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减”之下班主任说 | 家长“伴飞”,怎么做


为了给广大家长朋友答疑解惑,消除不必要的疑虑与困惑,滨江教育发布联合区班主任研究院特开设《“双减”之下班主任说》栏目,邀请我区的省、市、区各级名班主任与大家探讨如何更好地应对“双减”,如何在“双减”之下让教育回归本质,以给孩子们创造更健康、更自在、更具潜力的成长环境。

今天我们邀请到的是

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的柯君妹老师

班主任:柯君妹

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小学部德育主任、英语教师



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师范毕业参加工作。“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这是柯老师的座右铭,也是她初为人师时对自己的期待。在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她一直在努力践行,并用这份积极的力量影响着有缘相遇的学生和家长。柯老师曾获第九届长三角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综合一等奖、论文一等奖,浙江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市级英语课堂教学评比一二等奖,被评为杭州市教坛新秀、滨江区中坚班主任、区名师、区优秀班主任等,所写论文在全国、省、市级获奖或发表,所带班级被评为区雏鹰红旗中队、文明班级。


家长

现在学校和班主任都非常重视劳动教育,鼓励孩子每天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但有时候家里并不需要孩子来做家务,做也不一定能做好,还很费时间,怎么办?

 柯老师: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劳动一直都是财富和价值的源泉。对于孩子来说,劳动还能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因此让孩子每天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是很有必要的。其实有不少家长在与我交流时都说孩子喜欢劳动,因为有的孩子把简单的家务劳动比如扫地、倒垃圾、整理物品等当成是一种休闲娱乐,这其实是培养孩子劳动能力的一个良好开端。当然也有的孩子不喜欢劳动、不会劳动,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那么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 更新劳动观念,正视劳动意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孩子从小就能通过劳动把自己的一些事情做好,慢慢拓展到为家人、朋友,为家庭、班级、学校、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同样也会慢慢形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家长意识到劳动对孩子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那么孩子就能掌握一定的劳动技巧,保持劳动热情,同时养成劳动习惯,发现劳动的价值。因此,家长千万不要觉得让孩子劳动是浪费时间,其实孩子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劳动过程,就是接受锻炼、磨炼意志的绝佳方式,进而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勤劳幸福的基石。

2.共担劳动责任,培养劳动习惯。家务劳动其实是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要承担的责任,孩子也是家庭的一分子,当然也要参与其中。平时,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委派,或请孩子主动认领属于自己的专项劳动,比如说倒垃圾、给植物浇水等。但要注意的是,在孩子做之前,家长先提出要求、教以基本的方法,鼓励孩子认真完成;在做的过程中,家长也要多多关注,及时给予积极正向的反馈,并鼓励孩子坚持。每周可以设置一个家庭劳动日,比如周末一起做饭,让孩子有机会参与买菜、清洗、下厨、收拾等各个环节,共享劳动给全家人带来的幸福。如果是高年级的孩子,还可以定一天为“下厨日”,由孩子专门承包这一天的一至三餐,家长们多多捧场,也许一位会生活爱生活的“美食家”就会由此诞生。另外,家长也还可以给孩子说说自己的工作,或带孩子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参观体验,节假日和孩子一起参加公益劳动等等,全面深入地培养孩子的劳动责任感,体悟劳动之美。

 

家长

“双减”之后,孩子大部分作业都能在学校完成,但到家后就开始磨蹭,还剩下的一点点作业拖拖拉拉,效率很低,家长应该怎么办?

 柯老师:双减之下,大多数家长开始强烈地意识到时间管理能力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如果孩子能在学校保质保量地完成大部分作业,到家后却开始拖拉磨蹭,我们首先要想到的是不同的环境对孩子时间管理上的影响,而不是先责怪孩子不懂得抓紧时间。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提高行动效率。

1.劳逸结合,调整蓄能。劳逸结合,不仅不会降低反而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行动效率。在学校,孩子的活动安排丰富而有规律,常常处于学习状态中,到家后,让孩子拥有适当的放松时间,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都很大的有帮助。比如说,每天到家后,先让孩子休息15-30分钟,共同参与一些家庭活动,与家人聊聊天分享这一天的酸酸甜甜,或者做一点他喜欢的事情等等。这段放松的时间其实就是一个孩子调整蓄能的时间。

2.共同约定,规划时间。适当休息之后,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孩子一起约定一段完整的“学习时间”。在这个学习时间内,请孩子静心专注地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如果是中低年级的孩子,“学习时间”内可以安排5-10分钟的休息,家长根据孩子的需要在休息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检查反馈。家长还可以鼓励中高年级的孩子自己预估每一个学习任务的用时,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更加恰当合理地规划时间。

3.正向反馈,提高效率。在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提高行动效率的过程中,孩子出现“计划和行动存在较大落差”的情况也很正常,毕竟任何学习成长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当落差出现时,家长的正向反馈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时家长可以以关心的态度指出问题来取代批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或帮助孩子一起进行分析调整,鼓励孩子重新积极行动起来,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当然,当孩子能较好地规划时间、保持效率时,家长也不要忽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将会为他们增加成长的动力。


家长

 “双减”之下,孩子在家经常会说“这样也没关系”、“不要给我太大的压力”等等,遇到困难容易逃避退缩,有点“躺平”。家长应该怎么引导孩子积极进取,同时正视困难,勇于接受挑战呢?

 柯老师:不仅老师和家长十分关注“双减”,孩子也通过各种途径对“双减”有所了解,只不过因为年龄、认知、思维以及信息渠道局限等原因,他们的了解往往还不够全面,甚至存在着一定的错误认识。因此家长可以在平时跟孩子聊聊“双减”,让孩子了解“双减”的意义不仅是为了减少他们的作业和培训负担,当大家不再紧盯着分数时,每个人成长的多元性和独特性也同样重要。而困难和挑战是人生的必修课,不会因为“双减”而改变。当孩子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家长们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引导孩子正视困难并勇于接受挑战。

1.培养胜任力。虽然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对于孩子来说,“成功是成功之父”。每一次成功的经验都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胜任力,拥有胜任力的孩子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们会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接受挑战,也更有可能战胜困难。因此,当孩子取得成功时,家长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也不要担心表扬会让孩子骄傲自满,好的表扬能让孩子更加清楚地知道并掌握取得成功的方法,并更有信心迎接新的挑战。

2.正视成与败。当然,挑战并不一定能成功,胜任感也并不一定建立在成功的经验之上。因此,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当面对失败时,家长积极正向地引导孩子,把失败看成是一个普通的结果,不带批判性地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比如说是因为还不够努力,还是因为方法不够正确,亦或是因为计划不够周全等等,引导孩子关注自己能够改变和掌握的部分,那么只要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失败就会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无论成败,最重要的是它们所蕴含的积极价值。

3.同心向未来。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长既是领航人,又是同行者。当孩子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家长要成为他们坚强的后盾,给予他们力量,指引他们方向;家长也要成为他们忠实的伙伴,与他们一起同心同行,互相支持。这就需要家长适度放下一部分作为家长的权威,以更加平等尊重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当然也要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的未来成长中充满各种挑战,家长的未来也是如此,因此有原则地和孩子一起并肩同行,一起“升级打怪”,相信家长和孩子都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结语

《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显示,“有温暖的家”排在孩子认为的人生最重要事情的首位,“家长”排在孩子最憧憬的榜样首位,“双减”总之,“双减”给孩子的成长打开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也为家庭教育创造了更多的可能,希望每一位家长、每一个家庭都能成为孩子全面健康成长的力量源泉。


供稿: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




推荐阅读
【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用浓厚的“党味”,锻造党组织和党员们的凝聚力
“双减”背景下的多彩语文想把温暖说给你听,滨江校园的“防疫”故事
滨江区多个项目荣获省STEAM项目化学习教师挑战赛大奖浙江教育报:“从85.3%到90.1%”背后的“双减”密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