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数字博物馆建设:云上共享历史文化
风卷云舒,惯看桑田变沧海;
古往今来,多少故事笑谈中!
为了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华历史文明,讲述陕西文物故事,陕西省选择建立陕西数字博物馆,通过发展多个栏目全面介绍陕西故事。陕西数字博物馆的成功运行标志着陕西博物馆事业进入全民数字时代和陕西文博事业驶入网络新时代。
始建于2011年的陕西数字博物馆是陕西省政府推出的“文化惠民工程”,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依托全省馆藏文物数据库资料和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相关平台建设,着力打造的一个文物数字化展示、保护与交流的专业平台,成为中国首座省级文物行政管理机构创建、依托全省馆藏文物数据库信息和集观赏性、知识性、互动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数字博物馆。
自2012年8月上线运行以来开设虚拟现实馆、数字专题展等5大主体特色栏目,设立“文物故事”“交流与论坛”等多个辅助栏目。
网友可以点击陕西行政地图所辖区内博物馆进行观看,不仅能对博物馆进行全面浏览,还可以360度观赏展出文物。“临展与交流展”展现方式是以博物馆为主体,展示其在世界各地进行的临展与交流展,点击世界地图中标明的临展地点信息便可呈现。
“精品文物鉴赏”“讲坛与讲解”让网友浏览之余还可以进行在线学习。精品文物鉴赏的建设较为完善,选取陕西省博物馆藏文物中的一级文物进行鉴赏,既有二维图片又有三维视角,对细节还可以放大查看,外加文物资料进行补充。"讲坛与讲解"是对文物知识的延伸,主要有“文博讲坛”“历博讲坛”等专题栏目,还有关于文物修复等讲座,让文博爱好者对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学习。
2016年2月
陕西数字博物馆实体体验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通过新技术与文物的结合,诠释“让文物活起来”的历史生命力。例如,将唐十八陵及陪葬墓出土的精品壁画等文物,利用高清扫描和其它科技手段进行展示,搭建唐墓壁画特展展示软件平台。
2017年5月
“陕西文物之声网络电台”上线,以语音、文字、图片等多媒体形式,结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手机微信公众平台等手段,融合文物电台、微信互动、APP应用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全媒体综合应用服务平台,让网友足不出户聆听来自陕西博物馆的最新展览、文物故事、基层动态和文博新闻,开设“漫步诗歌”“老陕西的趣闻传说”“你不知道的西安城事”“文物的传奇身世”和“丝路寻根”五档节目。
2018年5月
陕西数字博物馆移动馆启动。采用“大屏+鼠标”形式为观众提供了解陕西文物、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可移动互动媒介,让陕西文物、文化和中华文明深入公众,使更多网友体验到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绚丽多彩的中华文明。
移动馆展示区分为大屏投影互动区、VR体验区、陕西文物数据查询区、文物之声网络电台录音区、机器人表演展示区。目前已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韩城梁带村博物馆、渭南博物馆、第九届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安康市博物馆展出,极大地丰富了网友的网上体验。
陕西数字博物馆推出的口袋版成为集多种先进技术于一身、将传统纸质媒介与现代网络媒介创新结合的综合平台,实现了“把历史装进口袋,把博物馆带回家,让文物活起来”的愿望。目前口袋版图书出版已涵盖25座重点博物馆,共出版口袋版25册。
最新统计显示,陕西数字博物馆PC和移动端上网点击数量突破200万人次,上线虚拟现实馆达到142座博物馆,共有3421座世界各地博物馆在该馆登录或介绍,后台统计网友遍及全球122个国家和地区,实体体验馆网友体验超过500万人次。 数字专题展共100个,精品文物鉴赏栏目上线二维文物232件、三维文物46件;讲坛与讲解上传文博讲坛、历博讲坛、文博类培训等88个讲座视频和31个省份博物馆的讲解音频。
陕西数字博物馆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陕西文物系统将从博物馆文化互联网思维变革与博物馆业务互联网思维重构做起,重塑博物馆价值链并全面启动互联网思维,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支撑下,由博物馆引导观众向观众驱动博物馆管理模式思维模式转变,在新型博物馆建设中改变传统思维、树立互联网思维模式,在努力建设好数字博物馆的前提下最终实现智慧博物馆。
整编自:中国新闻网《陕西数字博物馆上线虚拟现实馆已达142座》
陕西省文物局《陕西数字博物馆网友遍及全球半数以上国家地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西北锅巴# oneman
往期精彩回顾
看首次“踏出欧洲、亮相亚洲”的帕埃斯图姆文物,讲述文明与幻想
唯一投稿邮箱:
news@hongbowang.net
商务合作请发:
market@hongbowang.net
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QQ 67260255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