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来袭!上海博物馆又有新动作
博物馆是人类收藏历史记忆凭证和熔铸新文化的殿堂,不少国际知名城市都拥有顶尖的博物馆,人们通过参观博物馆来了解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精髓。上海博物馆作为一座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致力于展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同时也传递着城市文化的丰富积淀和独特魅力,成为了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文化窗口和艺术殿堂。据悉,为提升上海博物馆文物收藏的展出比例,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上海博物馆东馆将于9月底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20年竣工。
上博东馆落户花木行政文化中心
上海博物馆东馆选址在浦东联洋社区C000302单元10号地块。西临杨高南路、北临世纪大道、东临丁香路。占地面积4.6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0.5万平方米,是人民广场馆舍的2倍多,建筑高度近45米,拥有地上建筑6层,地下2层。
东馆建成后,不但能大大提升上海博物馆文物收藏的展出比例,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也能与周边的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上海图书馆东馆、世纪公园等文化设施形成集群效应,成为花木行政文化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未来,上海博物馆东馆将构建以中国古代文化主题为核心的展陈体系,以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现象为切入点,打破展品的门类限制,横向构建体系,举办反映中国重要历史文化内涵的主题性陈列展览,让文物说话,讲中国故事。
与此同时,进一步拓展业务研究、教育体验、社会服务、文化交流等功能,努力打造上海地区中国古代艺术收藏展示、古代文化教育、古代文化研究与交流及公众文化休闲娱乐的开放性公共平台,强调“展、教”结合,使参观者在多样化的体验活动中获得知识,从而更好地发挥上海博物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建设一座开放型新型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东馆是一座立足于未来的新型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建筑要同时兼顾文物收藏保护的安全性和服务公众的开放性,既能使博物馆内的文物拥有最好的保存环境,也能使参观博物馆的观众获得更多的互动空间。
来自同济大学的青年设计师李立教授,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团队,立足于城市空间整合和内部功能组织,为上海博物馆东馆带来了一座开放型的博物馆建筑。上博东馆整体呈矩形体块,造型简洁挺拔,覆盖立面的大理石表皮蜿蜒包裹宛如大海波涛起伏,既暗合上海这座城市“海陆交汇”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上海“勇立潮头”的排头兵精神。
上博东馆建筑从功能出发,以人为本、以文物为中心,使得博物馆管理运行更加科学有效。同时,为了缓解观众在特大型博物馆中的观展疲劳问题,建筑还改进了常见的封闭式流线设计,在流线的不同位置设置敞开式的休闲边厅以及室外露台和花园,强调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交流互动。使得观众在博物馆内参观,既能与历史对话,也能感受陆家嘴现代化的风貌。
市民将获得更多的参与感
未来,上海博物馆东馆将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感和参观体验。例如:开放式的文物修复展示使得博物馆的日常后台工作得以呈现在公众眼前;开放式库房设计能让观众一窥神秘的博物馆库房;馆藏秘宝专室能让往常受限于展出条件而长年得不到展出的国宝有机会展现在公众眼前。
此外,东馆还将更加注重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借鉴国外自然科技类探索馆,专门增设了针对青少年的博物馆体验空间,使孩子们能在互动体验中增加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认识。除了面向青少年的体验空间,东馆还将有更多的教室、图书阅览、数字影院等设施对公众开放,继续拓展上博公众教育的经典品牌。
相对于人民广场略显局促的场馆,东馆将有更多的空间设施用于观众服务,包括艺术书店、主题咖啡厅、文创产品体验空间等。在东馆,市民既能观展也能休闲,既能社交也能休憩,既能感受古老的文明也能感受城市的活力,逛博物馆将成为上海市民生活的另一种新方式。
9月底开工建设
上海博物馆东馆项目最早于2015年开始筹备。经过两年多的准备,遴选出了建筑设计方案,策划了初步的展陈方案。集合馆内外专家力量,通过“WINDOW”计划,推动并深化了对东馆功能、目标、展陈等内容的认识。目前,项目已经进入到开工前的最后冲刺阶段,将于9月底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20年竣工。
来源:上海博物馆
编辑:City;hm#
相关链接: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