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市应急管理局开展“第一响应人”专项能力培训

北京应急 2021-08-05



积极推动全市应急第一响应人

能力提升培训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提高基层灾害信息员、安全生产巡查员、社区干部等社会力量在遇有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响应能力,2019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借鉴联合国“第一响应人”的概念和培训体系,先后在东城、西城、通州、顺义4个区试点开展了“应急第一响应人专项能力培训”,在全面总结经验、深入探索规律的基础上,当前“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工作已在全市范围按照计划有序推进。





01

何为第一应急响应人?


第一响应人(The First Responder)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急救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是以减少交通事故伤害、完善救护系统为目标的志愿者行为。发展至今,第一响应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推广,并已拓展至在遭遇自然灾害、恐怖袭击和大规模的紧急事件时能够在第一时间作出响应的人员。仅美国就有约7000万人接受过“第一响应人”或者是与其相关的培训,占到总人口的23%。

我国在2010年3月与德国政府联合推广联合国“第一响应人教官培训”项目时,才开始引入“第一响应人”概念,并在四川德阳联合开设了第一期“第一响应人”培训班。2015年中美第七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达成一致,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和中国应急管理相关机构着手就中国社区灾害管理建设项目开展合作,引入“社区应急响应队(CERT)”培训课程。2017年,深圳、青岛等部分一线或重特大城市开始推动“第一响应人”能力建设,受训人数超过30万人。但这种推广的课程体系全部是照搬国外模式,本土化程度较低。

2018年11月,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组建成立后,为扩大应急体系社会服务力量,提出了应急第一响应人的概念和建设设想。结合我国国情和第一响应人概念,将应急第一响应人定义为:“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后,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参加救助或指挥在场人员徒手或利用简单工具开展抢险救灾和救护的人员”。





02

应急第一响应人

主要职责和基本能力要求


应急第一响应人的主要职责包括现场组织管理、受难人员救助、作业安全评估、灾情收集上报、外界援助请求、社会治安维护。企业员工、教师、大学生、军人、警员、社区灾害巡查员和信息员、应急志愿人员、安全员等,都可能在突发灾情或事故现场,成为真正意义上或实际意义上的应急第一响应人。

面向全市各区乡镇街道,开展主题明确、参与对象广泛的“应急第一响应人”能力提升培训活动,着眼提升应急第一响应人应的六项基本能力,即现场组织管理能力、受难人员救助能力、作业安全评估能力、灾情收集上报能力、外界援助请求能力、社会治安维护能力。





03

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科目


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的开设,是我市应急安全教育的全面创新。它具有应急和响应的专属性,运用紧急救助专业知识和技能,承担先期辅助处置和信息上报、现场指挥,并帮助开展互救行动,在第一时间的应急响应是显著提高生命救活率的关键。

借鉴国内外第一响应人成熟经验,根据本市应急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要点,将培训科目设置为8大模块内容,分别是:备灾知识普及、信息评估、医疗急救基础、心理援助、简单搜索营救、避难场所知识普及、现场指挥技巧、现场组织。通过培训,以全面提升广大群众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突发事件先期处置效率,解决“灾后一小时”无人响应的空档,减少灾害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下一步,市应急管理局将结合首都地区特点,组织力量开发“本土化”的多元课程体系,严密组织培训,大力宣传引导,树立应急第一响应人良好社会形象,切实提升基层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自救互救的应急响应能力,积极发挥应急第一响应人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本期编辑:谢汉明、张帅府

本期校对:郭小莉

内容来源:局动员处、局宣教中心

往期回顾







我的初心故事 | 初心如一 信念如炬

昌平:理清职责新定位 理顺管理新体制  推动综合防灾减灾工作新发展

“应急先锋 北京榜样”四月第二周榜单发布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