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邹治波】《决议》为何再次强调“开放”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观中国 Author 邹治波

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再次强调了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思想和政策。历史证明,开放合作是国家和民族复兴、世界走向光明未来的根本出路。当前世界格局面临大调整,在封闭还是开放的问题上,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的美国和中国做出了不同选择。



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百年之变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出的重大决议。

如果说中共中央在1945年4月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建立新中国提供了重要保证,在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那么,这次党的决议则为中国迈向世界强国提供了保障。

一、何为“开放”?

今日之中国已然不是从前的中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对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也负有更大的责任和义务。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看,决议中一个重要思想和政策就是坚持并继续扩大对外开放。

“开放”的本意是解除限制、保持内外畅通,放在国家和世界层面,就成为一种国际关系的理念、政策和行为。无论是从世界演进还是从中国经验来看,开放都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在中国和世界都进入新的变局时代背景下,坚持开放、促进合作就成为中国实现国家崛起、奔向民族复兴,和世界走出困境、走向光明未来的正确选择和根本出路。

开放的意义在于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互学互鉴、合作共赢,其实践最初源于贸易的互通互市。西方经贸理论大师亚当﹒斯密指出,交换带来分工,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源,人类财富扩张皆有赖于此。大卫﹒李嘉图说,互相交换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可获得专业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益处。两位经济学家实际上都肯定了国家间开放边境、促进贸易对推动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

二、历史教训

中国在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强大国家,特别是在明代以前的汉唐宋,无论是经济、科技、军事实力,还是社会体制完备性和文化艺术水平,都居于世界前列。中华文明也是唯一一个延续几千年而生生不息的世界文明。中华文明能屹立于世界并又焕发出新的活力的支撑力量很多,其中,开放包容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始于汉朝、盛于唐朝的“丝绸之路”就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象征,即使到宋朝和明初,中国仍然秉持对外开放姿态。令人遗憾的是,在明代郑和完成七下西洋壮举之后,中国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从此,中国逐步进入固步自封的衰落期,终于在清朝,中国的羸弱之躯躺在了西方的坚船利炮之下。不难看出,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成为中国从强大到衰落的转折点。

可喜的是,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重新回到与世界相联通、相融合的轨道,也步入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快车道。这次党的决议把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作为一项重要的、坚定的思想理念和政策行动写入其中,不仅是对中国历史和党的历史的经验总结,是国家迈向第二个百年征程的保障,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建设美好世界的需要。

三、迥异抉择

今日之世界进入一个特殊历史时期,我们不仅面临世界格局之大变局、国际秩序之大调整,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全球化的历史发展大势下,是封闭排他、分裂对抗,还是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做何选择将决定世界的命运。

非常遗憾的是,作为世界第一大国,美国选择了前者,这对世界、也对其自身产生了不利结果。从世界看,美国以具有冷战思维的意识形态为旗号,拉拢其盟国和伙伴国强化和建立一些排他性、对抗性的小团体或机制,刻意在地区和世界制造分裂和对抗,对世界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目前,世界抗疫效果不彰、经济恢复乏力、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不力,就是美国错误政策选择导致的结果。

即使从美国自身看,美国越来越步入封闭、孤立状态,奉行“美国优先”政策,近年来不仅退出一系列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国际条约组织和机制,还对外采取一系列阻碍、阻断贸易、人员、技术、信息等交流的举措。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在上海进博会期间发布的《世界开放指数报告》显示,2019年美国的开放指数从2008年的第1名滑落到第22名,是开放指数下降最大的经济体。这种政策行动并没有带来美国所希望的结果,反而使自身内部问题丛生、战略优势下降。如若美国不思悔悟,必将在衰落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与此相反,中国不仅不断加入新的多边机制,深度参与并积极推进国际合作,而且国门越开越大,与世界融合越来越深。《世界开放指数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的开放指数从2008年的第62名上升到第40名,是开放指数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中国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对外方针,坚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策,在继续提升自己的同时也必将惠及全世界。

历史终将证明,中国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



(本文发表于“观中国”微信公众号2021年11月17日。)


往期精彩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