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百年丨博物馆初创时代
古是今之上游, 今是古之延续。 认识现在必须了解过去。 我们要把握今天的博物馆事业 , 要推动博物馆发展 , 要预测博物馆的未来,就不能不了解博物馆的历史。为此,于“博博会”召开之际,弘博网特推出“中国博物馆百年发展史”系列专题,与大家共同回顾我国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第一期,我们选取并整理了1905年至1925年20年间中国博物馆发展的大事件,从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创立到故宫博物院向全民开放,带大家走进中国博物馆的初创时期,与大家一同回顾那个仁人志士求索探寻的时代。
启迪民智——南通博物苑,第一家私立博物馆正式创立
二十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为博物馆的建立打下了经济基础。1905年张謇以其经营企业的利润为后盾,创办我国近代第一个私立博物馆。
张謇(1853一1926),字季直,号音庵,清末状元,资产阶级实业家。他把实业、教育视为“富强之大本”,主张“欲国之强,当先办教育”,而“欲兴教育”,则“先兴实业”。
1903年张謇赴日本考察实业与教育,参观日本的博物馆和博览会,深受启发。回国后,他积极倡导创办博物馆,向张之洞和清朝学部分别递交《上南皮相国请京师建设帝国博览馆议》、《上学部请设博览馆议》,建议在北京建立国家博物馆,然后“可渐推行于各行省,而府而州而县”。他大声疾呼:“撰诸时局”,此举“诚不可缓”。
对于张謇的呼吁清政府无动于衷,但张謇本人没有灰心。首先从其家乡做起,以其个人财力在师范学校以西,购并民房29家,迁移荒缘三千余座,平土筑垣,兴建包括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在内的博物苑。张謇广泛搜集中外动植矿工之物,乡里金石,先辈文笔,并亲自制图设计陈列柜,历十年惨淡经营,终于初具规模,藏品达二千九百多号,计二万多件,分为自然、历史、美术等部。
南通博物苑旧照
南通博物苑的建立,有力地配合学校教育,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在中国博物馆史上开风气先,对近代博物馆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博物馆运营期间,张謇本人对博物馆的经营管理,也创造性的提出了系列想法。他的《上南皮相国请京师建设帝国博览馆议》、《上学部请设博览馆议》等著述,对有国家博物馆的筹建、地方博物馆的规划、文物标本的征集、藏品收藏保管、陈列技术、规章管理等博物馆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些认识和相关主张,虽然不系统,但他结合了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又吸收了外国博物馆的有益经验。对我国初期博物馆的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南通博物苑的建立,是国人多年来倡导创立博物馆的第一次实践。
此后,各地多有博物馆建立,或者举办陈列。如1905年学部侍郎严修在家乡天津的城隍庙开办教育品陈列室。1906年泰安创设教育博物馆。同年,京师乐善园(今北京动物园)辟为农商部农事试验所,陈列自然标本。不久,端方以个人收藏在北京琉璃厂海王村创办陶斋博物馆,有效推动了博物馆在民间的普及。
广建诸馆——辛亥革命影响博物馆发展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从此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使整个中国社会发生了新的变动,带来了新气象,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对博物馆的认识。
民国元年章鸿钊就在《地学杂志》上发表《中华地质调查私议》一文,吁请地质调查所“于庶务科设置图书馆与陈列馆”。1917年5月,蔡元培、马良、严修、伍廷芳、张元济等教育界、实业界四十余人联名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成立,黄炎培为办事部主任。大会规定,该社三方面具体工作中,其一即是设职业学校和教育博物馆。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教育部明确规定社会教育司具体负责博物馆业务,总务厅具体负责博物馆修建。7月,教育部在北京国子监旧址筹设国立历史博物馆,以胡在绪为主任,集太学器皿百余件为基本陈列品。1917年历史博物馆迁往故宫午门,积极征集文物,藏品达57127件。1926年10月正式开馆。
民国建立后,内务部开始接收清廷辽宁、热河两行宫的古文物,并于1913年底、1914年初运到北京。古文物陈列所就是主要掌管保藏两行宫文物的机构。该所建有规章制度。《办事细则》明确规定了各殿陈列古物保管程序和各库房存储古物保管程序,以及提收古物的暂行规则。
为了吸引观众,规定陈列品每周都进行更换,稀世珍品随时更易,不作长时间展陈,以便慎重保护。普通展品“或旬月一换,或逢令节纪念等日减价期间,分别选择更易”。此外,还在东、西华门外各置一大公告木牌,书写陈列物品门类,以期观众预为知晓。
古物陈列所开馆后受到观众欢迎。当年藏诸深宫为皇帝所专有的文物,今日公诸于世,一任民众自由观览,这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带来的思想成果。据不完全统计:从1928年7月中旬到1934年,六年间该所共接待观众4万多人次,最多月份观众17457人次。
同期,地方也陆续建立起博物馆。如1916年农商部地质调查所设地质陈列馆,同年,保定教育博物院,1918年,天津博物院、江西省立教育博物馆;1919年,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等等。据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载,到1921年全国已有13所博物馆。
全民共享——故宫博物院,皇家禁地对外开放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二十四个皇帝居住五百多年的皇宫,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殿宇九千余间,曾经是中国封建王朝统治的中心。辛亥革命后,故宫前部设古物陈列所,历史博物馆,后三宫仍由己被废黝的清朝皇帝溥仪居住。
1924年11月5日溥仪终究离开故宫,移住醇王府。1925年9月29日,“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根据“善后委员会条例”和1924年11月7日摄政内阁命令,通过“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大纲”。10月10日在乾清门广场举行成立大会。开幕那天,北京万人空巷,盛况空前,昔日的皇家宫阙终于成为群众游览的场所。
1925年筹建故宫博物院时,工作人员整理内阁大库档案的情形
故宫博物院木质牌匾
故宫博物院成立后,明文规定负责“掌理故宫及所属各处之建筑物、古物、图书、档案之保管,开放及传播事宜”。该院设古物、图书两馆。见故宫博物院初期组织机构图。
北伐战争后,南京国民党政府接收故宫博物院,于1928年10月5日颁布《故宫博院院组织法》和《理事会条例》,规定博物院“直隶于国民政府”。易培基为院长,下设古物、文献、图书三馆。由于时局暂时平静,从1928一1931年,故宫博物院达到鼎盛时期,除各宫殿原有陈设保持原状开放参观外,新布置的专门陈列室,如宋元画陈列室、明画陈列室、清画陈列室、玉器陈列室、铜器陈列室等就有37个之多,出版影印字画、图书文献二百余种,定期刊物七、八种之多,故宫博物院成为一所有影响的综合性古代艺术博物馆。
从故宫博物院的建立,到抗日战争前期,国内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文化、教育都取得了相应的发展,博物馆逐步脱离图书馆附庸地位而独立,一些大型国立博物馆和省级博物馆陆续成立。中国博物馆也自此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本文在弘博网曾刊载“弘博头条 | 大时代下的中国博物馆初创”一文上有所改动,资料主要参考《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年纪》 梁吉生;《旧中国博物馆历史述略》梁吉生;《博物馆与近代中国公共文化》徐玲。)
相关链接: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唯一投稿邮箱:
news@hongbowang.net
商务合作请发:
market@hongbowang.net
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QQ 67260255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博博会”官网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