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古籍图书馆变为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图书馆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一句宋词带来了那时初夏的雨后清新、静美,也勾起了“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轻描出的夏日闲情雅致。一杯酒、一卷书、一把琴,且听风吟,如痴如醉。
较之于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闲来一读,多少显得有些奢侈,由于时间,也由于空间。偏偏,在江南,苏州,一处幽静的赋予时间与空间的读书地,隔着一路之遥热闹非凡的拙政园,在深巷中静静地向公众打开了大门……
6月28日,苏州博物馆古籍图书馆(以下简称古籍图书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同时也开启了一个博物馆古籍保护与公众服务并重的新渠道。
这看似顺理成章的开放,还得从那批古籍图书的保护与利用说起。
急需新生
保护的窘迫
上世纪六十年代,苏州博物馆建立伴随着成立了资料组(古籍图书馆前身),开启了古籍文献收集工作。历经数十年的持续收集与经营,并在众多捐赠者的帮助下,迄今为止,汇集收藏有佛教经卷、历代古籍、碑帖拓本、名人手札、民国图书等共计32880种106034册(善本725种3128册),其中67种古籍善本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27种入选《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此外,古籍图书馆还收藏历史、文物考古、古籍整理、博物馆学、艺术图录五大系列平装图书14454 册。
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不断增加的馆藏古籍和图书的存放与保护,成为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后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
当时馆藏10万余册古籍主要保管在太平天国忠王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走马楼内,平装书刊主要保管在苏州博物馆新馆阅览室和书库内。因古建保护的特殊性,古籍库房虽然配备了空调、除湿机、灭菌灯、防紫外线窗帘、古籍函套等设备和装具,温湿度仍浮动较大,难以达到恒温恒湿的保管条件,不利于古籍的长期保管和利用。
利用率的低下
除了古籍图书的保护与管理,其利用率低下也成为当时苏州博物馆图书馆忧心的问题。(编者注:2006年10月,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资料部更名为苏州博物馆图书馆。)
过去,苏州博物馆图书馆的定位是文博系统内部的专业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是该馆各部门业务工作人员,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工作人员。服务对象比较集中,业务工作也是以馆藏古籍的普查、编目、整理和出版为主,读者数量比较少,图书利用率不高。
古籍图书馆的新生
随着苏州博物馆的不断发展需求,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于是乎,2017年苏州博物馆对张氏义庄(潘儒巷76号)进行改造提升,并以此作为古籍图书馆的驻地,原苏州博物馆图书馆也整体搬迁于此,得以进一步改善古籍保管条件,优化藏书结构。
古籍图书馆
为了改善古籍保管和阅览条件。古籍图书馆建设了恒温恒湿库房3个,总面积达481平方米;电子阅览室和普通阅览室各1个,总面积达300多平方米。除了硬件设施获得改善,早在2014年原苏州博物馆图书馆就开始了电子图书馆建设工作,并积极开发馆藏古籍和电子图书在线查阅系统。
同时,为了改变过去服务对象单一,图书利用率偏低的现状,苏州博物馆决定将馆藏古籍和平装图书资源合并管理,并全部向社会公众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敞开大门
古籍图书馆所藏的古籍、平装书、电子图书全部向读者免费开放。读者凭有效身份证件即可入馆,不设任何门槛。古籍和平装书在阅览室阅览,所有文博期刊、部分完成数字化的古籍和电子图书在电子阅览室阅览。
苏州博物馆古籍和电子图书在线查阅系统也同时启用,馆藏99种家谱、75种古籍和15000种文博电子图书将陆续通过电子阅览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该馆实行对古籍图书的分类管理并配有明确的阅读权限与要求。
检索页面截图
阅读权限
古籍图书馆所有古籍和平装书、期刊仅限馆内阅览,暂不外借。
平装书全部开架陈列,读者可自行在阅览室书架上选取所需图书,每次限取2册。
馆藏古籍实行闭架管理,阅览前需在书目查询系统内检索,确认馆内是否收藏,如确有收藏,在登记所需古籍的书名、版本、索书号等内容后,交工作人员入库取书。
古籍每次最多只能提取两部(两种),归还后方可重新查阅。
馆藏善本、名人稿本手札、重要碑帖拓本等需提前预约(原则上需提前三天)方可查阅。
阴雨天、梅雨季节及国家法定节假日,该馆暂停古籍阅览服务。
社会反响
自6月28日苏州博物馆古籍图书馆向公众免费开放以来,到馆读者已超过2000人。广大读者对博物馆图书文献资源向社会开放的举措给予了鼓励和肯定,并对苏州博物馆新馆开馆以来的各类展览图录、研究著作和艺术图录、文物考古、收藏鉴赏等特色馆藏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
相关活动
作为古籍图书馆所主导的系列活动“书香@苏博”,也开始陆续推出相关活动内容。主要围绕馆藏古籍和特色文博图书展开,计划每月1—2期,每一期活动以“书”为切入点,根据当期主题,采取专家讲座、新书发布会/推介会、阅读分享会/交流会、古籍晒书会/鉴赏会、古籍沙龙等多种形式与读者互动。
相关活动
目前,“书香@苏博”系列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两期,主题分别是“苏州博物馆藏古籍善本与百年旧书店文学山房的不解之缘”和《苏州博物馆藏古吴莲勺庐戏曲抄本汇编》首发推介会,活动受到了广大古籍爱好者的欢迎。
推介会现场
8月份开始,古籍图书馆将策划推出“古籍收藏系列”和“国学艺术系列”两大专题讲座,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为读者开讲,进一步做好传统文化普及推广工作,让更多的人爱上古籍、爱上阅读。
用心保障
丰富的阅读资源与活动,都需要一批踏实有想法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为了古籍图书馆的顺利开放与运营,背后有着一批苏州博物馆人的坚守与努力。
日常
古籍图书的日常管理工作由苏州博物馆古籍图书馆负责,主要职责是拟订古籍保护和修复的长期规划,制定馆内图书采购、分类、编目标准,负责馆藏古籍、平装书日常保管、采购、分类、编目、整理和出版工作,做好馆藏数字文献资源库建设和古籍在线阅览系统日常维护,图书出版物的馆际交流借阅,以及围绕馆藏文献图书资源开展的活动组织和策划工作。
开放服务
保证开放服务质量增派调整了3名新同事到古籍图书馆寄存、阅览、服务咨询等岗位,并在上岗前对其进行岗位知识培训,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确保一线服务人员熟悉业务流程和各项服务规章,能为每一位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古籍阅读安全
因为线装古籍具有文物价值,为此该馆制定了严格的古籍善本的预约流程和阅览注意事项。当读者调阅的古籍有点校本、复印本、影印本和扫描件时,原则上就不再提供原刻本给读者阅览。
古籍阅览区
同时,古籍图书馆还进一步加快了古籍数字化和电子图书馆建设的进度,鼓励并指导到馆查阅古籍的读者利用电子阅览室内的查询机在线查阅馆藏珍贵古籍,以此来加强馆藏古籍的保护。
珍贵古籍书影页面截图
古籍善本的预约流程和阅览注意事项
古籍图书馆咨询服务电话(0512—67546087)已通过苏州博物馆官网和电子导览机等向社会公布,读者如需查阅古籍善本,可拨打咨询服务电话提前三天预约。
如遇阴雨天、梅雨季节及国家法定节假日,馆藏古籍善本将暂停对外阅览服务。
读者进入阅览室查阅古籍,应衣着整洁,双手清洁,无油渍污渍。
仅可携带铅笔、纸类文具,其它物品需在入口寄存处寄存,贵重物品由读者自行负责保管。
古籍阅毕后应按顺序整理所有书册,当面归还工作人员。
若当天不能阅览完毕,可提出保留申请,最多保留三天,逾期归库。
古籍善本须当天归库。
当调阅古籍有点校本、复印本、影印本和扫描件时,原则上不提供原刻本。
古籍阅览时,勿在书上注、圈、涂、改,勿采用折叠、指抓、液粘、腕压、肘搁等方式阅览。
善本需要在工作人员视线范围内进行阅览。
观众管理
为确保馆藏文献图书安全,古籍图书馆在入口处购置了自助式寄存柜,要求所有到馆读者入馆前须将随身携带的书包、饮用水、食品及其他物品在寄存处寄存,仅可携带纸、笔等文具进入阅览室,并保持阅览区域安静,共同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未来发展
试运行监控
古籍图书馆试运行阶段将持续半年,在此期间,该馆通过数字化的观众管理系统对每日到馆读者数量进行统计,通过身份验证系统做好读者群体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试运行期间,该馆将对到馆读者进行相关的调查,收集并了解社会公众对古籍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各种意见和反响。
而试运行期结束后,该馆将在安全管理、馆舍维护、开放服务、系统运行、活动组织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进一步改进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广大读者日益个性化的阅读需求。
更多的可能
据悉,古籍图书馆也将根据开放情况,结合“书香@苏博”系列活动的开展,举行小型的馆藏珍贵古籍展览展示活动,为读者近距离感受中华古籍魅力创造便利。在条件成熟时,向该馆会员及忠实读者开放古籍库房,供读者参观。
电话号码:0512-67546087(周二至周日)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潘儒巷76号
邮编:215001
来源:苏州博物馆古籍图书馆
图片来源:苏州博物馆古籍图书馆
作者:ML
编辑:Mark仔#大侦探
相关链接:
BAT“争抢”文博资源:合作模式仍在探索,博物馆不应放下身段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672602553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