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邀你看展的 2018-05-30


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

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


S.H.E在2007年发布的这首主打歌《中国话》里,就已经揭示了“汉语热”“中国热”的兴起。转眼十年过去,这股热潮不仅没有散去,反而愈加升温,出于工作需要也好,出于兴趣爱好也罢,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但是,你知道吗?早在三百多年前,就曾有一件完全中国制造的商品,给欧洲带来了一阵“中国热”。如今的我们要排队买Louis Vuitton、Chanel、Balenciaga……而这件商品,放在当时,对于欧洲人来说,不仅价格昂贵,更可能排队都是买不上的。没错,它就是


中!国!瓷!器!


在中国瓷器进入欧洲前,贵族阶层主要使用以银质为主的金属类餐具,但是因为造价过高,普通平民采用的还是陶制或者木质餐具,但是这两种材质的器皿渗水率高,且不够卫生,食物容易变质。


葡萄牙人科尔沙利第一次来到中国时,就为中国瓷器感到惊叹,尽管他在当时还不知道怎么用本国语言来称呼中国瓷器,却一下就购买了10万件中国瓷器运回葡萄牙。



中国瓷器一到欧洲就掀起了热潮,一度被称为“白色黄金”。最初仍是贵族阶层使用居多,到了晚清时期欧洲的普通平民才开始使用。最狂热的中国瓷器爱好者当属德累斯顿的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都二世,他用自己最精锐的600名萨克森龙骑兵换取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收藏的百余件中国瓷器。这批青花大瓶因此得名“龙骑士瓶”。


甚至在欧洲的油画、壁画、服饰、建筑装饰等各个方面,均出现中国瓷器以及其他中国工艺品的身影,欧洲“中国瓷器热”风潮可见一斑。



而这些中国瓷器,大部分都是经过海上丝绸之路而来。海上丝绸之路运送的货物有丝绸、瓷器、茶叶、铁器、漆器等等,但因为中国瓷器占了极大比重,且产生巨大影响,因而又被称为“海上瓷器之路”。



当欧洲为中国瓷器倾倒时,中国正处于明朝,尽管明朝长期实行海禁,但却抵挡不住民间贸易的热情。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唐中期以后开始繁荣,宋元趋于鼎盛,明清逐步转型。海上丝绸之路最为鼎盛的两个时期,一个是宋元时期,一个是清代中期,清朝时,甚至有一半国库收入都来自广州十三行的海外贸易。


本图中海上丝绸之路参考中国国家博物馆通史陈列及《丝路帆远》相关著作,仅为示意图,不分年代。


大海并非坦途,船舶遇风波沉溺的事件常有发生,我国外销瓷器中的一部分未能达到预期地点,它们随着失事、遇难的船只沉没海底,这在当时是一场灾难,却在客观上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海底重宝,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生动见证。


千年的海上丝绸之路,留下数不清的故事与传说。如今,随着人们“走入”海洋,人们渐渐挖掘出海底世界埋葬的无数秘密,得以透过这些珍贵的宝藏穿越时间,触摸历史。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而再过不到一周时间,5月8日,中国航海博物馆也将通过一场展览,为大家讲述海上丝绸之路那些传奇故事。



“CHINA与世界——海上丝绸之路沉船与贸易瓷器大展”

汇集来自全国7省2市共计22家文博机构

240余件套的顶级文物

以跨越千年(唐至清代)的航海沉船与贸易瓷器为双主线

通过商品交易、国际交往、科技交流、文化交融等角度的阐释

展示“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程与灿烂文化。


展览怎么样?

先Po上几张图让大家感受一下!



5月8日

中国航海博物馆

海上丝绸之路的那些事儿

等着你来探索与发现!


展览时间:2018年5月8日——8月7日

展览地点: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市浦东新区申港大道197号)


图片来源:中国航海博物馆

图片制作:Yukichan

作者、编辑:Double L#City


相关链接:

月刊|四月:十大考古、十大陈列、义乌文交会.……四月博物馆大事记

那些“活”在博物馆的动物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通知|全国科普场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讨会开始报名

五一特辑|节日快乐!博物馆里的劳动者

21世纪博物馆再思考 ——对当代博物馆定义的探讨

专访|杭侃:“寻真”——北大考古的传承与未来

博物馆文创“在义乌”,弘博帮你列清单

传承与创新,博物馆文创发展论坛再燃激情

报名|浙江自然博物馆两岸中学生自然探索夏令营报名啦!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672602553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