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博物馆如何实现美育的功能
目前高校博物馆更多停留在收藏研究和知识传播的单一功能层面,展陈理念相对落后,未能充分发挥其对展现校史文化、传递大学精神、实现美育功能、满足受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所承担的重要功能。面对这一现状,高校博物馆应实现怎样的空间拓展功能以提升展陈水平,又如何实现这一功能?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高校博物馆的相关概念作出全面的梳理。
大学校史馆是高校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博物馆的概念
高校博物馆是为了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由高等学校利用所收藏的文物、标本、资料等文化财产设立并向公众开放,致力于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的社会公益性组织。
高校博物馆的分类及其与大学校史馆的属类关系
目前,学界对高校博物馆的分类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有
❖按不同学科性质将高校博物馆分为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综合类博物馆;
❖有按不同展览对象分为学校创始者类、教学名师类、杰出校友类、历史事件、遗存类和校史类;
❖按不同博物馆主题分为历史考古类、工程技术类、生命科学类、地球科学类和综合类;
❖有按所属高校不同性质划分为综合性大学类、师范类大学类、理工农林医科类和军事大学类等[1]。
本文为了研究需要将高校博物馆划分为两类,
❖一类是科学研究型,该类型以教育、研究、收藏为特色,服务于科学研究,如北京林业大学标本馆、山西中医学院标本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医药博物馆、中国农业大学标本馆、武汉音乐学院古琴博物馆,这些高校博物馆都是依托大学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主要是对内向师生提供研究材料和专业知识的学术性场所。
❖一类是校史文化型,以大学校史文化构建和传承为特色,如浙江大学校史馆、清华大学校史馆、北京大学校史馆、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武汉大学校史馆等,这些校史展馆主要是以传播大学历史文化、传承大学精神为目的,向广大校友师生开放的,由大学建设和运营的校史陈列场馆,随着我国大学开放性和服务性的加强以及大学文化传承功能的发展和完善,大学校史馆已经开始对外面向社会大众开放,实现大学校史馆由“对内”向“对外”传播的功能转化,大学校史馆已成为大学品牌建设的标识物,成为大学的一道亮丽风景和标志性文化景观。
因此,大学校史馆是高校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博物馆中更加注重大学精神传承的历史人文类展馆,本文的研究对象则以更能够承载大学历史知识和文化精神的“大学校史馆”为研究范畴。
最新《博物馆条例》中对博物馆欣赏功能的拓展和教育功能的突出
在2006年文化部颁布的《博物馆管理办法》中将博物馆表述为
“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过文物行政部门批准许可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该表述中,指出博物馆的功能为“收藏、保护、研究”[2]。
在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博物馆条例》中,对博物馆的表述为
“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表述中将2006年对博物馆功能“收藏、保护、研究”的表述更新为“教育、研究和欣赏”,增加了博物馆的“教育和欣赏”的功能[3]。
而这样功能表述更新的依据则是参考了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维也纳会议上对博物馆的定义所进行的修订——
“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4]。
以上对博物馆表述的更新一方面说明我国制定的关于规范博物馆的法律和法规在尝试与国际博物馆的发展接轨;一方面从法规名称的变化来看,从《博物馆管理办法》到《博物馆条例》,说明国家提倡并鼓励发展博物馆事业;而更重要的是,从“收藏、保护、研究”到“教育、研究和欣赏”,可看出国家对博物馆专业化的规定由“居于庙堂之高”的对内收藏研究功能开始转向对外从审美“欣赏”意义上的教育传播功能,国家由对博物馆规范化和专业化的法律制定转向突出博物馆对知识传播、文化传承和审美享受的教育意义。
大学校史馆是进行“美”的情感渗透的生动课堂
大学校史馆作为高校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进行校史文化传播、文化传承和进行“美”的情感教育的生动课堂,大学校史馆展陈空间的信息传播从美学的角度营造空间进而实现对参观者(受众)美的情感渗透,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本质是培育“美人”(美好的“人”)——美育
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心灵的自由和解放。“人才培养”是大学高等教育所承担的主要任务。所谓“人才”,必定是以“美的人格”为本,形成全人格意义上完整完全的“人”,既具备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审美属性的三重属性的人且能够在三者之间维持平衡的“人”,是“求‘真’+向‘善’+审‘美’”的统一。
依此,大学教育不仅肩负起了传播知识、探明真理的责任,契合人对“求真”需求的自然属性,培养人去伪存真、辨明真理的能力;而且还肩负着传达价值、理念的使命,引导人“向善”的社会属性,培养人辨别是非、区分善恶、具备独立判断力的能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大学教育必然承担起“培养对美的感知力和鉴赏力、传递美的情感”的天职,唤醒人与生俱来的“审美能力”,培育人具备情感的能力(情感转弱而为强)、爱的能力、独立的意志和自由的灵魂,富有内心的召唤与信仰等美好品质。而通过对美的感知的培养,传递美的情感,唤醒人的美学属性而获取的人的健全,则是高等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人成为完整的“人”所必然经历的阶段,是“人才培养”必须迈向的阶段。
因此,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对人实现美的化育。“化”者,内外融通,不免不强,自然流成之谓也。美育是一种潜入心境陶养怡情的情感教育,使人的情感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给人的高尚行为以推动力,从“大学”走出来的人才是建设美好和谐社会的动力,是实现伟大中国梦,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主力军。
教育的三级阶梯
大学校史馆是进行美育的审美场所(课堂)
大学校史馆展陈空间的信息传播设计立足于美学的角度,在展陈形式和内容上注重人本性、美观性、人文性和情感性的美学传达,为参观者在这一处美的空间中,有感于动人的校史故事,动情于尘封的老记忆,唏嘘于学校未来的跨越发展,在告慰与启迪之间,也实现了对参观者(受众)美的情感渗透,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从这层意义上来看,大学校史馆的展陈空间是进行美育的审美场所。
从大学校史馆展陈空间信息传播方式分析空间美育功能的实现
为了实现空间的美育拓展功能,策展者在展陈空间信息传播中需更注重空间的场域精神和展览主题对受众的熏染,进而传递美的情感。这也是顺应博物馆空间本身供受众欣赏的功能和效用,符合最新《博物馆条例》对博物馆空间的规定和要求,符合最新的博物馆建设理念。如何在空间中传递美的情感,实现空间的美育传播功能,需要从展陈信息传播的几种方式分析:
营造场域精神
大学校史馆不仅仅是盛装大学历史的有形空间,也是一处承载大学文明与记忆的文化景观、一尊传承大学精神的物质容器、一方诠释人与场域精神关联的美学场所、更是大学进行“美”的情感渗透的生动课堂、是对校友师生进行大学精神情感培育的重要场所,这是校史空间展陈信息传播具备美育功能和欣赏功能的重要标志。
场域精神是空间所要传达的情感氛围,是一方空间的独特调性,它赋予了静止空间以灵魂和鲜活的生命力。设计者在开展设计工作之初,需要对每所大学的大学精神进行充分透视、挖掘和解析,大学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在长期办学历程的文化积淀,是大学的灵魂,是反映大学所拥有的办学理念、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以及逐步形成的传统、风格和特色等的一种文化形态。
展览策划需从大学精神的各个层面,如大学特色、校训传承、历史特色、历史溯源、优势学科、大学定位、大学目标等方面对每所大学进行描摹画像,策划出符合每一所大学性格特质的校史展览空间,空间精神指引性非常明确,使进入场馆的参观者能够感受到每所大学所沉淀和散发出的精神气质,随着观展的进行和深入,紧随空间场景叙事的进入和设计的营造,场馆所传达的审美属性和情感属性一步一步地在参观者的心智中被强化和增进。特别是参观场馆的校友师生,在这一处场所中能够感受到由“美的空间表达”而生成的情感力量,也许是由大学精神所激荡出来的励志笃情,也许是校史故事所感染出来的温润绵情。场馆受众藉由美的空间传达方式(美的信息传播方式)传递了美好情感,既培育了受众对美的感知力和鉴赏力,开启其审美能力的提升,也使受众浸润在一场情感培育的容器之中,感念校史文化精神,在对学校情感的感召力下,空间本体的功能也实现了一场对受众的美育过程,校友师生在情感的洗礼中培育起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将这种深沉的情感转化为行动力,建设美好的和谐社会。
因此,美育的本质是对美的事物的感知力的培养(审美属性)、对美的情感的培育(情感属性),对空间的营造设计正是在启开一场场美育实践,参观看者行走在流淌着精神与记忆的美学场域之间,陶养怡情、化于心成,美育过程的完成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构建展览主题
校史空间的陈展需要注重展览主题的提炼以及在空间中的演绎,这也是展陈信息传播具备美育功能和欣赏功能的又一重要标志。
展览主题是展馆的灵魂,是展馆设计的中心思想,是每个分展区以一贯之的主题精神,它与场域精神形成自上而下的贯通:场域精神是形而上层面的精神引导,空间设计是形而下层面的主题形态,而展览主题则介于两者之间,它将场域精神接引入空间,并在空间中形成符合场域精神的、有据可依的标志性形态。在空间展览主题的引领下,展览空间内哪些可作为陈展信息的选择、传播信息的规划、空间主题形态造型的设计和每一个展区具体细节内容展项的设计都要遵照展览主题的要旨,服务于展览主题。
以浙江大学校史馆展览主题的策划与设计为例
浙江大学校史馆平面鸟瞰图
浙江大学校史馆效果图(“求是之路”在地面的延伸)
浙江大学校史馆空间信息传播即遵循了从场域精神、展览主题到空间设计形态的融会贯通。浙大百年办学史,与一个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的盛衰荣辱相交织,折射着时代的脚步。藉由着“求是”精神的信念力量,浙大每一次都能够在灾难的重创中重建辉煌。整个场馆以“求是之路 永无止境”的展览主题铺叙空间,呈现浙大人在百年“求是”的道路上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卓绝之路,抒写浙大人在求学问之大“是”与民族之大“是”的创新之路上脚踏实地、奋力开拓、自强不息、永无止境、不断攀越的文化内核。
空间以“路”为延伸,展现浙江大学延续百年的求是精神和浙大在百年办学历程中所走过的峥嵘岁月,从序厅求是溯源部分延伸至各个历史展区,直至进入现代部分,浙大同根同源的四所学校合并汇流,浙大“创新之路”、“求真之路”、“开拓之路”、“艰苦卓绝之路”在脚下汇合成了一条浙大在新时期的“跨越发展之路”,百川汇流,通江达海,掀开浙江大学全新跨越式的、永不止步的发展新篇,也将浙大沧桑的百年历史和在艰苦卓绝中仍不舍求真信念的精神展露无遗。
在展览主题的导引之下,在每个历史展区都选取和挖掘该时期有代表性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围绕“求是精神”进行场景式展现,将展览主题的意义铺设贯穿在整体空间中,每一位来访的参观者都被浙大人求学问之“是”、求中华之大“是”、求民族之大“是”的昂阔精神所感召,达成校史空间的美育功能。
在场域精神和展览主题的指引下进行展陈信息传播
展陈信息传播运用多种设计手法和展项形式,多样化的展现形式为营造场域精神和突出展览主题服务。空间设计以“展览主题”为宗,是场域精神的落地化,是展览主题的具象化,是策划者和设计者将关于场所的概念创意形成可视化可感性的空间形态的过程。
“以景移情、以境传情、以空间转时间”
学校里的标志性老建筑、老校门不仅见证了每所大学的风雨沧桑,而且这些老建筑和当年在此发生的奋斗故事都印刻在校友师生们的记忆里,凝固成了校友师生们心中的一道道风景。因此,这一时期校史馆设计以提取标志性的可视见的历史元素作为设计形式引入空间,成为引发观者联想和记忆的媒介和通道,将参观者带入记忆中的历史情境中,走进校史文化的历史段落之中,形成情感激荡,实现空间的美育功能。
例如武汉音乐学院校史馆就以“穿过一扇门、走过一座桥、推开一扇窗、乐响天地间”为创作缘起架构空间,将学校老校门、老校舍的门窗以及校园里的一座凝聚师生记忆的木石桥直接引入空间,随着参观者的游走,被空间的营造一步一步推向记忆深入。
武汉音乐校园校史馆入口处建筑还原设计
武汉音乐校园校史馆木石桥还原
“以老物件叙述空间”
校史馆文物是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集中凝聚了校史文化故事,具有宝贵的精神意义和展示价值。如果仅仅是对校史文物、老物件和实物进行裸展,必然会削弱老物件本身的精神文化价值,那么展陈信息传播可“以物件叙述空间”,校史馆内陈放的重要物件都研究其展示内涵,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将实物展品置放于历史时空中或场景中,以历史故事叙述的方式结合声、光、电的新媒体艺术形式来“活化”物件,使老物件焕发新生,易于参观受众领会文物的深层意义,与文物背后所传达的情感连接,激发观者的情感共鸣,在空间中形成美的情感的化育。
如浙江大学校史馆中对浙大在1966年研制的“高速摄像机”实物的展示就使用了上述展示手法,通过半景画场景结合投影影像设计模拟核试验爆炸的过程,利用虚实相映的融合设计为这台曾经在我国“两弹”研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高速摄像机营造应用场景,再现了浙大历史上的重要历史时刻,也让参观者见证了历史上的“此刻”,为浙大人的智慧和贡献所叹服,激励后来者继承浙大人求是精神的意志。一个实物在空间中化为一个场景,一个场景讲述了一段故事,一段故事激荡着奔涌的情感,激励着一代代浙大人,这就是美育的力量。
浙大校史馆高速摄像机实物展示
“以声音形塑空间”
声音本无形,但当声音以一种音律和填词合成,注入空间中就可以形成场域能量的震荡,而一所大学的校歌是大学办学理念、校园精神和学校特色的集中体现,更能够形成强化的情感力量。依此,“以声音形塑空间”的信息传播方式,是将大学“校歌合唱”的新媒体互动形式设计进入空间,使声音融入场景,营造情感氛围。
如杭州师范大学校史馆的《送别》音乐影像背景设计,展项以古朴的中式景观为背景,通过玻璃面投影的方式将学堂乐歌奠基人李叔同填词的代表作《送别》歌词,以水墨晕开的形式呈现在参观者眼前,同时音乐响起参观者瞬间沉浸在如诗如画的歌曲所颂唱的情境当中。声音设计结合杭师大在近现代音乐史上开创学堂乐歌风气之先的历史地位,营建诗意空间,为参观者带来美的情感的化育。
杭州师范大学校史馆“学堂乐歌”展项
高校博物馆的展馆功能不能仅停留在知识传播层面,更重要的是发挥其在文化理念传播、审美享受和培育“美好的人”等审美层面所承担的重要功能。未来,高校博物馆在实现大学文化传承重要职能方面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白莹.我国高校博物馆发展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16-18.
[2]李佳恒.我国高校博物馆发展现状研究[J].科研,2015(44):119-119.
[3]陈建明.从博物馆的定位看其类型研究与实践[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8):35-36.
[4]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C],国际博物馆协会在维也纳召开的全体大会上通过经修改的章程,2007(8).
*本文为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明作者及出处,并联系此公号后台
作者:荣苓 策展人
原标题:高校博物馆展陈空间的功能拓展及信息传播方式研究——以大学校史馆展陈空间为例
编辑:大萌萌#西北锅巴
相关链接: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