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媒体总编对话院长:融媒体时代的新闻教育与人才培养
融媒体时代,新闻教育该向何处去?人才培养要往哪里走?
11月29日,第二届媒体总编与新闻学院院长高层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十余位媒体总编及知名新闻学院院长就融媒体时代的新闻担当与新闻人才培养话题进行了阐释和交流。
融媒体时代,学界与业界的共同挑战
新华社 音视频部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院长 陆小华
我既是学者,也是一线新闻工作者,因此我想从学界业界两个角度来谈融媒体时代我们面临的挑战。有一句话是“新媒体时代无专家”,我们所有人遇到的都是新问题。
学界的研究给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对于眼前面临的困惑和问题,还需要更加一针见血的、足够坚实的研究成果。在某些方面,学界的研究实际上是相对滞后的。而业界虽然在很多方面具有突破性、启发性,但是缺少总结和梳理。
一方面,作为从业者,我认为当今媒体的领导者应当是全方位人才,不仅要具备政治意识、政治思维,还要有业务思维和技术思维。另一方面,我作为新闻学院的院长,对新闻教育改革中受到的诸多限制深有感触,此类限制既和现有的人才队伍有关,也和管理规则有关。比如为了适应实践中的新要求,来创办一个新专业或是开设一门新的课程,那么其更新周期至少为两年,这个周期就会是一种限制。
关于传统媒体人才流失的三点反思
新京报社 社长 戴自更
我想从业界的角度,从我的团队的角度来讲一讲新闻人才的培养。大家也知道,如今在传媒业,尤其是传统媒体中的人才流失现象非常严重。他们中有一部分去了新媒体,但是以《新京报》为例来讲,更多地人去了企业,或者做公关之类的工作,这在以往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新闻理想,去做企业的公关负责人,当然收入也提高了。
所以我反思,这些年我们在新闻人才培养中是不是缺少点什么东西。第一,应当加强对新闻学子及从业者的常识性教育,即媒体是做什么的,记者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二是要加强职业教育,更加理解记者这一职业的核心,也就是其担当和职业精神。三是要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坚持新闻的专业主义。
如何在互联网时代 培养信念坚定的新闻记者队伍
北京日报社 副总编辑 初小玲
我会从一名一线实操部门的新闻工作者的角度,基于我们北京日报社的情况,来谈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培养新闻记者。
有人说,当下的媒体融合就像是“一段没有地图的旅行”。不过我认为,一个媒体要展现自己对社会的价值,应当与其身份与价值观相契合。以北京日报社为例,它有着64年的历史,其身份是中共北京市委的机关报,其责任就是传播党的政策,记录北京这座城市的发展和成长。
在培养记者队伍方面,我们在每年新人入职之初,报社的老总和所有副总会全员到会,一起与新职员举行座谈,传授经验、分享感悟,并认真聆听新人们的理想与职业初心。
另外,所有新成员在成为编辑之前,都必须先做至少三年时间的一线新闻记者,走到社会最深处去了解社会现实。
同时,报社定期进行培训,如野外培训、时事讲堂、资助记者去英国读新闻学硕士等等。
在大多北京媒体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的大环境下,去年和今年,北京日报社大概仅三人离职。对此,我认为这与报社的选人思路、培养模式密不可分。我们在选人环节,非常关注求职者价值观的取向,同时要和入职者好好沟通,那么人才流失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改善。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新闻记者队伍也可以留下来。
发展“建设性新闻学” 培养新闻学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社科院新闻传播研究所 所长 唐绪军
今年11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记协换届大会上提出的对新闻报道中提到正能量时曾说,“接近问题、促进问题的解决也是正能量”。
以前,我们把新闻分成好新闻和坏新闻,正面和负面报道,如今这样的分类应该有所变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渗入到社区的各个方面。通过网络,新闻记者除了报道以外,还可以做很多事情。
现在在一些欧洲国家,流行着一个新闻操作领域的新流派——“建设性新闻学”。利用现在新媒体的发展,记者不再是一个仅仅是一个旁观者、记录者和报道者,而应该促进社会发展中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的发展。“建设性新闻学”的理念,可以作为一个“抓手”,培养新闻学子发现问题以及促进问题解决的能力。
我想如果能同媒体联合起来发展“建设性新闻学”,对促进社会发展、加强国家建设、实现“中国梦”是会有帮助的。
学界业界应当是联动的、避免“stand alone”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 院长 石义彬
谈到融媒体时代的新闻担当和新闻人才的培养,我想谈两点。
第一,要讨论“担当”,首先应该弄清新闻这门学科的本色为何。每个行业都有它自己的行业特点,我认为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现在我们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落到实处,融合到新闻教育中去。除了树立坚定的信念,我们的新闻教育还要培养有情怀、有独立的批判逻辑、同时又掌握新技术的新闻工作者。
第二,关于新闻人才的培养,有些文献中提到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新闻学教育模式是“stand alone”,我将它翻译为“单打独斗”,业界与学界各搞各的。我认为新闻行业要在融媒体时代实现改革,学界与业界应当是联动的,一起探讨和分享,线上线下充分共享,从而改变“stand alone”的境况,尽快走出融媒体时代学界和业界共同面临的困境。
联合 整合 培养大传播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党委副书记 张辉峰
对于本次论坛的主题,我想提三个关键词:联合、整合和大传播人才。这也是我们学院近几年来创新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核心精神。
所谓联合,一是全球新闻院系应当联合起来,集思广益、共同解决在融媒体时代面临的挑战。二是融媒体时代给各个学科都提出了新的问题,因此各个学科可以联合起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就与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成立了双学位实验班,这种联合培养模式在招生和就业上都获得了肯定。第三,业界和学界应当联合起来,商讨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思路。
当然了,联合最终目标是整合,整合师资力量、教学平台等等,从而培养出具有跨文化背景、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以及全媒体操作技能的大传播人才。
媒体与公众 媒体与资本 媒体与技术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院长 吴靖
我是研究传播学的,今天想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谈一谈新闻教育中的困惑。这几年,我们的新闻教育给学生传递的价值观或者职业规范性的东西,和实践之间产生了落差,这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如何认识这种偏差,解决这种困惑,从而对新闻职业产生认同,把新闻作为他们一生的事业,是新闻业老师和学生们需要一起面对的。
我认为现在有三个因素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
第一,媒体人和公众的关系。这涉及到媒体人在公众中可信度的建立,明确这一职业的社会角色。
第二是资本,媒体的资本是什么关系。之前,这两者是不矛盾的,即便是在西方传统媒体处于垄断地位的时代,资本也是帮助媒体获得更多发言权,增强对社会的影响力。广告为媒体带来资本,但和新闻业务是分离的。而今天的情况则不同,大多数媒体正面临着市场或者说资本对新闻、新闻理想的侵蚀。
三是技术,无论是文字时代还是传统广电时代,技术一直以来都是由人来操作和控制的。而现在的媒体中,技术的话语似乎压过了新闻的话语,好像新闻教育要跟着技术的发展方向走,这与新闻学子接受到的人文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存在偏差的。
以上三点,需要我们与学生开诚布公地一起讨论,一起沟通。
继承和发扬先贤精神 为新闻工作赋予时代意义
四川大学新闻学院 学科负责人 蒋晓丽
业界是人才使用的前端,学界是人才培养的后端,所以很高兴能有今天这样的机会,学界和业界一起坐下来探讨新闻人才培养的问题。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是四川大学刚刚举办的一个活动,正好与今天的主题非常契合。
中国杰出的新闻记者范长江老先生是四川内江人,他在80年代以前用时10个多月,以大公报记者的身份,从成都出发,行走中国的西北角。走了6000多里的路程,真实报道了西北民众的疾苦,同时也深刻报道了我们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长江精神,在今年记者节,四川大学举行了“滚滚长江,致敬长征!——‘重走范长江之路’大型新闻教育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我们邀请了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带领学院师生重走长江、致敬长征,并在这一过程中手把手教授新闻采写和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像这次的活动路线,所到之处基本上都是贫困地区,我们便指导学生们了解新闻扶贫、精准扶贫的倡导。
这样的活动我们会坚持做下去,因为无论这个时代怎么变化,整个传播环境如何变化,传媒技术如何发展,我们的渠道、平台怎么变化,其实新闻的本质不变的,新闻的灵魂是不变的,新闻的精神是不变的。我们对新闻人,以及未来新闻人的核心要求也是不变的。将传统精神赋予时代意义,凸显其时代价值,我想这就是“重走范长江之路”活动的内涵所在。
文|张滋宜
图片|陈凯宁 王德龙
魏明全 彭楚榕
编辑|杨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