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透过董其昌书风展,表达社会文化的深层次诉求
如今,在互联网等新媒体影响下的“博物馆热”为博物馆带来了大流量观众,但也隐藏着诸多问题:博物馆对于文物的解读与诠释是否足够深入?琳琅满目、精品纷呈的展览最终是否能让观众“买账”?展览作用于当下,是否会生发新思考,凸显现实意义?如上种种,越来越需要博物馆在策展前深思熟虑。11月16日于山东博物馆开展的“香光馨远——董其昌书风展”,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下应运而生。
作为晚明时期集古法之大成的书法大师,董其昌书风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标杆,更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但后人却对于董其昌书法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其书法自成一体,意境高远,其实是聪明;也有人认为其书法“软媚俗”,名为复古,实则沽名钓誉。而董其昌书风究竟如何评价,并对于当下书法艺术有怎样的影响。展览同我们一起思考了上述问题,但它带给我们的惊喜也远非如此。
以小见大管窥董其昌书风流变
通过呈现名家书法作品管窥其个人书风的流变,亦或是以部分书法作品呈现某一特定时间段艺术特点,是中国古代书法类展览中比较常规的策展思路,但策展思路的阐释与文化内涵的表达多是含糊不清的,似乎缺少一种“灵魂”,展览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在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山东博物馆书画部张颖昌博士看来,书法展览并不是名家作品的堆砌与罗列,而是在对同一系列藏品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其中一个切入点梳理出一条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此次展览以董其昌的书法作品为切入点,牵引出董其昌的生平和仕途经历、书风特点、历史选择及后世影响等诸多问题,以期在历史的坐标中定位董其昌,把握董其昌书风的特点及现实意义,以一个个案来探讨传统书法文化传承,引起对当今社会书法文化的的启迪与思考。
展览内容以时间发展为主线,分三章共六个小节,依次讲述了“董其昌要超越的目标”“董其昌的师友”和“董其昌的追随者”三个主题。张颖昌博士介绍,摆在董其昌面前的,是绵延一千多年的名家谱系和传承链条,董其昌素有较量古人之心,因此第一单元讲述了董其昌一生要超越的两个目标,即赵孟頫与吴门书派。通过呈现赵孟頫、以文徵明、祝允明为代表的吴门书派的书法代表作,与董其昌书风进行对比,找寻董其昌书风的特点。此外,这一单元也将明末书坛门户林立之风放置到党争、结社的社会风气当中来观照,补充了以往书法史研究的缺失。
作为云间书派的核心人物,董其昌将其书风继续发扬,使云间书派成为一个可与吴门抗衡的流派,这其中也离不开其师友的共同推动。第二单元展现了董其昌书风的代表作品,及其师友莫如忠、莫是龙、陈继儒的书法作品,突出董其昌以及云间书派所追求的书风特点。展览中有三件董其昌八十岁前后书写的册页,另有董其昌“不见旻公”大字行草诗轴,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力作。
第三单元以董其昌书风对后世的影响为主线。董其昌书风能在明清交替之际得以延续,并在康熙朝成为书法文化的“主流地位”,进而成为科举考试书写文化的风向标,是董其昌众多追随者的合力推动所产生的结果。该部分通过展出的大量清代书法作品进行说明,中不乏八大山人、傅山、沈荃、担当等书法大家的作品,也有普通书手的作品。
展览并没有以董其昌个人书法作品作为表述核心,而是将董其昌书风作为一个整体观察,真正使藏品成为了叙事的构成要素。得益于内容的连贯和顺畅,在展厅中穿梭观看,并不会让观众产生忘记前面的展览内容,进而忽视正在参观内容和各级标题、展览主线之间的关联。内容逻辑清晰,直观明了,便于观众很好的理解董其昌书风深植于时代土壤下的文化风貌,并对董其昌书风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重新审视董其昌书风的演变发展。
有针对性的展品客观还原历史
据张颖昌博士介绍,此次展览共展出76件(套),计97件展品,时间跨度五百余年。展品以山东博物馆馆藏为主,并得到天津博物馆和济南市博物馆的展品支持。展品的选择也有所侧重,即以名家书作为主体,也不避馆阁体和普通书手书作,力图贴近书写文化的历史本原,让展品来讲述董其昌书风的历史流变。正如张颖昌博士所说:“在流传的过程中,书风是一个延续发展的产物,为此每个时代的展品选择需要兼顾到更多人,而不是以书法欣赏为选择依据。”
例如第一小节讲述赵孟頫为董其昌书法要超越的目标,展出的赵孟頫《雪赋》行书卷。此作品书于元大德二年(1298)冬至,同年春时赵孟頫奉诏入大都书金字藏经,举荐二十多位善书者随其入京抄经,并皆得赐官。这一江南文士借径文艺致身的事件,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反响,赵孟頫也因此成为南北方及朝野共同确认的书坛领袖。《雪赋卷》是这一时期赵孟頫书法的代表作,也更能印证该部分的内容,进而更精准的扣紧主题。
赵孟頫《雪赋》行书卷
尤其在最后一个单元,全景式展现了学习董其昌书风的流派,展出较多并不为观众熟知的作品,虽风格不一,但观看的过程中却能找到这些作品的共性。如模仿董其昌书法形神兼备的康熙时期翰林院学士高士奇所书《行书卷》;如乾隆时期书写馆阁体的代表人物郭尚先所书《行书卷》;再如乾隆二十五年进士的王文治所书《行书屏》。这些作品以更公正、真实的方式串联起一段完整的董其昌书风发展历史,并试图让观众通过这种方式客观评价董其昌书风。
清 查昇草书轴
把握学术性与通俗性的融合
当下展览并不仅是为了推动学术研究,而是期望能够尽善尽意,让普通观众能够通过展览与自身产生关联。对于观众来说,情感的共鸣,观展的舒适,能主动勾起观众所思所感更为重要。如何最大限度激发藏品的意义潜力,增强藏品的公众可及性与相关性,对研究主体、研究视野与研究成果的通俗性转化,也是此次策展时的着力点。
不同于以往学术研究展览在文字中营造出的疏离感,此次展览的说明文字在不丧失主调的基础上,给予观众强烈的带入感。如第一单元中以“董其昌要超越的目标”为题,充分捕捉了观众的兴趣点,使董其昌欲在名家书法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表达的鲜活可见,能让观众快速进入展览营造的氛围中。再如“董其昌的师友——云间书派的营构与崛起”,能够承上启下表明欲超越吴门书家,董其昌所营构的云间书派的发端与崛起,故事性的叙事方式使内容的表述更为完整,拉进展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此外,展览中也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以直观的方式、通俗的语言,将与展览相关的拓展信息更高效的传递给观众,加深了观众对展览内容的理解。如展厅入口处便能看到“名家体系中的董其昌”多媒体装置。该装置以文献为依托,梳理了董其昌身前的名家体系,展现了明中期以前的名家书法传承脉络,作为展览的引子。观众在观展前便能对展览的背景内容有一个把握,提升了观众参观、欣赏的兴趣。其次,在“董其昌的追随者”部分,通过多媒体分析王铎与董其昌在仕途背景、书风特点和人生际遇等几个方面的不同,更直观阐释了董其昌书风在清初被完整承继下来,在清初书坛呈愈演愈烈之势的原因,这也使得多媒体装置成为解读展览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览中的设问与思考
展览亦是观众讨论的空间,当今人重新回顾古人书风又会生发怎样的思考,又是否能在这些思考中有所收获。相较于展品的详实说明,这应该是展览更需要呈现给观众的。
张颖昌博士坦言,在策展过程中,他时时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董其昌博观精鉴、遍学古今,独具史家眼光,他如何对自己的书法进行历史定位?董其昌师友和他的追随者在门户观念上的异同点是什么?董其昌书风为什么能在康熙朝占据主流地位?董其昌书风在清中期以后能对书写文化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有怎样的深层文化根源?回眸董其昌书风的绵延承递,这对我们当下的书写文化会带来哪些启迪思考等等。在策展中,他也有意识的将问题融入到内容中,希望这些隐藏的问题能够催生思考与讨论,探讨其对当下书法文化发展方向的鉴镜意义,这也是策展的初衷。
在专访中谈及如何看待普通观众对于书法作品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时,张颖昌博士也说道,不同知识背景的观众需求不同,对于书法作品理解的不同是很自然的事情。但董其昌书风的中正、文雅、平和的特点,与当下我们所推崇的书风特点是一致的,可以说这种书风把握了中国人审美的核心,把握了传统文化的主流。当观众观看时会自然而然与自身所处的文化时代相结合,从而产生一些触动、感悟,甚至是思考,展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当代语境之下的重新发掘、提炼、诠释和包装,才能让馆藏文物重新焕发魅力和生机,博物馆真正实现从“火起来”到“活起来”转变。对于公众而言,需要做的就是脚步慢下来,细细去品味自己认为值得的每一场展览、每一幅作品。而对于策展人来说,需要做的或许就是在把握好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挖掘藏品本身的文化精神,并阐释出时代价值。透过此次展览,我们得以反观传统书法,了解到真正的董其昌书风,也需要思考如何在当今时代下,表达出社会文化的深层次诉求。
图片来源于山东博物馆
编辑:国旻#国旻
新品上线:博物馆24h全国首个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在沪成立看展览,游上海!美术馆观展小程序上线!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项目《谜宫·金榜题名》正式发布
陕西省博协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成立
和氏设计20周年庆典圆满举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第一届理事会成立
山西省工业博物馆联盟和山西省工业旅游联盟成立
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出炉”,博物馆志愿力量不断发声内地与澳门将合作建设澳门故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
我国首家综合性桥梁博物馆开馆
济宁市博物馆(新馆)夜间正式开放公告
全国博物馆研学旅行培训会议在鹰城开幕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在京发布回顾往期精彩
打通“美美与共”与“有教无类”——中国大学艺术博物馆的重要课题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