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小歌棒上的符号,是数千年前的遗存,外人如读天书,会者一看就懂

余未人 动静贵州 2019-08-15

在贵州,曾经“地无三尺平”的殊境,令诸多久远的文化得以留存。绚烂文化的基石,是寻常百姓祖祖辈辈的的日常与劳作。

黔山深处,“非遗”蕴藏丰厚,这些从历史中迤逦而来的人和故事,世代传承、生生不息。


神奇的“歌棒”


      一根被磨得铮亮的尺许长的小木棒,三面刻写着一些类似象形文字的符号。仔细看去,上面分为3行27格。它的每一格、每一个符号,都代表着一连串古老的叙事苗歌。这根神奇的小棒称为“刻道”、“刻木”,也称为歌棒。它浓缩了长达一万多行的苗族《开亲歌》。《开亲歌》的主线是叙述舅爷向姑妈索取的聘礼,将此数额刻在木棒上,然后要求姑妈一一交足。歌手们能将这个过程深挖细唱,生发出鲜活有趣的枝蔓,唱上几天几夜。

      这些简单的符号,是数千年前的遗存,产生在苗族从母系氏族制向父系制过渡的时期,是至今保留的苗族古代刻木记事符号。施秉、黄平等地的苗人们,依这歌棒传唱着古老的婚俗,一直延续至今。

      一些学者认为,早在三苗时期(尧舜禹时期及之前) 苗族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字,它的诞生时间远在甲骨文之前。但迫于生存,苗族历经战乱和苦难屡屡大迁徙,苗文就渐渐消失了。而刻道就是苗族文字的初始符号。刻道的每一个符号都或象形,或指引,或会意地表达歌的内容。而且,这内容分别有“词”“句”“段”的含义;一个符号包含了无比丰富的内容,甚至长达四五百行歌词。“刻道”是苗族至今仍在活态传承着的表意符号。

      清乾隆《镇远府志》记载,苗族“俗无文字,交质用竹木刻数寸,名为‘刻木’。婚嫁则‘姑之女定为舅媳。倘无子,必重献于舅,谓之外甥钱,否则终身不得嫁或招少年往来’”。这根神奇的“刻木”记载了苗人的婚姻家庭变迁,记载了他们的欢乐和痛苦,记载了苗族厚重的历史文化。

唱诵苗族刻道

      关于“刻道”,20世纪80年代施秉县城关凉水井的苗族阿姆、恋合对唱的《开亲歌》中这样唱道:

      女:很古的从前

             兴俚家嫁女

             兴金家娶亲

             他们想开亲

             才得亲来走

             舅爷便动计

             商量来刻木

             凭刻木要银……”

      男:……刻好这一节

             有一朵花花

             那有六道竖

             中间三画交

             九画来合拢

             交叉成一朵

             一朵青幽幽

             那是刻什么

             我们唱了还不知。”

唱诵苗族刻道

      内涵越简单越易流传。而“刻道”因其丰富繁缛,有一种民间创造的“集大成”的色彩,带来了口口相传的不确定性,让传承难上加难。

苗族《刻道》之新娘回门挑回门礼出门照

      好些苗人学习刻道的直接动因,都是被罚酒的狼狈——在隆重的新娘回门礼仪上,自己因不会唱《开亲歌》而被连连罚酒,酩酊大醉。坚持不开口唱者,或许会被水泼床单,让你无处安眠。受此羞辱,让他们决心学会刻道“雪耻”,为家族争光。施秉县的刻道传承人吴治光就是如此。先是自己悄悄地背歌词,向师父学歌。但他发现,这样硬学收效甚微;而刻道的真本领,还是要在婚俗礼仪上“实战”,才得长进。经过苦学,他后来不仅自己成了远近闻名的刻道歌手,还带了一帮年轻弟子。

苗族《刻道》之新娘回门挑回门礼途中

      石光明歌师,18岁那年就拜师学唱苗族《十二路酒歌》。他第一次以主唱的身份同客人对歌就大获全胜而得意洋洋。然而就在几个月后,石光明应邀送寨上新媳妇回门。入席后,对方便唱起了苗族《开亲歌》。石光明尴尬地晾在那里搭不上腔,连连被罚酒,败下阵来。在《刻道》文化有着至尊地位的苗家,他深感这次失败的份量——当地苗人说:会唱苗歌好比是“小学生”,会唱“刻道”才是“大学生”。他自觉无颜以对乡亲。从此他苦练《刻道》,经过“十年磨道”,到28岁时,拿起一根歌棒,他能将那些符号横唱、顺唱、倒唱,应对如流,他终于成为熟谙《刻道》的有名歌师。

      这歌棒,其实是一根提词神棒。主要在学唱时用,成熟的歌师一般不将它示于人前。而当《刻道》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之后,有人将其放大数倍、数十倍、数百倍而展示于公众眼前,还将其作为道具人手一根,搬上舞台,在北京的电视屏幕上播放。这是对刻道文化的一种误读。

      刻道的提示功能很强。我去造访施秉凉水井的两位年近古稀的女歌师,她们因家庭变故都已经十来年没有唱过《刻道》。见有人要听《刻道》,特别兴奋,但又担心自己“久不唱歌忘记歌”了。后来在寨上已故的老歌师家里翻箱倒柜,终于找来一根歌棒,两人对上面的符号切磋了两三分钟,就开口齐唱。不仅歌词唱得一字不差,就连音乐中一两拍的停顿,也掌握得那么准确,配合得天衣无缝。


图片来源:网络

撰文:余未人

编辑:彭瑾

责编:飞宇

编审:王丹


新闻多一点:

祝语和秘咒,出自“花树老人”之口,也是水城三口塘数万苗人吹笙劲舞的花场之魂

六百年前贵州乡间的“主旋律”是什么?没有才子与佳人,至今活跃在民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