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和祖国】单正来:办好案方显公诉人的初心和价值

单正来 绍兴检察 2021-04-28


办好案方显公诉人的初心和价值

转眼间16年过去了,再回看斯琴高娃主演的电视剧《国家公诉》还是那么激情澎湃。检察官冲破重重阻力,揭露副省长王长恭收受贿赂的事实,最终将其绳之以法,敢于担当,正义凛然。那一年,我15岁,一个初出茅庐的懵懂小伙子,在内心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做一名公诉检察官。

单正来(中)庭审中


或许就是这样的“偶然”,让我与检察的情缘在那一刻定了下来。研究生毕业时,我没有犹豫便报考了检察院。入职的那一天我望着庄严的检徽,内心激动无比,因为我可以做一名检察官了。实习期满后,我定岗到了综合部门。有同事说,综合工作杂乱琐碎,办案机会可能不多。然而实际上并非完全日此,因为我负责档案工作,所有的办案卷宗都可以看到,可以说每一本内卷就是一个检察官办案的全过程。那会儿我一有空就去档案室看卷宗,也就是通过这样的“游击式办案”,两年后我有了勇气向领导提出:我要去公诉部门,如果您允许,3年内我将还您一个绍兴“十佳”公诉人。也就是这个初心下的承诺,正式开启了我的公诉之路。确实,我也努力去兑现了这个承诺。

然而我很快就明白,日常的公诉人比赛只是对公诉人素质的综合考察,取得标兵或优秀公诉人的称号未必是一个会办案、办好案的合格公诉人,因为办案是个极其复杂的工程,办结案件是简单的,但是办出高质量案件却是非常困难的。

记得多年前办的一件故意杀人案,指控罪名及事实全部成立,但是却没有获得领导和前辈的高度评价——虽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缺乏说理,更多地侧重于程序推进,忽略了被告人的反应和感受。在之后的办案工作中,我渐渐学会了“平视”,明白了公诉的价值并非是单一指控犯罪,至少还应包括教育、感化以及挽救被告人,修复破损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在我经历了辩论赛、优秀公诉人竞赛后办理首个黑社会性质案件时,这种认识才最为深刻。

那个案件开庭长达两天一夜,虽然辛苦,但在庭审结束的那一刻我觉得一切都值得。说值得,不是因为我完成了指控,而是看到了各被告人能真心认罪伏法、洗心革面。其中两名犯罪团伙骨干成员是一对兄弟,是多次犯罪的累犯,从被捕到开庭的近一年时间里,始终态度骄横,否认罪行。

但在庭审中,我在发表公诉意见的同时,更结合法理、情理进行释法说理,直言他们的行为不仅给被害人和社会带来危害,也对自己的家庭、对父母造成巨大伤痛,并指出,“不知道他们以后会不会再犯罪,但我愿意相信这一定是最后一次”

一番话语令被告人幡然醒悟。兄弟中的哥哥坦言,此刻他真心认罪悔罪,意识到他的错误触犯了法律,也把亲弟弟带入歧途;弟弟则哭诉,他真切感受到了公诉人挽救他们的决心,后悔之余也很想对父母发誓,再也不会做对不起他们的事。这个案子审查历时4个月,审查报告近30万字,而此时亲眼看到被告人悔罪,我不仅感到长期的工作有了回报,更因感化了迷途的人而倍感欣慰和自豪


公正司法还应兼顾人情冷暖。司法工作中,我们常审视这样那样的犯罪行为,也无时无刻不面临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在依法处置的同时也需要公诉人怀悲悯之心、养浩然正气,只有这样才能永远保持司法良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诚然,仅仅会办案不是公诉人的目标,办好案方显公诉人的初心和价值。

推荐阅读

【我和祖国】陈天晓:不悔十一年检察技术路

 【我和祖国】丁佳爱:我眼中的检察颜色

【我和祖国】尹晓锋:两代检察情

致新中国70华诞 | 与共和国同龄的他们,向祖国深情诉说【浙检12时辰 · 午时】

烈士陵园竟遭垃圾包围 检察建议捍卫英烈尊严

编辑:沈嘉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