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智在未来•为文博赋能,为传播喝彩”——第七届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昨日举行!

弘博网 2023-10-07


2021年12月17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博物馆学会主办,北京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京津冀高校博物馆联盟承办,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协办的“智在未来•为文博赋能,为传播喝彩”——第七届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暨2021全国高校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推介展示活动”在北京广播大厦举行。论坛由著名电视主持人敬一丹主持。


论坛现场


上午9:00,论坛正式开幕,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万丽君、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金瑞国、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杨晓波、北京市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翠杰、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于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副处长张富宇、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刘超英、秘书长哈骏、副理事长祁庆国、首席学术顾问崔学谙、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王志教授以及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建筑与遗产学院教授盖姆(线上出席)等领导、专家以及来自全国7个省市25所高校博物馆、公共博物馆负责人,文博企业代表,主流媒体记者近100人出席活动启动仪式。同时,还有来自国内外80多所高校博物馆代表和关注高校博物馆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52万人次通过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环球网、人民文博、首都之窗、澎湃新闻、弘博网、博物馆头条等在线网络平台观看论坛同步直播。


论坛由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主持


开幕式上,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副处长张富宇在致辞中谈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一所大学的博物馆更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凝缩。依托快速发展的智能传媒技术,高校博物馆可以在两方面探索新路径。一是文物价值挖掘:与相关企业合作,针对馆藏珍贵文物,开展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的价值挖掘,阐述文物背后的故事,突出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加强文物间关联性和系统性研究,为后续产品研发、领域融合等提供更具专业性和科学性的文物信息资源。二是文物数字化展示利用: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提供文物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利用服务。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副处长张富宇致辞


北京市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翠杰致辞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特色高水平的大学,不仅是优势学科和科研成果的体现,更是大学精神的体现,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价值所在。从我国文博事业发展历程来看,博物馆事业起源于高校博物馆,文博事业发展动力源于高校培养的文博人才,充分认识博物馆对一所大学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设好、发展好高校博物馆事业,期望高校博物馆在首都“博物馆之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北京市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翠杰致辞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王志教授致辞中提出,大学之大在于大师,大学之兴在于文化。“一流的高校必须有一流博物馆”日益成为高等教育行业的共识。传媒博物馆作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中国传媒文化展示、交流、传播的国家级平台。面对新时期、新挑战,更需要用文化艺术守护人类心灵,更需要用文化艺术丰富人类精神,更需要文化艺术滋养人类思想,这正是大学所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也正是高校博物馆大有可为之处。新时期、新挑战,给高校博物馆发展带来新的机会。高校及其博物馆要积极学习贯彻《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精神,在服务高校教学、科研、文化建设、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王志教授致辞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万丽君在讲话中谈到,高校博物馆作为高校文化积淀、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也是高校文化育人、艺术教育的重要阵地和优质平台。因此,办好高校博物馆,提升高校博物馆科学化管理水平对于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升高校教育综合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意义重大而深远。同时,她强调指出:高校博物馆要放眼社会,始终站在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着眼于中华文明和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反映人类最美好的目标理想和价值追求,聚焦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重要作用,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万丽君致辞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讲话指出,高校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已在文物行政部门备案的高校博物馆有100余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10家,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山东大学博物馆已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2020年高校博物馆共举办各类展览1000余个、社教活动2400余场,接待观众860余万人次,为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他提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并将文物工作首次写入党的历史决议,强调要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博物馆事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立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进一步推动高校博物馆健康可持续发展。


最后,关强副局就推动高校博物馆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夯实基础工作。要系统收藏相关学术领域的实物研究资料和实物性研究成果,树立多元征藏理念,不断优化提高藏品质量。要加强藏品管理及信息化建设,推动定级、建档、备案等藏品管理工作。要加强文物保护,加大濒危文物抢救修复,改善馆藏文物保存条件,提升文物保护能力。要充分发挥藏品资源以及高校专业力量优势,搭建开放的高水平研究平台,提升藏品研究能力和水平。 


二是提升发展质量。要在服务高校教学和学科建设的同时,积极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发挥社会教育功能。要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和公众开放,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要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云展览、云教育等线上服务,推动更多文物“活起来”。同时,进一步挖掘高校思政资源,创新高校思政课形式,推动高校博物馆成为思政教育的新高地。


三是创新管理体制。高校博物馆多为内设机构,不具备独立法人身份。要探索通过校长授权等方式,赋予高校博物馆法人主体职责。国家文物局愿与相关部门探索建立联合认证、共建共管机制,将高校博物馆纳入行业评估和质量管理体系,加大文物保护、开放服务、人才培养、进口免税、行业交流等政策支持。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利用高校博物馆校友资源及大学公信力,积极争取社会资助、探索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致辞


在“2021年全国高校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推介展示活动”发布仪式上,本届优秀讲解案例展示活动由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组织实施,自2021年10月启动以来,来自全国各地64家高校博物馆参加本届优秀讲解案例推介展示活动,作品规模和参赛质量都创历届新高,经过选手的激烈角逐和专家认真、客观、公正的评选,有63部讲解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荣誉以及“优秀视频制作” “优秀指导教师” “优秀创意” “最佳人气”4个单项荣誉。在发布仪式上,与会领导为优秀选手和单位颁发荣誉证书。


与会领导为优秀选手和单位颁发荣誉证书


仪式上,还举办了有中国传媒大学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共同发起创办的“中英高校博物馆联盟” 启动仪式。全体与会代表共同见证“中英高校博物馆联盟”正式启动。


“中英高校博物馆联盟”揭牌仪式


随后,论坛进入主题报告和演讲环节。上午,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做了题为《博物馆的力量与博物馆数字发展》 主旨演讲,观点新颖、阐释独到,从力量本身延展到数字化,带给受众更多启示;《文明》杂志社社长娄晓琪做了《连接世界的纽带:“美丽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主旨演讲;国家文物局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杨晓波做了《文化遗产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主旨演讲;北京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祁庆国做了《迎接智慧博物馆的到来》主旨演讲。


下午,大会论坛由北京博物馆学会秘书长哈骏、副理事长潘力教授分别主持,14位来自文博、文保和大数据方面的专家、学者紧紧围绕“智在未来•为文博赋能、为传播喝采”论坛主题,结合本行业、本部门、本领域研究实践做了精彩主旨演讲。主旨演讲内容丰富,而且具有很强科技性、前瞻性、思想性和现实指导性,给与会代表带来一场高效的头脑风暴,丰盛的思想盛宴。


大会论坛结束后,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刘超英做闭幕致辞,她总结了本届论坛取得的成果,向高校博物馆同仁提出几点建议与期望,她指出:一是深入挖掘、阐释高校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价值,推出一批影响力大、传播力广的展览,这是高校博物馆科研和展览水平的最好证明;二是充分发挥的价值引领作用,让高校博物馆成为大学立德树人的重要场所;三是积极参与“博物馆+”项目,探索高校博物馆与教育、科技、旅游、商业、传媒、设计等跨界融合,增强高校博物馆的自身造血功能。


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刘超英做闭幕致辞


新华网、光明网、环球网、央视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教育电视台 、中国教育报、中国文物报、中国文化报、首都之窗、澎湃新闻、弘博网、人民文博、新京报、 中国交通广播网、博物馆头条等主流媒体对本届论坛进行了全方位、全景式融媒传播报道。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

回顾往期精彩

直播 | 今日9时!第七届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在北京举行

头脑风暴现场!“聚焦2021——国潮出圈的N种可能”文创发展研讨会在郑州开幕

“博物馆价值重塑”国际学术研讨会今日举办!

当代博物馆到底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博物馆价值研究述评

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北京市西城区将打造“博物馆集聚区”

“文化+科技”国际论坛暨“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体验展”在深圳开幕

招募 | 邀您一起发布《中国儿童博物馆教育实践指南(2021版)》!

汉文帝霸陵确定!还有这两项发现意义重大

你的参与为她留住过往 “2020长沙记忆·当代物证”征集成果发布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2万份观众留言告诉我们什么?

国家文物局主办文物捐赠入藏仪式 美国苏珊娜·芙拉图斯女士捐赠明代陶俑入藏上海博物馆

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