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绍兴市委书记温暖在《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

绍兴检察 2024-03-19
9月22日,《学习时报》刊发了绍兴市委书记温暖的署名文章《绍兴:昨日“名士乡”,今朝新兴城》,讲述了绍兴跨越千年,波澜壮阔的繁华变迁史。全文转载如下:




绍兴:昨日“名士乡”,今朝新兴城


温 暖


老绍兴,醉江南。北纬30°的东南沿海之滨,一条生生不息的千年文脉,串联起水乡的温润如玉、名城的古意阑珊和今人的朝气蓬勃,酝酿出独一无二的江南意韵。


绍兴古称越,是古代南方於越民族的聚居地、春秋时期越国都城,又称会稽、越州。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高宗驻跸于此,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次年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千百年来,这里风光形胜、毓秀钟灵,英物挺生、人才辈出,枕山襟海的壮阔格局里展露着东南的眉目,小桥流水的灵动坚韧中蕴藏着江南的风骨。




(一)


人文为魂,山水塑韵。


绍兴之魂,在于人文。近万年的人类活动史、2500多年的建城史造就了这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早在1万年前,於越先民就在上山文化小黄山聚落而生。此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都能在绍兴一方沃土中得到印证:舜禹遗迹、越国古址、秦汉碑刻、唐宋摩崖、明清古建等等,无不展现历史光辉。华夏始祖大禹治水告成,在此会盟诸侯,归葬会稽。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建立都城,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成霸业。秦始皇时期设会稽郡,辖20余县。秦汉以后,生产进步、商贸繁荣,发展为全国性大都会,东晋已成“今之会稽、昔之关中”景象,唐朝多有“衣食半天下”“会稽天下本无俦”赞誉,南宋时曾作为临时都城,且为皇陵所在。明清两代,酒缸、酱缸、染缸之名蜚声海内外,这一时期文风炽盛、文人涌现,绍兴师爷遍布全国,有“无绍不成衙”之说。厚重的历史积淀孕育出的古越文化、运河文化、书法文化、诗路文化、宋韵文化、阳明文化、戏曲文化等,使得绍兴千年文脉赓续不断、延流不息。2021年,绍兴获评“东亚文化之都”。



绍兴之韵,在于山水。东南山水越为首,天下风光数会稽。书圣王羲之久居绍兴十余载,赞叹“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绍兴七山一水二分田,“万壑千岩,屈指难尽”,重峦竞秀的会稽山是古代中华九大名山之一,为五大镇山之“南镇”;幽奇多姿的穿岩十九峰一字排开,连绵数十里,“排列如图画中”;云雾缭绕的天姥山引得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千古名篇,400多位诗人走出的“浙东唐诗之路”繁盛至今;800里鉴湖明澈如镜、7000多条河道交错纵横、1万余座桥梁跨水而立、“低篷三扇”的乌篷船穿梭往来,山川之秀美、水泽之温婉赋予了绍兴独具一格的风雅之趣。而历经25个世纪城址未变的古城,“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风貌依旧,9.09平方公里范围内蕺山、府山、塔山并立,浙东古运河穿城而过,水网密布、河街相依,正是稽山鉴水的自然艺术投射进百姓生活的生动写照。


得益于越地文化的滋养、越中山水的浸润,古往今来,绍兴士如江鲫、人才荟萃,毛泽东曾诗赞“鉴湖越台名士乡”。在庞大的人才群体中,有最早倡导“无神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之一王充,挥毫作《兰亭集序》的书圣王羲之,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明代大儒王阳明,青藤画派开创者徐渭,写就《陶庵梦忆》的散文家张岱,启蒙主义思想家黄宗羲,平定藩乱台乱的一代名将姚启圣,“诗书画印”四绝的艺术大师赵之谦……蔚为可观的文人志士,共同塑造了绍兴的人文内核和城市风骨。



(二)


丹心寸意,家国一体。


越地儿女古时不屈不挠的斗争事迹数不胜数,近代以来,以身许国的精神更是可歌可泣。辛亥革命时期,以秋瑾、徐锡麟、陶成章“辛亥三杰”为代表的革命志士,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共和。五四运动中,蔡元培、周恩来、俞秀松、邵力子、梁柏台等绍兴籍知识分子站上历史舞台,在全国各地引领运动风潮。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9月,绍兴地区就爆发了党领导的有组织、有纲领的农民运动——萧绍农民运动,无产阶级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始在绍兴大地燃起。同年,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在《新青年》发表。绍兴是鲁迅的故乡,他创作的现实题材小说大多取材于绍兴,故土的生活和记忆是这位新文化运动旗手精神世界的启蒙和根基。正如鲁迅所言,路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绍兴革命力量也在屡仆屡起、愈挫愈奋中不断壮大。


1939年,周恩来到东南抗日前哨视察,以祭扫祖茔、寻访亲友的名义回到绍兴,进行抗日宣传。在“烽火故乡行”的4天里,他开展了大量的宣传活动,指明了地方党组织的建设方向,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鼓舞了绍兴人民的抗日斗志。后来,他多次谈及绍兴妇女营渡江杀敌的事迹,强调绍地民族精神之史迹,如大禹王与越王勾践之耐苦奋斗意志,均足以资模仿。



新中国成立后,绍兴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了一系列宝贵精神财富,其中最为瞩目的当数“枫桥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这些年来,绍兴积极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形成驻村指导员、民情日记、共富工坊、红色业委会、“浙里兴村治社”等一系列成果。2022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



(三)


敢为善为,图强争先。


2003年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绍兴考察调研时,对绍兴发展作出明确战略定向。20年来,绍兴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实现了从资源小市向经济大市、总体小康向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历史性飞跃。



从“酒缸、酱缸、染缸”等传统产业破旧立新,到“芯片、药片、刀片电池”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从市域一体协同的全面深化,到“融杭联甬接沪”的战略谋划;从《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出台,到新时代文化绍兴工程落地;从低收入农户增收,到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建设;从河湖长制的探索实践,到“无废城市”的国家试点……绍兴每一次跃升、每一次跨越,都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厚爱与殷殷重托。


古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今人继往开来、砥砺奋进。绍兴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敢为善为、图强争先,勇当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排头兵,勇闯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新路子。

来源:学习时报

推荐阅读

 习近平在浙江绍兴市考察调研

 习近平考察枫桥经验陈列馆

 习近平考察浙东运河文化园

 绍兴市检察院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现场学习

 冲刺全年胜!全市检察机关第三季度工作调度会召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