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元宇宙赛道的火热,越来越多的元宇宙产品将面世,元宇宙当前技术条件下最佳的体验是什么样的呢?新的人机交互有哪些值得我们研究?VR手势交互、语音交互,还是多模态交互?
如果你看过上面这些材料,还想进一步系统性地提升自己的设计技能,可以进入我们的移动小酒馆,参加茶话会。
移动小酒馆装修ing
目前已入驻小酒馆的创作者,持续招募创作者入驻,加小助手详聊~
备注:提交作品
# 移动小酒馆
小酒馆将于 2022.1.26 出现在M区的上方,小酒馆是使用移动城市技术所建造的,任何人可以通过投影屏进入。
小酒馆有一处通往现实的门,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数字化身通过此门进入小酒馆(回到现实也需要经过此门)。
宇宙小酒馆的吧台区有一个全息投影屏,城市管家K掌握了城市中各种数据,可以随时通过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这座城市的信息。这座城市的知识图谱,是通过布置大量的传感器,不断收集城市数据。
有了此知识图谱,城市管家K可以动态调整城市里的道路系统,包括车道数量、方向。
小酒馆还有另一个屏幕,可以随时收看这个城市里发生的事情,是由遍布城市街头的摄像头,所拍摄的(非常尊重隐私)。
小酒馆没有物理环境的限制(重力、光或物质资源)。悬浮在空中的镜子、24小时阳光…在这里可以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比如吃的是金属瓜子?金瓜子建议上链, nft 瓜子get
图由Mr_Pi ML764创作提供
我们邀请了《前瞻交互》、《AI改变设计》的作者薛志荣先生做客移动小酒馆,和大家交流他的新书《前瞻交互:从语音、手势设计到多模融合》
本书系统介绍了语音交互设计、手势设计、图形和语音界面融合设计三个方面的知识。
# 适合哪些读者?如果你是从事人工智能、语音交互、VR、AR、智能座舱和智能家居的产品经理和设计师,这本书能帮到你更清晰地知道未来的科技走向。Facebook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到2030年,人们将能使用先进的智能眼镜“传送”到其他人的房间,就像面对面一样地交谈。
在不远的将来,下一代革命性技术将融入我们的生活。试着想象一下,这种场景的人机交互体验是怎么样的?我们目前所掌握的设计理论和积累的经验能否应对新的交互方式?回顾人机交互的发展历史,每隔数十年人机交互界面就会出现一次重大变革。从最初的命令行界面,到如今语音界面的兴起,还有科幻电影里的手势追踪、眼球追踪等,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寻找到一些发展趋势?薛志荣先生的这本新书专注在多模态交互设计,书中系统性总结了多模态交互的发展历程、设计原则、理论依据,指引我们探索新的交互体验。交互方式往往是因为新技术的兴起。得益于近些年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语音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8%,语音智能助手开始被大众所使用,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研究语音交互应该如何设计,研究混合型的交互形态,即GUI+VUI。新的交互方式要求设计师需要懂得技术的边界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体验。不仅如此,设计师的职业也在进化。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兴职业,例如技术美工、交互工程师、全栈设计师、新媒体艺术家、AR设计师等,不仅要求从业者具备良好的设计素养,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技术敏感度。结合我自身十多年跨领域知识探索的经历,我对设计和技术的共同进化,是深有体会的。技术进化的本质是以往众多技术的分解和重新组合,而设计的过程也是一种分解与重组的过程,设计思维和技术思维有非常多的相通之处。在我早期的职业生涯,我是一名空间设计师,从事主题乐园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和互联网产品设计,研究了许多的设计理论,期间涉足参数化设计、计算设计;随后有一段时间我在学校教授智能设计的知识、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机器学习的同时,我也在人工智能赋能创作领域探索商业化的可能性,这些经历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多模态的融合可以让智能系统更进一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在2021年十大突破性技术中把多技能AI技术列入其中,多模态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模态用通俗的话就是“感官”,多模态即将多种感官融合。每一种信息的来源或者形式,都可以称为是一种模态。对应人的感官,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所对应的信息媒介:语音、视频、文字等,还有各种传感器,例如红外、雷达、GPS等。之前人工智能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单一技能,比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这类单技能AI在某一种类型的数据上做得特别优秀。当人工智能把以上各种模态(技能)的信息组织在一起,就是多技能AI。近些年,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开始意识到多技能(模态)的重要性。多种模态(能力)的融合,对应的多模交互应该如何设计?如果你想了解多模态交互的发展历史、趋势,涉及到哪些技术,有哪些成熟的设计模式;或者你想知道如何创造一位虚拟助手?或者如何设计“能听懂用户说什么”的智能语音产品;甚至想知道炫酷的隔空手势应该如何设计?还有面向未来的人机交互是什么样的?在这本书中,作者将告诉你以上问题的答案。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本书,它还是一幅地图,清晰地勾勒出了多模交互的设计模型。如果我们顺着作者描绘的路径前行,就能学会如何设计出更好的多模交互,当然,在未来职业发展的上将更加具备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