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展|让“博物馆疲劳”消失无踪,六朝博物馆有妙招

冯翰宁 弘博网 2023-10-07



如何定义一个“好”的展览?是观众通过展览学到了很多知识,还是欣赏到不少有名的国宝,抑或是感受到绚丽的展品所带来的美感体验……这些的确是优质展览的标准,然而,观众的参观感受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展览令人感到疲惫、无聊,缺少记忆点和情感共鸣,那么,或许不能被称作是好的展览。


1916年,吉尔曼创造了一个短语——“博物馆疲劳”,反映了参观博物馆之中与之后身心疲惫的现象。此后,中外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欲借助比特古德的研究成果,分析六朝博物馆的“六朝风采”展是如何应对博物馆疲劳,从而使观众收获了惊喜的舒适体验。



比特古德对博物馆疲劳中各现象的分析和原因的推定,按照这个分类,笔者以一个观众的视角解读展览的思路与亮点。


控制展览体量,消除信息负荷与竞争


展览信息包括展品、文字与图片内容。信息超负荷就是展览信息过多呈现,信息竞争则是指同时出现的展品种类过多。我们看过很多类似展览,虽然博物馆的本意是想通过排列紧密的展品和内容详尽的文字说明,向观众输送完整的理论知识,但实际上,会对观众的参观造成一定压力。观众在踏入展厅时,如果预感到这是一个庞大体量的展览,他们会更快地感到疲惫,甚至失去参观重点、注意力分散,导致博物馆的传播效果打折扣。


而在“六朝风采”展中,每一类器物都独享自己的空间,在观众的视线范围内只包含一类展品的实物、文字与图片介绍。所有展品都被当作是“明星”,不会有哪些展品被辅助展出,成为其他“重要藏品”的陪衬。展览通过控制展品数量和文字说明内容,用图片说话以减轻阅读压力来控制自己的体量。这样,观众被展览引导着专注于每件文物和文字信息,真正看懂、理解展览中传递的信息。从博物馆的角度来看,教育和传播的效果也就得以尽可能地实现。


魂瓶展区

陶罐展区


加强展厅“置入感”,缓解参观疲劳


人的体力与精力都是有限的,福尔克等的研究表明观众参观兴趣在30-45分钟达到临界值,此后注意力无法再集中,信息接收效率降低。但是,研究也表明,这种疲劳受到个人偏好的影响,如果内在偏好超越外在疲劳,即使体力下滑也仍能兴致盎然。如此,我们便可提出应对体力、精力及认知能力局限的措施,即控制展览体量、提供缓解疲劳的休息区和布置精彩的展览以激发观众兴趣。控制体量在上一部分已说过,这里主要叙述“六朝风采”展中氛围环境的营造与休息区的设置。


提升观众兴趣的方式有很多种,严建强指出,让观众产生“置入感”,即无意识地介入到展览所表达的生活中去可以极大地调动观众的主体意识。在“六朝风采”展览中,整个展厅被布置成一片竹林,而文物所在的各个展区仿佛是竹林中的亭子,木栅栏虽分隔了区域但没有挡住视线,观众们总能感觉自己置身于竹林中。竹林也被精心设计,一部分竹子前面有一个影幕,灯光照射后影子就呈现在幕布上,人们只能看见隐约的竹影。另外,竹林中还放置了几个装置小品,用枯山水的手法表现春夏秋冬,点缀观众的游览通道;展厅中还模拟了小桥流水的场景,透明的钢化玻璃下面铺满了鹅卵石,纵然没有真正的水流,人们也仿佛感受到水从桥下流过。

竹影、玻璃桥与枯山水


整个场景让人感觉精致,清雅,这种文人式的审美也正传递了六朝的气质——魏晋的士人逐渐摆脱了儒家人生观规定的人生路径,把个人的享乐和精神的宁静当作新的目标,追求潇洒高逸、优雅从容,自然山川景物开始成为了审美对象。正如在兰亭集序里写到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整个展览便是按照这样的气质与风格进行的环境布置,并非辅助性的增强氛围渲染,而是将展品、观众都置于一个连贯而统一的语境中。


完美展现六朝精神的天下第一行书也陈列在了展览中,搭配着宽大的木座椅组成了休息区,安置在展览中间而不是脱离展区,成为了竹林中的一个小憩区域。座椅上还有耳机插孔,方便观众在休息过程中听着六朝的音乐,受到氛围感染和语境环绕。


流觞曲水的休息区


美而轻松的方式,改变厌腻情绪


博物馆的厌腻情绪似乎有两方面的解读。一是博物馆展览的同质化,昏暗的空间里放置着多个展柜,展品附着文字说明牌,以及字正腔圆、千篇一律的讲解。二是博物馆器物的类型化,普通观众对博物馆的理解无非是展示青铜、陶瓷、玉器、书画的空间。


而“六朝风采”则是跳出这样的布局和结构,给人全新的感受。虽然器物仍然被玻璃展柜罩着,但是它们更像是散落在竹林中的宝物,这里的环境优雅而精致,展厅的一面是能望到外面的玻璃,采光自然而明朗,也没有大片的文字说明。学习是枯燥而艰难的,但若能有一种美而相对来说轻松的方式能学到知识,谁会不喜欢呢?


枯山水与玻璃外的景色


符合观众认知,避免“挫折感”的产生


人们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失去对一个展览的兴趣,比如“挫折感”。当人们发现自己看不懂说明牌上的专业术语,无法体会到讲解中对物之美的描述时,挫折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博物馆对物的诠释如果不能符合观众自身的认知结构,那么,博物馆的教育与传播功能就无法实现。


在“六朝风采”之初,观众就了解了展览意图和设计思路,即用艺术的视角发现文物中的美。为每一类展品精心设计的说明牌上简短的文字及大量的图片,周围环境的烘托以及对器物设计的独特的展示区域,都将审美以及美学因素放大,引导观众发现物之美,感受由物所反映的六朝气质。



明确告知的展览意图,精炼简短的文字说明,用物本身的美打动人心,这些都使得博物馆的形象不那么严肃神秘,刻板说教。博物馆设计的妙处就在于,它在观众与古代的文物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这个桥梁没有仅靠文字说明牌,观众闲庭信步于竹林中时能够轻松地获取展览想传达的观点。这样的参观减轻了观众的压力,尽可能地不让他们产生挫败感;同时,明确的展览线路使得观众不存在决策的负担。


参考资料:1.周婧景:《从“博物馆疲劳”概念出发:参观博物馆的影响因素、检测方法与改善建议》,中国博物馆,2018年第2期2.严建强:《“博物馆疲劳”及其对策》,中国博物馆,1992年第2期



【观展】
栏目介绍及征稿启事


走出展厅,

你是否思绪万千?

你是否迫不及待地需要分享自己的思考?

你是否想要自己的声音能够被博物馆听到?

你是否期待自己的文字可以拥有改变的力量?


现在有一个机会,你是否愿意拿起笔来,记录下你的观展体验,分享你对博物馆展览的点滴想法?


征稿启事


1.征稿面向:所有愿意分享自己观展体验与思考的观众


2.征稿说明:希望能感受您的思考与态度,能够呈现问题,分享见解(看似无解,说不准努力的人多了,也就慢慢变了,谁知道呢?);字数在2000——3000之间;每篇文章需要提供高清晰度配图(最好标注上相应的名称,单独打包);可实名可匿名,我们充分尊重您的隐私。


3.投稿方式:news@hongbowang.net(唯一投稿方式,投稿请注明“观展”)


4.稿酬:稿件录用后,即有相应稿酬;能够引发广泛共鸣与讨论的文章(以阅读量为标准),还有额外奖励。


若在3—5个工作日内未收到弘博网编辑部邮件回复,则视为该稿件未被录用


注:本栏目文章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弘博网立场


作者:冯翰宁
图片来源于作者
编辑:miyagi#祝焱
新品上线:博物馆24h

转型|曾生产新中国第一架钢琴的乐器厂将变身为博物馆
海外|“世界第一本旅行指南”正在大英博物馆展出
预告|“又见大唐”姊妹篇——“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即将启幕
展览|2019“一带一路”人文历史摄影展亮相故宫
发布|国家文物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增762处

院庆|故宫博物院迎94岁生日,故宫雪糕、紫禁城徽章等礼物亮相

展览|在12000万余册图书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书香记忆

研讨|国内外博物馆专家齐聚杭州,召开“2019中国丝绸国际学术研讨会”

合作|中巴签署文化遗产领域合作协议

研讨|“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的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常州召开

回顾往期精彩

一天|纸上得来终觉浅:策划一个跨界小展览会遇到什么

招标|世界旅游博物馆初步设计项目方案公开征集中

热议|敦煌与王一博跨界合作,不要小瞧明星的“带货能力

展览结束了,对观众留言的利用才刚刚开始

孟买机场的艺术博物馆遇冷,让乘客停下脚步成为一大难题

热议|敦煌与王一博跨界合作,不要小瞧明星的“带货能力

展讯丨淄博窑陶瓷、博山琉璃在鲁博亮相,打造文化精品盛宴

讲座 | 博物馆讲座汇总(10.12-10.18)

月刊|国际博协第25届大会召开,国庆主题展览相继开幕,晋博百年华诞……看9月博物馆大事记展讯|重磅展品来袭,让你在辽博中“又见大唐”
通知|传统村落保护案例征集中,助力文化遗产彰显生机
书讯|法定假日已休完,读书学习不要停

招聘 | 文博单位相关招聘信息汇总 (10-1)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