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舞台闪闪发光

“双减”政策的实施,引领区域教育观念的嬗变,对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滨和中学基于“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育人理念,少年所至,中心所在,让每个孩子站在舞台中央,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持续发力,立足校情,创新载体,在课程体系、课程资源、项目开发、校园文化迭代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培育了一批批言行儒雅、才情博雅、情志高雅的优质少年。



音乐:“音”你而美


学校音乐组以“让每个孩子在音乐的世界里享受艺术的熏陶”为己任,在“双减”之下,不断为音乐教学提效赋能,以“人人演奏小乐器,人人享受艺术美”作为音乐学科追求,持续进行“小乐器进课堂”教学活动,如口风琴、奥尔夫乐器等,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同时学校积极开展音乐社团活动,开设的特色社团包括音乐剧社、合唱团、七分之七流行乐队、管乐团等多个项目,和杭州学军中学联袂打造了“杭州市学和民乐联盟”,2021年受邀参加中央音乐学院组织的全国百所中小学音乐教育成果展演,《学习强国》《音乐教育》等各级媒体纷纷报道了学校音乐教育的成果。短短五年,在各级各类艺术比赛中,滨和中学获得了三个省一等奖、十二个市一等奖的傲人成绩,并为上一级名校输送了20多位音乐特色人才。“音”你而美,滨和音乐教育,为孩子们提供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广阔平台。



体育:“X+N”系列课程


滨和中学认真执行“每天一节体育课”的课程要求,实施“X+N”特色体育课程。七年级3+1+1模式,三节常规体育课加一节壁球课一节足球课,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运动兴趣;八年级4+1模式即四节常规体育课加一节足球课,提高足球绕杆专项应测水平,大力开展校园足球运动;九年级常规+晚锻模式,五节体育课加专项训练课,积极提升学生体育中考应试能力。

学校树立体育大课程观,书写“学练赛评一体化”新篇章,系统规划体育课、大课间、课外活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学练内容,提出不同的竞赛要求,实施不同的评价体系。七年级学生开展跳长绳、拔河和放风筝等趣味赛,建立冬季跑操、夏季韵律操等训练评比制度;八年级以体质健康为主线开展“吉尼斯”挑战系列赛事,开展足球、篮球班级联赛;九年级应对体育中考组织开展校内全真模拟测试、游泳达标赛等。

特色课程实施使学生的体质获得大幅度提升,滨和学子不但在区、市重大赛事中取得不俗成绩,在滨江区体质健康监测中,学校总分第五,其中女生平均成绩高达103.8分,位列滨江区第一。



美术:“两纵两广”美育模式


在“双减”政策和美育精神指引下,滨和中学美术教学积极探索构建“两纵两广”的审美教育模式。两纵包括“向传统纵深”及“向生活纵深”,该校美术课堂积极开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剪纸课堂,帮助孩子们在剪一剪的过程中体会中国民间艺术的地域性与独特性;敦煌线描,有助学生在动手中体会敦煌艺术的内涵;国画书法,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艺术的民族自豪感。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将生活艺术化,将艺术带入生活,这是滨和美术人的共同追求。标志设计、字体设计在生活中的运用,手绘自己最喜爱的物品,让每一件作品都倾注情感;画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让孩子们觉得艺术原来那么有趣。两广包括“广泛课程群”及“广博大视野”,学校开设素描、国画、书法、剪纸、西画等拓展课程,为不同美术兴趣的学生提供学习和展现的舞台。

同时,该校美术教学注重东西方艺术欣赏课的开展,故宫、卢浮宫,达芬奇、三宅一生、“千里江山图”、“三大行书”等,让美术跨学科审美,通过不同文明的艺术互鉴,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孩子们用广博的文化艺术眼光看待历史与艺术。近年来,学生的美术作品频频亮相于各级各类美术展,其中获国家级奖项8人,省市区级获奖数百人。



心理:提升心育实效


滨和中学心理健康中心是省级示范站,浙江省危机干预36所学校之一。该校集合多方资源,形成家校社多维联动。引进兰溪美美+家心理教育品牌,成立和和+家家长工作室;引进医院绿色通道,为学生的心灵成长保驾护航。

为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学校精心设计心理课程、举行心理特色活动。基于“双减”学生可灵活安排的时间增加,如何自主学习、合理地利用时间、更好地发展自己成了学生心理的“生长点”,心理健康中心分别增加“学会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升学择业”等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需求开展“自我探索”等特色心理拓展课。

学校不定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心理健康系列活动,如“寒假时光九宫格bingo漫画比赛”“5·25心理日活动”“成为一棵树——初三团体辅导活动”“教师职业幸福感”等,让师生在体验中释放压力。同时做好心理普查,建立特殊学生个案与预警系统,由心理教师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学校还注重家校共育,为家长开通心理服务热线,及时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和家庭教育指导。



新劳动教育:为成长赋能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滨和中学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学校以二楼农场为载体,搭建以学生为主要“建设者”的植被空间,用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树立团队合作意识。该校新劳动教育通过物联网农业种植维护系统传感器网络,对农场信息进行采集,汇聚成云端数据平台,利用专门订制的屋顶农业种植控制软件结合采集的信息对农场实施田间管理。

微农场灌溉网络既可以让学生人工喷洒,也可以由物联网系统实施智能灌溉,大大提升了劳动的效率。通过数据统计和展示的光照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EC值、空气温度、湿度等参数,不但是后续劳作的依据,也为学生提供了科学学习的数据资源,增加学生对新劳动教育的体验感与参与感。新劳动教育既体现了农耕文化元素,也结合了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学生乐此不疲,智慧农场也因此成了滨和校园文化集中展示的重要场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滨和中学将继续践行“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以和聚力,以和创力,以和发力,不断探索孩子多元智能的落地空间,积极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舞台上闪闪发光,以和课程促进学生和谐成长,以和文化谋求学校品质发展,积极为滨江教育探索“家门口好学校”的滨和样本。



供稿:滨和中学




推荐阅读
“老班”,有你真好!
滨江区社区学院荣获2021年度省学分银行先进单位
西兴灯笼“照亮”非遗传承
全国“无废公众教育”试点学校 | 浦沿幼儿园无废进行时
参与有奖!@全体滨江区居民朋友,你有一封信待查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