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艺术授权:让“美”离公众近一些
引言:在审美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博物馆成为一种新的艺术经济复合体。目前,中国博物馆艺术产业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更广泛意义上“博物馆艺术产业”的开发,不仅仅包括博物馆艺术品IP的文创开发,更包含“艺术产业”在博物馆发展全局层面的实现路径,找到博物馆艺术产业发展的表达空间。使博物馆这一平台架起公众与艺术的桥梁,将审美经济、创新思维、跨界合作的思路融汇于博物馆事业当中,焕发博物馆艺术产业新的生命力。
审美经济理论为博物馆机构顺应时代潮流,实现自身功能定位的转型提供了理论的依据。“美学”的根本属性保障了博物馆艺术产生品的创意与精致,是一种“大众化”的雅俗共享;而经济学的运作原则有助于系统落实以产业化的科学管理方式,为博物馆纳入多元资源和多元资本实现全面的优化配置,同时切实提高博物馆与市场活动各环节参与者的合作效益,集思广益为博物馆深化可持续发展而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艺术审美是博物馆的核心功能。在新博物馆思潮及审美经济的推动下,博物馆的经营重心,已由传统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服务。政府也逐渐加大了对艺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博物馆迎来了艺术品开发与艺术产业发展新契机和新挑战。
1以“人”为本的新博物馆时代
博物馆建立之初重在保存和研究的功能。在新博物馆学理论的影响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人文观念:博物馆应该带着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参与到社会及艺术产业的变革中去,关注国民的审美教育,将创新的审美观念和美学气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引导大大众的参与和融入,更好的履行服务大众、回归大众、审美大众的当代使命。
带巨大圆形穹顶的V&A咖啡
2审美经济视角下理念的转变:从“艺术资源”到“艺术资本”
随着艺术产业的发展,大众的审美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越来越趋向于美学和品质的追求,博物馆艺术授权是实现艺术资源向艺术资本转化的重要路径。博物馆美学经济的发展,源自于对“美”的创意,其一切运用美、传播美、创造美的活动都离不开对博物馆文物艺术资源的理解、尊重、发扬和不断创新的能力。博物馆审美经济这一从“艺术资源”向“艺术资本”的经营管理观念转变,是博物馆艺术产业发展的核心环节,抓住转型的机遇,融合社会资源与创意支持,衍生成一种新型的博物馆艺术经济复合体形态,扩展博物馆的品牌价值与意义。
博物馆艺术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博物馆艺术衍生品刚刚起步,从艺术资源的利用、设计研发再到传播营销都较不成熟。我国博物馆艺术衍生产品的开发经营的总体状况,正如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所说的那样:“还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整体 水平不高,基础比较薄弱,与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1博物馆艺术资源的浪费
博物馆是收藏和保管珍贵文物艺术品的重要场所,但实际上只有极少部分的文物艺术品是开放的,而且由于修复和保护工作的困难,博物馆很难频繁更换展出的藏品,笔者参观的很多博物馆几乎都是展出复制品,大众对博物馆典藏的接触机会少之又少。除了藏品资源浪费外,艺术授权资源、场地资源、品牌资源的开发尚处于初步的阶段,如何使博物馆的艺术品活化起来,为人民所共享,丰富人民群众的审美精神追求,是目前面对的重要问题。
2文创产品:创意不足、版权保护不够
依托博物馆馆藏的艺术文化资源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各地各类博物馆的共识。博物馆衍生文创产品是“艺术”的延续,目前国博物馆艺术文创产品做的比较好的平台,有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馆、苏州博物院,但是和欧美发达国家的著名博物馆相比,大部分博物馆尚处于探索和培育阶段,其开发的衍生品不温不火,大多难逃“旅游纪念品”的命运。
3艺术服务:体验性、创意跨界能力不足
博物馆文创产品并不仅仅局限于“具有艺术创意的商品”这个界定,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所有融合了馆藏文物与创意的产品,无论是商品还是展览、活动,无论是实体形式还是博物馆空间营造上的艺术感,均是博物馆的艺术资产。艺术品交易从来不是一种简单的买卖,还有一种融合了审美、学习和社交等精神性和体验性。与有形的博物馆衍生品相比,无形的博物馆衍生品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因此,目前博物馆对所提供艺术服务衍生品远远比市场上火热的文创产品少。
4艺术衍生品的营销传播能力低
目前国内的博物馆艺术衍生品主要通过博物馆的实体商店,或者配合艺术展览出售,线上营销、多业态营销的创新方式还处于实验的阶段,这种单一的营销渠道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现在,艺术商店已经渐渐脱离博物馆的母体,并走向品牌化、连锁化、电商化的运营,798艺术区的尤伦斯艺术商店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目前,仅有博物馆艺术衍生品走在前列的国博、故宫博物院等几家博物馆开设了网上商店和淘宝店。
结语:近几年游戏、动漫、影视等行业IP开发大热之后,文博行业逐渐成为了IP开发的新热点,各家博物馆都将目光锁定在如何进一步开发艺术衍生品上。但是,由于研发力量不强,不少博物馆的艺术衍生品还只是停留在“纪念品”的层面,开发的力度和深度都不够。所以博物馆更应在创意和品质方面下工夫,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同质化和简单化的问题,才能真正用有文化有创意的产品激发公众的兴趣。只有这样博物馆艺术衍生品的开发才能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说话,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来源于文化产业新视界
编辑:hm#大侦探
相关链接: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