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沉舟侧畔千帆过 ——上海博物馆线上展览创作回顾(2012-2021)

刘健 弘博网 2023-10-07


去年疫情肆虐期间,国内博物馆纷纷无奈闭馆,观众看展无觅处。各地博物馆在国家文物局的组织下,纷纷推出了被称为“云观展”的博物馆线上展览及其它线上活动(图一)。“云游博物馆”一时蔚成风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疫情期间社会大众对博物馆的要求。当国内疫情的硝烟逐渐散去之时,“博物馆的线上展览往何处去?”成为业内普遍关心的问题。应该说,博物馆线上展览的异军突起虽说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也确实给博物馆的数字化传播带来了一个机会窗口。能否利用这一窗口期趁势而上,是一个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实力的真正体现。但这里的一个前提条件是,需要厘清什么是博物馆的线上展览。


图一:2020年1月28号, 上博上线全国博物馆第一家疫情期间的网上博物馆特辑


在疫情期间,及疫后的分析文章中,很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博物馆线上展览的概念及其界限变得非常混淆。自从线上展览被冠以时髦的云展览名称后,它就似乎成为了一个框,博物馆的所有线上活动都可以往里装。我们认为,博物馆线上展览实际是博物馆展览的另一种形态。它一般是指对博物馆数字资源进行有意义的组合后,采用数字化技术形成另外一种有别于实体展示的博物馆展示形式,并通过网络渠道展现及传播给社会大众。那些网上直播(图二)、网上讲解、网上开幕式都属于博物馆的线上活动,但和线上展览扯不上关系。现在博物馆的线上展览大体可分做两类,一类是采用三维技术或全景技术制作的网上虚拟展览,另一类是采用多媒体技术的网上专题数字展。


图二:5.18国际博物馆日的网上直播活动


从目前的国内的情况看,网上虚拟展览依然是线上展览主要类型,而且基本是依托实体展而存在的,可以把它看做是实体展在虚拟空间的复刻,或者也可以采用赵卓先生的称法:孪生型。 但这实在不应当被视作是线上展览的一种正常状态。因为从根本上说,博物馆线上展览不应该是对实体展览简单的复制或数字还原,而是对藏品数字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与解构,通过数字手段和方法,将藏品数字资源的研究成果以可视化的形式在网络载体上予以展现。按个人的理解,线上展览的核心优势并不仅仅在于展品的易于汇聚,更在于诠释,即依据优良的数字资源和多种的数字技术手段和方法,对资源进行多元而开放的诠释,进而引导观众发现问题,并通过观众自己对数据的观察来获得对问题的认识。由此出发,个人认为,这类三维漫游型的线上展除了给未看展的人提供一个可看之处及留档的作用之外,离线上展览的本质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某些特定的场所除外,比如石窟)。


当然,三维虚拟的形式也不是不能用于展览,关键还是不能简单化。上博网站在2001年上线后就策划了漫游型的上博青铜陈列室和陶瓷陈列室的虚拟展厅(图三),但很快我们就感觉到了此类形式的弊端。因此,在2012年改版时,我们尝试在原来三维漫游的基础上,将青铜馆做成了虚拟漫游多点互动项目(图四),即加入了社交的模式。网友们在以角色身份登陆后,除了可在虚拟场景中漫游,点击相关器物查看介绍以外(图五),还可以相互参观即时交流观赏心得,摆脱了原来虚拟场景只是供单向游览的旧模式,使之成为一个参观社区的形态。虽然这一形式后来没有坚持下去,但我认为这种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线上交流的游览方式,应该还是这类虚拟场馆建设的一个发展方向。另外,博物馆三维展示的游戏化也是可选的方向之一。


图三:三维虚拟陶瓷馆

     

图四:青铜馆虚拟漫游多点互动栏目之一


图五:青铜馆虚拟漫游多点互动栏目之二


由于目前网上虚拟展览的“孪生”特性,对博物馆来说,在交给第三方制作后并不需要太多的付出,这大概也是网上虚拟展览之所以风行的原因吧。从这个角度而言,网上专题类型数字展的策划和制作,才是真正考验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者水平的试金石。目前很多地方都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其中有一个屡次被人提到的关键词——“再造”。我觉得博物馆的线上展览如果要走出自己的路,就不能吃实体展的现成,而是需要有“再造”的理念。对此,本文将以上海博物馆网站所制作的线上展览为例,与大家探讨一下线上展览制作所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上海博物馆从2012年开始制作网上专题类型数字展,从图文型到多媒体类型再发展至数据探索类型,一路风雨,痴心不改。上博网展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内容为王,技术为内容服务”的原则,并逐渐形成了“展览思维上要有创新,内容上要有理性,架构上要有灵性,叙述上要有耐心,设计上要有调性,技术上要有特性”的策展特质。同时,我们也注意做好以下几个平衡:


1
保持原展理念与创新性之间的平衡


不可否认的是,在博物馆数字化人员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很大一部分数字展也是在原有实体展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针对这一类数字展,我们尽可能的在尊重原展理念的前提下,根据我们的知识背景、学识能力、数字技术特点以及网络传播特性,力争做出一些新意——或在内容表达有所丰富,或在视野维度上有所差异,或在结构组织上别出心裁,甚至不排除和原展主题存在某些相悖。2017年,为配合“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我们与山西博物院联合制作了名为“壁上观——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的线上展览(图六)。


图六:“壁上观——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网展首页


馆际之间联合策划网上展览在国内博物馆界并不常见,但正是因为有了山西博物院的数字资源支持,我们才得以通过不同视角的观照、更深的知识挖掘、更广的背景延伸以及更多的内容解读,给予观看者不同于实体展的感受。比如,考虑到陈列室里静态的实物陈列虽然可以让我们近距离地看到壁画的真实形象,但这种形象其实并非是完整的,尤其是空间信息的表达并不充分。因此我们在第一部分制作了“行走山西”的板块:通过一幅“(山西博物院)馆藏壁画分布示意图”(图七),以数字化的手段复原壁画墓的地理分布信息和历代主题聚类信息(不同主题的标示颜色不同),并通过壁画地理标签与壁画遗址或建筑情况乃至壁画藏品本身形成关联和介绍,使文物在空间环境下被“细读”。


图七:山西博物院馆藏壁画分布示意图


“事死如生”这一词经常被我们用来反映古人的丧葬观念,但一般展览往往对葬品着墨较多,从墓葬结构去解说的则较为少见。事实上,就壁画墓葬来说,如果说墓葬中的壁画是以二维的绘画手法,在三维的墓葬空间中再造古人心目中的宇宙世界与来世吉宅;那么,就每个墓葬而言,它的结构就是古人对宇宙构成和世界构成的微观再造,平面的画分布在立体的空间,它们之间相互位置的关系都是有意义的。它对人们理解壁画的内容和意义、理解古人的思维观念都有一定的帮助,故而可以说墓葬结构与壁画内容共同构成了重要的原生环境。但这在陈列室中囿于物件本身以及展场空间的局限而无法表现。因此在网展的第二板块“古墓探幽”,我们分别选取了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繁峙南关村金代壁画墓这样三座具有不同特点的壁画墓葬,复原它们的墓葬结构,以数字手段将二维的壁画重置于其原本的三维墓葬空间,通过保留壁画的位置信息和相对位置关系,为人们认识壁画提供更全面的知识体系(图八)。整个数字展很好地与实体展形成传播补位,加深了观众对展览的感知和理解。


图八:山西繁峙南关村金代壁画墓内部墓葬结构展示


如果说,上述案例是一个原展扩展的形态,那么,2017年上博举办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图九),则给了我们一个挑战的机会。大英博物馆的这个展览来源于BBC的广播节目,号称是“用100件文物讲述跨越200万年的世界历史”。从国博到上博,展览的对外宣传也一直以此为主基调。但是,这100件文物真的能够涵盖世界文明史?当时在网络上就有不少的争论。


图九:大英百物展网展首页


为了让观众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能够以更平等、互联、客观的视角对这100件展品在世界文明史的位置进行审视,在征得大英方面同意后,我们以展品的地点分布作为切入点,制作了展品地图(图十)。当展品在世界地图上被定位后,我们会直观地感受到,展览所选取的“世界”展品,和曾经“日不落帝国”的殖民版图有着相当程度的重合。展品选取的范围虽然遍及了全球,但是数量和时间分布上的明显不均衡则表达出了大英自己的世界史视角。当然,对此现象观众自然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去进行解读,由此也会对展品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图十一)。


图十:大英百物展展品地图


图十一:大英百物展网展导语


为了更好地了解观众的想法,我们还开设了评论版块,诚邀观众讨论他们通过这次展览自己所看到的世界史,这种方式在国内博物馆网展中似乎也属首创。很欣慰的是,我们看到有的观众也显然认识到了大英的某种偏颇。比如有位观众留言表示“一眼就先看到了主页上的世界地图,看到了有些地区密集、有些地区稀疏,我也难免想问:这是不是代表了我们看待‘文明’的方式还是带着有色眼镜的?”(图十二)。能够通过网展让观众形成多元的认识,这大概就是这个网展的意义所在了。


图十二:大英百物展网展观众评论板块


2
保证博物馆阐述科学性和可看性之间的平衡


博物馆做网展之类的数字化传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在于需要保证它的科学性,博物馆也通过阐述的科学性来体现机构的权威性和话语权。博物馆人常常把展览看做是学术研究的成果转化,但“大抵学问是荒江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而展览某种程度上又是“朝市之显学” ,如何避免“必成俗学”的结果,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对数字化传播来说,当然需要营造出一定的视觉效果以提升传播效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可看性,但可看性绝对不能影响科学性,在科学性基础上的可看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对我们来说,充分应用已有的数字科技方法和手段,除了可以提高观看者的兴趣之外,它还是我们进行相关阐释的重要方式,或者也可以说这种数字化的阐释,是线上展览有别于线下展览的表征之一。数字化阐释是通过对藏品数字资源的进一步挖掘、解构与整合,以数据的力量和美感,在基于科学信息的前提下,多元而融合地在虚拟空间中呈现出实体藏品无法完全传达的内容。 


2013年,那一时期博物馆线上关于单件藏品的介绍,相对来说都显得比较单一薄弱,无非图片加一段简短的文字,数字技术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发挥。因此,我们就有了做藏品深度介绍的想法,并把它规划为一件文物的数字展。恰逢其时,我们看到了2012年纽约时报获得普利策奖的专题报道——“雪崩:特纳尔溪事故”(snow fall   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图十三),很受启发。该作品报道了16名滑雪爱好者遭遇雪崩的经过,但这一报道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体的呈现方式,它融文字、音频、视频、动画、数字化模型(DEM)等于一体:随着网页上光标向下徐徐拖行,整篇报道慢慢展开,视频、动画、地图和图片组合交织行进,顺畅地游走于行文之中,自然而不显生硬。这种在一个网页中嵌入各种多媒体内容的形式,完全适合博物馆对藏品开展多维度解读之用。


图十三:2012年纽约时报获得普利策奖的专题报道---“雪崩:特纳尔溪事故”


于是,在经过必要的筹备之后,就有了《每月一珍》这个栏目。《每月一珍》的特点,简单说就是把一件藏品的信息彻底揉碎之后再进行有效的组合表达。比如第一期牺尊(图十四),既有关于它的学术研究资源,也有图片、三维、视频、动画、X光透视检测资料(图十五)等各类数字资源。在对这件青铜珍品的多方位信息做了详尽的分析以后,经由逻辑归纳,采用文本与多媒体之间多重叠放的形式,通过信息的分解表达,以流传经过和器物的本体、铸造、背景、用途、艺术特色等多面体的介绍为主干,将在陈列现场可能看不到的东西更全面、深入、清晰的呈现出来。而各种多媒体资源的应用,也使得展示活了起来,在更便于理解的同时,更具观赏性。


图十四:每月一珍——牺尊、缂丝莲塘乳鸭图


图十五:牺尊X光透视检测图


在网络化,数字化的环境下,观众的探索欲和自我表达的要求从来没有如此强烈过。而线上展览强大的数据聚集能力和无所不在的数据关联,使得博物馆的线上展览除了上述解析型阐释的模式之外,还可以进行探索型阐释的尝试。即在叙述相关展品构造、用途以及展品背后的故事之外,还应该让观众通过相关性数据的比较,甚至在一堆看似无序的数据之中,进行互动、观察、操作,以达到探索、发现的目的。当然,这种看展方式需要观众对展览相关信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产生相互启发、相互吸引和相互激励的效果。比如2017年的“遗我双鲤鱼——上海博物馆藏明代吴门文人书札精品展”的网上展览(图十六),就设计了“见字如面”版块,摘录书札中一些有趣的生活用语,如“缺银两”“放鸽子”“下午喝一杯”等,作为关键词制作形成“词云”(图十七),用这些当代人熟悉的、直白的生活用语拉近观众与古代文人书札之间的距离,并由观众基于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点击进入具体的藏品页面。


图十六:“遗我双鲤鱼——上海博物馆藏明代吴门文人书札精品展”的网展首页


图十七:“见字如面”界面


此展的另一个独特栏目则是根据策展人提供的明代吴门人物关系图所设计的“云中谁寄锦书来”版块。因为我们在观察实体展时发现,很多观众对这些书札的作者除了少数几位外,大多都是非常陌生的,更不用说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而书札及其内容实际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他们之间的关系基础上,对阐释展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利用“数字人文”的理念和方法创建了一幅吴门文人的可视化互动关系图。关系图用了李清照《一剪梅》的词意,以灿若星空的样式诗意地表达当年吴门文人群英荟萃的生态(图十八),把原展中已有的错综复杂的线性关系图转化为可视、多维度的而又不失观赏性的数字化形态的星空结构关系图;经过了多方面的考虑,关系图选取了艺术生命最长,贯穿吴门书画发展始终的文徵明为关系核心节点人物,以他为中心展开所有人物的主要关系。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图像的诠释”功能,通过位置排列、色彩变化和球体大小等可视化元素,反映人物间的关系类型和疏远亲近,数字化的特点得以充分展现。观众可以用鼠标作为揭秘工具,直观而又灵动地了解和思考明代吴门文人之间相处变化的社会现实空间。经过精心艺术设计的关系图上线后,它的可看性和阐释性明显比展厅中原有的手绘关系图要生动和直观了许多。


图十八:吴门文人的可视化互动关系图


这一网展的方法论被我们更广泛地运用到了2018年底上线的“董其昌数字人文专题”的策划和制作之中(图十九)。关于这个专题网展,介绍和分析的文章已有不少,在此就不再赘述。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董其昌数字人文专题”系统本身的研发就是朝着发现系统的方向努力的,冀望借由对数据的展示和解读来引致对知识的发现,即以知识传导为目标,以数据呈现为手段,引导观众自主学习、自我发现、自行获得。在此项目中我们收集、整理、展示了大量数据,有心的观众可以通过对数据的深入观察和比对,去发现问题进而解答问题,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得到方法。同时,这一系统的建立,实际直面的是博物馆最核心的业务——研究。我们期望一方面通过海量的数据分析、创新的技术应用,提供新的研究视野,形成新的研究资源(图二十),利用数据之间的综合贯通,高效整合原有的博物馆学术资源,打破业已固化的博物馆学术生态;另一方面又以可视化手段呈现数据关联,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展示之中,形成知识生产和服务的新范式。


图十九:董其昌数字人文专题首页


图二十:古代书画元素的机器学习项目


3
维护博物馆知识传播的专业性与短期流量增长之间的平衡


虽然数字技术和网络使得知识传播在形式上不再显得那么高不可攀,但在博物馆的知识传播中往往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局面,即在保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迁就受众的猎奇心理或追求爆点从而形成高流量之间似乎存在着天然隔阂。或者说雅俗共赏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表达,知识,尤其是专业的知识,基本上还是有门槛的。就传播而言要达到“知其然”相对容易,而要做到“知其所以然”则不容易,碎片化式的浅尝辄止看得入眼,但却很难入心。所以近年来很多博物馆多在两极之间摇摆,或者莫测高深、晦涩难懂,或者追求夺人眼球、流于低俗。我们的一个基本态度是,我们所做的网展,绝对不是为流量服务,也不刻意去追求点击量,不会简单的以“量”的比较,来凸显自己的价值。我们还是更希望把产品放到岁月的沉淀去做洗礼,在似水流年的荡涤中呈现它的意义,网展的价值更多的应该是放在一定的时间跨度里去体现。


当然,我们也不排斥一些相对能吸引流量的手段,比如游戏之类的作用。2014年上博信息中心独立策划的主题网展“春天,一起来看花——中国古代花鸟画专题”(图二十一),通过对中国画中主要的题材之一花鸟画的发展历史的描述及相关作品的展示,完整勾勒出古代花鸟画的变化轮廓,同时也将古人在一枝一羽间所寄寓的对自然生息、岁月轮回的独特体悟与感动传递出来(图二十二)。如果说这只是让观众做到了“知其然”,那么在“解释春风无限恨”一栏中则更多的是想让观众能够“知其所以然”。我们通过对古代工笔和写意花鸟画创作的技法、流派以及绘画工具、材料等的介绍,让观众了解古人是如何通过多变的笔法,并充分利用水、墨、色、纸、笔的互相作用,辅以色彩的装饰和位置的经营布局,以诸多因素的融合来表现被描绘对象的动态和气质;并通过浮现绘画线条本身的节奏、韵律等抽象的视觉感受,展现出中国画独特的艺术感,同时领略画家如何以不同的熟练技法或反映自然界的生动意趣,或寄托画家本人的主观情绪和感悟。这些知识在专业人士眼中可能就是复述常识,但对很多大众可能就是完全陌生的。


图二十一:“春天,一起来看花——中国古代花鸟画”专题首页


图二十二:“分将天巧入画图”栏目界面


因此在阐述的的时候,如何花心思使这些内容既让一般观众感到有趣不枯燥,也让专家觉得耳目一新,从而找到专业人士和大众都能够接受的均衡点,是制作中的难题。我们的一个想法是做到在思考深度上取法乎上,努力体现学术面貌,但在实际的展示上则要做一定的降维和具象化处理,让人觉得亲切生动、易于理解,而这也正是数字展示的长处所在。我们在这个展专门设置了游戏板块(图二十三),设置了“妙手生花”“添枝加叶”“春日探花”等互动小游戏,既满足了观众娱乐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内容板块中的一些文字概念做了形象的解读(图二十四),使观众在动手中进一步体会到了当年古人的创作情态。这个线上展示也曾经发生了一个有趣的事情可供分享:2018年近年底时,该展因为运行时间较长临时出现了一些故障,就在我们正想办法解决时,却接到了南京京一中学老师的电话,询问我们这个网展的情况,原来他们学校是在利用这个网展给学生上中国绘画的课程,并且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这是令我们很感欣慰的一个插曲。


图二十三:互动游戏界面之一


图二十四:互动游戏界面之一


而在最近上线的“赶上春——江南文化数字专题”制作中,我们在学术普及化上也做了更多的尝试。江南文化本身是一个很庞大而又复杂的概念,做不好就会杂乱无章。所以我们首先考虑的是要让展览的结构尽量简单化(图二十五),另外,因为上海本身地处江南,因此也要有家乡人做家乡展的味道。与实体展的线性表达、递进叙事和比较形而上的取态不一样的是,我们的数字专题则是运用了一种相对适合网络展示的并置结构:以看似简单的乡土、风物、故人、浮生四个板块来反映江南文化传统中比较固有的内容(图二十六),即从观众熟悉的生活角度出发,将江南文化的展示分为地理风貌、自然物产、历史人物和生活方式四个入口,展品的数量也从实体展的近200件/套提升到了近500件/套。


图二十五:江南文化网展展览结构图


图二十六:江南文化数字专题首页


如果说实体展是一路走一路看江南文化是怎么发展起来的,网展则是以俯瞰的方式来看江南文化固有的文化基因的不同分布。展览通过地图,时间线的勾连,以时空为经纬,文物为基点,对江南环境、人物及两者互相作用下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审美传统作出多维度的阐释,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来反映江南文化的大致风貌。展览在设计当中也采用了一些既具有数字化特点,又贴近观众体验的方式。比如通过地图与时间线的联接:展品可以按照时间线的拖动在地图上逐次展现,观众可以从中直观地感受到江南文化的核心区域及其变化(图二十七)。


图二十七:江南文化时空地图


在“烟雨江南”这个栏目,通过历代反映江南各地风貌的山水画,以古今空间对照的形式展现自古以来江南地区烟雨苍茫的秀丽景象,探讨江南审美格调形成的自然和心理基因。同时设置了地图互动项目——“跟着古画去旅行”(图二十八),点击描绘江南地区风景名胜的画作就能出现相对应的诗词歌咏及画作对象的地理位置,反映江南自然环境对江南文化艺术的养成作用。同时,网展鼓励观众拍摄相关地点的风景照上传,实现“我”和“古人”眼中共同的江南,并采用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风格迁移技术来实现古画与现代风景照的风格互换功能,实现“我”和“古人”共画江南的意愿(图二十九)。


图二十八:跟着古画去旅行


图二十九:采用风格迁移技术实现古画与现代风景照的风格互换


我们还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切入,通过一些小游戏来更生动的展现出江南的物产风俗。比如在“衣被锦绣”栏目中,我们选取上海地区明墓出土的首饰制作穿戴小游戏,引导观众按照明代翟髻的插戴方式进行人物装扮,体会500年前上海的时尚(图三十)。“雅居江南”游戏,则选取部分明式家具为原型制作家居装饰游戏(图三十一)。这些游戏并不只是光为娱乐观众而设置,而是希望观众在欢愉之余,也能得到相应的知识。总之,这个网展有意识地区别了线下与线上的不同特点,从与实体展不同的切入点来更充分展现博大的江南文化,用既学术又不高深、既通俗又不低俗的数字化方式来达到知识传播的目的。


图三十:穿戴小游戏


图三十一:“雅居江南”游戏



以上,是对上博网站这些年来策划线上展览的一个基本回顾,以及我们在策划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希冀给目前蒸蒸日上的博物馆云观展以一些启迪和裨益。当然,上博网展能说的还有许多,比如2012年全国第一个新闻特写型的网展“静穆的力量——小臣方卣回归”,2013年第一个女性专题网展“秋水伊人——中国古代女性与文物”(图三十二),以及每逢春节所呈现的生动有趣的吉祥主题展等;又比如大到风格定位、内容结构,小到页面设计(这是一个大问题)、色彩选择都是大有文章可做,自然这是另外文章的事了。


图三十二:“静穆的力量——小臣方卣回归”网展首页


图三十三:“秋水伊人——中国古代女性与文物”网展首页


美好的仗已经打完,当守的道也曾努力守住,谨以此文感谢信息中心网站组的全体小伙伴们,尤其要致谢陈晴女士,没有她的精心策划、费力组织、妙手文章,我们也没可能看到以上的案例;还要申谢馆内各位同仁及领导给予的指教和帮助。此外,也要鸣谢仪电物联的喻海华团队以及万达信息的童茵团队在技术开发方面所给予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


山高水长,江湖路远,就此慢慢别过。


上海博物馆历年网上展览目录





一、专题网展


1、历年新春特辑

(1)生肖展12个(鼠年-猪年)

(2)吉祥主题展3个:有鱼(馆藏鱼主题文物展);春信(馆藏梅花文物主题展);如意(馆藏如意文物主题展)


2、历年配合本馆大展制作的多媒体网展

(1)赶上春——江南文化数字专题

(2)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大展

(3)壁上观——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

(4)遗我双鲤鱼——馆藏明代书画家书札精品展

(5)王谢堂燕——吴湖帆鉴藏大展

(6)周野鹿鸣——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出土青铜器大展


3、官网历年自策主题网展

(1)禅茶一味——中国古代茶具赏析

(2)静穆的力量——小臣方卣回归

(3)春天一起来看花——花鸟画专题

(4)秋水伊人——中国古代女性与文物



二、每月一珍(共11期)


1、牺尊

2、景德镇窑青花果树纹双管瓶

3、唐 思惟菩萨像

4、大克鼎

5、晋侯苏钟

6、清 雍正 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橄榄瓶

7、明黄花梨圆后背交椅

8、唐 孙位 高逸图

9、白玉衮带鲜卑头

10、南宋 朱克柔 缂丝莲塘乳鸭图

11、商鞅方升


注:由于部分网展开发日期较早,采用的flash播放方式目前已无法得到支持,现已下线重新制作中。


作者:刘健

回顾往期精彩

郑奕:博物馆强化“观众服务”能力的路径探析

观复博物馆跨界必胜客 发起“宠物友好”主题活动

名额有限!“博物馆与儿童自然教育”网络研讨会正在报名中

历经三个月,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获奖名单公布!

感受帆船之都的文化魅力,青岛奥帆博物馆将于6月1日起免费开放

5大亮点看我国如何推进博物馆全面深化改革

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你感兴趣的问题都在这

中国与伊朗签署 《关于协同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联合声明》

服务听障观众,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推出手语讲解视频导览

合肥市博物馆计划年底开建,上万件文物即将与观众见面

上博推出“丝理丹青”展览,首次系统展示明清缂丝画

抖音发布首份博物馆数据报告:文博内容获赞超21亿

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