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魔性的蚂蚁森林,吸引2.2亿人,天天起早贪黑来养树,联合国评价,为世界输出了中国样本!

2017-05-26 早起种树的 益美传媒


你能想象吗?

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

也不是梦想,而是蚂蚁森林!

你身边是不是就有这样的人?

自从要在手机里养一棵树

天天起早贪黑,勤勤恳恳

费劲心思,积攒绿色能量


蚂蚁森林太魔性了!

到目前为止,已吸引超2亿中国人参与

还妥妥地治好了80后、90后的懒癌症




养好这棵树可不简单!

你必须认认真真地完成一次低碳活动

比如用支付宝缴水电费

或选择步行,电子发票……

兑换积攒绿色能量

一天天把树“拉扯”大


它还是减肥利器

为了能早日养成一棵树

有人依靠天天走路跑步攒能量

半年里瘦了70斤,70斤嘞!!!


更是大型友尽现场

连1g能量都要偷的人

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只偷能量不浇水的,这是自己家的亲友


只浇水不偷能量的,这是别人家的亲友


上线后几乎没有经过什么推广

蚂蚁森林就这么一下子火了

而且魔性地吸引了万千网友的热情


当你历经千辛万苦

终于把绿色能量攒到17.9kg

一棵真正的树

将会在荒漠中被种下


为什么是17.9kg

因为一棵梭梭树一生

平均可吸收17.9kg二氧化碳

2.2亿人养成了845万棵树


从虚拟到现实

一场前所未有的改变

正在发生


截至2017年4月

已经有2.2亿用户通过

蚂蚁森林种下了845万棵树


下面是3月发布的现场视频

来看看你种的梭梭在哪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503qkrl9h&width=500&height=375&auto=0


每棵树背后,都是普通人的绿色行动


王金龙来自北大,在读研究生,是标准的90后。他的日常是每天在实验室研究梭梭和肉苁蓉,后者是梭梭树的寄生植物,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但他甚至没有亲眼看过自己研究领域里的梭梭林到底是什么样。




蚂蚁森林上线后,他们一整个课题组都在手机里“种树”。



为了种树的目标,他的出行方式变成了地铁+自行车,线下支付也都使用支付宝。




这些低碳行为,都能够对应地在蚂蚁森林里产生不同数量的绿色能量,并积攒下来。他已经种成了一棵梭梭树,正在向第二棵努力。


福建人蒋生决刚晋级奶爸,在宝宝出生的那一天,他正好在蚂蚁森林养成了一棵树。


“老婆怀孕期间,我天天陪老婆散步,这些都是蚂蚁森林能量的来源。宝宝出生了,我的这棵树苗也养成了,以后可以和宝宝讲述关于这棵树的故事了!”



今年3月份,作为蚂蚁森林用户的代表,他们终于亲眼看到了梭梭林。


已突破845万棵数量的蚂蚁森林,以每天5-6万棵养成的速度,仍在不断增长,每棵树背后,都有这样的普通人,一点点累积的行动。



阿拉善有片蚂蚁森林


第一片蚂蚁森林,被种在了内蒙古阿拉善,这里是中国最大的沙尘源地之一。5月份刚刚侵袭北京的沙尘暴,源头就在这里。




一棵成年梭梭能固定10平方米荒漠,是维护荒漠生态最好的植物之一。曾经的阿拉善拥有1700万多亩原始梭梭林,如今只剩下300多万亩。


在曾经长过梭梭的地方,现在只能通过人工种植,尽力恢复这片土地的生态。



当北京的王同学养成一棵树,蚂蚁森林目前合作的阿拉善SEE基金会,就会认领在阿拉善地区种植一棵梭梭,由当地的农户进行种植养护。


52岁的聂玉胜就是其中一个农户。通过蚂蚁森林,全中国天南海北的人,一下子和在阿拉善种梭梭的聂大叔产生了联系。


左:蚂蚁森林用户王金龙,右:阿拉善农户聂玉胜


聂大叔一家过去放牧为生,阿拉善气候干旱,过多地发展畜牧加剧了草场退化,自家的草场成了一片“光光滩”。


听说种梭梭之后,草场的环境也能变好,梭梭长成之后还可以嫁接肉苁蓉,卖了赚钱,聂大叔开始了新的尝试。


每天早上五点,聂大叔要开着水车去到距离林地三十公里外的盐湖取水,运回梭梭林地。



刚刚种下的梭梭苗需要浇15公斤的水,只有保证了前三年浇水,梭梭苗才可能成活。



现在聂大叔家总共有2590亩梭梭林地,看着它从一棵小苗,一天天地生长,不断在长高,“咋不高兴”。



联合国:蚂蚁森林为世界输出中国样本


其实,蚂蚁森林的诞生,更像是一次倔强的尝试。


2016年,当蚂蚁金服决定给每个用户设立个人碳账户的时候,中国统一碳市场尚未建成,全球范围内碳账户的发展也一直存在行业热、民众冷的尴尬。


如果只是在用户头像旁边加一个碳账户图标,标出数据,连蚂蚁森林团队的所有人,都无法说服自己,这样离日常生活这么遥远的功能,价值在哪里?


既然要做,有没有可能做得有趣一点?有没有可能让人更多地参与进来?



团队死磕到底的结果,2016年8月,个人碳账户首期产品“蚂蚁森林”上线。


在一个看上去是虚拟树木养成“游戏“的外壳下,蚂蚁森林真实计算和记录了每个同意接入蚂蚁森林的用户,他们做出的低碳行为,并通过目标激励等方式,不断强化参与者的环保意识。


目前蚂蚁森林中绿色能量的算法,是与中国北京环境交易所 (CBEEX)合作研发的,比如:线下支付一次,计算小票纸张节情况(与支付金额大小无关),相当于一次减排5g;一个人走路1公里上班,不去坐车,相应的减排量是113g。不同地区的减排量,还会有差异。


目前蚂蚁森林记录的低碳行为包括:网购火车票、网络购票、地铁出行、生活缴费、预约挂号、ETC 缴费、步行、线下支付和电子发票,同时正在接入包括共享单车、绿色包裹、电动汽车充电桩等低碳活动。


当每天的低碳行为可量化,可参与,可记录累积之后,节能减排的大事,变成了一次次“低碳行动-收取累积绿色能量“的小事。蚂蚁森林作为全球最大个人碳账户平台,第一次让普通人了解到自己的碳足迹,推动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为生态环境恢复作出贡献。


蚂蚁森林也获得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点赞。2017年2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发布全球碳市场报告指出:


蚂蚁森林以数字金融为主的技术创新,在全球碳市场有独一无二的实践意义,为世界输出了中国样本,用行动共筑全球命运共同体,展现了中国领导力。


并且,蚂蚁金服还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启动了绿色数字金融联盟,将在全世界探索推广蚂蚁森林碳账户的可能性。


2017年,蚂蚁森林团队及其用户也入围了第七届SEE生态奖。6月5日,第七届SEE生态奖颁奖礼将在北京举行,敬请期待!


问答

Q&A

专访蚂蚁森林团队


Q:蚂蚁森林为什么一开始选择了与阿拉善SEE基金会合作?

蚂蚁森林:2016年,蚂蚁金服表示将在旗下支付宝平台全面上线一种全新的互联网产品,个人碳账户“蚂蚁森林”。阿拉善SEE基金会此前和蚂蚁金服公益平台有长期的合作和理解,当听说蚂蚁在考虑推出一个撬动人人绿色低碳行动的平台时,觉得这个理念挺好,开始尝试和蚂蚁森林合作。

目前在蚂蚁森林中种下的梭梭,是和阿拉善SEE基金会合作的。蚂蚁森林每一个小伙伴用心在线上种下的树,牧民都会对应在阿拉善地区适合种植梭梭的地块,种下一棵真实的梭梭树,阿拉善SEE基金会的伙伴也会从宣传动员、项目申报、种植跟进、验收等环节与牧民一起,用心呵护梭梭苗的生长。

Q:如何看待这次入围SEE生态奖?

蚂蚁森林:蚂蚁森林诞生还不满一年,很感谢能够获得SEE生态奖这样专业资深平台的肯定,这对团队是一个很大鼓励,背后更有2亿普通用户的坚持。

在蚂蚁金服平台上,我们希望互联网+技术的力量能够给公益带来更多创意,一起探索新的思路。

Q:蚂蚁森林下一步打算做些什么?

蚂蚁森林:蚂蚁森林将进一步开放,和更多生态伙伴一起让天蓝地绿水清


SEE生态奖

“SEE生态奖”是由阿拉善SEE公益机构在2005年创立的,是中国第一个由民间团体设立的生态环保公益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用评奖的方式持续记录和展示了中国民间环保力量的发展历程。


过去的十余年里,总共举办了六届SEE生态奖,累计评选出了199个机构、项目或个人获奖者,累积颁发480万元奖金,超过百万人次关注,已成为中国环保公益领域颇受关注的重要环保奖项。


2017年6月5日,阿拉善SEE将在北京举办第五届中国企业绿色契约论坛第七届SEE生态奖颁奖典礼,这是中国环保公益领域颇受关注的环保盛会。


届时三百多位中国最顶尖商业领袖,数十家政府机构、国内外一线基金会与NGO代表,近百家中外主流媒体将齐聚北京,聚焦当下,畅谈中国环保未来。


更多SEE生态奖故事

汪剑超:放弃微软几十万年薪,到成都街头捡破烂,这个80后IT男,让垃圾分类变得如此高大上!


马军:他是公认的“环保斗士”,建污染地图,推绿色供应链,促使3000家企业整改或回应污染问题!


杨欣:他是“长江首漂”幸存者,曾企盼活到40岁,至今守护长江30年,胡歌汪峰谭维维都追来了



点击“阅读原文”,邀你共同见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