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韦伯家做客 | 钱世锦

朝之花 朝花时文 2021-10-02


文/ 钱世锦

音乐剧大师劳埃得·韦伯2015年的新作《摇滚学校》即将首次登陆上海,这也是继《猫》和《剧院魅影》后,上海大剧院推出的第三部韦伯的大作。演出盛事来临,不禁又让我回忆起当年去作曲家家里做客的难忘情景。

2009年春,我受邀去伦敦参加“中英音乐剧论坛”,韦伯爵士得知后,通过在英国“四十八家集团俱乐部”工作的夏先生邀请我在抵英次日晚到他家做客。夏先生说:“韦伯要详细向你介绍他新写的音乐剧《魅影:永不逝去的爱》。”

自上世纪70年代起,韦伯已创作了许多音乐剧,包括《猫》《剧院魅影》《星光快车》《日落大道》《约瑟夫和他的神奇彩衣》等,均是久演不衰的上乘佳作,其中《猫》和《剧院魅影》是最受欢迎的作品。


《猫》


音乐剧爱好者都非常喜欢韦伯写的音乐,但我却觉得在《剧院魅影》之后,韦伯写的另几部作品(如《白衣女郎》)的歌曲缺少了他原先写作中的那种灵秀和魅力。有人评说,1986年韦伯创作《剧院魅影》时正在与莎拉·布莱曼热恋,激发了作曲家的灵感,使之写出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优美旋律。但自从与莎拉分手,此种感觉似乎再也没有重返他的心灵。20年后,也许“回忆重新降临”,韦伯突然又找到了那种情怀。几乎花了一年时间,他为《剧院魅影》写了续集,便是我在他家里听的《魅影:永不逝去的爱》(后来也有翻译为《真爱不死》)的音乐。韦伯提出让《魅影:永不逝去的爱》择时在欧、美、亚太地区的三个代表性城市一起推出,作世界首演。伦敦、纽约是当仁不让的首选城市,那么亚洲放在哪个城市呢?据知情者告诉我,“首尔、东京、墨尔本、悉尼还有中国香港都希望应此盛举,但韦伯本人却提出应该是上海——上海大剧院”,于是就有了此次对我的邀请。

我和夏先生是晚七点差五分按响韦伯家门铃的,男管家开门将我们引进客厅。韦伯见了我,略寒暄几句,就把钢琴谱塞进我手中,要我坐下来听《魅影:永不逝去的爱》的全部钢琴伴奏演唱录音。说实话,对这部《魅影》续集的音乐,我有些怀疑。因为历史上许多成功作品的续集时有给人“狗尾续貂”的印象。造访韦伯之前,为了解《魅影》续集的内容,我还仔细阅读了作为蓝本的小说《曼哈顿的幻影》。但在正式听音乐前,我问韦伯故事是否就是《曼哈顿的幻影》,韦伯立即说“请你忘记这本小说”。实际上,音乐剧故事的线索虽和小说大同小异,但情节被重新安排了——


《剧院魅影》


1907年,曼哈顿69号码头,从法国开来的大型轮船帕尔塞佛涅号缓缓驶入,船上全是最高级别的贵族。著名女高音克利斯汀·戴伊和丈夫拉乌尔及10岁的儿子古斯塔夫同船抵达。克利斯汀这次将应邀在科尼岛新开业的歌剧院作首演。随着剧情的推进,人们发现新歌剧院的主人原来就是《剧院魅影》上集结束时消失了的“魅影”。是上集中的芭蕾舞教师吉瑞夫人及其女儿梅格小姐当年成功地帮助“魅影”从巴黎歌剧院地下湖逃脱,辗转到了美国。梅格在“魅影”的调教下也成为一名女高音歌唱家,她满以为新歌剧院开张后第一个在舞台上演唱的必定是她。可是,克利斯汀的到来击破了她的梦想。“魅影”念念不忘10年前对克利斯汀的旧情,他甚至发现了克利斯汀儿子出生的秘密……新歌剧是为克利斯汀量身定做的。首演当晚,克利斯汀在舞台中央唱起了“魅影”为她写的主题曲《爱是慢慢成熟的》。因为没有得到“魅影”的青睐,失望的梅格挟持了古斯塔夫。首演大为轰动,回到化妆间的克利斯汀看到桌上有一朵娇艳欲滴的红玫瑰,终于明白是“魅影”安排了这一切。她突然发现孩子不见了,发疯似的到处寻找。梅格来到码头,内心一片混乱,痛苦之余她想拉着孩子一起跳海。此时,“魅影”和吉瑞夫人赶到,梅格掏出手枪对准“魅影”,“魅影”力劝她要理智。克利斯汀也赶到了,看到她,梅格更是妒火怒烧,失去理智向她开枪,“魅影”扑到克利斯汀身旁,深情地抚摸着心爱的人的脸庞。经历了这一切的古斯塔夫仿佛长大了,他在“魅影”身边跪下,轻轻地摘下“魅影”戴着的面具,久久地凝望着自己生父的眼睛……


《摇滚学校》


听完全剧音乐后,我有些激动。一方面该剧情节颇为离奇感人,另一方面,韦伯在音乐上的确花了心思。新剧的情调和上集很统一,虽然也加进了20世纪初曾在欧美音乐舞台上风靡一时的那种奢华轻浮的康康舞音调和节奏,但仍不失更靠近歌剧的风格。特别是那首主打歌曲即韦伯10多年前写的单曲,女高音卡娜娃在韦伯50岁生日音乐会以及伊莲娜·佩姬2001年在中国人民大会堂韦伯作品音乐会上都相继唱过。韦伯告诉我他非常喜欢这首创作于多年前的歌,它倒也不是为某部音乐剧而写,现在用在《魅影》续集里,却似乎有画龙点睛之神奇。

两个多小时飞快地过去,管家过来招呼大家用餐。韦伯意犹未尽,一再问我感觉如何?我说:“我已打消了来之前的疑虑,因为我很担心你为了区别上集,新写的部分可能会走得太远。现在没有这个顾虑了。”

韦伯向我解释:“就像电影《教父》之一和之二一样的关系,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魅影》上下集也遵循这个原则。”他坐到钢琴前,示范了上集里“音乐天使”这一主题如何又在下集中变化再现等片段弹奏。此时的韦伯已完全沉浸在关于他新剧的狂喜之中,脸上洋溢着犹如一个母亲看到亲生儿出生时的那种兴奋。


本文作者钱世锦与韦伯


大家入席时,韦伯的大提琴家弟弟携中国女友也到了。一经介绍,才知这位女朋友竟是原上海交响乐团的大提琴演奏员,现正在伦敦留学。于是话题马上又围绕着上海展开。一直在旁默不作声的真正好公司总经理帕金斯基对我说,韦伯已经决定《魅影》续集的世界首演城市中一定要把上海放进去。韦伯笑着对我说:“我非常喜欢上海,那里的‘气场’与我似乎相当投缘。”我回应大师:“说到音乐剧,在亚洲,上海还是不如东京、首尔,我们只能讲刚刚起步。”韦伯挥挥手说:“但上海正在赶上去。我特别喜欢你们大剧院人的那种干劲和努力学习的劲头。我认为上海应该可以和伦敦、纽约相提并论!”为了表示对我们的欢迎,韦伯的管家请中国餐馆送来了回锅肉、红烧茄子。但韦伯还是说:“比不上你们那儿的菜呵!”(我想此时,他肯定又想起了他来访时我们在大剧院八楼宴请他时的菜肴)我感受到了作曲家的心意。

音乐剧的发展在欧美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上海还不过十多年的事情,但我们这座城市的活力已受到包括韦伯在内的国际音乐剧界和大师名家的广泛关注和承认,或许这就是所谓城市软实力提升的体现吧。当然,上海要真正成为像伦敦、纽约那样的世界音乐剧产业中心,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这是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会成功的。


(刊于2019年2月14日解放日报朝花周刊·品艺版)


点击下面链接,可读部分“朝花时文”近期热读文章:


王汝刚的“双面人生” l 张志萍

巴金写意:门、死、生、梦 | 李辉

那一年,复旦版话剧《红岩》轰动上海滩 l 读史老张

最北 | 詹超音

焦点人物 | 奚美娟:这40年,我选择的是慢慢耕地

中年的背影 | 邓跃东

永远的“甜姐儿”:我所知道的黄宗英 l 张昌华

购粮证的故事 | 梁晓声

汪曾祺、梁实秋与袁枚们的狮子头 l 何柏青

相遇席慕容 | 徐学

《知否知否》中的女性战斗力和卸载力 l 肖遥

我是看不懂“夜晚”的“大众” l 程果儿


这是“朝花时文”第1842期。请直接点右下角“写评论”发表对这篇文章的高见。投稿邮箱wbb037@jfdaily.com。 投稿类型:散文随笔,尤喜有思想有观点有干货不无病呻吟;当下热点文化现象、热门影视剧评论、热门舞台演出评论、热门长篇小说评论,尤喜针对热点、切中时弊、抓住创作倾向趋势者;请特别注意:不接受诗歌投稿。也许你可以在这里见到有你自己出现的一期,特优者也有可能被选入全新上线的上海观察“朝花时文”栏目或解放日报“朝花”版。来稿请务必注明地址邮编身份证号。


“朝花时文”上可查询曾为解放日报“朝花”写作的从80岁到八零后的200多位作家、评论家、艺术家和媒体名作者的力作,猜猜他们是谁,把你想要的姓名回复在首页对话框,如果我们已建这位作者目录,你就可静待发送过来该作者为本副刊或微信撰写的文章。



苹果用户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向编辑打赏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