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信条》才是我回归电影院的首选

新片场 2023-06-0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迷思电影 Author Ikebukuro


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过得有点煎熬。


诺兰新作《信条》在周六就解禁了口碑评论,众多权威媒体对它的观后反应,惊艳里掺杂着谨慎,生怕一次性是说不完它的好。


伴随着这种普遍性的好评,紧跟着,这部定档内地9月4日上映的电影,发布了一条终极超长预告。



对于像我这样,急吼吼想看正片还看不到,同时又被映后评论馋得不要不要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望梅止渴——看预告。


翻来覆去地看预告。作为一部电影的“前菜“,预告那种半遮半掩的气质往往更诱人。


而《信条》的预告,更甚。


剧情方面来讲,几个关键词几乎就能网罗全球大部分电影观众的心:特工、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科幻、时空逆转。

 ‍‍‍‍‍


前两个其实很好理解,也很好想象。


但后两个,一旦和诺兰挂上钩,不仅能让前两个关键词都变得意味深长,更是能让整部电影都与众不同。


预告里,约翰·大卫·华盛顿饰演的这位特工,似乎是一位勇士。


他不仅要作为"外交官"与别国政要周旋,还要亲身上阵飞檐走壁"深入敌营",最重要的是,围绕他展开的这次神秘的"时空逆转",在预告中已经多次显现。



女科学家借用子弹的轨迹,教他辨别另一个空间的事物运动规律;



从那道“气闸”出来,听觉和视觉都会变得奇怪;



面对战友的告诫,他仍表示要过那道门去看看。



这道神秘的门始终没有向观众说明到底是什么,但预告中众多蛛丝马迹已经有所表明。


这也将是《信条》的另一大看点——特别的时空概念设定,让这部电影的场面戏和动作戏变得尤其耐嚼。


主角特工和一帮黑衣战士打斗时,神奇地利用诡异的轨迹拿起了地上的枪;



穿着消防衣的士兵抬着担架从着火的飞机下跑过,你能很明显地看到飞机主体燃烧引发的浓烟,像是被倒放;



一场追车戏生死就在一瞬,而透过后视镜他们看到,一辆翻车的轿车却在从残破不堪到完好无损,继续行驶在马路上;甚至于,一栋化为碎片的高楼,瞬间被还原,而在它还原的瞬间,再次被爆破。


这种类似雨卡在时空逆转交界处的奇观,过于震撼。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小亮点:


这部电影还在拍摄时,就被媒体报道过,诺兰为了拍摄一架飞机爆炸的场面,斥巨资买了一架飞机,现场爆破。


预告结尾的小彩蛋,正是飞机爆炸的戏份。玩还是他会玩。



2020年,还没有一部电影,仅仅通过几个短短的预告就给到观众如此新奇的视觉震撼。


但对于很多面对诺兰电影做好心理准备的人来说,这也许还只是冰山一角。


要知道,早在诺兰宣布筹拍这部电影时,豆瓣网友就积极给电影定好猜想的结局了:



所以我要说,虽然影院复工已经有段时间,且在《信条》上映之前,也许我早就看遍了期间在影院上映的电影。


但如果让我选,它会是我回归影院的首选。



这么说虽然有偏颇,但对于看电影这件事来说,没有私心反倒是不那么可爱的一件事。


是的,观众爱诺兰。这是几乎公认的事实,爱到从听说他的电影立项,到投拍过程中不放过任何一条路透八卦。


满满都是嗷嗷待哺等正片投喂的心。


真要问为什么,那只能说来自诺兰电影的过往魅力了。


他能把漫画英雄加上古典悲情色彩;能借由“做梦”这件事,完成一次电影结构的颠覆;还能让冰冷科幻题材的底色,是另一种温暖的样子;玩弄时间结构,讲述一场他心目中的“中场无战事”。


《蝙蝠侠:黑暗骑士》


谍战、超级英雄、战争、科幻,每一种观众司空见惯的题材,总能在诺兰这里见识到另一种崭新的样子。


诺兰,已经成为影片高品质代名词。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观众能对他提前“支付”信任和期待。


他把电影艺术玩到极致。


这一次《信条》也不例外。他选中“时空逆转”这一基础概念,本身就是对于科幻影视作品中“时空旅行”的颠覆。


同时他将“时空逆转”这一科幻原理与特工类型相结合,使得影片拥有了完全不同于传统特工片的气质。



 诺兰电影往往是严谨和浪漫的共同结合。


他精于细节,为了电影里的细节,能种大片的玉米地等它们生长起来,能拉来飞机直接真实呈现爆破现场。


能反复打磨电影结构,不管是意识空间还是时间空间。


而所有打磨的细节,其实都奔向一个大多充满悲悯色彩的浪漫情感表达。


《蝙蝠侠》是这样,《星际穿越》是这样,《敦刻尔克》也是这样。


《星际穿越》


其实《信条》也能窥见这种情感色彩:


教导特工适应另一个时间空间运行规律的女科学家,称子弹为“未来战争的残片”。



诺兰给中国观众的预告里说到:


“我一生痴迷于电影院的仪式感,最钟爱的就是通过电影的力量逃往另一个世界。”



他确实一直如此,并身体力行希望自己的观众也能感受到这些。


信条大概更是他这类电影作品中的极致,在观影时无限沉浸,看过后全身心着迷,甚至寻求第二次第三次机会,重新走进电影院重温这场视觉与大脑的盛宴。


用宏大叙事与大多数观众都闻所未闻的高概念,创造一个光影世界。


如果说电影造梦,那么在我看来,诺兰的电影更多时候是联结梦与现实。


等上映那天,等你看过《信条》,让自己从他创造的光影幻梦里拔出来,走入你的日常生活,也许会幻觉自己如同电影中的特工一样,走入了另一个时空。


某种意义上,这种时空冒险还能给你抵抗现实疲累的勇气。


看电影也许只是一种娱乐,但看诺兰的电影,明显就不会一样。


他说要利用电影创造一个可供自己和观众逃往的世界,每次也都做到了。这一次,我深信也会。




-End-



往期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