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展|回响千年的“唐蕃古道”

拾光 弘博网 2021-09-26


“唐蕃已逝,古道还在吗?”作为我国著名的三大古道之一,唐蕃古道不比丝绸之路的恢宏大气,也不如茶马古道的声名在外,在进入展厅前,笔者对唐蕃古道的了解仅限于能知其名却不解其意,原以为它早已随着历史长河消逝,不曾想如沧海遗珠,唐蕃古道今天依然。


“唐蕃古道”

指从唐朝都城长安经今甘肃、青海,通达吐蕃都城拉萨的驿道,全长3000余公里,其中有一半以上路段在青海境内。



,这是青海省博首次牵头组织如此大规模的多省区联展,展览共汇集了来自陕西、甘肃、四川、宁夏、新疆、西藏、青海七省区10家文博单位的200余件文物精品,把唐蕃古道从历史的余味具象化到了看得见的当下。为了配合展览,在开幕当天,博物馆还组织了馆长荐“宝”和专家讲座等配套活动。


展览目标定基调


展览作为博物馆的主要文化产品,为实现博物馆的使命而生。同一主题的展览在不同博物馆内因其定位不同,展览的结构方向就有所不同。


唐蕃古道主题展在业内并非第一次出现,2017年底,甘肃省博物馆也曾举办“唐蕃古道——八省区文物展”。据《光明日报》报道,该展以“唐蕃古道”的开辟、发展、兴盛和延续为轴,分“文明初曙·华戎交汇”、“西海设郡·‘羌中道’开”、“吐谷建国·‘河南道’通”、“联姻会盟·古道兴盛”、“茶马互市·驿道通达”、“颁符赐印·金瓶掣签”六部分。而此次青海省博物馆牵头组织“唐蕃古道”,则希望聚各方力量打造西北地区的古道文化走廊,同时配合“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申遗工作。因此策划团队在定位展览结构时,从古道缘起开始,通过唐蕃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影响,讲述唐蕃古道的前世今生。



手书《羯摩经》


展览采用了类似“三段式写作”的展览结构,为完整叙事奠定了基础。在内容解读上,据策展小组成员、青海省博文物研究处象多杰本介绍,为保证展览的专业性、学术性、严谨性,博物馆曾组织召开文本大纲专家评审会,对展览文本大纲的内容进行仔细推敲与反复论证,并有意弱化了战争色彩。如第一部分“隋炀帝西巡”事件,本是隋炀帝征服吐谷浑的一次战争行为,但在本次展览中,只阐释了西巡规模、路线以及对唐蕃古道东端的影响和意义;第二部分唐蕃间的政治关系只有和亲与会盟两单元,文本中涉及到战争的内容,主要是对发生在青海境内事件的说明。




全方位展示,助力主题诠释


仅从展览名称看,青海省博本次唐蕃古道展似乎很容易给人造成“多省区唐蕃古道主题精品文物联展”的错觉,即展览是一个精品荟萃的审美型文物展,非故事线清晰的叙事型展览。但事实上,策展团队通过不同各种解读方式的搭配,很好地破解了“此局”。究其原因,以下两方面的展示设计功不可没。


重视文本的释展作用


本次唐蕃古道展中所涉文本总计13000余字(数据来源于馆方),语言精炼易懂,配合200余件展品,堪堪合适。文本大致分配如此:前言和结束语字数达500余字;每部分综述多者达300字,而每组展示文字约100字有余。因此尽管第一部分包含六个单元,结构庞大内容却不复杂,展线清晰明了。


除展览基本的结构性说明外,辅助展板上的文本也占有较多篇幅。作为千余年前跨越“世界屋脊”的往来要道,唐蕃古道的故事散落在沿线的不同角落。一些诸如塔窟寺庙、洞窟壁画、历史遗迹等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如步辇图等珍贵的不便展示的藏品,其本体虽无法移入展厅,但对于古道文化的说明却极其重要,因此都采用了图文展示并搭配图表的方式,如羌中道示意图、唐蕃会盟表、古今地名对比表等,在丰富了展览故事线的同时,较强的故事性也分散了观众对展品的关注度;并使文本之间衔接紧密,叙事完整。



唐蕃古道所经地区古今地名对照表


选择恰当的科技展示手段


在文字之外,馆方在科技互动展示方面的少量设置,既不喧宾夺主,又恰到好处。据青海省博信息中心主任董艳鸽介绍,这是博物馆首次将展览科技展示与展览内容策划同步实施,力求多维度解读展览,尽可能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又不落“为科技而科技”之窠。因此在展览中,观众所看到的虽然都是常见的展示设备,但精彩丰富的内容设计却大大提升了展示效果。如制作多媒体内容,对沿途地理风貌、民间传说进行补充展示;电子地图上往返古道上的商人,用动态的方式描绘了唐蕃古道的路线;而可供多人互动观看的文物三维模型及基本文字信息的数字魔屏,在文字平衡展品个体色彩的同时,又突出了对重点展品的解读说明......



细微之处的人文关怀


就本次展览而言,策展初衷是希望为“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申遗工作助力,并基于我国历史文献的记载、考古发现和现今的研究成果,提供相关学术支撑,传达出观众可以信赖的态度。此外,该展览的给人的舒适感还体现在很多无声的细微之处:


在前言和结语说明中,均始于对唐蕃古道宏大意义的描述,却终于对眼前人和当下事的关注。而到了展览的关键区域,采用小范围的藏式建筑形式设计营造了展览氛围;



在展览的尾声部分,采用电子地图的方式,展示了唐蕃古道及丝绸之路南道路网的盛况,再现了唐蕃古道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在文创产品展示区域,作为展览的“最后一个展厅”,汇集了各参加单位具有地域及文化特色的精美文创产品近120种,极大满足了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的需求。


进行展示的文创产品——藏香


由展而生的文化自信


展前,唐蕃古道于我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展后,羌人、党项族、和亲会盟、赭石涂面、马球、大昭寺、红山宫、布达拉宫等等,如断了线的珠子,在脑海中重新被串联起来;展览中海西州民族博物馆精美的丝织品拉开了记忆中的闸门,湟源县古道博物馆从此在心中挥之不去,还有民和县、共和县、兴海县等等,都是唐蕃古道上的遗珠......


外人如我,尚且感慨,我想青海人民看到唐蕃古道展时更是会深感自豪。恰好,展览期间(2018年11月30日-2019年3月5日)正是青海旅游淡季,很多外地游客不能在原生地一睹其芳容,本地民众却能静静品味。根据展览计划,该展之后将开启全国巡展计划,首站是湖南省博物馆,相信唐蕃古道会在其他城市焕发出别样的风采。


红地中窠对马纹锦(海西州民族博物馆馆藏)


刺绣龙纹绢(湟源县古道博物馆馆藏)


正如展览结语所言,“唐王朝和吐蕃王朝,早已消失在亘远的烟云中,但它们在中国西部演绎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剧幕,依然回响千年。”这古道使太多人魂牵梦绕……



作者:拾光

编辑:City


相关链接:

知识生产者,抑或遗产守护者?——博物馆藏品的内涵及定义

展讯|重新开馆,辽金城垣博物馆首展开放!

博博会|中英博物馆策展与文博IP发展论坛:合作共赢,讲好中国故事

我们从这里看见:影像收藏中的中国博物馆与未来

重塑当下博物馆“物质观”,从博物馆的本质说起......

“酒香也怕巷子深”:宣传——让博物馆走进公众的“馆之重器”

专访|问题与变革,中国博物馆的未来将会如何?

展讯|遇见热贡唐卡展,感受虔诚修行之美

讲座丨博物馆讲座汇总(12.7-12.14)

凯旋门博物馆遭受“黄背心”袭击,危机之中博物馆如何保障安全?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唯一投稿邮箱:

news@hongbowang.net


商务合作请发:

market@hongbowang.net


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QQ 67260255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