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媒体报道 | HUD标准落地倒计时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汽车报 Author 马鑫



来源:本文转载自《中国汽车报》(作者:马鑫)




前不久,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汽车电子与电磁兼容分技术委员会召开会议,来自国内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技术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在线参加,初步构建了由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检中心”)、华阳、华为牵头的《乘用车抬头显示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以下简称“HUD标准”)国家标准起草团队,深入开展其技术内容的制定及验证等工作。


现阶段,伴随我国汽车智能化发展提速,智能座舱成为越来越多汽车企业竞逐的焦点。抬头显示系统(以下简称“HUD”)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装车趋势明显。上述标准的起草,正是对国内HUD“上车热”的积极回应。值得一提的是,启动HUD标准制定也意味着,我国将成为世界范围内该领域的标准“先行者”。



“上车”热潮下的标准空白


长安CS75系列自2014年上市以来,以超过150万辆的销量表现,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SUV产品之一。日前,进行了一系列的“进化”和“进阶”的第二代CS75 PLUS正式上市。其中,首发的智能W-HUD,基于视觉算法实现了只有少数搭配AR-HUD车型才能做到的高度自适应,可实时分析驾驶者的坐姿高度,以及眼球的视野位置,使9英寸范围内的显示信息在用户落座时,时刻处于最佳视角,让专注驾驶的车主无需分心也能轻松阅读重要信息。这只是国内HUD加速“上车”的最新例证之一。



由于国内汽车市场ADAS渗透率不断提高,整车产品对HUD的需求日益增长,而智能座舱从概念走向现实,更进一步助推了HUD的普及。一项市场调研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乘用车市场(不含进出口)配装HUD系统的新车上险量为116.72万辆,同比增长超过50%,前装标配率为5.72%。2020年上市的一汽红旗E-HS9,2021年上市的广汽传祺GS8、东风日产启辰星及长城汽车旗下大部分车型都配装HUD系统,国内整车企业对HUD的热情可谓日渐高涨;在外资品牌方面,2021年上市的奔驰S级新车型、大众ID.4、奥迪Q4 e-tron等产品,也选择了配装HUD系统。


另据统计,2021年,我国乘用车前装HUD量排名前5的企业,自主品牌占据两席。一汽红旗车型的HUD标配率达到45.72%,长城汽车则达到22.13%。与自主品牌车企积极采用HUD系统相应,2021年,自主零部件供应商也冲入HUD配套市场前三之列。


整车企业的需求、消费者的期待,推动了HUD上车的热潮。但此时,标准的空白成为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遗憾。不同整车企业对HUD产品的技术要求不同,在市场营销层面也往往会为其贴上自己独有的“标签”。当行业没有共同认可、遵循的标准时,一旦消费者对HUD产品的实际体验与心理预期产生差异,无论整车企业、供应商、经销商还是用户,整个市场可能都会受到波及,以致蓬勃发展的HUD市场被泼上“冷水”。




以标准制定形成行业共识


政府相关部门作为监管者,明显也意识到了隐忧。在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加快新兴领域标准研制,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在汽车电子领域中“加快推进……抬头显示系统等标准研制立项”。


华阳集团旗下汽车电子业务主力军之一的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阳多媒体”),成为了HUD标准核心起草团队的一员。2021年,华阳集团以29万余台的出货量,成为当年国内最大的HUD产品供应商。


“天检中心、我们及华为联合牵头,成为本次HUD国家标准制定起草的核心团队,是对公司的激励和鞭策。”华阳多媒体总经理助理张环宇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在HUD领域,此前只有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出台过一项标准,即J1757-2_201811(Optical System HUD for Automotive);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暂时还没有相关标准起草制定的消息。坦率地讲,SAE制定的这项标准的时间比较早,而近年来HUD领域的发展变化巨大,能够为我们所借鉴的内容并不丰富。”


“从产业的实践来看,目前起草团队制定的属于推荐标准(GB/T),但的确是在做HUD领域内的一些基础性工作。HUD标准将对产品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描述,确定哪些性能指标需要评价,参数应该在一个怎样合理区间;同时,还将对获得上述指标参数的试验、测试方法做出一定的要求。”张环宇介绍道,“这样的工作,在HUD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开创性。”

在技术发展的早期,由于关注点不同,企业在市场营销上进行差异化表述较为常见。这种“群雄并起、百家争鸣”的局面,虽然可以极大地丰富产品供应,提升市场关注度,但由于HUD与ADAS相关,涉及行车安全,标准空白容易滋生安全隐患。从这个意义上说,标准出台首先可以统一各方认识。


“此次,在HUD标准制定中,我们把很多关注投射到基础性领域,因为这些方面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使用体验。行业各方能就畸变、亮度等关键性指标形成统一的衡量标准后,才更容易向消费者进行清晰、明确的表述。”张环宇认为,“这样也能保证消费者的使用感受不会因不同整车企业或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不同,而产生较大的差异。”




助力做大、做强自主供应链


据记者了解,华阳多媒体自2012年起就组建了自己的HUD团队,并于2018年开展HUD企业标准草拟制定工作,在持续深耕这一领域的过程中,获得了多家整车企业客户的认可。



“我们只是行业中较早开展探索的企业之一,正因为国内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给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创新的土壤。我们先后与东风日产、长城、广汽、长安、北汽等多家整车企业进行合作。一路走来,大量的实践支撑了我们制定企业标准,并不断地进行修订、完善。”张环宇向记者介绍说,“在HUD国家标准的制定需要企业支持时,作为中国汽车业的一员,我们很荣幸能将企业标准进行分享。”


事实上,国内HUD市场虽然方兴未艾,但早期提供产品及技术解决方案的核心供应商大多是电装、大陆集团、伟世通等外资企业,不少有志于这一领域的自主供应商还处于起步摸索的阶段,缺乏量产装车经验,尤其是较大批量装车的经验,标准体系建设的需求非常急迫。


“希望同行在我们摸索、积累的经验基础上,尽快了解‘know-how’,少走弯路,早出成果。”张环宇表示,“这是公司对于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目前,HUD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前夜’,作为行业一分子,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是,行业稳步实现高速发展。如果能够帮助更多企业参与其中,HUD细分领域的同路人会越来越多,我们的朋友圈也会越来越大。做大、做强HUD自主供应链,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有助于中国汽车工业的进步。”




完善标准体系应对技术发展


虽然制定标准对于HUD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但一个不容忽视的实际情况是,HUD系统本身由多个较为复杂的零部件构成;同时,相关技术仍不断演进,目前市场上形成了逐步退出市场的C-HUD、如日中天的W-HUD、发展如火如荼的AR-HUD等不同产品共存的局面;此外,行业内不同企业的技术水平也存在差距。


如何协调不同市场竞争者之间的标准差异,如何兼顾不同技术路线的实际情况,在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之间取得“最大公约数”,成为考验标准制定各方的难题。


“标准制定是一个非常严谨、科学的过程,而现代汽车业的发展过程中,标准是以体系化的形式出现的。与其他汽车零部件的情况类似,HUD标准的制定也将站在其他相关零部件标准的基础上,成为汽车标准化体系中一个新的链条。”张环宇告诉记者,“在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汽车电子与电磁兼容分技术委员会的统一领导、协调、组织下,我们作为参与起草单位之一,与许许多多行业内优秀的整车企业、零部件供应商、科研院所、检测机构展开了大量的沟通与探讨。大家将明确指标、参数及测试方法,探讨更为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参数取值范围,推动更多有志之士进入HUD行业。”



对此,华阳多媒体提出了基于自身经验的专业意见。“比如,对于HUD图像畸变的测试,我们从实际经验出发,建议国标从测试相对值,改变为测试绝对值。这对于行业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为图像畸变绝对值的测试,能够保证消费者在使用(符合国标)产品时的主观体验基本一致,从而最大限度保障HUD产品的美誉度。”张环宇表示。


确立标准的意义正在于此,即在保证标准的普遍适应性以扩大市场参与者规模的同时,找准正确的未来发展方向,避免企业在技术攻关方向上因出现偏差而进行代价高昂的试错,造成巨大资源浪费。


“对于未来的技术发展问题,我个人认为,可以通过标准的修订、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升级来应对。”张环宇称,“我们目前正在起草制定的HUD标准,重点关注的依然是产品显示部分的表现。标准本身会随着技术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加以修订,而未来的技术趋势,无论前端图像生成,还是后端与显示优化的芯片、算法相关方面,都会被不断补充、完善。”



智能化标准制定走向引领


“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25年,HUD在乘用车上的渗透率可能达到40%。提升配套规模,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毫无疑问,此次HUD的起草制定,就是这样的努力之一,而国标一旦落地实施,也将助推产品渗透率持续上升。” 张环宇认为,“正因为国家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大力支持,HUD领域才能得以发展得如此迅猛。”这也使相关领域的标准制定工作从跟随逐渐变为率先进行探索。回顾过往,即便仅就汽车电子领域而言,在标准方面,业界也长期处于学习的状态,比如EMC(电磁兼容性)标准,由于缺乏相关积累,很多企业直接借鉴了ISO相关标准。


“正因为使命推动,作为HUD标准起草团队的一员,我们不敢也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要保持领先,惟有不断创新。”张环宇强调,“在标准制定中,我们也审视了相关标准,基于技术进步和发展,对一些原有标准提出了基于未来发展的修订建议,以更好应对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同时,我们也积极参与领域内相关标准体系的建设。比如,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之邀,公司也将展开针对HUD光机标准的制定工作。这项标准将成为一级供应商的‘工作手册’,帮助大家分解需求,更精细化地进行产品设计、研发、管理。”


“作为零部件企业,我们积极参与标准制定,是把根植于国内宽松良好汽车行业发展环境所取得的经验加以总结,取之于行业,还之于行业。”张环宇表示,“未来,我们希望继续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领域冲锋陷阵,为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业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往期回顾ADAYO华阳

联合牵头 | 华阳多媒体深度参与HUD国家标准起草


ADAYO华阳多媒体@2022汽车显示系统技术创新论坛


媒体报道 | HUD终于“火”了,国内供应商爆发力凸显



🌟不想错过下一篇精彩推送?快快根据下图指南,添加【星标】置顶 “ADAYO华阳集团”吧!


猛击 “在看”支持ADAYO华阳集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