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造物,打造你心中的文化之美

李莎 弘博网 2021-09-27


合作“造物”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作为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大后方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等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播为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有馆藏文物11.35万余件套,珍贵古籍善本1.8万余册,涵盖35个文物门类,形成了以“古人类标本、三峡文物、巴渝青铜器、汉代文物、西南民族文物、大后方抗战文物、瓷器、书画、古琴”等为特色的藏品系列,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以及重庆市DIY文创旅游的极其重要的场馆。


为了充分利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与文化优势,馆方与“造物”团队合作在博物馆一楼开辟了“造物空间”,并确立了“把重庆文化造出来”为主题,通过学校招募的形式,集体邀请中小学生,将参观博物馆与手作DIY结合,开展单日的研学旅游活动。


造物空间


“造物”项目于2015年创建,该团队成员具有多年的互动教学和手工DIY从业经历,在课程体系搭建、文化IP挖掘、社交媒体传播等领域有丰富的经验。


何为“造物”?


造物的过程,融合了设计+工艺+材料+工具+技巧,是一种综合训练。项目面向中小学生,把自然材质、传统工艺与当代审美结合起来,通过对特定目标的设定与共建,引导学生将把文化(Culture)、创意(Creative )注入到手作体验(Craft)当中,把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文化宝藏,活化为实物,提升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审美能力,建立创造性认知,推动本土文化的再现与传承。



“造物”有啥?


“造物”团队开发的课程与活动,以手工互动教学为课程主要内容,以主题手作和参观博物馆串联为活动形式。


课程丰富


1授课方式


团队更是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为课程添加教学意义。



第一步明确要达成的课程目标

第二步介绍文化符号、背景、创意来源

第三步开始DIY创作

第四步达成,联系馆藏文物讲述创作心得,老师点评。

第五步参观相应藏品和展厅。


课程分为45分钟、60分钟或120分钟三大类,分布在价格为30元至200元的区间内,并可根据参与者需求搭配。



2课程案例
古琴书签制作


该课程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所拥有的丰富古琴收藏为基础。提取“松石间意“、”松风“、”霜天月“等知名馆藏古琴的图形和琴铭等信息,制作者经过打磨、填色、穿穗等工艺,亲手制作一枚雅致的古琴书签。



3活动案例
世界地球日公益活动


团队在世界地球日,结合三峡库区特色,开展了“守护白鱀豚袋袋相传”公益活动,用丝网印刷白鱀豚纹饰环保袋亲子活动的形式,向下一代传递保护环境的理念,受到公众积极响应,达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评估保证质量


目前的高中低三阶课程,根据工艺、材料、纹饰三个维度,仍在持续扩展中。每个季度,运营方均会淘汰10~20%的课程,甄选出学生喜欢、学校推荐、博物馆操作易行的好课程。


2018秋冬季课表


在2018秋冬阶段,“造物”团队更是提供了20个课程供选择,其中分为八个工艺门类:木工、绘画、印刷、织绣、皮革、金工、雕塑、篆刻。涉及到古人生活场景、重庆元素、文物符号、文化传承、环保共五大文化元素。


2018秋冬季课表(点击可看大图)


选择“造物”?


1对传统手工艺的有序传承


“造物”课程与活动,充分挖掘传统手工艺的材料、工具和制作知识,把馆藏文物设定为主题,打通手工体验和参观游览,极大提升了趣味性、互动性,让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到文化传承与教育过程,用贴近学生们认知水平的生动活泼的形式,让文物活起来,把重庆文化造出来,真正实现巴渝文明、中华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扬。


汉代画像砖纹饰木皮贴贴画


2对文创体验的商业实践


“造物”项目模式已经经过实践检验。运营方在重庆拥有多家实体店铺,熟悉材质、工艺流程,具有手工体验的成熟运营经验,注重体验过程的价值引导,并建立了严格的安全管理规范,确保用户体验过程中的风险可控。



3高质量、本土化的课程体系


“造物”课程与活动经过长期实践累积,该项目目前有成熟手工课程20余门,涵盖木作、金工、皮革、织绣等多个门类,形成课时及成本设置合理的系统化DIY文创教育课程体系。


“造物”喝彩


项目一经推出即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来博物馆参观的游客把做手工视为一种了解本地文化的重要手段充满兴趣。重庆人和街小学、精一民族小学等知名学校师生对来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赞不绝口。中国移动、重庆市委某机关等单位也把研学作为其职工家属亲子活动的重要推荐内容。



未来期待


该项目在西部乃至全国都属于前瞻性探索,而为了项目更好的推广,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项目组也在时刻关注项目的不足。首先在重庆,研学旅行仍以寒暑假长期课程为主,日常或者周末的研学形式较少,需要市场推广助力。其次,系统性手工课程开发耗时耗力,成本较高。这些不足都会在后期的发展中不断修正。


同时,面向未来,双方都对该项目确定了三年的长期目标:


品牌力方面在重庆市范围内,把“造物”建立成研学教育的一线品牌。
市场拓展方面在3所以上重庆知名学校搭建研学场馆,输出课程、材料包、教学培训,实现博物馆进校园。


期望在未来的发展中,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造物”项目可以发展得更出色。


图文来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作者:李莎

编辑:Mark仔#oneman


相关链接:

苏州博物馆:“文化+金融”合作模式的继续探索

博博会|“科技、社会与博物馆”主题论坛邀您参与

女神展:揭秘“她”的自我认同与外部塑造

江苏博协:通过“培训+工作坊+展示”讲好江苏故事

一场正在博物馆上演的文化升级

书评|有所偏差还是近乎吻合,观众眼中的展品究竟是什么

假如去西安,这是你最值得带走的土特产

论坛丨高校博物馆应该如何坚守与突破?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唯一投稿邮箱:

news@hongbowang.net


商务合作请发:

market@hongbowang.net


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QQ 67260255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