贸与文化交流的通道,包括官道和民间路径。他们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之路、厚重的历史之路、繁荣的文化之路,也是当下深度发展的复兴之路。根据广东省文物主管部门以及省直其他单位的调研,广东省内古驿道的数量有上百条甚至数百条之多,虽然统计口径存在差异,但无疑都说明,广东古驿道存量资源十分丰富,古驿道沿线考古发掘的文化遗存十分可观,古驿道活化利用大有可为。
聚焦古驿道,发现经济新动能,探索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广东省博物馆举办了《南北通融——南粤古驿道展览》,旨在呈现秦汉及之前南北交流融合的过程;魏晋唐宋时期本地社会发展从接受北方文化滋养到内生动力增强并开始辐射海内外的历史;以及元明清时期广东成为帝国版图中货通中外、扬帆七海的南国枢纽的图景。
展览遴选300多件/套重要历史文物,陈列与道路、人员和商贸有关的历史见证物,展示南粤地域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发掘广东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旅游禀赋,吸引观众走出展厅,通过旅游、徒步、摄影等文化休闲活动实地感受古驿道的魅力,带动古驿道沿线市县区和古村落的开发利用,在国家“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实现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可持续发展。
韶关市曲江区马坝石峡遗址出土。玉琮是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大约在五千年前流行于中国东南地区。石峡玉琮的形制与良渚文化玉琮十分相似,足见新石器时代南方文化间的交流。
广东信宜市出土。该青铜盉的形制和花纹具有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的风格,应是周王室或贵族所有,之所以出现在百越杂处的广东西部,可能是周人赠予南越贵族的礼物,或是周人南迁所携,是见证南北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物。
出土于广州解放路西汉南越王墓西耳室。作蹲虎欲跃状,虎扬头,口大张,露齿,弓腰,尾巴上扬卷起,姿态威猛生动。虎两面的毛斑, 系先铸出弯叶形浅槽,再贴以金箔片,虎眼、耳以细金片勾勒。从侧面观察,虎形线条流畅,层次分明。错金铭文虎符节是目前国内仅存 的一件错金虎节,不论在造型上还是在工艺上,都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虎节正面有错金铭文“王命:车徒”。
据研究,传世有龙节、虎节,皆楚国用器,用途是持节者所到之处可以得到当地官府提供的饮食便利。南越王墓出土的虎节,形制、字体与传世的龙节、虎节相同,但铭文有别。从铭文来看,用途应是用以征调战车和士兵的,属军事性质的内容,与传世的秦国虎符(新郪、阳陵虎符)和考古发现的秦国杜虎符的用途相似。故,有可能也是化为兵符使用的。此虎节的原产地应在楚国,后流入岭南,归南越国所有。
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铜器,原系打击乐器,后演化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铜鼓制作自春秋起,一直延续到明清,其中又以汉代最为精美,式样最多。铜鼓因流行地区和式样不同,分为滇系和粤系。滇系铜鼓体型较小,花纹大都用单弦分晕,晕圈构成大小宽窄的变化。粤系铜鼓体型高大,鼓面多有立体的青蛙浮雕。
《葛稚川移居图》为元代王蒙呈现葛洪南下岭南修道问仙的历史题材画作。王蒙,元四家之一,所绘画作细密。葛洪(283-363),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江苏丹阳人,晋代著名道教思想家、炼丹家、医药学家,先后两次南下岭南,并在罗浮山修仙问道。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出土。此鎏金铜器纹饰精细,线条流畅、造工精巧。鎏金较厚,不易脱落,该器物与一批波斯银币一起出土,从花纹看来多属阿拉伯风格,是南朝时我国和阿拉伯交往的佐证。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谥号文献,韶州曲江(今韶关)人,唐朝开元宰相,是岭南第一位宰相。唐玄宗开元四年(716)秋,张九龄与宰相姚崇不和,辞官回乡。因大庾岭路壅塞,奏请开凿大庾岭路,获朝廷同意并被委托主持开凿。张九龄不辱重托,发动民众,扩修大庾岭道,使之成为南北往来的主要陆路通道。
南海I号是一艘南宋海贸船只,在阳江海陵岛海域沉没。南海I号沉船载有大量陶瓷器、金属器、漆器等船货,其中出水瓷器包括福建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窑系及龙泉窑系的产品。南海I号的发现充分说明广东是名副其实的海上交通走廊。
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是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 生于米兰,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仕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 多年。郎世宁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尽管如此,郎世宁也必须遵守作画前绘制稿本,待皇帝批准后再“照样准画”的清宫绘画制度,目前保留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郎世宁《百骏图》稿本就说明了这一点。郎世宁还将欧洲的绘画技法传授给中国的宫廷画家,使得清代的宫廷绘画带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呈现出不同于历代宫廷绘画的新颖画貌和独特风格。
从郎世宁一生的业绩来看,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大胆探索西画中用的新路,熔中西画法为一炉,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画法、新格体,堪称郎世宁新体画。郎世宁来到中国后仔细研习了中国画的绘画技巧,他画的中国画具有坚实的写实功力,流畅地道的墨线,一丝不苟的层层晕染,外加无法效仿的颜色运用,令人耳目一新。从现存的郎世宁存世作品来看,既有欧洲油画如实反映现实的艺术概括,又有中国传统绘画之笔墨趣味,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八骏图》为中国绘画著名母题,且有历史出处。据《拾遗记•周穆王》记载,“八骏图”中的八匹马传为周穆王御驾坐骑,谓" 王驭八龙之骏"。从毛色看,分为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
南澳I号发现于南澳县三点金海域,沉船出水大量福建漳州窑瓷器。这些陶器来自于福建和广东地区的民窑。历史上,广东与福建除了韩江和陆路通道外,沿海的近海航行路线也是一条重要的海上通道,从粤东到珠三角以及粤西都是这条海上走廊的重要节点。
明清时期,伴随环球贸易航线的不断拓展,中国的丝、瓷、茶三大名产和工艺美术源源不断地从广州运往欧美。广东生产并销往海外的广绣、广彩、广雕、外销画、外销银器、外销漆器、外销扇、名片盒等在西方掀起了“中国风”的社会时尚。
展览名称:《南北通融——南粤古驿道展览》
展览时间:2017年8月31日至12月3日
展览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楼书画展厅
来源:广东省博物馆
编辑:大萌萌
相关链接: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