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博物馆中住上一晚:挪威建筑展探索共同居住的未来

弘博网 2023-10-07


在博物馆中住上一晚是怎样的体验?日前,挪威卑尔根科德艺术博物馆的新展便邀请观众在大型装置行走停留,甚至“住上一晚”,从而体验共同居住的生活。展览“邻居:我们如何共同生活?”以出现在2021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北欧国家馆的一件大型装置为核心,探讨未来的共住模式将如何使人们生活得更加愉快,在抵御孤独感的同时,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


在挪威,建筑很少像现在这样,在公共辩论中占据如此突出的位置。这一公共关注的火花是否能够帮助创造共同生活的新方式?位于卑尔根科德艺术博物馆(KODE Art Museum,Bergen)的展览“邻居:我们如何共同生活?”(NEIGHBOUR: How Can We Live Together?)试图探讨这一点。


卑尔根科德艺术博物馆


展览是一场沉浸式的体验——透过博物馆作为“文化空间”的功能,完成一场从公共都市环境到每个人家中的旅行。观众能够看到挪威建筑事务所、建筑系学生们对于未来建筑的构想,呈现于各种模型中的开发项目,以及大型共同居住装置“我们共享着什么”(What We Share)。此外,展览还呈现了实验性研究项目BOPILOT的成果,将处于设计阶段的项目搬到展厅,这些项目探索了未来的居住可能性。作为一个会面场所,展览“邻居”试图探索居住者与专业人士如何更好地合作,来创作良好的可持续建筑。年轻人与年长者,居住者和开发商,市民和官员,艺术家和资本家——在理想情况下,人人都是邻居。


“我们共享着什么”,大型装置,Helen & Hard


展览“邻居:我们如何共同生活?”诞生于许多建筑师开始构想后疫情时代的都市主义之时。对于寻求灵活性的年轻工作者们而言,共同生活显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另一方面,这种共同生活的模式也回应了更为平淡的现状:孤独、单身人数的增加、大城市中能够让室友共同居住的公寓的匮乏以及越来越高的租金。而疫情正在加剧这些现象的发生。


科德艺术博物馆的主展厅呈现了由挪威建筑事务所Helen & Hard设计的共同住宅装置“我们共享什么”,这件装置由建筑师们与挪威国家博物馆合作,最初的版本亮相于2021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北欧国家馆。木结构的住宅空间中提供了各种程度的隐私与公共空间,包括一个大厨房、公共书桌、游乐区和私人卧室。


这件作品与Helen & Hard于2018年时在斯塔万格(Stavanger)设计的由40个单元组成的全木结构住宅项目Vindmøllebakken颇为相似。


北欧国家馆,2021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Vindmøllebakken


Vindmøllebakken是共享住宅(Gaining by Sharing)模式的试点项目,将私人公寓与中央公共空间结合,后者供居住者做饭、洗衣和聚会,从而在不同年龄和背景的人们之间培养一种社群感。共享居住单元比起通常的公寓较小,它们围绕着面积约有500㎡的共享空间,在其中,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空间。共享空间是建筑的核心,方便着所有人到达,有的地方鼓励社交活动的发生,有的地方也提供休憩和私密空间。这一共住模式期望能抵御越来越高的孤独感,并通过共享资源与较小的个人空间,提供一种更加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这种模式的倡导者声称,我们能够处理诸如气候变化这样的问题,同时使生活过得丰富而快乐。


Vindmøllebakken


“我们试图打破这样一种观点,即共同生活意味着牺牲自由,”展览的策展人Sindre Nordås Viulsrød说道。为了强调这一论点,他邀请了Vindmøllebakken的住户在为期4个月的展期中,在特定的时间段住到装置中来。


“我们共享什么”提供了一个不同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嬉皮公社的共居尝试——当时公社的成员成员管理一块土地,并把他们的收入集中在一起。它也不同于近年来涌现于旧金山、纽约与伦敦等大城市的所谓“承认宿舍”——那里的居民租下时髦的带家具房间与共享区域及设施。与之不同,“我们共享什么”基于北欧的共同居住传统,在这种传统中,居民拥有自己的私人住宅,但共享符合他们需求的公共区域。而在“我们共享什么”中,他们使所有权更进一步,每个成员都在公共空间中拥有“股份”。


“我们共享着什么”,大型装置,Helen & Hard


“在我们已知的斯堪的纳维亚合住项目中,人们或许有公共空间,但是没有所有权,”Helen & Hard事务所的哈德·克罗普夫(Reinhard Kropf)介绍道。“你可以通过拥有这种美好而慷慨的公共空间来获得那些建筑上的便利。”


事实上,共同生活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早期的采集社会,而现代的共同生活模式采取了不同的形式,其中包括柏林的合作建房运动(baugruppen)——将人们聚集起来与政府共同投资盖房;硅谷的“黑客之家”(hacker homes)——工程师们一起生活和工作。中世纪欧洲的一些共同居住项目旨在使女性更容易进入工作。西方世界的嬉皮士则将共同生活作为一种躲避核心家庭结构的生活方式。


Vindmøllebakken的公共空间


未来,在博物馆的入口处,还将出现一些互动式的社区装置,其中包括一个有遮蔽的木制图书馆和酒吧,将容纳微型建筑模型和关于社区生活的文献。


与此同时,博物馆的中庭将被重塑成一个论坛举办地,围绕挪威建筑的未来举办辩论会,举行社区活动,庆祝节日。此外,展览还将包括一场酷儿俱乐部之夜的临时活动,以庆祝今年挪威男性间性行为合法化50周年。通过暂时地改变科德艺术博物馆的空间,展览希望证明,在博物馆中提出的想法也有可能永久性地改变外面的世界。


展览“邻居:我们如何共同生活?”将持续至9月11日。




来源:澎湃新闻(本文根据archdaily、cnn、theartnewspaper等网站相关报道与可的艺术博物馆官网信息编译)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news@hongbowang.net

回顾往期精彩

博物馆数字化|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打造沉浸式数字博物馆

观点丨行业博物馆创新多元化学科教育

知行泉州 探寻世遗:泉州市发布15条博物馆研学旅游线路

通知丨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文物博物馆单位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四川多家文博及学术机构共同签约 将合作构建巴蜀学术共同体
楼兰考古“最新”成果面世:用文字拼合出最真实的楼兰记忆

政策丨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

一幅古画从博物馆到舞台——《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

国际丨伦敦博物馆将闭馆四年

学术丨长三角博物馆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5·18国际博物馆日丨南通市博物馆联盟正式成立!

国际丨英国博协发布《北爱尔兰博物馆宣言》

招生计划公布!今年120人,5年600人!《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实施办法》印发实施

赏析 | 光阴可爱——二十四节气文化创意作品展:文创与工业产品设计类展览作品

征集丨第三届二十四节气文化作品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