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新文库 | 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人会被取代吗?

1

作者简介

INTRODUCE

诺姆· 莱梅尔史萃克· 拉塔尔(Noam LemelshtrichLatar), 以色列人。以色列赫兹利亚跨学科研究中心(以色列首家私立大学)通信学院的创始院长,2009年至2012年曾担任以色列传播协会(ISCA)主席。通信学院开创性地利用尖端通信技术,在实验室中将新闻、机器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艺术和冲突解决结合起来。拉塔尔毕业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71年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74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传播学博士学位。


作为麻省理工学院社区对话项目(Community Dialogue Project)的创始人之一,拉塔尔成功实现通过电子手段进行社区互动交流的实验。论文发表方面,拉塔尔率先发表了在互动电视触摸屏反馈、新媒体和控制论决策、数字身份(社会DNA)和新闻业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论文。


拉塔尔不仅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和特拉维夫大学启动了新媒体的教学和研究,还亲身参与到以色列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建立了若干认知增强领域的通信初创公司,通过采用计算机算法和大数据挖掘和建立数字消费者档案。


拉塔尔同时还是丹尼尔珀尔国际新闻学院(DanielPearl International  Journalism Institute)院长。其目前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对媒体和新闻的影响,以及艺术在跨文化对话中的潜力。

2

译者简介

INTRODUCE

胡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理论、企业传播、文化研究等。现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委员会会长、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央企业媒体联盟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常务理事、清华校友总会文创专业委员会会长、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副理事长等职。先后承担课题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二十余本,发表的学术论文曾多次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

译著内容介绍

INTRODUCE

本书重点研究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新闻发展的现状及相关问题,讨论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程序对新闻制作,新闻发布以及媒体与消费者之间关系所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分析了人工智能的局限性为传统新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实证案例研究新技术时代新闻行业不同领域的叙事方式革新,探讨新兴的新闻报道形式以及人类新闻工作者如何顺应新一代媒体消费者的需求,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实现质的变化和发展。


点击下方“原文链接”可进入书籍购买页面。


译者序


取代与赋能:人工智能给新闻业带来了什么?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电脑可否基本实现人脑的功能?人工智能可否完全超越人类智能?机器人的工作岗位可否全面取代人类的工作岗位?这些问题始终在科技领域、社会领域存在两种声音。对于新闻业来说,当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记者写作新闻稿件时,当越来越的机器人编辑推送新闻链接时,一个受到关注的趋势是:随着技术进步,未来人工智能新闻业可否取代人类新闻业?或者更准确地说,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取代人类新闻业?


新闻活动是人类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发布信息以监测环境、塑造环境的专门行为,人工智能新闻业的出现得益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算法开发、自动化技术等的发展,新技术特别是数据技术介入新闻活动的比重越来越大。对新闻业来说,数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突出体现在:一是数据采集技术,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条件下,通过大规模分布的传感器,人类的数字痕迹普遍存在并可方便获得,成为新闻内容的重要来源;二是数据挖掘技术,面对海量数据、音视频数据、复杂数据,通过各种算法开发,自动标记媒体内容,对数据的快速分析和深度分析成为可能,成为新闻事实的形成工具;三是数据呈现技术,通过可视化呈现技术、写作算法技术以及基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的沉浸体验技术,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将数据转换为可读性、可视性的新闻叙事,成为新闻报道的生产方式。


知识、数据、算法与算力共同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要素,推动人类社会迅速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对包括新闻活动在内的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从新闻传播行为看,传播主体从专业化到大众化再到机器化,传播动机从事实呈现到社交体现再到价值实现。


从计算机辅助新闻到数字新闻再到机器人新闻,新技术在新闻业中的驱动性越来越强。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闻业中开始使用计算机来获取和分析报道背景。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进步,记者从大量数据中挖掘隐藏的报道线索,进行趋势分析。有记者分析了《纽约时报》150年内的报道和相关数据,发现在贫困地区如果某年气候干旱而次年洪水泛滥,该地区就有较高概率爆发瘟疫,其写成的文章具有相当的预测性。


机器人新闻则是更加自动化的新闻活动,在没有人类记者参与的条件下自动进行信息检索、分析并生成新闻报道。“机器人新闻”(Robot Journalism)起初从新闻聚合类平台依托算法的新闻编辑活动兴起,2002年谷歌公司为其产品“谷歌新闻服务”(Google News Service)开发了机器人编辑器,这种算法可在数千个新闻网站上获取数据进行分析,自动筛选出网站的头条新闻和主页上显示的相关新闻链接。之后,2010年有美国研究团队开始进行机器新闻写作的商业化项目,通过数据分析和故事转换,可以把输入的体育赛事统计数据自动转化为可读性的新闻故事。随着研究的进展,研究者逐步致力于创建更深入、更细致的分析工具,采用更具表现力、更细腻的修辞乃至隐喻等手法来提高报道质量。


更有趣的是,2007年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创造了3D机器人记者,能够像人类记者一样在人群中活动,其算法可以实现自主探索、记录新闻、生成文章的功能。该机器人可以在现实世界中获取信息,将信息传给“新闻分类器”,根据信息的稀缺性和相关性来计算“新闻分值”,如果分值足够高就会由“文章生成器”自动生成报道。这种远程呈现机器人的出现让机器人新闻活动更加生动,更加具有取代人类新闻活动的能力。

机器人新闻活动早期应用在体育新闻领域,后进入金融新闻领域,并且迅速在各个领域的新闻报道中得到应用。美联社每个季度都会发布上千篇由机器人写的新闻稿件,《纽约时报》面对新闻业转型的态度明确而简单:“雇佣更多的工程师。”


机器人记者的出现为特殊领域的新闻报道提供了极大的支撑,最突出的报道类型就是战争新闻报道、恐怖事件新闻报道、极端环境新闻报道等。这种远程呈现机器人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或手机进行操作,采用四轮驱动,配置太阳能和GPS导航,也可以进行现场采访。与此同时,无人机新闻也逐渐登上舞台,无人机记者专业协会(Professional Society of Drone Journalists)也在2011年成立。


与人类记者编辑相比,人工智能新闻技术的自动化、高效率、数据处理水平、长时间工作能力与工作条件无限制等特点,使得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事实上,机器人代理、机器人编辑、机器人文章合成器等正在逐渐取代传统人类记者编辑的角色。由此看来,无怪乎当下的新闻机构越来越多地招聘数据工程师、新媒体运营者,无怪乎传统的文科主导型新闻教育培养的人才显得单薄而缺乏竞争力,无怪乎悲观主义者认为传统新闻人会被机器新闻人取代。


在大规模使用人工智能新闻技术的同时,机器人新闻活动的问题性、局限性逐渐显露,使得其无法满足人类对新闻活动的完整需求。特别是算法的偏见与不透明,社交机器人干扰政治议题影响决策与选举等现象,愈发受到诟病。人们愈发意识到,必须由专业新闻人担任监护人才能让机器人新闻活动更好地发挥作用。


机器人新闻活动的不足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共情力不足。有感染力的新闻作品要能够反映人类的生动情感,而机器人显然缺乏体验复杂人类情感的能力;二是调查力不足。好的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需要报道者深入复杂的社会现实,揭示、复原其背后的故事,而机器人显然缺乏自主融入社会与不同对象沟通挖掘信息的能力;三是创造力不足。人工智能在处理有序复杂问题上的理性能力超群,但在处理直觉、联想等非理性问题上的能力有限,后者是决定创造力的主要因素,换言之,机器人智商甚高,但无法超出设计者规定的阈值,因而也无法期待机器人记者会写出从未见过的创意报道;四是思想力不足。新闻活动不仅是对社会现实的记录,还要承担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和社会现实的建构,后者主要通过报道角度选择、新闻评论等思想性内容来体现,但是机器人显然无法实现这种由价值观与知识、经验紧密互动来驱动的新闻写作。


机器人新闻活动的不足正是未来人类新闻活动的机遇与方向。面对人工智能新闻业的崛起,与之展开合作而不是竞争,才是人类新闻业的正确选择。事实上,密切把握人工智能新闻技术的进展,最大限度地使用机器人记者编辑完成重复性、机械性、危险性及各种可能的前期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解放人类记者编辑,可以推动人类新闻业在新技术条件下获得前所未有的赋能与发展。

为了与机器人记者竞争,人类记者必须学会“与众不同地思考与表达”。这个“众”,既包括人类同行,也包括机器人同行。这个“与众不同”,既是一种倒逼,也是一种赋能。


要写出更具思想性来引领发展的新闻报道。高明的机器人可以重复高级的棋法,但无法理解高级的哲学。这是由人工智能算法对人类自然语言理解能力的限制和人类现实生活的多变性、情感性而非机械性决定的。在对复杂问题非线性发展的把握与人类发展突发性挑战的预测上,人工智能无法与人类智能相比,因而人类记者的优势在于锤炼自己的思考,针对现实的对象与问题,写出具有引领力量的报道。


要写出更具人情味来温暖社会的新闻报道。人工智能研究者认为尽可能用机器人取代人类进行决策的好处在于,算法可以避免“噪音”,可以高度理性,可以非常精确,但这恰恰忽视了人性的独特所在,事实上,有了“噪音”才会有惊喜幽默,有了感性才会有感同身受。更好地顺应人性、展现人性、共鸣人性,正是人类记者超越机器人记者的不二法门。


要写出更具创意性来吸引大众的新闻报道。在信息过载的当代社会,公众特别是“Z 世代”出生的公众对新闻报道形式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更少的文本、更多的视觉、更强的趣味、更好的互动。针对这些新需求,人类记者可以集成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在内的新沉浸式技术,建设新互动平台,创造出狭义的人工智能无法创造出的新型新闻叙事,实现新技术与新应用的紧密融合。


以色列学者诺姆·拉塔尔认为,“新闻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新闻工作的艺术性表现在发现创作新思路,寻找报道新视角,探索问题新方案,开辟娱乐新途径。新闻工作的科学性体现在使用各种分析工具,根据记录和储存人类活动的数据来支持并加工信息。”事实上,在新闻工作中,科学性的工作可以由机器人新闻活动完成,而艺术性的工作就必须依靠人类新闻活动。


在这个科技驱动发展的时代,人类要明确科技应用的边界与规则。技术的先进性越强,人类对技术的依赖性就会越强。但是,缺乏人文精神,只问“有无科学依据”,不问“有无人文关怀”,人在科技的创造中就会被异化、边缘化、原子化。没有人文感的人工智能只是机器智能不是人类智能,甚至只能降低人类整体的智能水平。


无论何时,不论对新闻业,还是对所有行业,人文管方向,科技管方法,都是必须的。


2018年,本书译者访问了以色列赫兹利亚跨学科研究中心,见到了诺姆·拉塔尔教授及本书的多位作者,听了他们所做的系统介绍,参观了他们的实验室,并进行了讨论。诺姆·拉塔尔的热情与专业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诺姆·拉塔尔专门赠送了《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人会被取代吗?》一书,希望加强与中国新闻学界的交流。这本书体现了以色列学者们对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业发展的思考,书中记述的一些案例在该中心的实验室里也有展示。记得当天参观时体验虚拟现实技术,看到了一名怀孕的巴勒斯坦妇女在丈夫陪同下去医院路上遇到两名以色列士兵的场景,我可以从巴勒斯坦夫妇、以色列士兵和“中立方”的三个角度来观看这一场景,那种身临其境的沉浸感与不同视角下同一场景的差异性令人印象深刻。这为我们理解新闻事实、新闻真实性与客观性等新闻理论核心问题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感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王一凡积极推动这本书的版权引入并投入到翻译过程,感谢以色列赫兹利亚跨学科研究中心欣然同意提供本书中文版版权,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支持,正是因为有了大家的努力,才有了这本书中文版的问世。


期待这本书能够为蓬勃发展的中国新闻业和新闻学提供新鲜的视角和思考。


胡 钰

2020年7月于清华园

书籍目录


作者序


Preface: By Noam Lemelshtrich Latar Oct 30 2020


This book was written to celebrate the superiority of the human spirit over the Robots in years to come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Journalism. Top scientists and global technological leaders such as Ray Kurzweil of Google, the late Stephen Hawking, 2002 Nobel Laureate in economics Daniel Kahneman and Elon Musk, among others, agreed with Ray Kurzweil's prediction that by 2029, Robots will be able to do whatever we humans can do-only better. From the dawn of AI in 1955,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AI predicted that in few years, Robots will become superior to us humans. Now, almost 70 years later, we know that these founding fathers of AI were poor predictors with narrow understanding of human psyche and spirit. The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I where Robots can fully act and think as humans,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as "Gener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GI), is far away.


In the book, my argument in favor of the superiority of the human spirit (our biological brain) over the robots (the artificial brain) is based on the present structure of the computer hardware which is not expected to change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The computer hardware consists of combinations of simple binary electronic circuits call "logic gates" which by their nature, process information in a rational manner. Research evidence is provided in the book that shows that creative genius of humans result frequently from irrational thinking and free associations. These are beyond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Robots. Professor John Searle, a leading global philosopher of thought, language, cognition and AI claimed: "digital computers merely manipulate formal symbols 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the program...not enough to guarantee cognition, perception, understanding and thinking... the symbols are manipulated without reference to any meaning... the only power that symbols have... is the power to cause the next step of the program when the machine is running" (Chapter 2 of the book).


I am deeply grateful to Professor Hu Yu who chose to translate the book to Chinese which opens a wide window for the Chinese scholars and students of journalism to become familiar with our Israeli thinking about the future of human journalism in the age of AI. AI algorithms, robots, are starting to replace human journalists and even human news editors. The future of human journalism has become uncertain. This led to the book title: Robot Journalism: Can Human Journalism survive?


Professor Hu Yu in his important and comprehensive preface captured the essence of this dilemma. Journalism- different from most other professions- have th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to allow the public to understand their social reality through creative narratives which must follow professional and ethical standards. No Robot can fulfil this most important task.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Virtual Reality (VR) and Augmented Reality (AR) allow to "immerse" the media consumers into the stories. Young generations worldwide desire to experience the news in such new ways. The creation of immersive journalism stories requires deep human understanding, high level creativity and most important-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these stories, research shows, are quite effective in changing human cognition. The new immersive narratives also allow media consumers to experience a given situation from several perspectives, a real breakthrough in journalism.


Fortunately-these immersive story telling techniques are beyond the current capabilities of AI algorithms.


AI algorithms do have the unprecedented ability to analyze huge amounts of data collected by billions of sensors all around us in order to discover new social insights that can greatly augment our collective human intelligence in all fields of human activity. The advantage of these insights is that they are derived from monitoring what people actually do than from what they say when answering surveys- the traditional tools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cknowledging the superiority of the human journalists' spirit over their robot rivals does not reduce the risk to the survival of the human journalist profession. There are definite economic advantages to Robot Journalists and many media companies around the globe, including in China, are beginning to employ algorithms to write the stories and let go human journalists. AI and new technologies do provide great tools to augment human journalists in their work. But they must be aware of this new eco system and be familiar with the new tools which are continuously being invented. The human journalists must make use of these tools if they wish to win the battle with their robots rivals. It is most important for the quality of our lives that journalism will continue to be done by humans.


I am very grateful to Professor Hu Yu and his doctoral assistance Ms. Wang Yifan for the exposure of the book to the great Chinese people. China is well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top world lead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I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all human fields of activity. I hope that the book will lead to an open and live exchange of ideas between Chinese and Israeli scholars and students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

原书中英文作者序

作者序

诺姆.莱梅尔史翠克.拉塔尔 2020年10月30日


本书的诞生是为庆祝多年来人类在新闻业领域取得了相对于机器人的胜利。全球顶级科学家、技术先驱如斯蒂芬·霍金、丹尼尔·卡尼曼(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以及伊隆·马斯克等,都曾同意谷歌技术总监雷·库兹韦尔的预测——到2029年机器人将能够做我们人类能做的任何事,甚至做的更好。从1955年AI诞生之初起,AI创始者就曾预言,几年后机器人将超越我们人类。将近70年后再度审视,我们知道AI创始者对人类心理和精神的理解过于狭义,这一预判并不准确。机器人可以像人类一样自由活动和思考的“通用人工智能”(AGI)时代还远未到来。


在这本书中,我主张人类精神(我们的生物大脑)优于机器人(人工大脑)的观点,这是基于计算机硬件结构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改变的事实做出的判断。计算机硬件由称为“逻辑门”的简单二进制电子电路组成,这些逻辑电路本质上是以理性的方式处理信息。书中提供的研究证据表明,人类的创造才能通常是通过非理性思维和自由交流而产生的。这些远远超出了目前机器人的能力。全球一流的思想、语言、认知和人工智能学者约翰·塞尔教授(John Searle)称:“数字计算机仅根据程序规则来处理代码……不足以获得认知、感知、理解和思考……处理各类代码时不包含任何含义……代码具有的唯一功能……是在机器运行时引导程序进行下一步操作的功能”(本书第2章)。


非常感谢胡钰教授将本书译成中文,为中国的新闻学者和学生了解以色列人对AI时代人类新闻事业的未来思考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交流窗口。人工智能算法、机器人已开始取代人类记者甚至人类新闻编辑,人类新闻业的未来变得不确定,这就是这本书所探讨的核心问题: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人会被取代吗?


胡钰教授在本书序言中抓住了这一难题的实质。与大多数其他专业不同,新闻业需要通过遵循专业和道德标准向公众传递社会现实并引导公众判断,所肩负的责任重大,没有机器人能够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尽管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可以使媒体消费者“沉浸”式获取新闻信息。全球范围内的年轻一代都渴望以这种全新方式来体验新闻。然而,研究表明沉浸式新闻的创建需要深邃的人性思想,极高水平的创造力和极为关键的社会责任感。。沉浸式新闻对公众的认知影响深远,新的沉浸式叙述还使媒体消费者可以从多个角度体验给定的事件和场景,这是新闻业的实质性突破。幸运的是,这些身临其境的新闻讲述技巧已经超出了当前AI算法的功能。


目前,在我们周围有数十亿个传感器对人类行为进行观察,人工智能算法在分析这些数据方面确实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能力,它极大地增强了人类活动所产生的集体智慧。这些数据洞察的优势在于,它们来自于人们的真实行为,而非在回答调查时所说的套话。


承认人类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优于其竞争对手——机器人,并不能减少人类新闻工作者职业生存所面临的竞争风险。机器人新闻具有绝对的经济优势,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许多媒体公司都开始采用算法来编写新闻。人工智能和新技术确实给人类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工具,但是新闻人必须意识到这将成为未来的一种新生态,并需要熟悉不断被发明的新工具。如果人类新闻工作者希望赢得与机器人对手的胜利,就必须要善于利用这些工具、新闻将继续由人类来主导对于我们的生活品质而言非常重要。


非常感谢胡钰教授及其博士研究生王一凡女士,将这本书介绍并引进中国。在AI开发及其在人类活动领域应用方面,中国是公认的世界引领者之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中国和以色列的新闻传播学学者和学生带来开放、生动的思想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