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800年 续写北京崇礼的“双城”故事
深冬的河北崇礼太子城遗址,阳光明媚而又清冷澄澈。
刚刚建成的太子城考古遗址公园西院落展厅里,一场为世界各地运动健儿而精心准备的“冰雪·双城·盛会——从1202到2022”主题展览于2021年12月31日正式开展。
展厅
“天字三尺”款鸱吻
高大的“天字三尺”款鸱吻威严地矗立在展厅的玻璃展柜里。
这件太子城遗址出土的鸱吻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呈龙首形,张大口,吻部上扬,上、下颌方正,颌间有一竖板,额头正中刻“天字三尺”四字,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可以修复完整的鸱吻。其中,“天”应该是位置编号,因为遗址中还发现了标有“地”字的建筑构件。“三尺”是指鸱吻的尺寸,这个尺寸与《营造法式》中记载的规范尺寸吻合,是确定太子城遗址营造尺的重要依据之一。
白釉“尚食局”款印花碗
白釉“尚食局”款印花碗在展厅的一角,并不起眼。尚食局是自北朝以来多数王朝宫廷内专掌“供御膳馐品尝之事”的机构,金代延续了北宋“六尚局”的设置。带“尚食局”款的瓷器目前只在定窑白瓷上有过发现,太子城遗址出土的22件“尚食局”款瓷器,是在定窑窑址以外考古发掘出土该类产品最多的一次,进一步佐证了太子城遗址的皇家性质。除了“尚食局”款的白瓷,太子城遗址还出土了一些“官”字款白瓷和青瓷,为确定金代皇家瓷器使用类型提供重要的研究资料。
铜坐龙
展厅中央的四件铜坐龙,栩栩如生,风格相似,造型略有不同。同属于金代的四件铜坐龙分别出土于太子城遗址、北京白纸坊、北京房山金陵遗址以及黑龙江阿城金上京遗址。
金代铜坐龙的出土较我国其他历史时期相对较多。“金代皇帝多倾慕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象征的龙也多出现在此时的器物中。龙,是华夏先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动物形象,在古代先民心中象征着吉祥威严之意。而铜坐龙的身上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龙文化的精华,见证了中华文化多民族、多地域、多文明的融合和发展。”相关专家表示。
800多年前,金王朝迁都至燕京(今北京)后,在崇礼太子城营建 “泰和宫”,作为皇家游牧射猎时的行宫。太子城南拱京师,北控朔漠,与燕京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血脉相融,在历史上共同书写了“双城”故事。如今,金代行宫与都城的密切联系历经800余年,仍在延续。
2015年7月31日,随着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一声“Beijing”,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落户北京与张家口。太子城遗址,因地处张家口奥运村的核心区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配合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基础建设,2017年5月以来,河北省组织联合考古队,对太子城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发现了城墙、护城河、瓮城、建筑基址等重要遗迹,出土遗物以各类泥质灰陶砖瓦、鸱吻、频伽、凤鸟、脊兽等建筑构件为主。太子城遗址从历史的冰雪中苏醒,一座800年前的“失落之城”再次绽放在张家口奥运村内。
金丝冠附鸟纹玉饰件
“太子城遗址是第一座经考古发掘的金代行宫遗址,是仅次于金代都城的重要城址,是近年来发掘面积最大的金代高等级城址。城址双重城垣选址理念,主体建筑呈轴线分布、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对金代捺钵制度、行宫的选址与营造研究有重要意义。”相关专家介绍。
2019年,太子城遗址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于太子城遗址的重要发现和地位,在各级政府与文物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北京冬奥组委与河北省政府对原规划进行调整,太子城遗址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并建成了如今的太子城考古遗址公园。“此举被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高度赞赏。”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太子城遗址的东侧和南侧,坐落着刚刚落成的2022年冬奥会奥运村和冰雪小镇。承载厚重历史文化的太子城遗址与现代奥运场馆的有机结合,再次向世界展示了真实而包容的中国。
1202年,泰和宫于此处落成,中国人在这里纳凉游猎,眺望世界;800年过去,2022年冬奥会的火焰将在此点燃。正如金章宗在泰和宫欣赏到第一朵绽放的牡丹时所吟诵的那样:“洛阳谷雨红千叶,岭外朱明玉一枝。地力发生虽有异,天公造物本无私。”如今的太子城遗址,正如那朵绽放的牡丹,盛开在世人面前。
来源:国家文物局
“重建”亚述王宫、“复刻”巴比伦宫殿:“文明的万花筒——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开幕
保护、研究、展陈、教育、发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印发
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同志就《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答记者问
用现代文创激活千年“宋韵”——“宋韵迹忆”文创设计大赛开始报名!
月刊丨国际博物馆日海报公布、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换届、虎年文创发布……十二月文博大事一览尽
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2022迎新媒体见面会,公布新年展览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