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hongbowang2014 Intro 弘博网是中国博物馆协会市场推广与公共关系专委会主办的博物馆行业性网站。推送国内外博物馆新鲜资讯、精彩观点、学术科技动态等。旨在打造业内交流平台,真正实现向公众”弘扬博物馆文化“。 自十年前,第一批非洲动物标本捐赠给大连自然博物馆起,至今国内已有近20家省市级博物馆陆续获赠标本,并推出了以贝林先生命名的“贝林野生动物”展览(简称“贝林展”),深受国内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及儿童朋友们的喜欢。毫无疑问,由贝林先生捐赠的动物标本构成的“贝林展”,对我国社会文化发展以及自然科普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对于自然科学博物馆、科技馆,无论是馆藏还是展陈,动物标本都是不可或缺的。我国的动物标本剥制技术起步较晚,源于解放初期,后来一度在自然博物馆和大专院校都有技术人员,但早期的剥制技术要求较低,方法较为原始、简单、粗糙。例如对于动物内膜的处理,早期国内的自然博物馆所采用的剥制技术多为草编内膜和砒霜软化表皮和包被的办法。 而放眼国际,自50年代起,西方许多国家的动物标本剥制技术早已升级为由玻璃钢(目前多为聚本泡沫)制成的内膜及无毒无味的浸泡方法,运用此种方法制作出来的标本干净、安全、整洁,不需要每年特殊熏蒸且无危害。除了制作工艺之外,对动物神情、姿态的把握,也是国内标本制作难以企及的。贝林先生捐赠的动物标本质量堪称国际一流标准,这无疑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动物标本整体质量与制作工艺水平。 我国早期的动物展览基本以分类学为主,展示方法传统、刻板。然而贝林先生向国内自然博物馆、科技馆捐赠动物标本不仅品质优良,且造型流畅,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如此高品质的动物标本,为国内自然类展览带来了一些新的展览思维,对展览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方向。诸如野生动物生态场景设计;主题强调“动物精神”;以及注重儿童与动物的交流等等。 近十年来,贝林先生向我国各大博物馆捐赠动物标本,不仅对我国自然陈列的丰富与多样性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使得相关的博物馆更好的发挥了其教育功能,对自然科学解读起到了重要作用:激发国内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及学习热情,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创新精神,锻炼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总之,贝林捐赠标本及“贝林展”对推进我国自然科普事业的普及与发展,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毫不夸张的说,贝林先生对中国博物馆动物标本的捐赠不仅从整体上提升了国内动物标本质量,与此同时,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的推进了中国自然类展览的从保守式、传统化向开放式展览思维与方法的转变。 动物标本的姿态、神情与展示效果密切相关。我国早期的自然科学展多以采用分类学的方式,主要向观众解读两个问题——“是什么?”、“属于哪一类?”,因此很少在姿态和更深层次主题内容的效果展示。展览展示方法也较为传统保守,多为分类式展示方法,当然这与当时的国内技术要求和展示要求较低有着必然的关系。 而贝林先生捐赠标本的到来,同时也带来了国际先进的展示方法以及贝林先生本人对动物展览的要求与期许,我们称之为“贝林理念”。概括而言,“追求大自然原始生态,复原动物所处的生态场景”是“贝林理念”的一贯主张。不仅如此,基于中国博物馆室内空间普遍较大的现状,贝林先生提出了“越大越好”的自然场景复原概念,这一点在以后的博物馆展览设计中得到了较大实践与发展。当然在场景中也基本实现了环境与动物姿态的结合。 当国内自然科普展仍在采用传统展陈方式之时,国际上很多博物馆动物展示已经在追求“动物讲故事”的方法与技术。对此,国内“贝林展”中也进行了探索与尝试。大部分“贝林展”都展示了非洲稀树草原的“动物大迁徙”的主题,这一点在山东省博物馆“贝林野生动物大迁徙”展中达到了高潮。在此类展览中,许多在动物迁徙大军中的故事得以充分的表达。 山东省博物馆“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览 上海科技馆“动物世界”展览 儿童,一直是“贝林展”重要目标群体之一,因此,注重儿童与动物,儿童与贝林先生的互动是每一个“贝林展”所不能忽视的。在空间规划上,一般都设有独立的展区供孩子们与动物玩耍互动。互动方式多样化,除了借助多媒体科技手段让孩子们能够身临其境倾听“贝林先生讲动物故事”外,还包括富有创意的解读性动物展品等,由此让孩子与“动物”近距离接触互动、玩耍中认识它们、了解它们、热爱它们。 提倡“动物精神”,诸如“领导力(Leadership)”、“家庭”等的展示思维。在展陈叙述内容上,“贝林展”始终强调一点,那就是彰显“动物精神”。如“动物家庭”、“亲情”、“领导力”等,尤其是领导力精神,一直是贝林先生所重视和提倡了。一个社会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强有力的领导力,而对于领导力培养,最好的老师就是来自大自然的这些动物朋友。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大象了。生物学家发现,象群中的领导者(主要为成年母象)通过丰富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领导者,并带领象群寻找水源、食物,抵御捕食者攻击等等。对于这一点,我们在一些贝林展中有所展现,但遗憾的是,所传达给观众的“领导力”信息,却不太理想。 标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对此,“贝林理念”认为,真正的动物标本只有作为博物馆展品展示在场馆中,与观众面对面交流,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而非仅仅摆放在库房中供少数人研究。对于这一点,国内“贝林展”普遍严格遵循,做到了将标本尽可能的展示给观众。 基于以上五项“贝林理念”,我们在许多自然博物馆或科技馆的展陈设计中基本上给予了体现:例如在上海科技馆的《动物世界》主题展中,打造了“鬣狗场景”、“金合欢树”的生态场景;在山东省博物馆“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主题展览的动物迁徙的各大场景;天津自然博物馆《环球动物之旅——肯尼斯·贝林捐赠世界野生动物展》…… 上海科技馆“动物世界”展中的“鬣狗场景” 国内现有的贝林动物展中,概况而言,在展示设计维度上,无论是横向——展示设计形式,还是纵向——主题内容深度上,都有待完善与提升。 展示形式的单一 目前,国内各获赠博物馆的“贝林展”中,为了尊重贝林先生的设计要求及展示思维,大多以大型场景制作为主。尽管大场景能给观众带来极具震撼力的视觉冲击力与体验感,但通过观众实际观展后的评估感想来看,大场景展示方式同时也暴露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将精致标本淹没在场景里,观众根本无法近距离观看和了解。而且由于一些展厅高度的限制,整体展示效果带给观众一种压抑感。而且这些展示设计概念基本为静态思维,即重视动物标本本身,没有或者极少强调环境和共生动物或生存关系,甚至姿态展示的追求。 内容解读有待提升 无论是大场景展示,还是橱柜展示,大多数“贝林展”往往只向观众解读了“这是什么?”、“怎么样?”的简单问题,却鲜有进一步解读“为什么?”的问题。基本上难以从深层次,展现这些动物,不能深刻挖掘展示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交流及影响,以及动物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交流和影响;很难提炼出清晰的脉络线索,起到发人沉思、启迪性的展示效果。要知道,今天的博物馆承载的教育职能,主要构建观众(无论是儿童或是成年人)“与物之间的联系”:不是教授事实,而是播下兴趣的种子,激起灵感的火花。 展品与主题的不对称 放眼国内各大博物馆“贝林展”主题名称设定基本雷同,大多以“世界动物”为主题,如《世界动物展》、《动物世界》、《世界野生动物展》等等。但这种方式最近受到了自然科学界的一些质疑。因为贝林捐赠的动物标本种类较单一,大多为野生哺乳动物标本,这些动物仅为地球动物总和的万分之几而已,远远不能支撑和代表“动物”这一词汇,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此外,作为现生动物标本,也很难系统的展现人类社会与动物的演化关系。 针对以上“贝林展”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及不足,许多博物馆或展览规划、设计公司,都在尝试创新的展示设计思维及方法。 在此,笔者所提出的突破性思维,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动物。对于“贝林展”策展人而言,不能单纯将动物视作动物,而是将它们视作与人类一样,能够交流,可以聆听,讲故事,甚至可以与人类PK,指出人的不足……这些在当今的科技世界中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对此,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与突破: 加强人与动物之间的交流 任何展览的服务对象都是人,自然科普展同样如此。因此策展人需着重强调展品(标本)与人(观众)之间的交流与共鸣,这就要求策展人在展览规划或设计主题及方法时,就要充分利用交互方法,加强展品与观众的交互。 注重信息传递方式的转化“Push&Pull”。传统的橱窗式以及场景展示模式更多地是将信息单方面的“推送”(Push)给观众,让观众被动地接收信息,这种方式的不足在于观众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而强调展示的交互性,就要求策展人或设计师要从观众的视角出发,通过展品设计及其所营造的空间环境、文化氛围表现出内容主体对象活动的视觉语境,突出表现特定的场景中观众与展品的“对话和交流”,提升展示手段的感染力。使观众能够较快的进入到展示氛围与场景当中,调动观众参与及获知的欲望,探索主题的好奇心,从而从中有选择的“获取”(Pull)其感兴趣的信息或内容。这种方式不仅有效传递了展览信息,同时也让观众观展成为充满乐趣的探索之旅。 对此,笔者在为保险博物馆策划设计时,便运用了“Push&Pull”这一思维方法。即充分考量观众对于“保险”的“好奇”心态,将“山顶洞人躲藏在山洞中躲避老虎”的场景引入到展厅中,用老虎作为“险”的表现形式,山洞作为“保”的表现形式,如此形象而有趣地将“保险”进行了诠释。 展示“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在主题内容的规划定位基础上,结合博物馆实际展品(动物标本)的情况,通过相应的前期观众调查评估,确立展览主题。避免以往一些展览中“大而全”(例如此前的“贝林展”中用“世界动物”作为主题)的主题设定,确保现有展品(标本)能够足以支撑主题内容。策展人可以尝试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进行主题选择。例如,在主题定义中凸显“动物精神”,如之前所提到的“领导力”、“协作”、“家族亲情”、“生存智慧”等。其次,主题定位需充分考量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结合社会话题,来讲述“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目前国内几个试图突破的贝林动物展览展示思维:浙江自然博物馆——《远方的呼唤》;湖北长江文明博物馆——《大河生命》;成都博物馆——《人与自然》;广东省博物馆——《地球三极》;山东大学青岛分院贝林厅——《生存》;自然中心的巡展——《临界点》等,有些博物馆较之前的展示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绝大部分仍是主题标新立异,但展示内容及展陈方法仍是“换汤不换药”,沿用的常规展示设计方法。 主题着眼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自然科普展览的一个永恒不变的核心主题在于:关注生态、倡导环保。因此无论是何种主题,最终落脚点都将定格于倡导“生态环保”问题上来。对此,近几年,国内自然科普展览基本都普遍重视这方面的内容。然而,遗憾的是太多的展馆仍是采用说教式方法,不仅枯燥乏味,缺乏震撼力,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更别谈启示意义了。 所谓“能量”,大家并不陌生,字面理解为物质运动的量化转换。世界万物皆有能量,无论是自然生态系统,还是人类社会系统,都存在“能量”。而展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形态,同样具有重要的能量,我们称之为“展览的能量”而这种“展览的能量”具备改变观众思维和生活的能力。 作为展览策展人,我们所做的就是设法挖掘展览所蕴含的能量,以及一个展品所拥有的能量,并运用恰当的展示设计方法,将展览的能量有效传达给观众,让观众从中获取这种能量。这一点,是目前我国展览中所欠缺的。 此前,笔者在为中原地区某大型博物馆规划“贝林展”时,便运用了“能量转换”这一理念,通过动物本身能量的充分分析,解读性的展示了动物与动物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并尽可能地将大量的信息及范例(能量)传达给观众,并尽可能让观众得到启发,最终得到来自动物展的能量。 当前美国科学怀疑论者迈克尔·舍默提出“人类是模式化思维的动物”。“人类是寻找模式的动物,我们善于发现模式,无论他们是否存在”,即通过进化的力量,我们用模式化思维来解释我们的世界。 所谓设计Pattern(模式),最初多用于IT行业,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由此,引申至展览设计上,尤其是自然类展览上,即创建一个综合展示主题、功能展品、空间分析和社会需求(最重要)以及规划设计师与目标群互动的分析方法。这需要策展人从展览创意启动之初,便在大脑中能够构建一种模式概念,并通过主题内容、展览线索、展品、空间、观众需求等的分析与确立,逐步将Pattern(模式)完善搭建起来,最终运用到展览设计上。 关于“级联效应”(Cascade effect)大家同样也不陌生,如同“蝴蝶效应”一样,是由一个动作影响系统而导致一系列意外事件发生的效应。这一点,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尤其显著。因此,在自然科普展览中我们应该学会充分运用这一方法。通过运用这一方法,策展人能够将主题和展品有机地连接起来,将展览所追求的“物”的教育职能,用“效应”的结果展示出来,帮助观众建立起“级联”的思维,并使他们获得展览整体效果体验。 例如,当我们以“岩石”为主题进行策划设计,便可以通过“级联”方法,将主题延伸开来,拓展至土壤、农业、建筑,甚至美容等多个领域。这些都与“岩石”有着直接与间接的关系。这一方法,在“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等主题的展览设计中尤其适用。它能够帮助观众充分理解“生物富集”、“生物放大”等概念。在笔者主持的许多展览设计中,便大量运用了这一思维和方法,将许多不起眼的展品或藏品得到很好的应用,使我们常常面对的“博物馆藏品匮乏”和“故事不明确”的此类问题得以解决。 好奇心作为人类天性,是人类行为动机中最有力的一种。尤其儿童更是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博物馆的一项重要使命在于为观众(无论是儿童或是成人),提供学习的服务。而这种学习的服务旨在培养观众与物之间的联系:不是教授事实,而是播下好奇兴趣的种子,激起灵感的火花,引起对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因此,对于自然类展览的规划设计,我们应该充分运用“好奇探索”的方法。 为纺织博物馆“好奇纤维”展设计的海寿星 笔者所在的自然中心便对此专门设计了“好奇探索工具箱”,并在许多类似展览中运用了这种方法。例如,在为纺织博物馆展览策划时,关于石油的产生,考虑到若是从科学知识方面来阐述,枯燥乏味不说,也让观众感觉到晦涩难懂。因此,设计团队从观众好奇心角度出发,设计了一只巨型海怪——“海兽星”,借助这只存活了几亿年的海兽星的眼睛,来向观众展示石油形成这一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这对观众而言,会非常有意思。要知道,对于观众而言,只有产生兴趣,他们才会选择去主动观看、了解和学习。 在对青少年和儿童的吸引力方面,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相对于综合历史类博物馆有着一定的优势。当然,这种优势也不是天然就存在的,是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客观来说,自然科技类博物馆或展览的互动性要强于综合历史类博物馆,其内容更加地贴近于生活,因此更有利于吸引青少年及儿童的关注。从主观方面来说,自然科技类博物馆或展览的吸引力也源于展览内容的良好策划。当然,随着展示内容及展览方式的不断变化,自然科技类博物馆也应当与时俱进,进而策划出符合时代发展及观众需求的展览。 作者:关键 原标题:不断演进发展中的贝林动物展——国内自然科学博物馆贝林厅展陈设计探索与创新 文章来源:自然中心 图片来源: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大萌萌#Double L 相关链接: “读城”背后的故事:从内容到形式,“读城”如何设计? 我带着你,你带着地图,一起去成都的博物馆走一走 通知|2018天津博物馆百年纪念研讨会暨博协区域专委员会年会 从STEAM中的A看博物馆的跨学科教育 征集 | 让你的珍藏走进博物馆讲述自己的故事 南京博物院社会服务2017年报,这份答卷你给多少分? 隔在博物馆观众与展品之间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表征民族——中国生态博物馆运动的早期实践 《国家宝藏》大热之余,我们又该如何用“世界遗产”讲好中国故事? 展览策划之中新对比——新西兰国家博物馆展览人员访谈与启示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Reward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