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从这里看见:影像收藏中的中国博物馆与未来

弘博网 2021-09-27

中国的历史影像记录是从何而起的,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会走向怎样的未来?影像进入博物馆意味着什么?会对博物馆的叙事方式和下一步的展示和研究发展走向产生怎样的作用和影响?


  

12月8日,由北京博物馆学会主导,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华辰影像等多家博物馆及专业机构发起的 “北京博物馆学会历史与艺术影像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在北京雅昌艺术中心正式召开,北京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祁庆国主持会议,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刘超英、秘书长李欣、华辰拍卖董事长甘学军、雅昌数据业务单元总经理赵永昌出席会议,全国各地20多家博物馆机构的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


     

会议伊始,祁庆国作为大会的主持人,宣读了北京博物馆学会关于成立历史与艺术影像专业委员会的批复,并向大会提交了历史与艺术影像专业委员会推荐委员候选人名单。随后,历史与艺术影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欣女士介绍了成立专业委员会的初衷及未来工作设想。


李欣表示,近年来,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影像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其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历史与艺术影像专业委员会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下组织成立的,旨在提供摄影收藏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推动影像资料的学术研究水平提高和资源共享。


北京博物馆学会刘超英理事长指出,各博物馆机构对于历史与艺术影像的收藏及研究仍在初期阶段,会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专委会的成立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大家要把平台用足,做到经验共享,信息共享,加强馆际之间的交流。


会上,画家何扬先生向专委会赠画,并表达了对专委会的美好祝福。



随后,来自六家单位的研究者就自己的研究情况与工作经历分别作了主旨发言。


杨红林中国国家博物馆


历史影像在博物馆是一个边缘的收藏门类,同时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展览的内容。国家博物馆杨红林在发言中分享了国家博物馆馆藏历史影像的收藏情况、国博在相关领域的发掘利用和个人的研究体会。


杨红林表示,随着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历史与艺术影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逐渐摆脱以往在博物馆中的边缘地位。但同时,历史影像资料的收藏和研究仍然面临着总体认识不足、收藏及研究力量分散、学术水平普遍不高、开放程度不够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提升和改善。


方丽瑜故宫博物院


在人们对历史影像资料的收藏和研究越发重视的当下,对这类藏品的保护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重要且刻不容缓的工作。故宫博物院方丽瑜在主题发言中介绍了历史影像资料的沿革、种类、故宫博物馆对此类藏品的保护工作开展情况,以及自身对历史影像内涵和迭代的思考。


影像艺术自诞生至今,经历了玻璃底片的经典时代、胶片时代和数字影像时代,下一步将会以何种形式继续发展?我们究竟需要站在时间轴的哪个位置来看待“摄影藏品”的定义?方丽瑜指出,历史影像的收藏和研究其实在每个时代都存在缺失的情况,最重要的其实是将资料研究的生产、服务和保护相联动,让研究推动服务,让服务促进生产,并在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将实体与虚拟相结合,促进数字影像的广泛应用


曾璜

影像研究学者


任何研究的伊始都是从其沿革开始细数,影响研究学者曾璜先生首先介绍了影像艺术在中国出现的背景、发展历史、门类及收藏现状。艺术摄影的收藏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其作为史料的收藏一直以来都非常受重视,如今,更是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投资渠道。曾璜先生认为,摄影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形态,更是21世纪最活跃的艺术形态,当下,对历史影像资料的收藏、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在中国,影像艺术正在不断的繁荣,由官方摄影师所拍摄,或非主流摄影家所创作的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影像,在缓慢地进入到公众视野中。这揭示了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最终能够构建起自己的摄影史。”

 ——Prof. Mary Merien, 《Photography: A Cultural History》,2015



郑茜中国民族博物馆


为什么收藏?来自中国民族博物馆的郑茜女士从工作实践出发,思考了民族博物馆藏品意义的阐释困境。历史影像资料以其特有的客观性、真实性和现场性,成为人类记忆重要的承载体,而对历史影像资料收藏的意义即在于在视觉深描中看见、在真实影像里典藏。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于,将影像放进博物馆后,如何体现博物馆的“物”性?如何平衡博物馆中的“虚”与“实”? 随着21世纪读图逐渐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博物馆如何接纳人类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


郑茜认为,影像也是一种特殊的“物”,对博物馆来说,影像收藏是一种特殊介质的收藏,是一种特别物态的收藏,图像时代的到来将直接影响到博物馆知识生产方式和叙事方式的改变以及促进民族博物馆的深刻改变,最终触发并推动整个博物馆系统的结构性变革


谭珊珊上海历史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的谭珊珊以上海历史博物馆的工作实践为基础,从展览应用、教育运用和其他运用三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历史博物馆对历史影像资料的使用情况。在实物藏品不便展示或运输的情况下,影像资料以其特有的展示便捷性和传播广泛性将展示内容传播到更广泛的群体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谭珊珊表示,博物馆还需进一步加强历史影像资料的大数据库建设,重点建设数据库AI识别和知识库等重要项目,以其对未来的展示和研究创造更好的条件和影响力


靳飞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靳飞首先表示了对北京博物馆学会历史与艺术影像专业委员会成立的祝贺,并简要介绍了2018年9月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国家相册 致敬历史——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典藏展”, 展示内容既包括近代以来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和节点的记录,也含有海量的不同时代百姓生活影像,汇聚成浩瀚的历史,凝固住鲜活的瞬间,以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历史内涵吸引了众多的观众。靳飞展望道,影像资料及数字影像技术将对博物馆展示、相关工作的开展和博物馆功能的发挥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历史与艺术影像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正是抓住了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其重要作用未来可期。



会后,与会嘉宾共同参观了雅昌文化集团的艺术品复制技术实验室。



目前,民间已经出现专门的影像收藏机构,公立机构也逐步转变此前将影像作为档案资料的单一认知,开始认可其文物及艺术的价值。未来,专委会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开展学术交流、专业培训、普及推广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发挥好学术团体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作用。



编辑:鲜柠檬


相关链接:

重塑当下博物馆“物质观”,从博物馆的本质说起......

“酒香也怕巷子深”:宣传——让博物馆走进公众的“馆之重器”

专访|问题与变革,中国博物馆的未来将会如何?

展讯|遇见热贡唐卡展,感受虔诚修行之美

讲座丨博物馆讲座汇总(12.7-12.14)

凯旋门博物馆遭受“黄背心”袭击,危机之中博物馆如何保障安全?青年人,讲故事,关联性……史密森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展览改造的策略重点

弘博网实习招募 | 这个寒假可能是应届毕业的你,最后的实习机会了

博博会|博物馆设计师、馆长专家共谈:以创新打造博物馆时代风尚与文化自信

博博会|立足新时代,实现新发展,看非国有博物馆专委会在2018年做了什么?

通知|研习53个艺术机构,利荣森纪念交流计划全力资助你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唯一投稿邮箱:

news@hongbowang.net


商务合作请发:

market@hongbowang.net


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QQ 67260255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