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 CTO | 2 亿人远程办公,不得不“强制升级”了!
扫描上方二维码直达精彩回顾
在春节后的这个 2 月里,国内超 2 亿人开启远程办公模式。大家从一开始的“大型云办公软件车祸” “远程办公迷惑大赏”的调侃、无所适从,到如今有条不紊地将会议、录制等众多线下业务陆续搬到线上完成,这段时间里我们仿佛经历一场月考前紧张的备战。
如今正值中国远程办公“月考”来临之际,我们开始静下心来思考,该如何回答这份远程办公的“月考问卷”?
远程办公如何确保工作效率?
如何选择适合的远程办公工具?
2 亿人开启云办公,远程工具在技术上亟待解决的难题有哪些?
在国内,远程办公将会成为常态?
对此,我们邀请到业内知名的 CEO、CTO、黑带技术专家直接在远程办公工具微软 Teams 上,共同解答这份远程办公月考试卷:
由 CSDN、微软联合重磅打造,致力于用「技术驱动商业变革」的《刷新 CTO》第二期,盛邀 CSDN 创始人&董事长、极客帮创投创始合伙人蒋涛,微软(中国) 首席技术官韦青,以及微软生产力解决方案全球黑带技术专家唐浩,共同探讨远程办公工具的机会与难题,分享技术团队远程办公的沟通、协作、管理经验,为大家指引方向,期待企业与员工更好地思考和寻找高效协同的办公模式。
大佬在远程办公工具上聊远程办公工具?没错,我们是认真的!立即点击视频观看精彩瞬间(小预告~文末有福利赠送):
重点速览
“远程办公”不仅仅是办公工具的转变,而是整套管理方式的变革,甚至是管理文化和公司文化的变革。这次疫情带来的企业“强制性进化”,大家认识到线上和线下办公各自的优点,后续可将两者更好地融合起来。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远程办公尚处于第一个阶段,目前仅解决“点”的问题,但整条“线”和“面”没有串接起来。目前的单点工具较多,尚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可能给未来的创业公司提供机会,同时企业服务还需再进化。从管理上看,我们需要文档化,将所有的事情都落在纸面上,去追踪相关工作的落实和执行。
转换到新的办公方式不只是简单地更换办公工具,需将企业的文化、流程、人才全面转换后,才能使用新的办公工具来提高新的生产力,否则公司有可能没有提高生产力,反而会造成下降。
现代化办公在落实的过程中,最适合企业和个人的才是最好的工具。远程办公不是与线下办公相对立,而是一种对应的状态,但这种状态和趋势具有不可逆性,一旦你适应了某种形式,会变得越来越多地使用它。
无论什么事物的发展,需因人、因时、因事、因需、因地制宜。我们需要从公司本身的业务内容、人才储备和社会环境,来确定公司适合的办公方式。
远程办公时遇到的挑战有:注意力分散、技术上、习惯上的转变。
未来企业的核心主力员工是“Z 时代”数字原住民,对企业的挑战是如何运用好相关的现代化办公技术来协同员工、激发员工的使命感、意义感和创造力。
如今我们将“危”变成“机”,那么“机”能否继续延续下去?以过去几周的观察来看,这“机会”有可能会导致公司垮台的因素,因为它低估了这种工具产生的对公司业务流程和业务本质的冲击,如果不管理好的话,公司非但不会更高的进步,反而可能会垮下来。
对话实录
1、2 亿人开启远程办公,机遇 or 危机?
Q:在家远程办公的这段时间里,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韦青:我感受到现在整个社会在办公形态、学习形态和生活形态上,正面临着一个转变和趋势:许多人开始静下心来,利用现代化的办公工具和学习工具,努力充实自己,并进行远程办公和远程学习。虽然这是由于此次特殊情况引起的,很多人由此开始深刻地反思和探讨,未来的办公形式、学习形式、生活形式将会有怎样真正的变化?
蒋涛:我们过去谈“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如今这两者间不叫“平衡”,而是合在一起了。我司虽有 70% 员工已返回北京,但考虑到当下的疫情,绝大多数的员工选择远程办公模式。这个办公形式给我们带来了管理、文化等方面的挑战,下面我们再展开谈。
每年投资界都会分析说中国的企业服务什么时候才能火起来?在美国的高科技、互联网领域里,上市公司分两大类,一类是 C 端服务;一类是 B 端服务,其服务的对象是企业,已有不少公司上市了。而中国较少,大约只有微店、微盟这两家上市。所以大家每年都在期待“企业服务元年”,我认为今年有可能会成为远程办公或是企业服务的元年,毕竟如今全民都在受市场的教育。
唐浩:我们不坐在办公室里工作,但依然在家忙碌着日常工作,这种状态对我而言,反倒是挺日常的状态。或者说,在家办公、远程协作对于微软员工而言是挺正常的状态。
在过去两周的时间里,我忙碌于支持央企、民营企业,还有全球化国际公司的中国分支机构等客户,支持他们接入远程办公的方式来高效地协作工作。
Q:在特殊环境下,2亿人开启远程办公模式,这将带来机遇还是危机?
韦青:在疫情的特殊情况下,大家一窝蜂地在开启远程办公、视频办公,以为是依靠一些先进的工具,可以让我们不用面对面交流就可以高效地办公。但其实有很多公司的流程和人员的能力还不能来响应这种新型的办公方式,所以在过去的几周里,从开始的“危”变成“机”,到现在不是说“危”或“机”的概念,而是要重新审视什么叫“远程办公”,不仅是一窝蜂地去追逐。
有个词叫“非接经济”——非接触经济。现代化办公方式始于上个世纪,那时开始有科学的管理方式,大家开始发现办公不只是干成事,“办公”等于把事做成,涉及如何布置企业的办公环境,如何设置办公流程,如何让员工从工人变成白领……这一步步迭代发展而来,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始,办公室文化越来越强烈。
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21 世纪初,大家发现原来“办公”不仅是坐在办公室里办公,还可以是移动办公,如今大家又发现办公要考虑的不仅是移动性,还有智能性,最重要的是回到最基本的人性,毕竟技术如何先进,最终要靠人来完成工作。
如果我们把精力过于放在新技术/工具上,而忽略到人的要素的话,那么公司的效率和员工的满意度将会影响到客户的满意度,不会有真正本质的变化。
经历几周的工作方式调整后,我们开始反思:如果不把办公的本质放进去的话,每天我们没准从早上一睁眼到晚上睡觉前都处于办公状态,而这样的办公态效率一定不会很高。那么该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新方式、新技术、新以人为本和探索高效率的办公方式?
这不是我们用点新技术就能解决,这也是微软最早从 Office 生产力工具包开始探索解决之道,并延伸下来。
唐浩:我从几周的观察来看,危险与机遇并存。
随着技术的推进和演化,赋能我们现在的远程办公能力,同时很多厂商都推出远程会议等解决方案。
远程会议使我们可以高效沟通和互动,但会议仅仅是一方面,其实真正要完成好工作不仅仅是依靠会议,其中还涉及到团队间的协作与交互。
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微软是一家生产力和平台化的公司,早期时较多强化以个人生产力为主,推出 Office 等套件来提升大家日常办公工作中的生产力。
如今我们远程办公时遇到以下挑战:一是注意力分散。有个词叫“屏幕时间”,我们每天花在移动设备上的屏幕时间非常多,如此一来将导致注意力较分散。这叫“数字化的废弃”,当我们的注意力涣散后,便没办法专注在日常工作中。
二是技术上的挑战,企业在尝试远程协作模式时,有一部分在免费试用工具后便结束了。企业在试用工具平台时需要相关培训,这同时考验各提供商的支持能力。在过去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据相关数据显示,企业的专有网络、VPN 接入等技术工具均在超负荷运营,比如 VPN 的接入方式在 100% 甚至 120% 地被超负荷使用。
三是习惯上的转变。我们从在办公室里面对面的协作,到通过远程/线上的方式来协作,所以我们得有习惯上的改变。这背后需有较强的组织文化、组织愿景和目标、激励机制来协调、导向。
蒋涛:目前很多以线下业务为主的企业遭受重大的打击,已有一些企业关门,出现“灰犀牛”现象。例如旅游行业、餐饮业等均遭受一些打击,包括和我们有深度合作的一家培训公司,其 CEO 在不久前的公开信表示公司破产了。而在线业务暂时看来有得到爆炸性的成长,例如在线教育,“下厨房”一类的 App。
我认为这次事件是对全体公司的一次强制升级。很多行业被强制在线化,那么强制在线化是好还是不好?其实不一定的。
因为不是说将企业的业务从线下搬到线上就可以了,而是业务本质的价值以及内涵能否在线上复制出来?有些业务没准是复制不出来,所以可能还得要靠线下。所以我认为这次是对企业一次大的“强制升级”。
强制升级可能是未来所有公司要走的目标,目前我们正处于万物互联时代,所有的东西都在数字化。微软 CEO 萨提亚·纳德拉曾说过,所有的公司都是软件公司。不管是从内部还是外部触发的,其实公司整体的运营都应该被数字化。数字化后,必须要有一套软件去管理它,这套软件既是一套工具,亦是一套文化,也是一套流程,这是公司的“进化目标”,甚至是“终极目标”,我们正在经历这样的过程。
2、企业如何“强制升级”?
唐浩:对于技术的挑战我们有应对的模式。比如说网络的压力,可采用客户端来代替浏览器。远程办公的企业对于“最后一公里”的网络连接,不会像在办公室一样,从网络层面上可以很容易优化,当然我们也提供一些可优化的方案。如果在家里最后一公里的互联网接入无法可控的话,至少手机端的 4G 网络是相对可靠和稳定,在我们向客户提供支持的过程中,有这方面的最佳实践。
原来微软针对于个人生产力做得很强,如今还将大量的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个人生产力的平台里来提升个人生产力。微软的定位是以人为本,因为最好的科技是在于说润物细无声——你体验不到它的存在,它已经把你想做的事情方面都考虑到了。
很多用户可能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新接入到一个远程协作平台里,可能你那边有噪音,导致加入时别人听到你吵闹的背景声音,而在 Teams 里有个人性化设计的小功能,当线上有超过一定数量的小伙伴时,它会让你以静音的状态加入,不会吵到已在会上的人。所以这是在技术层面上,我们以人为本的体现。
在公司治理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个好的平台去支撑你的公司治理,朝着 KPI、OKR 的方向转变,培养员工养成使用习惯?不管是个人生产力的平台,还是企业团队协作的平台,Micosoft Graph 有相关的机制,会去在日常协作的行为数据里面不断地获取相关信息,来给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更好的方案,优化企业现代化协作的体验。
韦青:仅通过刚过去几周的观察,我们是否已经完全能适应这种全员的、全数字化的和全部的远程办公?或者说我们是不是真要追求所谓的全部远程办公?其实不一定的,当然如今是特例。
从微软的软件来讲,Office 是提高个人生产力的工具,随着几十年的演变,慢慢从个人变成团队。所以我认为,这需从个人、团队、安全合规、产业链的综合考虑,才是我们如今需要探索的话题。那么企业如何打造真正的数字型、数字化、流程化的办公文化?
对此,我认为 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业务流程重组)还会再流行,但这次的 BPR 是一种完全数字化的商业流程再造,而且在 BPR后,还会有一轮新的人员培训。
有一位专家说,不要以为你会用 Outlook 或会用邮件了,就等于你会用 Teams。他的公司要求很严格,如果员工没有受到过 Teams 等现代化办公方式的培训,是不允许员工从原本邮件、微信等工作方式直接转成新的办公方式。
因为 Teams 等数字化办公方式是一种全新的办公方式,更换新的办公方式不只是一个换工具那么简单,它是文化、流程、人才的全面转换后,才能使用这样新的工具来提高新的生产力,否则公司有可能非但生产力没有提高,反而会下降。
刚才谈到如今我们将“危”变成“机”,那么这次“机”能否继续延续下去?以过去几周的观察,我个人认为这个“机会”有可能会导致公司垮台的因素,因为它低估了这种工具产生的对公司业务流程和业务本质的冲击,这个如果不管好的话,公司非但不会更高的进步,反而可能会垮下来。
3、作为管理者,如何面对远程办公的挑战?
蒋涛:我司之前有用 Confluence、Jira、企业微信、钉钉、石墨文档等工具来协同。但真正全体员工远程办公后,我发现开会是个大问题,所有人的时间被会议预订得很紧,从早到晚被安排各种会议,之前在办公室工作还没有这么大强度。
反观国外,有一家IT公司是远程办公的代表——GitLab,它主要是做偏私有化服务,1000 多名员工分布在65个国家,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办公室。公司 CEO 住在旧金山的公寓,与人谈事时直接到星巴克或者租用一个共享空间会议室来会面。
GitLab 把企业所有的文档放在网上,有 3000 多页的文档,内容除了普通的介绍,还涵盖公司的 OKR 目标、自身企业的运行方式,这是一家完全透明化管理的企业。其中有意思的是它直言远程办公中最大的缺点是缺乏人际沟通。所以它会专门设计一些非正式的沟通,例如大家要露脸,知道你长什么样子;例如设计“Coffee Chats”的环节,在这环节里大家不聊工作了,聊点轻松的,增加彼此的感情。
我们公司刚做了一项远程办公的调研,一部分员工表示如今的工作强度是原来的130%-180%,一部分员工抱怨没有团建了。
所以刚才分享的企业案例,“远程办公”不仅仅是涉及办公工具的转变,而是整套管理方式的变革,甚至是管理文化和公司文化的变革。这次疫情带来的企业“强制性进化”,对于每个公司来说,可能需考虑未来自身如何更好地结合线上资源来发展自己的业务。
韦青:我们很多欧美的同事和朋友确实很流行实行像蒋总分享的远程办公形式。在中国,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办公方式?远程的还是见面的?有办公室的还是没有办公室的?还是混合型的?是不是能够完全采用像 GitLab 这样的管理方式呢?
另外在文化方式、流程、绩效评估等方面该如何做,这可能是每一个企业主管需要考虑的话题。目前我们在远程办公时,有个现象正如蒋总说的,员工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翻倍增加,这样的话肯定是不现实的。那么我们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要做远程办公,我觉得越是这样的话,越可能会在疫情后这会有急速的下滑现象。那么如何能取一个中点,真正地探索一个企业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方式?所以我想请问蒋总,在这次疫情后,您有什么新的想法来推进公司的办公形式呢?
蒋涛:我们确实很难直接进化到完全的远程办公,但在这次远程办公的经历来看,我发现有些部门的工作是可以进行优化,比如会议的方式,过去在线下开会可能不明显,但是到了线上会议后,如何提高效率是很重要的问题。
每个公司和行业需先审视自己业务的本质,判断能否将线上的优势发挥出来,同时总结那些离不开线下的业务,你会发现它是很珍贵的,需要好好利用好它。
此外,在线上工作中我们也存在一些问题:线上会议的效率如何统计?是否有相应的工具?还有员工的工作目标进展如何来协同?这些我想请问下作为全球化企业,研发众多数字化生产力工具的微软,如何解决以上问题?
唐浩:我们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一些行为数据会沉淀在微软 Office 365 等平台上。在会议室里开会时,我们能观察员工是否走神或是专注程度够不够,当线上会议时,如果对方不开摄像头的话,坦白说你都不知道对方有没有在听,是否还同时处理其他的任务?
我们日常所协作的行为数据,在基于员工隐私保护的前提下,被人工智能所捕获,为个人和组织提供业务洞察。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能看到,例如在今天这一个小时的会议里,到底大家是在专注地在做直播,还是在用 IM 软件跟别人文字聊天、收发邮件?
通过数据分析,综合来判断今天的会议质量,还能在里头看到企业内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模式:员工只跟小团队里的几个人有沟通协作,还是跟公司内部跨不同的部门之间有沟通协作?还可以看到和客户、合作伙伴间的协作时间有多少,员工的日常工作时间花销具体用在哪了,以及跟谁一起协作。这样的协作行为数据可帮助企业不断地迭代和优化管理,在基于员工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帮助企业打造文化持续转型。
以上是我在过去四周的数据,基于个人的日常协作数据所呈现出来的业务洞察,比如我花了 78% 的时间在专注完成工作,22% 的时间用于参加在线会议,透过电子邮件跟共同编辑文档的方式跟同事完成协作。在人脉圈里,我同样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合作伙伴有共同的协作。
4、现代化办公的建议:重新审视业务流程、文档化
韦青:千万不要以为你习惯用 Email、QQ、微信、钉钉等工具,便等同于你知道如何转变成现代化的办公方式,这是两个概念。
从公司管理者来说,先是重新审视公司的业务流程。在第一步公司的文化转型时不要贸然直接找 IT 部门说,你给我找一个最好的现代化办公工具。没有所谓最好的协同办公工具,只有最合适或对你现在状态最合适的现代化办公工具。
第二步是要考虑到想把工作做好,不只是开会,而是需将整个公司的架构、公司流程、公司理念等要考虑进去。
会议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会前有什么准备,会中要谈什么事情和会后有什么跟进,把这些问题都理解完,重新塑造新的架构后才谈如何去选最好的开会方式或者选最好开会工具。
作为微软员工的我,喜欢用我们自己的 Teams 办公工具。分享我的个人经验:当我从传统的办公方式 Outlook 到 Skype、Lync,再到如今的 Teams,中间有很大的转变,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培训后,才能完全转化为以 Teams 为基础的办公方式。Teams 是一个非常全面和完善的工具,它不仅仅是个开会工具,还是计划、交流、思维、跟进的工具……所以它是一个现代化的办公工具,而不只是现代化的开会,不是现代化的计划或跟进工具,它是办公的全家桶工具。
蒋涛:我们现在最大的需求是会议,所以用企业微信、钉钉开会较多。但如何去开好线上会议又是另一个问题。
程序员本身的工作是协同工作的,所以我们用 Conference、Jira、GitLab 等工具。这样的协作方式其实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其实微软也是代表先进生产力,未来我觉得很多行业都可能需要用 Teams、Office 365 等工具,我相信这是微软在企业级服务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
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如今远程办公尚处于第一个阶段,目前解决了“点”的问题,但是整条“线”和“面”没有串接起来。
我从管理的视角来说,未来我们要做的一件事情是把文档化,这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其重要性可通过这次远程办公经历能表现出来,但它不仅仅是限于远程办公,其实在我们平常的工作中,也应该做到这一点。
我投资的一家公司,公司里有一位厉害的顾问,这个顾问给公司带来很多有帮助的改变:一是给工程师们带来一些很好的指导,二是给公司的管理提供帮助。虽然该顾问远在美国,但给公司分享宝贵的工作经验,例如工程师不光要写代码,还要把自己的想法、工作情况写成文档,然后他在上面评论,提出许多良好的建议。如何把一位富有经验的人其价值传递到公司里呢?这就像现下我们面临的问题。
我们要把工作全部的文档化后,整个公司的系统性才会更强。这是从这次远程办公总结出,对我们公司而言,未来要建立的是文档化。
总结起来是两件事:一是我们目前的单点工具较多,但尚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这里可能是未来一些创业公司的机会,或者说企业服务还需要再进化。二是从管理上看,我们需要文档化,将所有的事情都落在纸面上,并且去追踪相关工作的落实和执行。
唐浩:刚才蒋总提的文档化,在传统上,知识管理领域里有个词叫“隐性知识显性化”,就是把日常沟通过程当中存在各位专家脑海里的隐性知识,把它文档化、显性化,沉淀下来,这是知识的生产和沉淀的过程。
韦总刚才提到微软的远程办公工具,其实大约在 10 年前,微软做远程会议工具是基于本地部署的,Lync 已经做得很完美。6 年前,微软把 Lync 升级到 Skype 时,几乎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将工具线上化、SaaS 化,它基于线上订阅的模式来部署,如此一来,简化应用企业的 IT 部署,不需要自建,不需要自己再运营、再维护。
现在我自己用得最多的协作工具是 Teams,其实从 Skype 到 Teams,它不仅仅是一个音视频会议的升级,而是变成了一个协作中心。这个目的最终是为了实现刚才蒋总提的一个诉求,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如今大家在 Teams 里,不仅可以完成在线的音视频会议,还可以把很多协作的内容文档化沉淀下来,当然还有很好的权限控制。
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大家日常使用的微信,每天打开微信,可能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跟工作相关的。并且在微信里面有大量的群,我们拉一个人后进的队员进微信群时,他可能不知道之前谈了什么内容。
在 Teams 里,你拉一个新加入的队友进来时,可方便地去控制权限,将过去一天、三天、或是全部通话记录、对话记录,不管是文字的交流还是文档的权限给他,他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知识沉淀,并且加入到团队里面,清楚对话的上下文。
在一个协作的环境里,如音视频的会议、多人共同编辑文档时均会遇到权限的问题。比如今天这个在线会议,蒋总由于不是微软内部的员工,所以当我分享一个文档时,就会有严格的权限控制,可以去设置相关的权限,如一起编辑或只能读或者说不能下载,或者可编辑不能下载,在 Teams 可方便地设置相关的权限。可能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日常使用微信办公时,在家长群里收到一些不小心被人分享出来跟工作相关的文档,你不清楚这个不小心被分享出来的工作文档,可能会给企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在现代化办公真正在落实过程当中,其实最适合企业和个人的是最好的工具。而远程办公不是与线下办公相对立,不是说这边多一点,那边就少一点,而是一种对应的状态,但这种状态和趋势它具有不可逆性,一旦你适应了某种形式,会增加它的使用比例。
对未来的趋势,不管说是线上或线下,我相信还是融合的方式,跟现在的工作状态一样。以前我们讲比较多的是工作生活平衡,现在是工作生活不那么区分,结合得比较紧密。所以在这种状态下,大家不妨多去尝试一些工具,正好在此次远程办公的潮流,很多企业开放响应的平台免费试用。
蒋涛:Teams 是怎样收费的?
唐浩:现在有 6 个月的免费试用。
5、未来展望
蒋涛:大约在七八年前,我拜访过 GitHub 公司。GitHub 刚搬进新办公室,大概七八百平米,可公司办公室仅有十几个人,办公室特别空旷,还有酒吧。他们的员工平常不来上班,有必要的时候才来,这还挺有意思的。
这次疫情让很多公司体验到了“强制性升级”,它有个好处是节省了员工的时间:上下班通勤、午休吃饭。在北京,几乎每个上班族一天有 4 到 5 个小时是花在工作以外但又必须的时间上。所以在如今的远程办公里,为什么大家觉得累?因为你投入在实际工作中的时间比原来多了。如此一来,大家体验到远程办公的好处和坏处。
下一步,我们该如何让好处进一步扩大?线下工作有其优点,例如增进同事间的友谊,这对工作是有很大帮助。所以在这次强制性升级后,大家认识到线上办公的优点和线下办公的优点,从而后续将两者做更好的融合。
完全纯线上化的公司还是比较高级的公司,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发展,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需要变成这样纯线上化的,很多公司既有线下办公的价值,也能将线上办公的工具及公司的管理治理文化进行升级。
2020年,将是开启现代化办公的新元年。
韦青:无论什么事物的发展,需因人、因时、因事、因需、因地制宜。需要从公司的业务内容、人才储备和社会环境,来确定公司用哪种适合的办公方式。
未来一定是以“Z时代”为主流的未来,他们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现在对好多人来说,这是一种强制性的升级,就从原来习惯的方式变成所谓的全数字化的方式。
对于“Z时代”数字时代原住民来说,这本身就是他的生活方式,反而他们可能会更珍惜面对面的交流机会。未来可能大部分工作可以不用面对面就能完成,但我们会更加珍惜那种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不一定是办公了,有可能是联谊、团建、日常交流等沟通。
对于“Z时代”来说,他们对于工作的认识,对于数字化的认识要比我们深刻和深入得多。未来的话,我倒觉得应该是以这种纯数字化,而不必要面对面的事情就没必要面对面做了。那么面对面做什么?更多的是以人为本的沟通和交流和人性化的体验,这是我对未来的展望。
唐浩:对于“Z时代”而言,他们拥有移动设备,接触新技术没准比成年人还要多,而且他们对于这些新事物很热情、投入和充满好奇心。所以我坚信他们一定会全面拥抱现代化办公的新模式。
当然这跟具体的行业、工作性质是相关联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多人来拥抱数字化、现代化办公的接入形式。
未来企业的核心主力员工是这样的 90 后、00 后,甚至在 10 年后,是进入职场的“10后”。对企业的挑战是如何运用好相关的技术来协同员工,激发员工的使命感、意义感和创造力。这次防疫期间的远程办公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或者说我们重新以更与时俱进的态度来审视现代化办公模式。未来已来,我相信既然现代化办公模式开启了,我们将持续基于这样的模式进行下去。
更多 Teams 相关资料,可查看:
https://products.office.com/zh-cn/microsoft-teams/group-chat-software/
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完整视频
微软给大家送福利啦!
为企业用户提供长达半年的免费远程办公产品
立即点击扫码或阅读原文认领!
出海一点通之“安全合规记”2最新活动重磅推荐丨微软 AI 商学院特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